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9|回复: 10
收起左侧

张纯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9-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12-13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松雅清幽在 2006/12/13 07:45pm 第 1 次编辑]

    <DIV class=quote><B></B><BR><IMG src="http://img.phoenixtv.com/image20010518/72925130187079680/28417.jpg" border=0><BR><BR>文/特约撰稿员 胡建国<BR><BR>张纯如的名字注定要和《南京大屠杀》联在一起。在她完成这部沉重的历史专著的时候,才28岁,这个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女孩,用几乎可以感觉得到的强抑愤怒的笔调,第一次用英文向全世界详尽描写了1937年被困的65万人口的中国首都,30万中国平民和投降的中国士兵惨遭日本侵略者的强暴、折磨和屠杀,一段几乎被世界甚至许多中国人遗忘的滴血历史曝光于世。<BR><BR>张纯如在她的《南京大屠杀》一书中对日军战争暴行“一直没有受到认真追究”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地探讨。她指出,在被害国中国,1949年后,台湾海峡两岸的两个敌对政权由于竞相争取对日贸易以及争取日本的外交承认,都放弃了对日索赔的要求;即使是美国,在面对苏联与中国共产主义的威胁时,也向过去的敌人日本寻求邦谊永固与忠诚支持,美国军事占领当局放弃了彻底清洗负有战争罪责的日本领导层的想法,除了审判少数几个臭名昭著的战犯之外,基本上没有触动战前的日本官僚体系,并放任许多战争罪犯逃避了惩罚;而在加害国日本,右翼势力和一些政要更是千方百计淡化、甚至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BR><BR>这段沉重得足以让所有中国人及人类全体都不应该遗忘的羞辱历史,就这样使命性地压在了海外一个弱小女性的肩上。张纯如是流着泪写完这部作品的。成千上万受害者惨烈的面庞,无数次在她脑中浮现,她说,那段时间,她吃不下,睡不着,那真是一次身心交瘁的创作。<BR><BR>因为张纯如的努力,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不再只是历史书中的一个简单注释,它更像是一面铁镜,让那段惨痛的历史永远不被忘却,让那些试图歪曲甚至掩盖历史的人暴露在正义的审判台前。诺贝尔奖得主维厄瑟尔曾经警告“遗忘大屠杀,就是二次屠杀。”张纯如用她的文字阻止了另一次屠杀。然而,在《南京大屠杀》出版8年后的今天,36岁的张纯如却用最悲情的方式,来卸下心灵的沉重。她用那把手枪带走的,不仅是如歌如泣的鲜活的生命,还有等待挖掘的更多的历史真相。<BR><BR>成长中的噩梦<BR><BR>年轻美丽的张纯如出生于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在伊利诺斯州的大学城长大,父母都是早年的台湾留学生。张纯如的祖父老家在江苏涟水,1937年在上海太仓县任县长,“七七事变”后与国军共进退,投入抗日斗争。在苏州也成了敌后时,亲眼目睹日寇烧杀抢掠的暴行。张纯如从小就听父母和祖父提及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他们说,围绕南京的长江当时几乎被尸体堵塞,河水尽红。那些恐怖的画面是童年的张纯如难以想象的,纯真善良的小女孩无法理解世界上为何有如此惨无人道的军队和屠杀。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无法摆脱一个噩梦,梦中一个手持钢刀的日本兵总在凶神恶煞地追赶她,她想跑,想躲起来,却无处可走。<BR><BR>张纯如在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新闻系读书的时候,开始有意识地寻找一些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然而,令她惊讶的是,在美国的图书馆里却找不到比较完整的相关资料。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二战中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的南京大屠杀。<BR><BR>1994年,张纯如与相爱已久的校友道格拉斯结婚,并举家迁移到加利福尼亚州,开始她的写作生涯。一天,她出席一个关于二战历史的研讨会,无意看到几张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尽管她早已从父母和祖父那里听到过许多遍关于那次屠杀的故事,但那画面的恐惧,仍然超出了她的想象。一把钢刀架在一个充满恐惧、无助、跪倒在地的中国人的头下,四周是一群拿着同样钢刀,龇牙咧嘴狂笑的日本士兵。那种钢刀,正是无数次在她童年噩梦中出现的那种。<BR><BR>张纯如站在那幅相片前,悲愤无语。那一刻,这个才26岁的女孩,决心一定把那一段历史写出来。<BR><BR>被遗忘的历史<BR><BR>张纯如花费了两年时间,凭着幼时双亲叙述大屠杀惨烈故事的记忆,抽丝剥茧找出南京浩劫的真相。她收集了来自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及一些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亲身走访南京、日本等地,访问幸存者、受难家属、目击者、施虐者并亲见当年留在沦陷区的外籍商人、传教士、医生、记者等及他们留下的日记和影片,同时与历史学家深入讨论,她不顾一切地要完整地呈现这一段不容历史遗忘的悲惨事件。<BR><BR>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最让她困惑、难过的是,日本人自始至终拒绝承认过去这段历史。而激励张纯如完成这本书的动力,就是日本这种顽强的否认。在德国,如果教师在历史教材里删除集中营大屠杀的话,就属违法;日本正好相反,数十年来,日本有计划地从教科书中剔除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他们撤消了博物馆里的南京大屠杀照片,篡改原始资料素材,将大众文化中,所有提及南京大屠杀的部分都砍掉。甚至那些在日本深受尊崇的历史学者也加入右翼势力,去为他们国家“尽本分”:拒绝相信南京大屠杀的报导。就是因为这些日本人刻意扭曲历史,让她更坚信这本书有其存在的必要。<BR><BR>张纯如的丈夫是一个电子工程师,在他外出上班以后,张纯如就开始在她那间狭小的公寓里整理获取的资料。那是怎样的一种写作啊。幸存者这样回忆那段惨无人道的屠杀:中国人被日军拿来当肉靶,练习刺刀,并进行斩首比赛。许多日军不仅强暴妇女,还取出她们的内脏,切下她们的胸部,将她们活活钉在墙上。父亲被迫强暴女儿,儿子强暴母亲,其他家人则被迫在一旁观看。日军不只把人活埋、割掉器官,烧烤活人也是家常便饭。他们更实行穷凶极恶的虐待,用铁钩钩住民众的舌头,把人吊起来;或是用土把民众埋到腰部,然后眼睁睁看德国牧羊犬将他们撕裂……一张张中国人被屠杀奸辱的图片,一段段受害者的血泪控诉,常常让张纯如忍不住伏案痛哭。到后来她甚至欲哭无泪了。<BR><BR>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张纯如意外发现了德国纳粹分子约翰·拉贝记录南京大屠杀情形的日记,而最让她感慨的也是这位“中国的辛德勒”拉贝。在日本对南京大肆屠杀、强暴妇女时,连在南京的纳粹头头拉贝也无法忍受,他带领20多位外国人士成立了南京安全区,挥舞纳粹的万字臂章作为防范日本士兵的护身符,拯救了二十五万南京居民。回德国后,拉贝向希特勒上书递交了一卷影带和他目击南京大屠杀的说明,期望德国能够施压促使日本改变对中国的政策,结果却遭到盖世太保逮捕审讯,命令他从此在这个话题上保持沉默。二战结束后,拉贝又因为纳粹的身份受到盟军的审判,没有工作,营养失调,虽然南京人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为他集资寄去食品,但拉贝却在1950年就去世了。张纯如说:“当我打电话告诉父亲拉贝的故事,并给他念一段拉贝的日记时,我父亲感动得眼泪都涌出来了,称拉贝是个英雄。”现在,拉贝的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各种文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档案馆里,成为历史的见证。 <BR><BR>张纯如写的《南京大屠杀》终于在1997年,也就是南京大屠杀60周年纪念日出版了。此书一出版便引起极大轰动,连续14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之一。她本人也因此被中国大陆的《华声月报》评为“1998年10大华人新闻人物”。她的创作经历为美国家喻户晓的《读者文摘》所介绍,并成为其封面人物。(遗憾的是当年在受害地中国大陆,此书倒并未被郑重介绍。)与此同时,《南京大屠杀》成为民间反日浪潮并要求日本政府为战争暴行道歉的重要驱动力量 。 <BR><BR>对于《南京大屠杀》一书的成功,张纯如坦言有点出乎意料,她认为该书的成功,一半归于华人社区的积极支持和推动,华人为这本书等了整整60年。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柯尔比在为这本书撰写的序言中也说,它是“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他还承认,“南京大屠杀在很大程度上被西方人遗忘了。60年之后,南京的冤魂们仍然缠着中日关系不放。”对于南京大屠杀,许多美国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读完书后,他们都震惊了,他们实在无法理解,日本人怎么能够这么没有人性?<BR><BR>读张纯如写的《南京大屠杀》,你会感觉她是在用心和思想写作和提问:为什么同样为人夫为人父的日本士兵会说出这样不忍耳闻的话:“我们强奸她的时候,她是女人;我们杀掉她的时候,就将她想成猪。”为什么数十万日本士兵在大屠杀发生的数月内,都成为具有精神病态的杀人狂。张纯如斥责日本军队的残暴和日本长期存在的对中国人的民族仇恨,这种根深蒂固的仇恨将中国人看成是比动物好一些的民族。<BR><BR>“现在,人们也许不会忘记了。”张纯如这样说。<BR><BR>沉重的心灵<BR><BR>《南京大屠杀》在美国出版后,来自日本的反应是出版商取消了出版合同,不少所谓学者和政府要人更开始对此书和张纯如恶意攻击。日本驻华盛顿大使公开宣称《南京大屠杀》只是一面之词,书中不少错误和缺乏历史准确性。日本6名历史学家竟联名称南京浩劫完全是中国军队撤退时的混乱造成。更有不少日本右翼分子不断给张纯如寄恐吓信进行威胁,这让原本已经身心交瘁的张纯如变得更加精神沉重。担任过纽约大学电影系系主任的崔明慧曾采访过张纯如。张纯如坦诚地告诉她,自己很害怕。<BR><BR>然而,张纯如并没有因此退却。她公开表示愿意与那些日本历史学家进行电视辩论,并对日本大使不负责任的言行给予反击,那个大使竟然无法亮出一个错误的实例来证实他的论断。曾经帮助张纯如采访过二战美国老兵的旧金山高级法院前法官Lillian Sing说:“她是一个真正的欲同不公平作战的女斗士。”曾同张纯如一起工作过几年,并一直想让日本为过去的暴行而公开道歉的社会活动家丁先生(Ignatius Ding)说,张纯如是一个“全身心投入”写作的作家,在她所写的悲剧故事中,她总是把自己的情感写进去。<BR><BR>张纯如曾说过,写作是一项烦琐而耗费身心和体力的职业,是不断改写的过程,无论写作真实或虚构的故事,百分之九十的精力需要花在收集资料和研究上。<BR><BR>用心写作的张纯如,最后却只能用结束生命来卸下那份心灵的沉重。<BR><BR>最后的孤独行程<BR><BR>张纯如的先生道格拉斯于11月9日清晨5时30分向警方报案,称张纯如已失踪。道格拉斯说,在他起床后发现近来苦闷的妻子已不知去向,他最后一次见她是当天凌晨2时。<BR><BR>那个时候,张纯如已经向她的丈夫和2岁的儿子作了最后的告别。她驾驶着她的Oldsmobile白色轿车,孤独地行驶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斯盖托斯郊外的公路上。那真是一次孤独的行程,就像她选择的创作之路,连亲情也未能把她唤回。张纯如曾称丈夫是自己的“最好朋友,经济筹划人,精神咨询家,按摩师”,虽然种族不同,但彼此有很多共同点。她还希望将来有三个孩子,再写一本关于亚裔移民如何在美国奋斗的史诗式的小说,因为亚裔移民都有很丰富的生活经历,但文学上却很少反映。此外,她说自己将来肯定也会再写关于中国的书,那是她的根所在。<BR><BR>但,这一切都将成为未了的心愿。<BR><BR>华人世界也因此将少了一个能讲述我们自己故事的如此有力量的声音。张纯如把车停在17公路一块尚未开发的荒芜之地,用枪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张纯如在给家人留下的一张字条上这样写道,希望人们记住她—生病前的那个人,那个“热爱生活,投入事业、写作和家庭的张纯如”。<BR></DIV>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13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纯如

    每次看到这个名字心就疼一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13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纯如

    [这个贴子最后由萧湘夜雨在 2006/12/13 10:21pm 第 1 次编辑]

    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
    [ra]http://202.100.100.169/ent/film/zhuanti/music_film/xdl.mp3[/ra]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14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纯如

    致以崇高的敬意。
    也谢谢楼主的详细介绍。
    历史不会忘记,人心不会忘记,即使篡改事实,也不可能抹煞曾经的真实。
    另外看完介绍我就很怀疑她的死因,真是自杀吗?
    chenlanyux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2-14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9-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纯如

    现在证实,她的确是自杀
    她是受不了太大的压力而自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14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纯如

    敬佩。能完成这样的写作,是有着非凡的勇气与毅力的人,选择结束生命,是否为了保护家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14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纯如

    历史不会忘记,人心不会忘记,即使篡改事实,也不可能抹煞曾经的真实。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2-30 16:57
  • 签到天数: 2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6-12-14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纯如

    勿忘国耻 纪念张纯如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9-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5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纯如

    [这个贴子最后由松雅清幽在 2006/12/15 02:15am 第 1 次编辑]

    不能说是为了保护家人
    当然这个也不可否认
    我看到的资料还是因为她是在美国外界给予的压力太大
    在那个国度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是有反华情绪
    而对日本就会有些偏护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15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纯如

    恩,曾经在读者上看到过一篇文章,主要是受到外界的压力,如日本右翼势力.
    纪念张纯如君!为了复原那段历史成竹帛,那样一个柔弱女子付出的良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8 09:23 , Processed in 0.0869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