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78|回复: 7
收起左侧

[分享]青城山道教音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2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千与千寻在 2006/05/02 04:36pm 第 2 次编辑]

 青城山道教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魏书·释老志》、唐代《蜀王青城山祈雨醮词》都明确记载:早在二世纪初张陵天师创立道教时就有“祈醮之科”、“定律之音。这是青城山道教音乐的早期形态。  
       今天能品味的青城山道教音乐,历经1800多年的南北文化交流和道派仪制融合,可以说它圆融各派、博采众长,更具有民族文化的普遍性。
  这里奉献给你的曲目是从青城山近60首道教乐曲中精选的部分。它兼顾了南韵、北韵的不同风格及吟唱、器乐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

1.南清宫
http://www.yijuy.com/bbs/UploadFile/2005-9/200592802126784.mid
2.开坛付
http://www.yijuy.com/bbs/UploadFile/2005-9/20059280315526.mid
3.大赞
http://www.yijuy.com/bbs/UploadFile/2005-9/20059280414125.mid
4.小赞
http://www.yijuy.com/bbs/UploadFile/2005-9/20059282227426.mid
5.晚皈依
http://www.yijuy.com/bbs/UploadFile/2005-9/200592822840558.mid
6.吊卦
http://www.yijuy.com/bbs/UploadFile/2005-9/2005928221540160.mid
7.哪吒令
http://www.yijuy.com/bbs/UploadFile/2005-9/2005928222252738.mid
8.汉东山
http://www.yijuy.com/bbs/UploadFile/2005-9/2005928223111551.mid
9.二郎神
http://www.yijuy.com/bbs/UploadFile/2005-9/2005928224132735.mid
10.不老松
http://www.yijuy.com/bbs/UploadFile/2005-9/2005928233512.mid
11.下水船
http://www.yijuy.com/bbs/UploadFile/2005-9/20059280315526.mid
下载完毕后,请将后缀名“.mid”改为“ .mp3”即可。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2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青城山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即为法事音乐、道场音乐。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
  早期道教的法事活动是古代巫觋祭神仪式的承袭与发展,最初诵经为直诵,未见有使用音乐的记载。道乐的使用大约开始于南北朝时期。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明帝神瑞二年(415),寇谦之称于嵩山遇太上老君,授其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经戒》,制定了《乐章诵戒新法》,遂产生了《华夏颂》、《步虚辞》等最初的道乐音韵。所谓《华夏颂》,是吸收秦汉时宫廷中演奏的雅乐改编而成的,据《玉音法事》注说:“华夏,三千五百里为华夏,言其迢远之意,今华夏自思真堂举起,徐徐吟咏,过廊庑,登殿堂,而毕。似取其迢远之意也。”这大约是在道教仪式开坛前行进中吟咏的一种音韵。《步虚辞》多是对神仙的颂赞之词,一般是五言、七言的诗歌词,长短不拘,视法事的需要而定。《乐府古题要解》说:“步虚辞,道家曲也。”据南朝刘敬叔所著《异苑》记:“陈思王(曹植)游鱼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因使解音者写之,为神仙之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又据《晁志》载:“其章皆高仙上圣朝玄都玉京,飞巡虚空所讽咏,故曰步虚。”因其音韵若众仙飘渺行于虚空歌诵之音而得名,风格古雅。南朝茅山道士陆修静所撰《太上洞玄灵宝授受》中,便收有《步虚辞》,现存明《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所收《玉音法事》中录有多首《步虚辞》。
  唐代是道教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之一。唐高宗曾令宫内乐工制作道调。玄宗曾命道士、大臣献道曲,并亲自研作和教授道乐。《混元圣记》卷八日:“二月辛卯,帝制霓裳羽衣曲、紫微八卦舞,以荐献太清宫,贵异于九庙也。”《册府元龟》卷五十四记有“(天宝十年)四月,帝于道场亲教诸道士步虚声韵”。他还诏道士司马承祯、李会元制《玄真道曲》、《大罗天曲》;诏工部侍郎贺知章作《紫清上圣道曲》;诏太常卿纬绦制《景云》、《九真》、《紫极》、《承天》、《顺天乐》、《小长寿》等六曲。玄宗自作《降真召仙之曲》、《紫微送仙之曲》等道曲。唐代诗人作诗也有不少提及道乐的,例如张籍有“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之句;女诗人薛涛在其《试新服裁制初成》诗中有“长裾本是上清仪,曾逐群仙把玉芝;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之句。可见当时道乐流行之盛。
  唐时因道士的流动,道乐由宫廷传至民间,又吸取了许多民间曲调,包括一部分佛教音乐和西域音乐。有的被改名后即用于道教活动,如把《无愁》改称《长欢》,《苏罗密》改称《升朝阳》,将它们都纳入了道乐之列。唐末张若海撰《玄坛刊误》称唐代道乐为“广陈杂乐、巴歌渝舞,悉参其间。”唐末五代时著名道士杜光庭集前代道教斋醮科仪之大成,编辑了《道门科范大全集》,道教的斋醮仪式得以进一步规范。这时的道乐已由单纯的打击乐器钟、磬、鼓等,增加了吹管和弹拨乐器。
  宋代是道乐发展的另一重要时期,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分别编写道乐,多达数十首,如《步虚辞》、《散花词》、《白鹤赞》、《玉清乐》、《太清乐》等。特别是宋徽奈好道,重用道士林灵素修改、增补道教斋醮仪式,颁《金篆灵宝道场仪轨》426部,并选全国宫观道士进京习道乐。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道乐总集《玉音法事》,即是在北宋时编纂的,它以曲线记谱收录了南北朝、隋唐以来的词章和宋真宗、宋徽宗所制的赞颂50首。曲线记谱在《汉书·艺文志》中称“声曲折”,似一唱三叹,衬词较多,具有南曲风格。此时,丝弦乐已加入了道乐的行列,道乐的伴奏乐器日趋完备。
  至元代,道教出现了全真与正一两大道派,道乐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全真重清修,其乐多清幽出世;而正一重斋醮与符篆,道乐雄浑、古雅。
  明初,朱元璋设玄教院统辖全国道教(后玄教院改称道录司),下令清整道教,命道士编制斋醮仪范,道乐也由此逐渐规范化。明洪武十一年(1380),建“神乐观”,置提点、知观等职,隶属太常寺,掌管宫廷祭祀活动和乐舞生,由精通乐舞的道士主领,乐舞生由征集的道童充任,服饰如全真道士。除京师外,在五岳也设有乐舞生,以备国家祭典用。明初著名道士冷谦曾主“神乐观”,定雅乐。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亲定道教科仪乐章,永乐年间(1403——1424),成祖朱棣制《大明玄教乐章》,以“工尺”法记谱,有醮坛赞咏乐章、玄天上帝乐章、洪恩灵济真君乐章三部分,曲目有《迎风辇》、《天下乐》、《圣贤记》、《迎仙客》、《步步高》等14首,后收入《正统道藏》,为研究明代古音乐的宝贵资料。
  清代在道乐管理上基本沿袭明代旧制。北京的东岳庙、绨、蟠桃宫、吕祖祠、岳庙、关庙均属“神乐观”,居乐舞生,平时著道装,蓄发住庙,但可有家室,父子世袭。遇有朝廷盛典,即奉诏人宫参加祭典仪式。演奏的乐曲属宫廷祭典音乐,使用乐器比较多,雄壮宏伟而又不失欢快。在民间,道乐与各地的地方曲调广泛地融合,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道乐风格。道乐走上了多样化、地区化和世俗化的道路。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2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青城山道教音乐

完全晕倒!!还是不可以播放!!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2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青城山道教音乐

[这个贴子最后由音乐二流子在 2006/05/02 08:29pm 第 1 次编辑]

[SOUND]http://www.yijuy.com/bbs/UploadFile/2005-9/200592802126784.mid[/SOUND]
[ra]http://www.yijuy.com/bbs/UploadFile/2005-9/200592802126784.mp3[/ra]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2-30 16:57
  • 签到天数: 2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6-5-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青城山道教音乐

    [sound]MIDI或WAV声音文件[/sound]
    楼主试试~
    祝节日快乐~
    。。。。。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1-4 08:45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6-5-3 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青城山道教音乐

    听听。。。。。。。。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6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青城山道教音乐

    好!静得感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7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青城山道教音乐

    不收藏真是浪费啊,收藏了,多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3 09:19 , Processed in 0.08383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