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5|回复: 8
收起左侧

汉宫秋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6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6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宫秋月

真好听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6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宫秋月

此曲原为崇明派琵琶曲,不过已被演化为各种民乐器演奏名曲,古琴演释效果亦是极具清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9-28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宫秋月

还是古琴好听,听过二胡的,喑喑哑哑得,搞得人心里都会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宫秋月

古琴弹来,多了份流畅、淡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2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宫秋月

乐曲介绍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及演奏形式,乐曲表现了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二胡《汉宫秋月》:由崇明派同名琵琶曲第一段移植到广东小曲,粤胡演奏,又名为《三潭印月》。1929年左右,刘天华记录了唱片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只以一把位演奏)。
  蒋风之整理并演奏的《汉宫秋月》,作了很大删节以避免冗长而影响演奏效果。其速度缓慢,弓法细腻多变,旋律中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乐声时断时续,加之二胡柔和的音色,小三度绰注的运用,以及特性变徵音的多次出现,表现了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极富感染力。
  江南丝竹《汉宫秋月》:采用的原为“乙字调”(A宫),由孙裕德传谱。原来沈其昌《瀛州古调》(1916年编)丝竹文曲合奏用“正宫调(G宫)。琵琶仍用乙字调弦法,降低大二度定弦,抒情委婉,抒发了古代宫女细腻深远的哀怨苦闷之情。中段运用了配器之长,各声部互相发挥,相得益彰,给人以追求与向往。最后所有乐器均以整段慢板演奏,表现出中天皓月渐渐西沉,大地归于寂静的情景。

  琵琶曲《汉宫秋月》:又名《陈隋》。以歌舞形象写后宫寂寥,更显清怨抑郁,有不同传谱。目前一般是据无锡吴畹卿(1847-1926)所传,但刘德海加上了许多音色变化及意向铺衍的指法,一吟三叹,情景兼备,很有感染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2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宫秋月

人间天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2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宫秋月

却实是耳目一新哦,
呵呵,穿透灵魂的筝曲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4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宫秋月

好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3 18:28 , Processed in 0.0787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