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30|回复: 2
收起左侧

《士兵突击》闲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6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标签:影像地带 原创 还休
     

    电视剧《士兵突击》热热闹闹的开播,于今,也有些时候了。这些日子,它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充斥着我的世界。在办公室,同事们讨论的是《士兵突击》;在家里,家人看的电视剧是《士兵突击》;在网上,新浪博客首页,头条就是红得耀眼的《士兵突击》专题,偶尔去陌生人家里串个门吧,亦是诸如《士兵突击》观后感之类的文字。其轰轰烈烈之势,大有一网打尽了所有人心的意味。在如此强势的耳熏目染下,就是不想对它有所了解亦是难事。然而,对于几十集的电视剧自来缺乏耐心,且对大受朋友和家人欢迎的电视剧一向心存怀疑,开始压根没打算看。倒是后来听姐姐说起有个演员是《十七岁不哭》里的简宁之后,才起了“看”的念头。于是,这一周,就成了我的《士兵突击》周。看过了,就忍不住要写几句。

    故事并非意料之中的精彩,它具备了通常意义上所宣扬的执着、认真、无私的精神和舍生、重义、宽仁的美德。结合历来的电视剧主题来看,此剧实在算不得突破之作。并且,它的人物脸谱化——永远不可缺少的美、丑和无私、自私的人物形象;结构公式化——一个劲的烘云托月,用自私反衬无私的可贵,用圆滑彰显单纯的可爱;情节老套化——善与恶的不断冲突,终于善感化了恶,使所有的人性都得到了美好的升华。而结局,是国人百看不厌、永远都情有独钟的大喜剧。若仅仅是这些要素构筑的剧情,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这都是一部极为普通的片子,若无特殊的描述手法或名演员的魅力,实在难以在众多的军事题材影片中脱颖而出,亦难造成如此轰动的效应。

    然而,剧中糅合了熨帖观众心灵、迎合观众口味的东西:幽默的搞笑情节。这些东西成功的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吸引着观众一集一集的捧腹下去,而不嫌冗长不耐。幽默的搞笑手法,是此剧的亮点。剧中每个人身上都有搞笑潜质,即便人物本身并非幽默形象。编剧善于使用幽默手法描述人物的喜怒哀乐,人物只要一本正经的说话、正常的跑跳行,就可以把观众逗得前俯后仰。当然,此幽默和文字意义上的为逗乐而搞笑的定义是有差别的,它有些类似于余华在《兄弟》中采用的黑色幽默。虽然,两者所要表达的实质截然相反,却能收到同样的效果,在剧情不动声色的进行中,常常会使你泪流满面的同时又忍不住喷饭。这一点,与国人素喜幽默的心理尤为熨帖,又如何能不为大众所喜?《家有儿女》、《阳光的快乐生活》的收视率也曾一度居高,这当然绝不是偶然的巧合。只是,前者人物不是老的老,就是小的小,没有特定年龄层的庞大粉丝。而后者除了纯粹的逗乐搞笑,纯属娱乐消遣之物外,实无任何积极意义。

    此剧成功的一个重要要素,是男性的眼泪。女性是感性动物,常常对竹掉泪,对秋悲泣,眼泪来得太容易,久而久之就也不值价了。而男性不同,眼泪于他们是稀奇珍贵之物。“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一旦掉泪,那几乎是天崩了地裂了,一定是摧肝断肠之痛。男性的眼泪,比之女性,别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编剧深谙此理,常在剧情需要之处推波助澜的煽情一把,把个戏中人和戏外人惹得伤心欲绝,硬是要哭得个淋漓尽致方才了事。

    还有,自始至终,全剧没有一个女性角色,除了路人甲、路人乙的女性,这之中,也只有在村口背个背篓那个女孩戏份多一点,也仅仅是朝许三多回眸一笑。它剔除了千篇一律的爱情题材,在电视剧创作中是个重大突破。

    剧中的另一个亮点,是塑造得颇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温厚纯良的史今、聪明世故的成才、玩世不恭却极度睿智严谨的袁朗、钢铁意志般的伍六一、眼高于顶的连长……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所选择的不知名的演员,使历来都很陌生的电视剧里的人物变得非常熟悉,才使得观众在电视与现实那段遥远的距离中,依然能够亲近那一个个遥远的人物。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剧情的真实性,反而是知名演员不能给予的效果。这些人物各有特色,每一个都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可惜,剧中的人物几乎都是为了“许三多”这个人物的需要而存在的,他们往往驾轻车,就熟路的在剧情所需的地方匆匆走一场,完成派定的烘云托月的任务后就退场,不曾被诠释得更加彻底。

    史今,最趋近于完美的人,很多人这样评论。其实,就剧情而言,他是被塑造得最为单薄的一个人物。史今的形象只是一个具有母性之爱的男性,他的爱对每个人都不吝啬,他知道怎样去抚慰别人的心灵,怎样给予别人温暖。他帮白铁军打饭,帮甘小宁系帽带(钢盔上系在下巴上的带子实在不知道叫啥),这些小细节,无不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他温情、善良的一面。他扶持许三多一路成长的戏很打动人,也是剧中最为出彩的,最容易赚取观众眼泪的剧情。毕竟,爱,是所有人都渴求的东西。除此,他再无任何特质或性格特点。倒是他用酒泼成才那个动作,给了他深重的厚度,把他稍微立体化了一点。然而,还是单薄了一些。其实,他的形象可以更强健的。可惜,他仅是为许三多的需要而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编剧没有代为史今和伍六一编撰一个复员后前程怎么美好,生活怎么幸福的庸俗尾巴,不了了之,真是聪明之举,大快人心。

    在剧中,许三多用真诚、执着、善良甚至用傻构筑了一张正义之网,把周围的人一网打尽。大到剧中的最上者——团长,下到白铁军之流的士兵,都被他感动、感化着,甚至是那个死要面子眼高于顶的连长高城,最后也被他感化了,说出一番做人的真谛。请原谅,我的政治觉悟实在不高,此时此地唯一联想到的仅仅是具有“绵羊道德”的袭人辈。想着具有“豹子的精神”宝、黛辈如何被袭人辈无声谋杀,就不寒而颤。当然,许三多和袭人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能简单的视之为“绵羊的道德”。许三多是无心的表现了人性的至善至美,因此,人们就不以为非,以为剧中人物不论好坏,都该无条件的接受感化,否则,就是恶人。这之中,最冤枉的莫过于成才。

    比之许三多,成才是最有可能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最可爱的人。然,成才对目标追求的热情,反被视为功利;他的人情世故,圆融练达,被视为圆滑;他的聪明才智,被视为阴谋诡计,心机城府;略有成就,高兴得忘乎所以的在许三多面前小小显摆一下的可爱,被视为张扬(我的眼里,张扬是褒义词,这里的是通常意义上的贬义词);甚至连拿流动红旗的那份天真,也因为剧中彼时的主角三班的失意而被许多人视为可恶。在这样的表层下面,反应出的是硬币的另一面,一个激情飞扬、天真可爱的大男孩。

    白铁军对成才见什么人使什么烟的行为嗤之以鼻,大为不屑。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对成才的烟他倒是挺乐意接受甚至讨要——活脱脱另一个翻版阳光,那双眼睛一眯,就足以使观众捧腹。相较而言,甘小宁就保持了自己尊严,他极其鄙视成才,对成才的烟根本就不耻。在剧情的安排和引导下,两人对成长的好恶也代表了所有士兵对成才的认知,观众在心理上对成才自然也有了相同的认知。

    成才是让人眼红的。他枪法好,各项指标均在前列,和在上者的关系处得极好。他的聪明才智和业务能力在新兵中绝对是最为出众的一个。怎能不让别人嫉妒?且,成才过于张扬,又极爱出风头。树大招风,兼之太过招摇,怎能不让人心理失衡?成才懂得人情世故,亦圆融练达,却缺乏城府和心计,他不懂得人性中阴暗的一面,不懂得藏锋纳芒的道理。

    袁朗对成才没有阻止27号(忘记名字了,姑且以他的代号称之)向其挑战的行为很为恼火,对成才大失所望,当下里就在心里否定了他。其实, 27号对袁朗的训练方式一直抱着极其强烈的反感情绪。他对自己的枪法颇为自负,而在袁朗的考核下却一文不值,他大受打击。他的情绪告诉他,任谁都无法达到袁朗眼里的标准。他以为袁朗是在故意刁难,受训伊始所敝屈至此的怒火开始暴发。且莫说无人劝阻得住,就算成才彼时成功阻止,若无人露一手高招把他震住,让他信服。那样的心理亦走不到最后。事后成才向许三多解释的时候,也有说明这一点。我倒愿意成才的理由是他说的后一个,仅仅是不喜欢。咋了?他凭什么要当圣人?凭什么要当观世音菩萨?圣人的厚重与悲怀是需要经历多少捶心刻骨之悲才能炼就的?他多大?许三多22,他不过也是22,小孩子性情的年龄,不凭喜好做事哪才叫奇怪呢。

    袁朗指责,成才之所以没劝阻27号,是因为他只想到自己,27号走人他就少了一个对手。这话可值得推敲。他们的受训规则不是取前多少名,而是每人100分,扣完了的走人,未扣完的就留下。成才的对手非任何一个受训队员,而是分数,27号走不走人怎么会影响到他的去留呢?若以这一点来定成才自私的罪名,显得有些牵强,对成才来说,未免太冤枉一些。

    成才最受非议的一点,应该是离开钢七连。以普通视角去看,实为不义之举。但是,从小节上审视,钢七连就真的义薄云天,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吗?如果不是史今坚持,许三多根本就进不了钢七连,如果不是史今坚持,许三多也早去了炊事班。当然,若许三多真的去了炊事班,也不叫放弃,不叫抛弃。可是,他会自己把自己整个儿都抛弃,比起形式上的抛弃来说,更让他万劫不复。窃以为,只要不是伤害到他人的选择和行为,我们都没有权利为他披上丑恶的垢衣。何况,自始至终,成才都不曾有过不善的行为。

    不可思议的是,为了成全许三多的英雄形象,使其更趋于人性的完美,编剧不惜把成才描述成一个无法面对死亡的懦夫。曾那样毅然决然的生吃老鼠肉,曾那样孤注一掷的把自己的求救弹为战友燃起,决绝的断掉了自己所有退路的男子,却能在死亡面前轻易地败下阵来。这一点,使成才的前后思想引动不一致,成才这个人物形象顿时失真不少。不过,许多人愿意被剧情的表面所牵引,他们当然也就不以为非。当然,如果你一定要说,无论哪一种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都有可能退缩,包括许三多,许三多成就了英雄之名实属偶然。那么,我也没有办法。反正按人物性格分析,成才绝不会是懦夫。

    剧情轻易的否定了成才,否定了成才身上的人性,其实就得罪了观众(如果观众有点常识的话),亦是否定了生活中的人性。

    成才这个形象的最大败笔,是重回A大队,这亦是整个剧情的一大败笔。且按编剧的逻辑审视成才这个角色。成才在A大队受训失败后,意识到自己人性中的缺点,回到红三连五班改过自新。一段时间的留白之后,高诚带着许三多夜宿红三连五班。如剧情所需要的那样,此时的成才已经大彻大悟,激情、张扬、天真这些动人的、耀眼的东西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切都归于平静的脸。老僧入定的心态是一种境界,对成才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缺憾?成才业务精得吓人,一口气打破了十几个酒瓶子,不记得是十几个了,反正赢了高诚带来的几个枪王。这一出戏,成才已经完成了人性中恶向美升华的过程,若能就此打住,成才后来之路不了了之,任由观众想象,不失为聪明之举。因为再继续下去,就是反高潮,回到A大队,更是大杀风景。然而,不知道编剧是低估观众的理解能力,还是“大喜剧”情结作怪,反正成才是回到了A大队。回去之后的成才,言行举止,怎么看都是刻意而为,别扭至极。且,在剧情末尾,袁朗更是如观众所望,明确邀请成才留在A大队,成才也很配合的喜极而泣。这些都使他的形象减色不少。

    许三多这个主角,单纯、善良、真诚。在剧情前部分,塑造得比较真实。一边表述他的人性,一边也客观的表述了他人性中的弱点。描写一个人,最聪明最成功之处是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修饰。当然,对比法不是不可以用,但是,要用得恰到好处,见好就收。若一味的对比下去,未免使人不耐。任何一部作品,不管是小说还是影视剧,最怕的就是作者不能很好的克制“伪大”情结,对主角一味的歌功颂德,耀才显华,恨不得把主角捧上天上,把配角踩在地下。从竞争A大队的三个名额开始,编剧的对比手法就开始失衡,信马由缰。许三多的傻和不理智都是好的,即便是足以害死他的战友也是好的,欠人家的钱一定要还也有让人肃然起敬的理由……种种的“伪大”情结,让人厌烦无比。

    结尾的最好收梢之处,应该在许三多从家里再回到A大队。他完成了磨难的考验,完成了心路成长的过程,整个剧情若在这里戛然而止,不失为一个好的结尾。但编剧为了成全成才的梦想和成就许三多身上善的力量,估计亦是照顾到大众的接受能力——国人素来只爱大喜剧的结局。但不论什么原因,接了个成才回去的尾巴,实在不高明。而且,就现今的结局也不见得就好。四个人在船上,成才抱着三多,袁朗和吴哲慢慢把船划向远方,够浪漫,够唯美,亦保留了一定的想象空间。然而,像我这种不解风情的观众却视之不理,心里只惦记着许三多受伤了,唉,为什么不送人家去医院呢?或者许三多是铜墙铁壁,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根本没事?那又何必在他摔下之后把他刻画得那么痛苦?

    作为经济娱乐化的作品,它需要面对的最终还是大众,编剧难免要考虑到传统的欣赏水平和口味。这样一来,这些缺陷就无可厚非了。而且,我们自己在写文字的时候,有时候明知道哪里有缺陷,哪里有漏洞,但常常又无能为力,勉强一改,却也别扭至极。我们固然不能用纯艺术纯文学的角度去苛求它,但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发生,就非常不应该了。

    最明显的一个错误,就是三多碰到成才眼睛,成才把玻璃当镜子使的那个细节。成才站起来之后有一个动作,就是将里面那扇窗向他的左手边拉,然后,他就对着外面那扇窗框挤眉弄眼了。当然,还有另一种猜测,就是那窗玻璃不需要任何底物,就能当镜子使。那成才那个动作除了误导人,就没有任何含意了。

    比较牵强的是许三多活捉袁朗一段,我看得迷迷糊糊。无论斗智斗勇,许三多都不是袁朗的对手。袁朗原本一直卧在树丛里盯着许三多,居然让许三多从视线里溜开了,并且一会许三多就从背面攻击他。接下来就更不懂了。袁朗眼睛进了沙,视力影响了他的身手,他跑是本能。但跑出一段后,他不是一路狂奔,而且还不时回头看许三多吗?这是否表明,他的眼睛已经能看见了?击毙许三多当然是轻而易举之事。可是,他不,他偏要跑——逃跑,偏要被逼上悬崖,偏要让许三多活捉!偏要恰到好处的踩伤许三多的手,以丰满许三多的性格特点。这逻辑就好像,我偏要,我喜欢,我愿意,你咋的?若不能藏愚,还是老老实实的守拙,另设计一出歪打正着的蹩脚戏都比这好。

    然而,编剧的严谨认真亦可从这样的一些细节窥见一二。比如,白铁军哀悼演习中被“击毙”的史今、伍六一、甘小宁……那一个细节,那几个被“击毙”的人坐在草地上,伍六一、甘小宁和白铁军斗着嘴皮子,后面几位打着扑克牌,独有班长史今躺在旁边一动不动,亦不发一言;比如在白铁军复员欢送会上,白铁军向连长高诚敬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军礼,却对高诚张开的双臂视而不见,直扑向指导员的怀抱,放声大哭;比如……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若观众细心,自会发现。

    能把人物心理揣摩得如此透彻,能把这样一些观众基本注意不到的细节表述得如此准确——更重要的是愿意花时间在这些细节上,如此严谨、认真近乎苛求的态度,在电视剧中是少之又少的。那么,《士兵突击》较其它影视作品,在结构上更严谨、在布局上更精致,就绝不是偶然,它能有现今这样的轰烈之势,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未必能产生好的作品,但是,没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却绝对不能产生好的作品。

    不过,说句要挨《士兵突击》粉丝们的板砖的话,要我说这部电视剧的好处,仅仅是它能吸引我把从头到尾的看完。哦,还有一点,明知道它煽情,却依然傻子似的跟着哭得个稀里哗拉,终于洗清了俺眼睛里历史悠久的尘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6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士兵突击》闲谈

呵呵~突击真的很不错的,严重入迷.
菜刀,三多子,成才,老七.....他们都还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9-16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士兵突击》闲谈

    ***** 版主模式 *****
    一天发了超多帖子。内容不是一无是处。存放其他地方保管。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9>【文心荟萃】</a>转移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6-17 10:56 ,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