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3|回复: 11
收起左侧

感受柴可夫斯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8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李子在 2004/05/09 01:09pm 第 2 次编辑]





[ra]http://mp3.baidu.com/r?url=http://www.agrilib.ac.cn/music100/mp3/1.mp3[/ra]





[序曲」原指歌剧、芭蕾舞剧或清唱剧等的开场音乐,19世纪以来,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管弦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加有标题。《1812》序曲即属于独立、有内容的管弦乐曲。

在乐评家心目中,《1812》序曲不算柴可夫斯基最好的作品,即使柴氏本人,在写给梅克夫人(柴可夫斯基的主要赞助者)的信中也说:「这首序曲将会非常嘈杂而喧哗,我创作它时并无太大热情,因此,此曲可能没有任何艺术价值。」

讽刺的是,《1812》序曲在首演时已大受欢迎,为柴可夫斯基赢得极高的声誉。后来陆续在俄罗斯许多城市和德国、捷克、比利时各地演出,自此一直成为柴可夫斯基交响乐作品中最形象鲜明、通俗易懂和备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这点恐怕出于柴可夫斯基意料之外。



乐曲从一段辽阔的慢引子开始: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个声部的方式(每个声部两人)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台湾译为《天主佑民》)的旋律,它那安详的步伐象征着俄罗斯人民和平与安宁的生活。到了(1:18)左右,这个主题加入木管乐器,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

紧张的气氛在增长着,随着(1:53)左右的一声定音鼓,你会听到低声部出现一种惊惶不安的节奏,它带来骚乱而激动的情绪,象征法军的入侵已打破俄罗斯人民安宁的生活。这时你可以听到一个音调柔和动人、如泣如诉的主题在双簧管、长笛、单簧管和大管(2:46)声部轮流传递。(2:53)和(3:01)左右,你会听到鼓钹对击的声音,音乐的速度开始不断地加快,音响也不断地增强,音乐进入一个小高潮。

在(3:12)左右,原先的不安情绪被一个描绘征集俄罗斯军队的插段所代替,你会听到急促的军鼓声(3:26),在小军鼓背景的衬托下,木管乐器和法国号奏出一个号召性的合奏主题,这个主题经过几次反复,随后是一个短暂的休止(4:25)左右,音乐转入快板部分(4:28)左右。

这时的音乐和前一段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音乐的速度极快,开始描写两军决战的场面,从这主题特意加强的重音和切分音中,彷佛可以听到剑击声和马蹄声似的。当这个主题逐渐遍传整个乐队并发展到最高潮时,在(5:02)左右你会听到击鼓声,到了(5:08)左右,法国号和短号相继奏出《马赛曲》,它的反复呈现用以作为法国军队侵入俄国的象征。

两支旋律在互相碰撞交错后逐渐舒缓下来(6:04),接着出现的是同《马赛曲》主题相异的两个俄罗斯风格主题。(6:20)出现一支流畅、辽阔的俄罗斯民歌,诉说着俄罗斯人民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以及他们不畏强暴、准备给予来犯的敌人迎头痛击的决心。留意这时乐团打三角铁的声音,你应该听到足够的泛音,如果你只能听到暗哑的音色,不是你的唱片录音欠佳,就是你的器材差劲。

另一个在(7:35)出现的主题是俄罗斯婚礼歌曲《在大门旁》,先由长笛和单簧管奏出,具有一种热情的特性,在(7:53)左右你会听到铃鼓的声音,它应该是澄清的。这投歌曲充分表现出俄罗斯人民即使在危难时刻仍然不失去蓬勃的朝气和肯定自己力量的信心。和上面的俄罗斯旋律一样,舒缓了紧张的战斗情绪。

随后一段(8:36)又是会战场面的描绘,音乐显示新一轮的搏斗,铜管乐器和弦乐器错综交织,打击乐器象征刀光剑影的搏斗,(9:08)开始,你会听到多次击鼓和击钹的声音,而《马赛曲》在后期会渐次减弱并逐渐消失,它的片断只是加快了速度,时断时续,后来在低音弦乐器的阴沉音调衬托下转入低音区(大管、低音长号和大号)。

(10:06)又出现我们熟知的两个俄罗斯风格的主题,留意三角铁的声音。这段再一次强调俄罗斯人民对入侵的敌人的胜利。(10:52)左右你会再听到熟悉的俄罗斯民歌。紧接在《马赛曲》(11:13)主题之后,乐声的速度加快和加强,到了(11:47)出现第一声炮响,接连出现五下炮声,音乐转入暴风骤雨般的下行乐句,至(12:36)停止,描绘最后的搏斗和敌军的溃逃,形象鲜明、逼真。

(12:37)左右,进入乐曲的尾声,从引子的赞美歌调主题开始,这时候,整个乐队和临时添加进来的管乐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庄严而宏伟地奏出,你会听到加入来的钟声,由于结合着管钟的特别新颖的色彩,显得更加威武堂堂,成为一首辉煌的胜利颂歌,象征着斗争的光荣结局。但是这首赞美诗的有力陈述屡次被会战主题的一些急速的乐句所打断,这些音阶式乐句的重现,使人们又回想起过去同敌人的搏斗。

最后,一个庄重而有力的主题响起来了,这就是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的终场合唱
光荣颂》的主题,左右,配合十一响炮声和教堂响起的钟声,它是俄罗斯人民最后胜利的宣告,整个乐曲就以这凯旋的欢乐颂歌作为结束。
编辑/李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8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柴可夫斯基

[这个贴子最后由红河谷在 2004/05/09 01:23pm 第 6 次编辑]




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http://mp3.baidu.com/r?url=http://panda123.com.cn/classical/c-2-11.ram
[ra]http://mp3.baidu.com/r?url=http://www.ahau.edu.cn/chinese/anqn/anqn_ver3/yymtv/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mp3[/ra]


这首常用于弦乐合奏或小提琴独奏的《如歌的行板》,原是柴科夫斯基于1871年写作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而《D大调弦乐四重奏》也正因有这个杰出的乐章,才特别受到世人的钟爱。
  《如歌的行板》 的主题,是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在乌克兰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一个当地的泥水匠处听来的,这是一首小亚细亚的民谣。
  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片段1)。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却并不给人以单调的感觉(片段2)。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后来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 乐曲的结尾是第一主题的片断,有如痛苦的啜泣。 本曲曾使俄国大文豪——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老泪纵横,柴科夫斯基一直对此深感自豪。有人甚至认为本曲就是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

编辑/李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chim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5-8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9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柴可夫斯基

[这个贴子最后由李子在 2004/05/09 07:16pm 第 2 次编辑]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
http://mp3.baidu.com/r?url=http://www.educast.com.cn/seniortest/music/h/1.mp3
序曲

http://mp3.baidu.com/r?url=http://www.educast.com.cn/seniortest/music/h/2.mp3
温柔的快板

http://mp3.baidu.com/r?url=http://www.educast.com.cn/seniortest/music/h/3.mp3
活泼的快板

http://mp3.baidu.com/r?url=http://www.educast.com.cn/seniortest/music/h/4.mp3
终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9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柴可夫斯基

:)
以前也听过~!感觉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9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柴可夫斯基

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9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柴可夫斯基

1812这曲子似乎没有反映出战争的场面
这倒有点象是一对情敌在决斗的场面,而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没有流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9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柴可夫斯基

李子又爱上古典了:)
我这古典音乐细胞还是不行,在声音熏陶快一年了,还是半知半解的,太多理解不了的东西了。恩,还得在修练修练,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9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柴可夫斯基

老柴也是我喜欢的音乐家,我最欣赏他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如歌的行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9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柴可夫斯基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10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柴可夫斯基

老柴的作品也是我的最爱。那弥漫于旋律中的悲怆感另人着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11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柴可夫斯基

本人认为《如歌的行板>>似乎在节奏上把握的少许的不足~欠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8 08:47 , Processed in 0.0820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