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44|回复: 10
收起左侧

▄▄▄▄ 人共菊花醉重阳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23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10/23 01:53am 第 5 次编辑]


▄▄▄▄ 人共菊花醉重阳 ▄▄▄▄

http://club.cat898.com/newbbs/uploadImages/2004091915411773499.gif
重阳节的来历
http://www.znjsj.com/image/news/200312011559.jpg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荣萸少一人”。这就是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从王维的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在唐代,重阳节是非常受重视的,并且,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其实,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在《远游》中曾写道:“集重阳人帝宫兮”。到了汉代,重阳之俗逐渐在民间流行。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威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都要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于是,重阳之俗便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并逐渐盛行。
  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荣萸节,菊花节等。《易经》:以阳爻为九”,将“九”字视为阳之极,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并重,故名曰“重阳”。三国魏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云:“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九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长于久,故以享宴得高会。”因此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庆祝风俗。唐代把重阳正式定为节日。
http://club.cat898.com/newbbs/uploadImages/2004091915411773499.gif
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
http://xiaochenyi.51.net/picture/ssh1-6.jpg
    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活动,而登高则是重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重阳登高之俗,早在战国便已有发端,到了西汉,便渐渐成为一种习俗,并且还增添了佩荣萸,饮菊花酒等习俗。
  
  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中说,在古时候,汝南县有个叫桓景的人,跟随费长房游学多年。一旦,长房对恒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里要有大的灾难,应该马上回家,让家里每个人都做一个绛色袋子,里面装上茱萸,把袋子系在胳膊上,然后登高、饮菊花酒,就可逢凶化吉。”桓景按着长房的话去做,带领全家人登山游玩。到了晚上回家,看见鸡、狗、牛、羊全部暴死。长房听后说:“这是由这些家畜代灾了。”东汉年间,这个故事传开,从此,每逢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为取吉利和避灾消祸、长寿不老,都竞相登高,登高的风俗也就兴起来了。   
    重阳节登高之风,到了唐代已很盛行。许多诗人为此写了不少诗篇。唐代诗人邵大震的一首诗云:“九月九臼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反映了当时登高之风的盛行。
  登高习俗在全国都很流行,可在平原地区,人们都无“高”可登,于是,有人就想了一个代替的办法,九月九日做糕吃,取“糕”“高”同音,吃糕便表示登高消灾了。到了现在,各地仍有重阳吃花糕的习俗。在古时,最初的花糕是用植物叶子和米面制成。唐宋时盛行吃花糕,其制作就更加考究,相传武则天曾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碎,蒸制花糕。明代制作盒子般大的花糕,接出嫁的女儿回家过节,重阳节又得名“女儿节”。农历九月是丰收的季节,有人也把重阳花糕称为“丰糕”。   
赏菊
菊花又名黄花,属菊科,花色品种繁多。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幽香清芳,赏菊就成了一件时令习俗。我国古人曾有许多赏菊诗词。如晋代陶渊明,唐代杜甫等都有佳句名篇流传。至清代,重阳节前后还举行菊花大会,倾城人去观赏菊花。现代,各地也有以菊展为贺,用菊花摆制色彩鲜艳的各种图案,画家当场作画,观众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插茱萸  
  茉萸,即“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灌木,春开紫色花,秋结紫黑色实,人药酿酒,有湿中、止痛、理气等功效,可治便秘、吐泻、腹痛、遗精、消化不良等症。插莱萸可治病防疾,唐朝诗人王维有“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英少一人”之诗,可见古人已有插茱萸之俗。此外,自古先民还于重阳之日,饮茉萸甘菊之酒。

http://club.cat898.com/newbbs/uploadImages/2004091915411773499.gif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菊花飘香……
朋友,让我们来放飞心情,欣赏一下菊花吧!
让我们尽情来感受这深秋的魅力……
http://club.cat898.com/newbbs/uploadImages/2004091915411773499.gif   













http://club.cat898.com/newbbs/uploadImages/2004091915411773499.gif
来源:网络
编辑:云水

<embed src=http://content.edu.tw/primary/music/tn_dg/sound/chn2/high-10.mp3 width=300 height=40 autostart=true>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3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 人共菊花醉重阳 ▄▄▄▄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菊花飘香……
一年一度又重阳……
过了十二点了才编辑出这张帖来____实在抱歉!
今天,你登高了吗?你饮菊花酒了吗?你赏菊了吗?
节日快乐~~~~~~~~~~~~~~~~~~~
也别望了要敬老哦*^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23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 人共菊花醉重阳 ▄▄▄▄

巧了,我也在琴版发了一贴重阳,不过云水的比较欢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3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 人共菊花醉重阳 ▄▄▄▄

下面引用由沧海茫茫2004/10/23 01:59am 发表的内容:
巧了,我也在琴版发了一贴重阳,不过云水的比较欢快!
发完这帖后查在线人员时欣赏到了茫茫你的好帖,已经回复了:)
真的很巧——我们已经是第几次撞车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23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 人共菊花醉重阳 ▄▄▄▄

下面引用由云在天水在瓶2004/10/23 12:36pm 发表的内容:
发完这帖后查在线人员时欣赏到了茫茫你的好帖,已经回复了:)
真的很巧——我们已经是第几次撞车了?:)*^_^*:)
哈哈,最佳拍档,这就是默契!
姐姐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24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 人共菊花醉重阳 ▄▄▄▄

[这个贴子最后由紫狐狸在 2004/10/24 01:34am 第 2 次编辑]

菊花飘香又重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4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 人共菊花醉重阳 ▄▄▄▄

下面引用由燕呢喃2004/10/23 07:55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最佳拍档,这就是默契!
姐姐好帖!
呵呵~~~~~~~~~~~~~~~
默契、最佳拍档——妹妹的记性怎么那么好呀?:)
妹妹和云水不也是很有默契吗?
云水和妹妹你不也是最佳拍档吗?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4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 人共菊花醉重阳 ▄▄▄▄

下面引用由紫狐狸2004/10/24 01:30am 发表的内容:
菊花飘香又重阳
(www.qingyun.net/column/images/chongyang/bcard04.gif)
谢谢阿紫的配图:)
云水也在找王维这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图片,可是没有找到:(
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24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 人共菊花醉重阳 ▄▄▄▄

呵呵,云水姐姐的帖子漂亮,可惜重阳节那一天没来^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9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 人共菊花醉重阳 ▄▄▄▄

下面引用由文清心2004/10/24 08:17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云水姐姐的帖子漂亮,可惜重阳节那一天没来^_^
不会可惜的:)
你可以赏菊呀:P
现在公园里的各式各样的菊花都好漂亮——别错过了哦: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8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 人共菊花醉重阳 ▄▄▄▄



菊花历史
  
  菊花生在文明古老的华夏,据文献记载已历三千余年。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上,菊花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远在西周时代,《礼记》一书记述:"鸿雁来……,鞠(菊)有黄华"。即以菊花的生态现象,反映气候变化的规律。其后,《礼记》记载"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是以菊花在最后一个月齐放来指示月令。战国时的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秉性高洁,不同凡响,是菊花和民族
文化结缘之始。
  菊花至秦汉时代,已开始作饮食菜用,据古书所云,秦代咸阳曾有过较大规模的菊花交易市场。汉代《神农本草经》则改进了"菊服之轻身耐老"的药用功能。《西京杂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称这种酒为"长寿酒",人们饮用并流为习俗。
  晋唐时代,菊花渐从饮食药用向田园栽培过渡,半饮食而半观赏。陶渊明的著名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证明菊花在晋代已经栽培。南北朝时,每年夏至人们常把菊花和小麦研成灰,用来防治蠹虫。南朝梁简文帝《采菊篇》:"相互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的诗句,道出当时菊花已更多方面的为人们生活所用。菊花进入唐代,种植者日趋普遍,田园、庭院已到处可见,咏菊诗文大量出现。唐太宗有"细叶抽轻翠,园花簇金黄",李太白有"时过菊潭上,摘此黄金花"之句。白居易诗:"满秋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和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治治黄"。说明菊花在唐代色彩日渐丰富,观赏价值日益提高。
  公元1104年(宋徽宗崇宁甲申)我国第一部菊谱,也是世界第一部艺菊专著,刘蒙泉《刘氏菊谱》问世。该书依菊花的颜色分类。以黄为正,其次为白,再次为紫,而后为红,对后人影响很深。全书共记载菊花35个品种,另附闻而未见的4个品种,以及两个野生种。形色之外,兼载产地。此后,相继出现了不少菊谱、菊志、菊名篇等艺菊专著,至今仍有六、七部宋代菊谱存世。其中公元 1242年史铸的《百菊集》汇辑了各家专谱加上他自撰的新谱和许多书上所载的有关菊花故事。书中有"绿芙蓉,墨菊其色如墨"的描述,说明绿菊、墨菊已育出问世。
  至明代菊花栽培技艺进一步提高,品种也进一步发展,同时有很多学术价值高的专著问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菊之品凡百种,宿根自生茎叶,花色品品不同。"他论述药用品种菊花的秉性认定:"菊备受气,他经霜露,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秉中和。"现代中医用于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疗高血压,均有明显疗效。
  清代菊花以北京为中心,从宫廷府第至城乡民间,养菊、赏菊在京城蔚然成风。由于宫廷提倡,各地纷纷向宫廷奉献名菊,现存的清代艺菊专著,也不下20部。近代菊花发展盛空前,特别是菊花栽培的理论和技艺术方面,已把数千年来的传统技术,结合现代植物学生长发育的理论,发展成一套现代栽培的理论和技术的完整体系。近年来大力选育新品种,目前已有三千多个品种,珍品倍出,艺菊造型花样亦不断翻新。每岁金秋全国各地举办大规模菊花展览,赏菊、艺菊、吟菊、饮菊、吃菊点等观众人数不计其数。
  菊花约十二世纪传入日本,深得日本皇家和民间赞赏。十七世纪后传入欧洲,后经英国,传入美洲。由于中外园艺工作者的辛勤选育,菊花已发展成世界上品种最多、造型最丰富的名花。
  
来源:《中国菊花图谱》

另一组菊花欣赏:
金秋赏菊
http://bbs.shiandci.net/cgi-bin/lb5000/topic.cgi?forum=12&topic=2694&show=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5 06:59 , Processed in 0.1034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