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96|回复: 4
收起左侧

【中国民歌巡礼】流淌了3000年的吴歌文化长河——聆听清丽柔和的江南水乡民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18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采桑子·重阳在 2003/12/19 08:36pm 第 1 次编辑]


     歌,无声不传,古老的吴歌,主要是通过歌声一代代流传下来。
     所谓吴歌,又称吴声歌曲。是指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并包括上海在内的整个长江三角洲用吴语演唱的山歌、小调、号子等民歌。锦锈的江甫是传唱吴歌的故乡,浩瀚的大湖是孕育吴歌的摇篮。相传公元前13世纪,殷商末年周王派长子到江南无锡建都并「以歌养民」,从此吴歌这条灿烂的文化长河已经流淌了3000年。
     江南有着极其丰富、光彩照人的民歌宝藏。从其音乐形式来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篇幅不长的短歌,一类是长篇叙事歌。

     短歌包括山歌、时调小曲和劳动号子。委婉的吴侬软语,加之曼丽甜润的曲调,使吴歌带有江南水乡特有的清丽柔和风味。
     吴歌多咏爱情生活,与「西曲」中多述商旅生活、水边离情,及北方民歌多勇武粗扩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因而独具一格。吴歌历来被认为是文学史上的一绝。

     吴歌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吴歌之名,虽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招魂》,而在此之前,吴歌就早已盛行。如春秋五国流传下来的讽喻歌曲《梧桐秋》、爱情民歌《南山有鸟》等,其风格与《诗经》相近,以清新委婉的曲调和吴侬软语的地方特色而名传遐迩。并对历代诗词产生深刻影响。

     汉乐府诗中的《江南可采莲》五言吴歌,描述了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三国时的《吴孙皓初童谣》表达了吴人反对迁都的决心。六朝时的《子夜歌》,以对答的形式诉说男女间的真挚爱情。南宋的《月儿弯弯照九州》,一直流传至今。明代的《栀子花开六瓣头》、《五更调》、《哭七七》、《苏州景》等,有的被吸收、改编到苏州评弹和苏州滩簧戏曲中而得到广泛传播。

《茉莉花》,五十年代传唱至今,依然美丽芬芳。
点此下载
点此下载(萨克斯)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茉莉花》是一首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也是「鲜花调」最基本的旋律形态。主要流传于江苏、浙江、安徽一带。各地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都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为其内容。而曲调则有许多不同,而且各具特色。
     这首江苏的《茉莉花》曲调细腻优美,旋律以曲折的级进为主,小跳进很少,音乐结构均衡,是一道典型的具有南方色彩的《茉莉花》。这首歌曲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歌剧《图兰朵》中,为此给歌剧《图兰朵》增添了东方的音乐色彩。
《孟姜女》,又名《十二月花名》、《孟姜女哭长城》等。 点此下载
[real=480,0]rtsp://218.244.243.21/spread/crionline/chinese_culture/2717.rm[/real]
正月里来是新春,
家家户户点红灯;
人家丈夫团圆聚,
孟姜女的丈夫造长城。
二月里来暖洋洋,
燕子双双到南方;
燕巢造的端端正,
对对成双歇画梁。
三月里来是清明,
桃红柳绿百草青;
家家坟上飘白纸,
喜良家的坟上冷清清。
四月里来养蚕忙,
姑娘双双去采桑;
桑篮挂在桑枝上,
揩把眼泪采把桑。
五月里来是黄梅,
黄梅发水泪满腮;
家家田里黄秧插,
孟姜女的田里草成堆。
六月里来热难当,
蚊子飞来嘴逢长;
宁可叮我千口血,
莫叮我夫万喜良。
七月里来七秋凉,
家家防冷做衣裳;
皮、棉、单、夹都做到,
孟姜女的家中是空箱。
八月里来雁门开,
北地先凉冷信来;
喜良身上衣单薄,
并无雁足带书来。
九月里来是重阳,
家家饮酒菊花香;
满满筛来我不饮,
毫无心绪赏重阳。
十月里来稻上场,
牵笼打米纳官粮;
家家都把官粮纳,
孟姜女家里身抵挡。
冬月里来雪花飞,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前面乌鸦来领路,
走到长城冷凄凄。
腊月里来过年忙,
家家户户祭祖先;
人家都有猪羊杀,
孟姜女家中空荡荡。

     《孟姜女》是一首江苏民歌,又名《十二月花名》、《孟姜女哭长城》等。歌曲叙述了秦始皇筑长城时一对新婚夫妻生死离别的故事。相传,坚贞的孟姜女为被逼去筑长城的丈夫范杞良千里送寒衣,历尽艰辛,在路经苏州浒墅关时被守关的官吏所刁难,无法过关。孟姜女就把自己的悲惨身世编成小曲唱给官吏听,终于感动了吏卒,放她过关。这个故事被后人编唱,内容反映了孟姜女的苦难遭遇,同时也揭示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的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最高的封建统治者把沉重的徭役、赋敛强加在人民的头上,造成无数人颠沛流离、家破人亡。全曲十二段词,以十二月为序,歌词哀怨深情,曲调委婉细腻,结构完整,旋法以级进为主,唱词节奏均匀,采用五声调式,具有典型的江南色彩。
《无锡景》,我有一段情,唱拨拉诸公听…… 点此下载
我有一段情呀,
唱拨拉诸公听。
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
让我(末)唱一只无锡景呀,
细细(那)到到(末),
唱拨拉诸公听。
小小无锡景,
盘古到如今,
东南西北共有四城门呀,
一到(仔)民国初年份呀,
新造(那)一座(末),
光(呀)光复门呀。
无锡去来往呀,
火车真便当。
同运桥(?)下才是大(?)呀;
(?)房里修饰得蛮清爽呀,
热闹(哪个)市面(末)
象呀象申江呀。
春天去游玩呀,
顶好是梅园。
顶顶暇义坐只汽油船呀;
梅园(末)靠拉笃太湖边呀,
满园(哪个)梅树(末),
真呀真奇观呀。
第一个好景致呀,
要算(?)头渚,
顶顶暇义夏天去避暑呀;
山路(末)曲折太幽雅呀,
水连(哪个)山来(末),
山呀山连水呀。
天下地儿泉呀,
惠山脚半边,
泉水碧清茶叶泡香片呀;
锡山(末)相对那惠泉山呀,
山脚下两半边,
开个泥佛店呀。

     《无锡景》是江浙一带流行的典型曲调。主要叙述了在旧时无锡的一个茶楼里,游客面对着万顷碧波,憩歇品茶,一位歌女在一把二胡的伴下唱着「我有一段情,唱拨拉诸公听┅┅」幽雅清脆的歌声为游客们助兴,同时也为那迷人的太湖胜景增添了美色。全曲的音乐富于抒情性和叙述性,旋律婉转,清丽流畅。
     其旋律以曲折的级进为主,润腔丰富、细巧。每句顿逗处常用「呀」、「麽」等衬字,表现了亲切、柔和的语调。

《太湖美》 点此下载
《紫竹调》
点此下载
点此下载(民乐合奏)
《江南好》 点此下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18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民歌巡礼】流淌了3000年的吴歌文化长河——聆听清丽柔和的江南水乡民歌

记得我以前发过一辑江苏民歌集,《茉莉花》和《紫竹调》等都是江苏名曲,采桑子介绍很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18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民歌巡礼】流淌了3000年的吴歌文化长河——聆听清丽柔和的江南水乡民歌


图文并茂,乡音乡情,好风好水好曲,好好听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19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民歌巡礼】流淌了3000年的吴歌文化长河——聆听清丽柔和的江南水乡民歌

偶稀饭无锡的油面筋塞肉和阿福,胖嘟嘟的粉可爱,多吃面筋塞肉可以长的像阿福一样就有福了。偶这么稀饭是因为‘藕里呀寺半格无锡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19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民歌巡礼】流淌了3000年的吴歌文化长河——聆听清丽柔和的江南水乡民歌

下面引用由琴悦画音2003/12/18 10:19pm 发表的内容:
图文并茂,乡音乡情,好风好水好曲,好好听听:)
斑竹你有几岁啊?绕口令似的,是不是吃饭叫:吃饭饭啊?汗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5-19 23:14 , Processed in 0.0759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