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沧海茫茫
收起左侧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4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不知那位作家说过,意思是:人的生命是一支脆弱的芦苇,但却是有思想的芦苇。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全球不是已建立起了地震检测网了吗?是作用发挥不到位,还是科技跟不上趟?痛定思痛,应该反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4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下面引用由音乐二流子2005/01/03 11:35pm 发表的内容:
世事无常,前几日得知某某又得了癌症....世上让人哀让人怜的事多了.....
但人类不珍惜地球,不修心养性,放纵意念,世界末日是迟早的事.
但也许是轮回的结果.唯有期待,期许......
同意此说法,的确,人类在大自然前的渺小与生命的脆弱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些灾害有很多也是人类自身对大自然无穷无尽的索取造成的。我想“珍爱地球,珍惜环境,珍重生命”是我们都应该明确的。而象这次的海啸这样由不可抗的自然灾害引起的人间惨景是无数死难者用他们生命的代价告诉大家全球灾难预警系统建立的重要性。但愿世界人民能抛开民族肤色地域的限制,为我们共同的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能少一些生离死别的哀痛多一些春花般灿烂的美丽笑脸而努力。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4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真的好悲伤,和大自然比起来人显得那么脆弱无助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4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沉痛哀悼!珍爱生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4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不忍看呀~~~~总是流泪~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4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茫茫,云水现在上来不见你在线,云水也笨笨,不会编辑这样的帖:(
云水在协助红十字会……
请允许云水把这主帖转走了……
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4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善待生命,善待他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4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4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下面引用由云在天水在瓶2005/01/04 06:17pm 发表的内容:
茫茫,云水现在上来不见你在线,云水也笨笨,不会编辑这样的帖:(
云水在协助红十字会……
请允许云水把这主帖转走了……
谢谢:)
人类社会需要互相帮助,支持云水参加救助的一切活动,如果需要帮忙短信告我,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5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下面引用由沧海茫茫2005/01/04 08:14pm 发表的内容:
人类社会需要互相帮助,支持云水参加救助的一切活动,如果需要帮忙短信告我,谢谢!
谢谢茫茫:)

    此时此刻,想起了03年国庆节的时候,一连三天协助狮子会为安徽水灾灾民重建家园筹款时候的一幕:一个耄耋老人颤抖着捧着一个破瓦钵,把她行乞到的仅有的几元零钱全部放进了捐款箱,在场的人都眼睛湿润了……
    让我们一起以良善的眼光去看待人世间的悲喜吧!
    对周遭世界充满关爱、关切和宽容,是和谐社会的催化剂……
    爱,是不分是不分国界、区域的……
    用我们的热和爱、用我们的真挚、真心去温暖一颗颗孤独、失落、干凅的心灵;
    用我们手中一点微弱的烛光,去导出他人心里的光,一起同发光芒,步向康庄,用心中暖流和风对抗……
    (没有找到“一点烛光”的音乐)
    在对抗灾难的面前,人们的心应该是相通的······
    爱,应该超越国家与民族,超越人种与文化······
    灾民的苦,就是我们的苦,也是你们的苦······
    伸出你的双手吧······
[move]                                            [/move]


(如果觉得把下面的内容发布在论坛不合适的话麻烦管理员删除!谢谢)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款账户
人民币账户:
名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东四南支行
账号:0200001009014413252
美元账户:
名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开户行:中信实业银行酒仙桥支行
账号:7112111482600000209
捐赠热线电话:65139999

深圳市慈善会的联系办法:
捐赠热线:82485880
开户名称:深圳市慈善会
开户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深圳分行福田支行
人民币帐号:1806014400000055
港 币帐号:1806134400000018
地址:笋岗东路12号中民时代广场B座三楼
邮编:518029

深圳市红十字会的联系办法:
捐赠热线:25537972
户名:深圳市红十字会
开户行:兴业银行深圳分行
帐号:337-010-100-1000-70215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田贝路21号大院
邮编:51802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5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下面引用由狼语人2005/01/02 08:39pm 发表的内容:
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和政界人员一样的,
标准答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5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捐款,我不反对,
可谁又能保证我们所捐的款
都能送到灾区???
别到头来,难民只是得到的小头,
真正的捐款,却成就了一些富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5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在以往的很多次捐助中,善款确有被挪用的问题发生,但如果大家都这样想而不去捐助,当我们受难时,谁还会援助你呢?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自己去灾区的,还是多相信这个世界好人更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6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呵呵,不是我不想捐,
实在是难以相信他们,
打着救灾扶贫的旗号到处坑蒙拐骗,
现在能有多少基金会是值得信任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印度洋地震海啸劫难发生后———世纪大救援

中国篇
一场突如其来的世纪大海啸,为2005年的新年蒙上阴霾。十几万人罹难,一百多万人无家可归,数百万人穷衣少食……
面对百年不遇的劫难,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中国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
灾情牵动中南海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
来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的地震波,以每秒七八公里的速度传向中国。全国48个数字地震台站迅速“捕捉”到这一震动。大约50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初步测定了这场地震的震级和地点。
紧张的分析、处理和审核后,10时30分,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里氏8.7级,震中北纬3.9度、东经95.9度。
“8.7级!是不是写错了?”中国地震局值班室负责人陈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按照程序,世界范围内发生里氏7级以上地震,就要启动应急预案。
整个地震局顿时忙碌起来:办公室、监测预报司、应急救援司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相关应急人员立刻到岗,收集了解灾情,召集有关专家开会研究地震对我国的影响。
有关情况通过国务院办公厅迅速上报。中南海在第一时间获悉震情。
地震引发的海啸,迅速席卷东南亚和南亚沿海,甚至波及非洲沿岸。节节攀升的灾情震惊了中国驻各国使领馆。上午9时许,中国驻泰国宋卡总领事馆发生轻微震颤,大约持续1分钟。总领事华锦洲回忆,“当时不以为然,中午的时候各种消息接连传来,我们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馆迅即开通热线值班电话;中国驻泰国使馆当天启动应急机制,全力投入救助受灾中国公民的工作,除派遣工作组赶赴普吉岛外,还设立了3部救助和查询热线电话。驻其他受灾国使馆都相继启动应急机制,并将有关情况迅速报回国内。
灾情,牵动每个中国人的心。外交部将各使领馆反映的信息,迅速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中南海灯火长明……26日当天和次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致电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马尔代夫、泰国、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国元首,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慰问,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
同一时间,中国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26日当天,中国宣布向有关受灾国家提供首批价值2163万元人民币的食品、帐篷、线毯等紧急救灾物资和现汇援助。
31日下午,根据灾情的发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中国政府宣布:“再提供价值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并且随时向受灾国提供进一步援助。”
2005年1月6日,温家宝总理出席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时再次宣布:“中国政府响应联合国的呼吁,决定在已有承诺的基础上,再提供2000万美元,用于多边救援和重建。”温家宝总理还表示,中国政府还将加快对受灾国的重建工作进程,重振受灾国旅游业,并帮助他们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并加强与区域各国气候预测、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信息和技术的交流。
紧急施救行动快
10多天来,外交部大楼里的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会议室一直灯火通明,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这里几乎成了中国援助灾区行动的后方“指挥部”。
会议一个连着一个,工作人员踮着脚尖在跑,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商务部大楼也是一片忙碌。26日当晚,商务部连夜协商有关部门,落实国务院决定的紧急援助,并通过紧急空运,尽快将救灾物资送到受灾国人民手中。
灾情急剧恶化:报告遇难人数26日晚是6000余人,27日晚超过2.4万人,28日晚超过5万人,29日晚已超过8万人……
异乎寻常的灾情,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12月29日晚,担任部际协调机制牵头人的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紧急召开财政部、商务部、卫生部、地震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几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风风火火赶到外交部。
会议时间不长,商定的却是大事。会议商定大幅度增加中国政府对受灾国的物资和现汇援助。
这次会议还决定采取进一步救援措施:卫生部门组建超过100人的医疗队待命,视受灾国的需求,医疗队可于24小时内赶赴灾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野战医院和搜救队立即做好准备,随时出发。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迅速办理增援物资的筹备和发运。
商务部等部门承担着应急储备物资的调配工作。“很多人并不知道,解放军总后勤部才是此次救灾抗灾任务中的‘总调度师’”,商务部援外司司长王汉江介绍,此次救灾物资的生产、采购、囤积到最后运达受灾国,都由总后勤部组织实施。
“部队克服了很多很多的困难,一些物资暂时找不到,他们就24小时不休息去找,特别是一些稀有药品,他们花了很大精力。”商务部部长助理陈健说。
按照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在参加部际协调机制的外交部、民政部、财政部、商务部、卫生部、地震局和军队等20多个单位的密切协作和社会各界的通力配合下,整个救援物资调配紧张有序,中国对外救援这张大网正全面拉开。
12月28日下午3时30分,中国第一批救援物资准时送到北京首都机场。一些食品甚至直接从生产线上运来,包装袋上印着“2004年12月28日”的字样……
总理专机运物资
“1箱、2箱、3箱……”28日深夜,南方航空公司北京货运部,顶着五六级刺骨的北风,冒着零下10多摄氏度的严寒,30多名装卸人员整夜在货坪争分夺秒地忙碌着。
29日上午,装载着115吨包括帐篷、床单、毛巾被、鱼罐头、牛羊肉在内的5840箱救灾物资,首架波音747-400带着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深情厚谊,从首都机场飞向斯里兰卡;
30日,第二架装载70吨3010箱救灾物资的波音飞机从广州白云机场飞向印度尼西亚;
2005年1月2日,装载90吨3688箱物资的波音飞机再次飞向印度尼西亚,物资中增加了蚊帐、发电机和药品等;
1月3日,装载100吨3688箱物资的波音飞机飞向斯里兰卡;1月4日,一架伊尔76飞机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飞往泰国;
1月5日,曾两度飞往印度尼西亚的波音飞机再次送去了血压计、听诊器、担架、拐杖、喷雾器、药品、床单等物资;
……
1月5日晚,前往印度尼西亚出席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用自己乘坐的专机给受灾地区带来了16吨紧急救灾物资。就在出发前,温家宝明确指示,要充分利用专机的空间,尽可能减少行李,为受灾邻国多捎一点急需的东西。
“中国总理是惟一一位用自己乘坐的专机给我们运来救灾物资的外国领导人”,印度尼西亚外交部官员拉赫玛·普拉莫诺6日在雅加达会议中心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总理的举动令我们深为感动。”
穿着棉裤抵灾区
2004年12月28日凌晨1时许,38岁的郭迅抵达斯里兰卡时身上还穿着棉裤棉鞋,而当地气温达到了摄氏30多度。
作为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队员、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郭迅在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和中国地震局的安排下,紧急赶往斯里兰卡进行灾情评估,成为最早抵达受灾地区的中国专家。
成立3年多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旋即进入待命状态。周末正在街上购物的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副司长陈虹收到局里发来的手机短信,立刻赶回地震局,和同事一起为出发做准备。
29日晚10时,救援队接到出发通知,由35人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小分队受命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印度尼西亚亚齐省开展救援。
30日10时,全体队员在首都国际机场集结,17时30分飞机起飞。31日23时50分,救援队几经周折抵达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机场。2005年1月1日清晨6时,救援队开始第一次医疗巡诊……
连日来,救援队已经搜索和清理出数十具遇难者尸体,诊治近6000人次。
随着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发,一支支中国救援队陆续奔赴受灾国家。30日23时,第一支国家卫生救援队从上海赴泰国;31日16时,第二支从广东赴泰国;2005年1月2日12时,第三支从北京赴斯里兰卡;8日,3名澳门医疗人员抵达斯里兰卡灾区加入中国医疗队;11日,首支红十字会救援队将按计划前往印度尼西亚,其他队伍也整装待发。
各界纷纷施援手
“此次地震和海啸带来了巨大的伤亡。我对受灾的人们非常同情。尽管我只是一名初中学生……你们一定会渡过难关。”
这是北京中关村中学初三学生付晋写给斯里兰卡总统信中的话。
5元、10元、20元……不分男女老幼,无论天南地北,中国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民间捐款非常踊跃,每隔一会就要整理一次各地传送来的最新捐赠数据。到10日下午4时,捐款到账资金达到1亿5千万元。”民政部值班的工作人员陈伟一边整理汇总数据,一边说:“灾区人民的痛苦和面临的巨大困难,正紧紧揪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世界篇
这是一场造成罕见的人类集体死亡的灾难,又是一场给更多人带来巨大心灵创伤的灾难。一场世纪性的灾难,催生出一场世纪性的大救援。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这场灾难“要求空前的全球性的反应……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竞赛”。
八方援助动地来
遭受地震和海啸袭击后,灾民们的脸上流露的是无奈,心中充满的是痛楚。他们也许没有想到,来自地球各个角落的援助会以惊人的速度和巨大的规模降临到他们劫后余生的土地,为他们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之灯。
中国医疗队、救援队和DNA鉴定专家以最快速度来到了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和泰国等地;新加坡宣布开放空军和海军基地,为物资援助国提供便利;德国国防军官兵来到印尼受灾最重的亚齐省建立临时医疗中心,该国地震专家救援小组带着警犬在灾区的碎石瓦砾中搜寻幸存者;法国派出军舰、直升机、运输机和医疗队为灾民提供救助;联合国救助和协调小组飞抵泰国普吉岛;海啸发生的第二天,俄罗斯运输机就向斯里兰卡送去首批25吨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美国动用了军舰和军事人员加入到救援行列……
现场救援、物资运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从直接受灾的亚洲到远在另一半球的南美,从经济不发达的非洲到财力雄厚的美欧,5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直接、间接加入到了救援的行列;
———短短的十几天,全球范围内的官方承诺救援资金超过52亿美元,直升机、大型运输机、驱逐舰、护卫舰和登陆舰形成庞大的立体救援网络;
——无论在现场,还是在电视画面中,跃入眼帘的是搜救人员、医疗小分队和新闻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克服各种困难深入灾区。
民间捐助汇江河
在英国,一位老妇人从威尔士的一家邮局领取了她为数不丰、每周120英镑(约合225美元)的养老金,她立刻拿出其中的100英镑捐献给那些远在亚洲的素不相识的姐妹弟兄;在澳大利亚,一位正在遭受干旱困扰的农场主捐出1000澳元(约合756美元),说救人生命比解决他个人遇到的困难更重要;一对新婚夫妇要求亲朋好友把给他们买结婚礼物的钱都捐给灾区;在印度东部城市布巴内什瓦尔,150多名儿童,包括一些街头流浪儿,也把自己的零钱捐给了灾区。
像这些自己并不富裕甚至尚未脱贫却心系灾民的平民百姓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多得数也数不清楚。他们千里送鹅毛,愿以绵薄之力付出滚烫之心。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截至目前,全球民间捐款总额已超过18亿美元。捐款者虽然肤色不同,来自不同阶层,来自不同国家,但却发出一个共同的心声:扶危济困,义不容辞!
来自世界的期待
世纪救援在行动,世纪性的思考在进行。各国政要、普通百姓面对着同样的紧迫课题、有着共同的期待:人类面对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国际社会的救援机制要协调、要高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信息警报资源需共享;救灾要救急,也要救“穷”;人类要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于灾难,要治标,更要治本。
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创下了三个“空前”:灾难严重性空前、救援规模空前、国际协调和协商的时效空前。这场劫难发生仅10余天后,东盟10国、中国、韩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欧盟、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等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就聚首印尼首都雅加达会议中心,商讨统一协调救灾的大政方针,并就初步的机制和框架达成共识。
———领导人们发表将付诸行动的宣言:继续提供紧急援助,要求联合国动员国际社会支持受灾国的紧急计划,要求联合国秘书长任命一位特别代表协调召开国际承诺会议;
———重建家园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短期捐款解救燃眉之急后,国际社会需有更切实的后续行动。受灾的亚洲国家共有超过2720亿美元的外债,为此,中国积极考虑减免重灾国的到期政府债务,支持这些国家的重建工作,并已决定免除斯里兰卡部分到期的政府债务;英国财政大臣布朗在爱丁堡提出:七个工业化国家和巴黎俱乐部的债权国必须做好准备,考虑包括减免债务在内的一切可能手段向受灾国伸出援手。为此,七国财长会议将于2月初在伦敦举行;已就减免债务达成初步共识的巴黎俱乐部成员将于1月12日聚首讨论;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雅加达会议上提出:要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充分发挥现有机制的作用,力求“治本”。中国将于1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举办中国-东盟海啸预警研讨会,中国政府愿意帮助周边国家、特别是受灾国建立地震和海啸监测预警台网,以即时交换与评估相关信息,预报、预防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在预防地震、海啸方面富有经验的日本也将于本月在神户举办地震、海啸预警国际大会……
发生在印度洋的这场全人类的灾难,将长久地留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同舟共济、共赴时艰的世纪大救援将在世界历史的画卷中写下生动的一页。如果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也是人与自然灾害斗争的历程,那么,这场世纪大救援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勇气、人道主义和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国际合作,则使这一历程的推进具有了新的意义,焕发出新的生机。(据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

来源:深圳新闻网
作者:新华社记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http://img.phoenixtv.com/image20010518/74310510543110144/33615.jpg
    海啸,在一瞬间都夺走了成千上万宝贵的生命,摧毁了人类的文明和劳动的成果,甚至灭绝整个种族,改写世界地图。但是,对这大自然的超级杀手,这可怕的洪水猛兽,我们究竟了解多少?我们该怎样应对?
    该专集详细介绍了海啸的成因和历史上最大海啸的研究。这次印度洋海啸浪高10米,而历史上最大的海啸浪高500米……特大海啸是世界的灾难,需要人类共同面对。
2005-01-15 09:00:00 凤凰大视野:海殇-世界海啸备忘录
2005-01-15 13:45:00 凤凰大视野:海殇-世界海啸备忘录
2005-01-15 14:02:00 凤凰大视野:海殇-世界海啸备忘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4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印度洋海啸,深切哀悼遇难无辜……

海啸的成因及危害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去年12月26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引发的印度洋巨大海啸,已经吞噬了15万多人的生命,让人类再次感到海啸的恐怖。那么,海啸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危害为何如此巨大?

海啸是由地震引起海底隆起和下陷所致。海底突然变形,致使从海底到海面的海水整体发生大的涌动,形成海啸袭击沿岸地区。由于海啸是海水整体移动,因而和通常的大浪相比破坏力要大得多。

受台风和低气压的影响,海面会掀起巨浪,虽然有时高达数米,但浪幅有限,由数米到数百米,因此冲击岸边的海水量也有限。而海啸就不同了,虽然海啸在遥远的海面只有数厘米至数米高,但由于海面隆起的范围大,有时海啸的宽幅达数百公里,这种巨大的“水块”产生的破坏力非常巨大,会对岸上的建筑物和人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危害。据日本秋田大学副教授松富英夫调查,这次印度洋大海啸在泰国沿岸把一艘50吨重的船从海边推到岸上1.2公里远的地方。从有关数据来看,海啸高达2米,木制房屋会瞬间遭到破坏;海啸高达20米以上,钢筋水泥建筑物也难以招架。

海啸的特征之一是速度快,地震发生的地方海水越深,海啸速度越快。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活断层研究中心负责人佐竹健治说:“海水越深,因海底变动涌动的水量越多,因而形成海啸之后在海面移动的速度也越快。如果发生地震的地方水深为5000米,海啸和喷气机速度差不多,每小时可达800公里,移动到水深10米的地方,时速放慢,变为40公里。由于前浪减速,后浪推过来发生重叠,因此海啸到岸边波浪升高,如果沿岸海底地形呈V字形,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更高。”

在遥远的海面移动时不为人注意,以迅猛的速度接近陆地,达到海岸时突然形成巨大的水墙,这就是海啸,人们发现它时再想逃避为时已晚,因此,有关专家告诫人们,一旦发生地震要马上离开海岸,躲到高处安全的地方。(新华何德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2 01:19 , Processed in 0.0840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