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24|回复: 4
收起左侧

血染的风采——老山反击战纪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0-22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谨以此贴向所有为了中华民族作出牺牲的英雄们致敬!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1984年夏,中越边境的老山争夺战到了白热化阶段,这时一支驻防在江南水乡的军队也悄悄进入了临战状态,这意味着在我军战史上有着深远意义的老山轮战启动了。这支部队就是陆军第一集团军,其属下将士个个士气高昂,人人怀揣光荣弹,在老山战区作战一年,无一人被越军所俘!属下有“硬骨头六连”之称的步兵第1师第1团第6连两次被最高军事统帅部授于荣誉称号,在全军也是唯一的!《威震南疆——83011部队系列》反映的就是陆军第一集团军对越作战的战史。
     请记住这张照片:步兵第1师第1团第6连——硬骨头六连其中16勇士的的留影。而这张照片却成为其中10人的绝唱;成为活着的人心中永远难以磨灭的痛楚。

     步兵第1师第1团第6连战斗照片二

     战士黄仲虎。在收复某高地的战斗中带领4名战士插入越军阵地侧后,用手榴弹将越军阵地上一挺高射机枪炸毁,越军射手炸死。黄仲虎在阵地上反复冲杀,打退越军的增援和反扑。在战斗中,一人炸毁越军暗火力点一个,掩蔽部三个,缴获轻机和高机各一挺。中央军委授予黄仲虎“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越军来袭!接到战斗警报后的士兵们从掩体中一跃而出,面对越军的进攻,热血男儿无一畏惧,无一退缩。

     老山战区位于炎热潮湿的亚热带地区。

     血火一一六高地。 战斗之激烈难以想象。整个山头的标高下降了5米。原先,山顶上有两柱17、20米高的石笋,现在,变成了不到一米高的石墩。山顶一片枯焦,没有一叶翠绿。抓起一把沙硕,也可以从里面拣出五、六块弹片。我们的战士令人难以想象地抗住了越军的炮弹,守住了这块“钢铁阵地”。
     看!“钢铁阵地”一一六高地在战火中巍然屹立!昔日郁郁苍苍的青山在炮火的肆虐下满目苍夷,再也见不到青绿青绿的树木了,只留下焦黑焦黑的土地……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吧:在一一六阵地防御中牺牲的李桂友烈士

     一一六高地的钢铁守卫者——张文彬

     一一六防御战中阵亡的许和平烈士,方寸之间留下了永恒的一刻。

     “一•一五”战斗中前去增援的士兵。

     “一•一五”战斗中前去增援的士兵照片二。

     一颗颗铆在阵地上的“钢钉”

     这张照片很早就看过了,但直到今天才知道他是谁: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坚守英雄连”的步兵第1师第2团第3连战士杨启良。
     当越军逼近无名高地时,只身坚守在阵地的战士杨启良,面对蜂拥而来的越军,毫无惧色地一边连续投弹,一边对着对话机呼唤:“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凭借有利地形,他带伤孤身作战四个多小时,打退越军从班到排的四次进攻,毙敌十八名,被战友称为“老山王成”。

     “坚守英雄连”步兵第1师第2团第3连在某次防御战中,激战六十九个小时,打退越军发动的十七次排至营规模的进攻。歼敌二百六十余人,缴获大量的武器弹药。

     李建国,是号称“尖刀七连”的步兵第1师第3团第7连尖刀班长。在一次战斗中,他率领尖刀班,迎着飞蝗般的枪弹,第一个冲进越军的阵地,只身毙敌五名,和战友们一道全歼了守敌,新创了以少胜多的战例。

     李建国所在的连队收复了被越军侵占的某高地,摧毁越军各种工事、火力点八十八个,打退越军四次反扑;并在五个阵地上坚守六十六个昼夜,粉碎越军十三次偷袭。共歼敌一百一拾五名,被中央军委授予“尖刀七连”的称号。
     “老山五勇士”,是一个由五名共产党员组成的英雄团体。在收复越军自认为“固若金汤”的两个毗邻高地时,自告奋勇地担负起第一个突击组的艰巨任务。他们采用“中间突破,分割围歼”的办法,强行通过越军炮火封锁区,一路勇猛冲击,一路摧毁越军火力点,使两个高地的越军陷入孤立无援坐以待毙的境地,这是一场非常漂亮的攻坚战!请记住他们的名字:黄仲虎、张继康、朱学猛、吴建林、徐雪雄

     “五勇士”的连队在兄弟单位的支援下,激战九个多小时,收复了被越军侵占的两个高地,摧毁越军指挥所一个,屯兵洞十三个,歼敌二百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用钢盔标出制高点,用热血浇注新长城。

     炮火映红漆黑的夜空,死神无时无刻相伴左右,但灵魂在这里却得到提炼,人生从这里却得以升华……生命之歌也许将成绝响,但我却从不后悔……

     从上海市入伍的六连战士王健,双腿动脉血管被炸断,血如泉涌,他硬是用双肘撑起身体,爬上主峰,身后留下了一道生命的彩虹……

     虽然我看不见了,但我还能用我的手为战友压子弹!也许我会倒下去,但只要我还在,阵地绝不会丢!

     亘古不灭——军人的雄风!
     激励来者——战士的猛志!
     掀开人民军队红色的史册,多少男儿,多少士兵,一柄冷剑在敌阵与夷寇中挥动;多少英雄,多少豪杰,一腔热血在朔风与寒光中流淌。
     今天,雄风在新一代军人身上再现,猛志在新一代军人胸中喷发。为了民族的尊严,为了家园的幸福,为了山更青,水更碧,花更艳,旗更红,好儿女热血洒南疆!
     军人的品质,追踪于昆仑、太行;军人的气魄,朔源于长江、黄河。那所向披靡的一往无前精神,那英勇顽强的硬骨头作风,是中国军人的风度!因此,军人的胸膛,就是攻不下的祖国屏障;军人的枪刺,就是折不弯的民族脊梁。每一个士兵,站起来是一座摩天接云的山峰,躺下来是一座不可逾越的界碑。攻必克,守必固,战必胜!这就是八十年代军人的写照!这就是八十年代中国军队的风采!
     啊,猛士!风骨长存,精神永在!


配乐诗朗诵:《风流歌》(二)
[ra]http://202.38.76.228/csli/cloud/cloud/baoer/fengliu2.mp3[/ra]
(超出3张图片,请版主勿删,日后我会自行处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9 10:14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3-10-22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染的风采——老山反击战纪实

    老山之战是不是必须之战,我认为值得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3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染的风采——老山反击战纪实

    下面引用由但愿2003/10/22 11:31pm 发表的内容:
    老山之战是不是必须之战,我认为值得反思
    不敢苟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0-23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染的风采——老山反击战纪实

    珍贵的历史资料摄影,反映的当时老山反击战我军战士们的英勇神武,用他们的鲜血捏卫了祖国的尊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染的风采——老山反击战纪实

    下面引用由但愿2003/10/22 11:31pm 发表的内容:
    老山之战是不是必须之战,我认为值得反思
    如果没有当年的老山之战,
    今日中国版图中还有老山这个地名吗?
    能有老山周边1436平方公里的国土吗?
    能有今日中越北部湾划界时我方争得的63万平方公里海域以及可使用的45万平方公里海域(重迭区域,双方均可使用)吗?
    建议这位朋友学学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2-20 09:33 , Processed in 0.0741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