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9|回复: 8
收起左侧

国画(四)------蓬勃兴盛的二宋时期绘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8-7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宋王朝沿袭继承了南唐和西蜀的各项统治制度,朝廷中有重文轻武的倾向。这一时期科举入官的文人大量涌现,中央政府在宫中建立了规模庞大的“翰林画院”。画院的建立对绘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各种绘画活动众多,佳作不断涌现。人民大众在经受了连年战乱灾难之后,更加珍惜统一后的和平光景;文人士大夫将精神寄托于诗文绘画,把它作为高雅娱乐手段,由此兴起了文人士大夫绘画的热潮;都市的繁荣造成了社会对绘画作品的大量需求,民间画家竞相出卖绘画作品,谋求生计。诸多因素使得宋代绘画得到全面发展。
       宋朝绘画虽无唐代的辉煌富丽之风,却体现出 空前未有的丰富、精致、写实之情。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名目繁多,丰富之极,令人目不暇接。由于画风多样,题材众多,绘画得以进一步分科,按题材分为山水、花鸟、人物、宗教画及杂画等,按社会阶层分为宫廷绘画、士人绘画和民间绘画。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在山石皴法、构图章法、透视比例、色彩铺陈上,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技法丰富,质感强烈,气势宏伟;及至南宋,马远、夏圭等人又创对角式构图,以写江南湖光山色,简率豪放,遐思不绝。花鸟画则更趋严谨精致,饶有装饰趣味。
        值得一提的是,自魏晋以来孕蓄的文人画,到北宋时期终于形成气候,在苏轼、米芾、李公麟等文士的推动下,注重抒发主观情致的文人墨戏画逐渐形成新的艺术潮流,与画院写实之风相互辉映,促成宋辽金时期绘画的全面发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8-7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画(四)------蓬勃兴盛的二宋时期绘画

[这个贴子最后由方块A在 2003/08/07 05:42pm 第 1 次编辑]

1.流派纷呈的山水画
北宋时期,人们从山水画中寻求乐趣的心态十分普遍,“不下堂筵,坐穷泉壑”成为社会时尚,反映自然美的山水画空前兴盛。
当时水墨山水画家的杰出代表有齐鲁画派的李成、关陕画派的范宽。李成善画烟林平远之景,变雄劲、深厚为清旷萧疏。
李成(?-967),字咸熙,其先人为唐宗室,后周时避居青州营丘(今山东)。出身贵族,有文才,因世变不得志,好饮酒与游历。擅画山水自娱。他在继承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将山水画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技巧推向了纵深的发展。记载说,他的山水画不仅表现出山川形象的变化,而且特别强调了季节气候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创造了“寒林”的形象。其画传世不多,现存的许多《寒林图》都假说是他的作品,其实多为后人仿作。唯有藏于日本的《读碑窠石图》被确认为真迹。该画描绘一骑士于旅途中见一古碑而驻足观望,人骑为同期画家王晓所绘,背景是李成的手笔。荒原空旷,土地寒瘠,老树枝枯叶散,一派萧寒景象。传为李成的作品还有辽宁省博物馆藏《茂林远岫图》与《小寒林图》、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寒林钓艇图》、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藏《晴峦萧寺图》等。日本澄怀堂文库藏《乔松平远图》,画有茂林远嶂,亭馆行旅,布景构图具有北宋初期特点,为流传有绪的李成真迹,但有专家认为系燕文贵作品。《晴峦萧寺图》也是北宋作品,虽不能认定作者为李成,但是确信无疑的北宋初期山水,有重要研究价值。其他作品,多为宋人作品,时代稍晚。
现存《读碑窠石图》,表现文人旅途怀古之思。驴背上的旅行者伫立古碑前凭吊史事,发思古之幽情,而四野古木参天,老干虬曲,荒草疏疏,气象萧凉,启人遐思。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41-1.jpg
范宽,一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人。生卒不详,略晚于李成,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尚在。据说性情宽厚,好饮酒,不拘世故,常往来于京洛间。他的山水画,初师李成,后悟到:“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诸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他深入到终南、太华一带的深山里,对自然进行观察体会,终于创造了自己的风格。所作之画,峰峦浑厚,笔墨雄奇,使人观其画,“恍如行山阴道中,虽盛暑中,凛凛然使人急欲挟纩也。”当时就受到了高度重视。他的传世作品中,今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溪山行旅图》是较为可信的真迹。迎面矗立的山头、如练的飞瀑、杂树丛生的山丘,掩映树后的楼阁,潺潺的流水、山路上行进的驮马,这一切都在雄浑的笔墨中表现了出来。他也擅画雪景寒林,雪山形象则是他的创造。传为范宽的作品还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雪山萧寺图》和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的《雪景寒林图》,真伪有争议,但可作为其传派作品来研究。
《溪山行旅图》,是一件令人心灵为之震颤的山水话作品。那顶天立地、迎面矗立的山峰,象一尊巨大的丰碑,记载着大自然的性情,表现了它雄伟磅礴的气概。一线飞流,倾斜而下,投入朦胧薄雾的怀抱……它绕过山岗,汇成河流,战线在我们眼前。岩石与溪流这刚与柔的对比,体现着天地万物的阴阳结合。崎岖的山道上,一队驮马行旅悠悠经过,在这巨峰与密林之中,显得那么渺小,微不足道……在这样的一件艺术品之前,我们几乎忘记了他的技法,甚至已不把它当作绘画看待,而是真正陶醉于其间的自然造化之中。据记载,范宽崇尚老庄哲学,这一切是否是他悟道的一个体验呢?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68.jpg
许道宁,河间(今属河北)人,活动于北宋初期。据载,他原为买药人,画画是为招揽生意,卖药时附送其所画树石,后来竟以此成名。被认为是李成、范宽之后的第一人。其山水师法李成,晚年笔法简快,所画峰峦树木,峭拔劲硬,成一家之体。
有《渔夫图》传世,绘江山奇伟,绵延不绝,现存美国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69.jpg
北宋中期郭熙的山水,以幽奇神奥取胜,布置造妙,变化多端,画山石形如“鬼面”,皴如“乱云”,写瘦树枯枝,状如“蟹爪”、“鸦爪”,有《早春图》,赞美春回大地,荡漾着清新的气息。他还著《林泉高致》,强调山水画要有“可居可游”的生活情趣,并总结“高远、深远、平远”的构图与透视方法。
《窠石平远图》为其晚年作品,以其独创的“卷云皴”山石,体现了郭熙山水画成熟时期的特征。画中以简练单纯的笔墨,严谨的布局,清朗虚旷的幽寂空间,呈现出气象萧疏的深秋意境。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70.jpg
北宋后期的水墨山水画以米芾、米友仁父子最为著名,他们擅长“墨戏”,善用多层烘染和横点子的排比,使水墨画的积墨、破墨、渍染、渲淡等技巧得以充分发挥,达到云山空蒙、烟云变灭的效果,世称“米家山水”。
米友仁(1068-1165),字元晖,米芾长子。官至工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与其父并称为“大、小米”。子承父业,创造了“米家山水”的新画法,“点滴烟云,草草而成,而不失天真”。传世画迹较多,故宫博物院藏《潇湘奇观图》、《云山墨戏图》两卷,上海博物馆藏有《潇湘白云图》卷,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云山图》卷。以上诸画,完全以水墨画成,无勾皴之笔,利用墨与水的相互渗透的模糊效果,表现烟雨迷濛的江南山水,史称“米点皴”或“落茄皴”。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画法,扩大和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形式和表现力,寓丰富于单纯之中,使山水画更加符合文人画的意趣,对后世影响极大,后来的文人画家一再以“云山墨戏”为题材进行创作。
《潇湘奇观图》(局部)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71.jpg
王希孟,画史无传。据《千里江山图》卷后蔡京题跋,知其18岁时为徽宗画院生徒,山水画创作曾得徽宗亲自指导,在政和三年(1113年)之前,创作了这卷《千里江山图》,此后便无音讯,清人曾推测他完成此画后不久即去世。这幅作品是这位天才画家的唯一传世作品,今藏故宫博物院。画用整绢一匹,画山峰起伏、江河浩淼之景,渔村野市间于其中,并描绘了众多的人物活动。用传统青绿法,用笔极为精细,在兰绿色调中寻求变化,为千古青绿之杰作。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72.jpg
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江南秀丽的风景便成为宫廷画院画师们模写的对象。如西湖、钱江风光,往往是画家乐于描绘的题材。
然而江南山水以疏淡秀逸见长,与北方雄浑奇伟之势不同,为了展现江南烟笼雾罩、清旷空灵的美景,画家马远创造了构图简洁、以偏概全的方法,即突出主景于一隅,其余用渲染手法逐渐变化为朦胧的远树水脚、雾雨烟岚,并通过指点眺望的人物,把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向虚旷的空间,给人以遐想的余地,人称“马一角”。如《踏歌行图》、《松下高士图》、《射鸟图》等。
《踏歌行图》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81.jpg
南宋画院另一位画师夏圭,亦善于以虚代实、计白当黑,将景物集中于一侧,表现浩渺的空间,后人称之为“夏半边”。如《松溪泛艇图》、《烟岫林居图》等,意境高简,发人幽思。夏奎与马远相比,画面空白更多,辽阔平远之势更足。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82.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8-7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画(四)------蓬勃兴盛的二宋时期绘画

2.宋代人物画
北宋的人物画,著名者有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插图73),清秀娴丽,气度恢宏,而其构形技法,到北宋后期为李公麟(1049年-1106年)发扬光大,线条健拔却有粗细浓淡,构图坚实稳秀而又灵动自然,画面简洁精练,但富有变化;题材广及人物、鞍马、山水、花鸟,既有真实感,又有文人情趣,而且所作皆不着色,被称作“白描大师”。
《朝元仙仗图》(局部)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73-2.jpg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73-1.jpg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城(今安徽潜山)人。历任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等,后因病致仕,归老龙眠山。他的一生在仕途上不甚得意,但诗文书画成就很高,也擅辨古器物。李公麟虽然被列入了文人画家之列,但是他除了后世文人画家所擅长的山水花鸟题材之外,更擅长人物、鞍马。在此方面,他继承了顾恺之以来的传统,而又有所创造,自立新意,在刻画人物个性和情态上极具功力。他把过去仅作为粉本的白描画法确立为一种画种,使之独立成科。《维摩演教图》、《临韦偃牧放图》,皆简洁而传神,生动活泼,动人心扉。据说他晚年重病在床,还以手指在被上划动,真可谓笃于绘画,至死不渝了。
《维摩演教图》(局部)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74.jpg
《临韦偃牧放图》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75.jpg
宋徽宗时的画院待诏张择端,为山东东武(今诸城)人。他长于界画,尤精于舟车、市桥、人物、山水,传世有《清明上河图》,以描绘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节这一天都市与城郊百姓的种种活动,展现了京城工商业与交通的繁华面貌,成为宋代风俗画的特异瑰宝。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79.jpg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80.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8-7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画(四)------蓬勃兴盛的二宋时期绘画

3.文人画与苏东坡
北宋中期以苏轼(1037年-1101年)为代表的一批著名文学家纷纷参加绘画活动,不仅大胆创新,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反映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的美术理论,给宫廷绘画占主导地位的美术界带来了新的活力。这股新潮日益发展,及至元代竟成为绘画界的主流,人们称之为“文人画”。
        苏轼强调绘画抒写主观情感的功能,主张诗画相融相通,要求作品有诗的境界,物象有活的精神,是宋代文人墨戏的创导者与实践者。
他的传世作品《枯木竹石图》,绘干扭枝曲的枯树,若挣扎伸展,坚硬顽强;虽笔墨不多,却有孤傲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抒写了胸中的磊落不平。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76.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8-7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画(四)------蓬勃兴盛的二宋时期绘画

4. 宋徽宗与院体花鸟画
 赵佶虽然是一个昏君,但在美术上却深有造诣,所创“瘦筋书”,纤而不弱,端而不板,婀娜刚劲,秀丽精工,别具一格。又下令鉴别内府收藏历代书画,分门别类,著录评论,编成《宣和书普》、《宣和画谱》等。他还增加画院画师的俸禄,将画院列入科举制度中,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嫩绿枝头红一点,恼人春色不须多”等诗句为题,考录画师,给画院注入“文人画”的气质。    
赵佶善绘山水、人物、楼阁,尤长于花鸟,用笔挺秀灵活,舒展自如。传世作品有《芙蓉锦鸡图》轴、《祥龙石图》卷、《听琴图》轴、《腊梅山禽图》轴、《瑞鹤图》卷、《鸲鹆图》轴等。由于他的努力,许多画师,如费道宁、李唐、苏汉臣、张择端等,皆脱颖而出,树誉艺坛。
《瑞鹤图》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77.jpg
《腊梅山禽图》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78.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8-7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画(四)------蓬勃兴盛的二宋时期绘画

7.朴实的辽金绘画
        与南宋画院虚旷空灵的创新之风相比,北方辽朝、金朝的绘画则显得马背民族之称的契丹、女真,在绘画上亦常有游牧的情趣,多写本民族之生活题材,如放牧、骑射、游猎等,粗犷奔放;花卉鸟禽带有浓郁的装饰味,构图讲究对称,技法工细。 如辽代画家耶律倍(李赞华)的《射骑图》、胡环的《卓歇图》,描绘契丹人物真实而生动,多大漠不毛之景趣。
赵 霖《六骏图卷》(局部)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83.jpg
        金代画家张瑀《文姬归汉图》,虽绘历史故事,却以女真民族为模特儿,人肥马壮,胡服皮衣,风尘仆仆,朔放气象充斥画面。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84a.jpg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84b.jpg
辽代崇尚厚葬,金代流行薄葬,故而辽代墓室壁画要远比金代发达,其题材亦与游牧生活多所关联。如内蒙古库伦旗七号辽墓壁画,描绘契丹游牧狩猎的生活场面,驼马成群,帐篷互连,人们握竿驭马,粗犷豪放,草原情景历历在目。壁画的技法虽不是出自高手,但形象真实生动,线描流畅,设色淡雅。朴素中见灵巧,富有生命力。
墓室壁画《草原生活图》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85.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8-7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画(四)------蓬勃兴盛的二宋时期绘画

8. 寓意深远的水墨画
南宋时期,理学、禅宗皆很发展,思想界十分活跃,而且理学与禅宗趋向互溶,如理学大师朱熹就与禅僧往还,交流学问,颇为相得。
       这一时期禅宗南派也更为繁荣,许多饱学之士不满当局偏安江南,纷纷逃禅为僧,以求寄托,僧侣的文化水平随之提高。一批禅宗僧侣画家亦应运而生。他们以禅宗南派“顿悟”思想指导绘艺,着墨不多,深藏玄机;题材不拘,皆作禅理;所绘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调。其中梁楷、牧溪(又名法常)最为著名。
梁 楷《六祖破竹图》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86-1.jpg
  梁楷曾任画院待诏,后不满政局,弃职为僧。他的画风以简练迅疾出名,用线条含水墨变化之趣,多书法飞白遒劲之势,人称“折芦描”或“钉头鼠尾描”。传世《李白行吟图》,舍弃一切背景,简单数笔,就勾勒出李白游吟时飘然潇洒的神情,以少胜多,而寓意深远,令人寻味。后人称其作为“减笔画”。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86-2.jpg
牧溪的作品虽不如梁楷那么简练,但所绘大多为佛教禅思题材,寓有静心、忘物、四大皆空的思想,而且形象刻划与写情传神俱得,如《观音图》、《猿猴图》等,落墨不多,却神形兼具。他的画大多流传于日本佛寺,深受日本僧俗欢迎。
《观音图》
http://www.cnarts.net/cweb/KnowArts/paint/images/big/087.jpg
“禅宗画”除寓以禅思、用笔简练外,大多崇尚设色淡雅,或仅用水墨而不设色。它的出现,与“马一角、夏半边”的简率画风互相呼应,墨戏情趣愈见浓郁,为元代文人画的大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8-7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画(四)------蓬勃兴盛的二宋时期绘画

方块A 在琴版发贴的水平越来越高了,这一辑基本包含了两宋时期的绘画简史了。两宋绘画与唐朝相比有较大的扩展,具体的特点是:最有建树的是广泛表现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如《清明上河图》、与节日民俗活动相结合的节令画,如《大傩图》、《冬至婴戏图》、《观灯图》等;借描绘历史传说反映人们对现实生活态度的历史故事画,如《文姬归汉图》、《采薇图》等;描绘文人韵事如《西园雅集图》等。山水画突出,对后世影响较大。花鸟画有长足的发展,赵佶为代表的院体花鸟水平高。李公麟墨线勾染的白描有突出贡献。这时期的绘画风格注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艺术上倡导写实,具有精密不苟严谨认真的精神,但在创作中又注重提炼取舍,要求形神兼备,把工笔重彩技巧推向高峰。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8-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画(四)------蓬勃兴盛的二宋时期绘画

谢谢夸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6 05:01 , Processed in 0.07835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