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2|回复: 3
收起左侧

[立秋之音]张维良.埙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9-28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笑文人在 2003/09/28 08:49pm 第 1 次编辑]

[move][/move]

埙的历史介绍:
    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吹奏乐器。从考古发现证明: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后,已出现了埙的初形,如半坡、河姆渡等古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陶埙在历史上的出现很早,而且为数不少,并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沿用至今。最早的埙只有一个吹孔,经过了很长时间,埙体上才出现了音孔。如山西万荣县荆村遗址出土的管形一音孔埙,距今有六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二音孔埙,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鱼形四音孔陶埙,这一时期在陶埙下端已出现带有悬挂装饰物的小孔,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河南安阳殷墟侯家庄1001号墓出土的骨制纺锤形六音孔陶埙,距今有三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埙从一孔演变到六孔经历了约三千年,即新石器时代到殷代。埙自商代以后的一千多年中,一直保持在五、六个音孔的水平上。陶埙的形状逐渐定形,从笔管形、珠形、帽形、鬼脸形、动物形转向梨形、下平上尖的卵形。解放后诸多专家对古埙经过了多年的研制,在古埙的基础上研制出八孔陶埙、九孔陶埙、十孔陶埙等。使这一沉睡了多年的古老乐器重新回到乐坛上,扩展了埙的音域,增大了埙的音量,可以任意转调等。
   《世本》有"辛公造埙"之论。《拾遗记卷》载“庖牺灼土为埙”陶埙为庖牺氏所发明,其说难以考据。埙都为陶制,用泥土捏制成形,凉干后再用火烧成。在制作的材料上也有出现过:骨、象牙、木等。我国古代把乐器分为:金、石、土、木、革、丝、竹、匏八音,其埙为“土”的代表性乐器,是一种音色柔合的旋律乐器。在整个乐队中起到填充中音、和谐高低音的作用。古人说:“正五音、调六律、刚柔必中、轻奇迷失,将以金石以同恭,启笙、竽而启批极。”《诗经·小雅》中就有“伯氏吹埙,伯氏吹箎”的文字记载。在西汉时期曾出现过木制埙,“笙以木刻其本而不匏,埙亦木为之”。到宋时,木质埙逐渐盛行,并大有用木埙代替陶埙之势,故统治者认为:有违八音古制,因而被其明令禁止使用。
   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埙一直为皇都九五至尊独享。以作雅乐之用。埙的演奏大到宫廷庆典、祠宗庙、敬天地鬼神,小到房中乐(相当于现在的室内乐),无处不在,可见其在中华民族古代音乐史的地位。
   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也许正是埙这种特殊音色,古人在长期的艺术感受与比较中,就赋予了埙和埙的演奏一种神圣、典雅、神秘、高贵的精神气质。《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
   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更使我们体会到一幅朦胧而另人神往的艺术画面:秋天是金黄色的,是冷静的,是另人深思的,时光流逝,又有一种淡淡的悲凄和感伤。秋风扫落叶的现实,又使人平添几分愁绪。这就是埙的声音,这就是立秋之音。
   中国古人吹埙,吹了几千年,其声浊而喧喧然,寄托了古代文人雅士面对时光长河流逝如斯的失落感,但时光仍在无情地推进;中国古人吹埙,吹了几千年,其声悲而幽幽然,融汇了古代墨客骚人们对封闭而沉重的中国历史无可奈何的批判精神,但历史仍然在按中国既定的轨迹运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埙,不是一般用来把玩的乐器,埙是一件沉思的乐器,怀古的乐器,这就难怪它?“质厚之德,圣人贵焉”了。
   陶埙乐器结构简单,携带方便,音色具有神秘、空灵,沧桑的特点尤如天籁之音,有非常显鲜明的古朴风格,使人产生强烈的返朴意识。以致近年来深受现代人的喜欢,涌现出大批学习、演奏、研究陶埙的爱好者、专家,使埙这一中国文化瑰宝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张维良简介: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笛子专业委员会会长,华夏室内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南京东南大学名誉教授。
  张维良先生是一位集创作与演奏于一身、极富个人魅力的音乐家,他在笛、箫、埙的演奏和创作上颇有建树,有"圣手箫王"之美誉。对音乐艺术执着的追求与探索,使他不断推出个人CD专辑, 主要有:
笛子专辑《花泣》、《醉笛》,
箫独奏专辑《箫的世界》(获金唱片奖)、《天幻箫音》,《殇》(后期有相同曲目的《良宵》)
埙的世界《问天》。
笛箫埙综合专辑《清幽脱俗》
  其箫与箜篌协奏【清明上河图】获国际放送基金大奖。曾担任《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等影片的音乐独奏,荣获最佳音乐奖。被评为中国'98突出贡献专家。

  曾于87年、95年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笛、箫独奏音乐会, 2000年12月26日在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举办《张维良笛箫独奏会》。2001年1月7日在中国广州星海音乐厅与广州交响乐团演出曹光平先生的《中国大曲----埙与笛》交响作品音乐会。
主要著作《笛子演奏法》、《箫吹奏法》并有配套教学VCD等。

2000年10月,作为专家出席全国首家埙质量鉴定会,为埙及埙乐的进一步发展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选曲:
《相和》,“金灿灿的麦子,随风摇曳,收获的季节,兄弟们团聚。竹盘木碗,酒香饭足,
你吹一只埙,我和一支笛。和乐安乐,莫如兄弟。” 音乐取自《诗经》“伯氏吹埙,仲氏
吹篪”
相 和- 张维良

《秋风》,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秋风起了,委婉的埙扬起了昨日的遐思。秋叶落了,清丽的筝扫过满地的金黄。在无伴奏女声和音的衬托下,往事的灯全部点亮了,如繁星闪烁在天际。
秋 风- 张维良

《罗衣》,渺渺的埙吹起,托起了一片罗衣。
柳阴莲丛,石桥画舫,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女声独唱清丽而激昂,红泥香径,碧水幽栏,罗绮锦绣,华盖缤纷,汇成红桑碧浪。
埙和女声交替出现,萨克斯管穿梭其间。灯火繁华处,画罗轻扇,映衬人面桃花。皎腕如雪,美目清扬。
音乐以京剧素材为依据,用两种节奏贯穿全曲,极具东方民族色彩,充份显现了中华女儿的娇娆杂多姿。
罗 衣- 张维良
弯弯的月亮- 张维良
滚滚红尘- 张维良
哭 砂-张维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9-28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立秋之音]张维良.埙曲


我喜欢埙曲吹古乐,那才有意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7 16:0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3-9-28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立秋之音]张维良.埙曲

    总有一种衰伤流在心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9-29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立秋之音]张维良.埙曲

    埙的音色,低沉,幽深,凄美,很有特色
    在西安的时候曾经看到过好多,也买过几个,可惜刚刚把它吹响,它就香硝玉损。
    好伤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2-17 10:34 , Processed in 0.07609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