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6|回复: 9
收起左侧

巴金留给了我们什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6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img1.qq.com/book/20051018/2485526.jpg  巴金

在2005年初秋,巴金安静地走了,他翻过了整整一个时代,竖起了一面永远的旗帜。在它的飘扬下,文学的坚持成为责任和良知的标志。他留下拷问心灵的文字,激起的是一个知识分子理想的愿望,他竭尽全力坚持到底的努力,活出的是一个生命的完整和理想的辛苦坚韧。
1永远飘扬的文学之旗:巴金留下1300万字著作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是文学和人的一致,就是说要言行一致,作家在生活中做的和在作品中写的要一致,要表现自己的人格,不要隐瞒自己的内心。
——巴金   
生涯几乎贯穿整个二十世纪的巴金,曾是多少代青年的航标与动力。爱与恨,泪与血,人性、良知、热忱,是巴金先生丰碑一样的著述及其为人所表现出来的最鲜明的特质与基调。巴金小说、散文代表作,已经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富有活力的人文风景之一与宝库。

1923年5月,19岁的巴金跟随哥哥尧林离开四川老家,乘船顺江而下,到达上海。4年后,他又去往法国。走出四川与出国是巴金人生的两大转折。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就是在法国巴黎写成的。

信手写《灭亡》闯入文坛

在巴黎,巴金原本想学经济,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一下子获得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契诃夫、左拉等文学大师的作品,如饥似渴地阅读后,他被深深感动了。关于《灭亡》的写作,巴金后来写道:“每夜回到旅馆里,我稍微休息了一下疲倦的身子,就点燃了煤气炉,煮茶来喝。于是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响了,沉重地打在我的心上。在这样的环境里过去的回忆继续来折磨我了。我想到那过去的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挣扎,我想到那过去的一切,心就像被刀割着痛,那不能熄灭的烈焰又猛烈地燃烧起来了。为了安慰这一颗寂寞的年轻的心,我便开始把我从生活里得到的一点东西写下来。每晚上一面听着圣母院的钟声,我一面在练习簿上写一点类似小说的东西,这样在三月里我写成了《灭亡》前四章。”

《灭亡》是巴金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由叶圣陶推荐发表在1929年出版的《小说月报》上。当时《小说月报》已是全国最有名望的文学期刊。巴金从此闯入文坛。

《春梦》无痕化《激流》

巴金的《家》最早构思于他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日子。他是看了左拉的系列长篇小说《卢贡-马加尔家庭》之后,才萌生了创作一部描写自家生活的小说的念头的。最早他为这部小说起的名字叫《春梦》。

1928年巴金回国以后,曾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来上海看望他的大哥李尧枚,并得到他的支持。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巴金大哥精神和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巴金想用《春梦》为书名来唤醒大哥。1931年初,上海《时报》邀请巴金写连载。动笔时他忽然觉得《春梦》这个名字不是很合适,因为他的笔下是“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痛苦所交织成的生活之激流”。巴金决定将小说的名字改为《激流》。《激流》于1931年4月18日起在《时报》上正式连载与读者见面。这部作品在《时报》上共登了246期,共计39章。1933年5月,开明书店为《激流》出了单行本,这就是初版本《家》。

但是,就在小说正式连载的当天,小说中主人公的原型巴金的大哥李尧林,在成都的家中服毒自杀了。巴金得到大哥自杀的电报时刚刚写完小说的第六章,这章的题目就叫《做大哥的人》。大哥的离开让巴金悲痛欲绝,他下定决心要写一本小说,“为自己,为同时代的年轻人控诉、申冤”。

据初步统计,《家》从1933年5月发布初版本开始,至1951年4月的18年间,共印行了32版(次)。1953年至1985年11月,修改后的《家》又印了20版次。这还不包括香港及国外发行的版次。《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对《家》评价说,它是“新文学史上拥有最多读者的一部小说。”
《激流》有憾《群》未完

1938年,巴金的小说《春》问世了。当时这本书在出版时,书页上刊登了一则小广告,写明“激流”共有4部,分别叫做《家》、《春》、《秋》和《群》。1940年春夏之交,巴金完成了第三部《秋》,其时正逢战乱。因为《家》、《春》、《秋》已经基本勾画出了巴金那“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他未能完成《群》的写作计划。从此,《家》、《春》、《秋》便被称为“激流三部曲”了。

重返成都写就《憩园》

1941年初,巴金回成都过春节,又一次听到了久违的乡音。他大约住了50多天,知道了不少老家的故事,也引起了他不小的感触。看到依旧高悬在老家照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大字,他想想了新近去世的五叔的故事:这个纨绔子弟终于在卖尽了祖传的田产和房产后,被家人赶了出去,沦落为烟鬼、小偷、乞丐,最后屈死在监狱里。巴金觉得有很多话要说,这时他的脑中出现了关于《冬》的最初构想。这部小说多少能反映巴金18年后返回老家时的心境。这部小说到三年后才完成,正式出版时定名为《憩园》。

《憩园》是以巴金五叔的堕落和旧家庭的败落变故为素材的。书中批判了那种福荫的后代、长宜子孙的传统思想。《憩园》可以说是《激流三部曲》的“外传”。

巴金,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开始了第一个创作高峰期,期间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巴金主要作品发表于上世纪前半叶。从192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续写《怀念振铎》一文,巴金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憩园》、《第四病室》等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丰碑。
2巴金留给我们的财富:仁爱 忠诚 正义 自律
“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1927年,巴金以第一部小说《灭亡》,被人们认识以后,以自己的光和热,逐渐成为中国文坛的领军人。巴金的财富,是他26卷本的不朽著作和10卷本的精彩译著。巴金的财富,更是他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人格力量。

爱国主义,是巴金两大财富的重要基础。巴金12岁那年通读了《说岳全传》,深深被岳飞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震动。上世纪90年代,巴金在众人的劝说下,到杭州休养。从来怕麻烦别人的他,有一天却提出了要求,想去拜谒岳坟。在文征明《满江红》词碑前,年过九十,平时说话吐字不太清楚的巴金,像小学生那样吟诵起这首词来,声音越来越清楚、高亢:“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1979年,巴金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巴黎。这是离别巴黎半个世纪后,巴金第一次再踏上这片土地。故地重游,对于任何人都会有很多感慨。然而,每天清晨,巴金静静地坐在窗前,眼前看到的不是巴黎的街景,而是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淮海路、杭州的西子湖、成都的双眼井,广州的乡村……他说:“出了国境,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觉得有一双慈爱的眼睛关心地注视着我。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终摆脱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

“让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巴金的心里始终珍藏着这一美好愿望。

巴金出生于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仁爱的母亲,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他从母亲这里懂得了爱,懂得了宽容。巴金幼年另一位老师是轿夫老周。老周总跟他说:“要好好地做人,对人要真实,不管别人待你怎样,自己总不要走错脚步。”“火要空心,人要忠心。”

成年后的巴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精神和力量,使瘦弱的老周在那样困苦的条件下,讲出这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仁义、道德、忠爱。而恰恰是这些,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为人之本。

巴金把他的爱,他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反帝、反封建、反压迫,呼求平等、自由、幸福,是巴金作品主要内容。在巴金许多文论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火一样的文字:“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我的生活的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

小张、小吴,从农村来到巴老身边工作。转眼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翟泰丰来探视,问巴老有什么要求?从来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的他,不假思索地提出:希望安排好小张、小吴的工作。

仁爱、忠诚、正义、自律,人道主义相伴巴金一生。
“让生命开花”

在巴金的随笔、序跋、通信、言谈中,我们读到许多巴金关于“让生命开花”的论述:

“有人问我,生命开花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要给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添一点光彩。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上世纪30年代,刘白羽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文学青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巴金告诉他文化生活出版社准备出版一部他的作品集。巴金拿出一个纸包,对他说:“我已经帮你编好了,你只要自己再看看有没有修改的地方。”刘白羽拿来一看,自己在这一年中发表的作品,全被剪贴在这里,整整齐齐。这便是刘白羽的第一本小说集《草原上》。

在他身边工作40余年的徐钤,平实地概括了巴金在他心中的印象:“他总觉得自己欠别人的。所以,他要付出,他要奉献。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总认为别人欠自己的。于是,心态很不平衡,怨这怨那。要说我们和巴老的差距,也就在这点上。但是,就这点差距,很难赶,赶也赶不上。”

“狠狠地挖出自己的心”

1978年,巴金觉得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了,应该将心里的话说出来,也许对社会更有用。于是,他拿起笔,写下自己“随时随地的感想”。当《随想录》合订本出版时,巴金在《新记》中写道:“我在写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不怕痛,狠狠地挖出自己的心。”

《随想录》问世后,引起社会很大反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它的认识,更为清晰、深沉。作家张光年曾说:“真是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他在很多篇章里,毫无保留地深刻剖析自己的灵魂。实际上,他是在剖析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我们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我们珍视这些文章,因为这是巴金全人格的体现,是巴金晚年最可贵的贡献。”

《随想录》问世后,平装本、精装本;分册本、合订本;精选本、全选本;简体本、繁体本;线装本、手稿本……据记者了解,版本起码有15种之多。

“我也把火传给别人”

1984年,巴金出席在东京召开的第47届国际笔会。会上,这位81岁的老作家深情地说:“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大量的养料……前辈作家把热爱生活的火种传给我,我也把火传给别人……”

正是在这种高尚的精神支配下,巴金将一部又一部作品“燃烧”给读者,影响一代又一代读者。钱正英同志在巴金90岁生日时,代表全国政协前来祝寿。在巴金寓所,她说道:“巴老,我是在您文学作品影响下,走向革命的。”

他在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义务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扶持和培养大批青年作家。他在晚年,倡议、呼吁: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他不仅率先捐出自己的存款、藏书、文献,也向朋友们鼓动,甚至致信有关领导。他说:“这是表现中国人民美好心灵的丰富矿藏。”“我绝不是为自己,我愿意把我最后的精力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今天,当每一位按着巴金手印推开文学馆大门的读者,都会为拥有这么一座富有的文化宝库而自豪。

生前,巴金说:“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今天,山在呼唤、水在呼唤:巴老,您将永远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伴。
巴金在《随想录》(第2集)的后记中说:“是大多数人的痛苦和我自己的痛苦使我拿起笔不停地写下去……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揭露、控诉、讲真话,构成了《随想录》的基本格调。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在“文革”后极左思潮还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之时,巴金率先拿起笔来开始“呐喊”。巴金比较早地提出“文革”不仅仅是“四人帮”的事,每个人不但是受害者也是参与者,是推波助澜者,是有责任的。并且巴金首先拿自己开刀,认为自己在“文革”中也说了假话。所以巴金在《随想录》中一遍又一遍地提倡说真话,认为“文革”的产生是由说假话造成的。巴金说,说的真话并不一定是真理,但真理是在真话的基础上产生的。

他写这部散文集已不存在任何功利的目的,正如他在五个集子的合订本的序言中所说:“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

捍卫“讲真话”

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要做到完全讲真话,都是十分艰难的。当年巴金虽然不能完全地公开讲真话,却实实在在地为中国文学办了几件大事。现代文学馆的建立如果没有巴金的奔走呼吁现在还不知在哪呢!他亲自创办的《收获》杂志在新世纪的今天也是公认的中国一流的发行量最大的能发表真正的优秀文学作品的刊物,而这一切和巴金提倡的讲真话是分不开的。巴金以《收获》为阵地发表了大量在当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品。

但即使到了《随想录》已经出版,老人宣布搁笔以后,那些阴丝丝的冷风仍然没有消除对老人的敌意。1991年,北京一家报纸上公开发表署名文章,含沙射影地攻击老人晚年用生命来呼喊的“讲真话”口号,这篇奇文以“真话不等于真理”为理由,把一盆盆污水朝老人头上泼去,甚至把“说真话”与“自由化”联系在一起,诬陷“真话”是“投向党和人民政权的石头、枪弹”。这种言论里包藏的祸心,老人不会不知道,几年来他几乎过着隐居生活,不再发表惊世之论,以求安全度过晚年的平静生活,可是这一次他忍不住了,他必须捍卫这个经过几十年惨痛教训换来的人生格言。

于是,在那一年四川成都举行的第二届巴金学术研讨会上,老人发表了一篇公开信,反驳那些文坛上的鬼魅们:“我提倡讲真话,并非自我吹嘘我在传播真理。正相反,我想说明过去我也讲过假话欺骗读者,欠下还不清的债。”老人真的火了,他愤怒地说下去:“因为病,我的确服老了……以后我很难发表作品了。但是我不甘心沉默。我最后还是要用行动来证明所写的和我所说的到底是真是假,说明我自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一句话,我要用行为来补写我用笔没有写出来的一切。”

3 巴金:20世纪的良知符号
“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巴金

仅凭早期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巴金就已经确立了“巴、老、曹”并称的巨匠地位。但因为有了5卷本、40多万字的《随想录》,不但使他的文学创作攀上新的高峰,也更使他因“讲真话”的巨大的勇气,而成为一个特殊时代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榜样。正如鲁迅已经不仅是中国文学的旗手,更是民族性格和意志的标志一样,巴金是作为民族良心和品质的旗帜而被人们所崇敬。

“想不通”:通过受苦净化心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感到惊喜,发出了迎接黎明的欢呼。这在巴金的思想发展上也呈现出历史的转折。他毅然投入到新社会的怀抱,义无返顾地跟着时代的步伐向前迈进。只是以后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使不少知识分子陷入困境,尤其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浩劫,巴金也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受到莫大的冲击。

文革开始后,巴金被当作“上海文学界最大的罪人”来批斗,接着就是无数次迫害接踵而来。
一个晚上,几个中学生翻墙进来,为首的只不过十四五岁,是从北京宋的干部子弟,他们都是经过天安门城楼检阅过的红卫兵,以陈伯达、江青、张春桥为首的中央文革小组为他们壮过胆的“天不怕地不怕”的“革命小将”。他们蜂拥进入中门,一声吆喝,叫全家的人都站出来。萧珊看他们深夜闯入,来势汹汹,怕巴金被他们揪走,就溜出大门,到对面派出所报告情况,要求民警出来干预。谁知派出所只有一个人在值班,迫于眼前情势,不敢出来管。而那个为首的红卫兵发现了萧珊的行动,跟着赶到派出所,竟然当着民警的面,用铜头皮带对萧珊狠狠地抽了一下,以至左眼内出血,眼圈四周发黑,作痕长时间没有消退。并把他押回来,同巴金和他的两个妹妹以及还在上海戏剧学院读书的21岁的女儿小林一起关在厕所里。萧珊挨铜头皮带打的这件事让巴金终身难忘。

巴金天天晚上要吞几片安眠药,才能入睡,他的满脑子都是“想不通”,他虽然想不通,但又怀疑自己真有罪,思想改造不彻底。现在他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受苦,来净化心灵,你们斗他,他低头认罪,你们高举双手喊:“打倒巴金!”他也高举双手,高喊:“打倒巴金!”

《随想录》:“讲真话的大书”

从反胡风、反右到十年浩劫,特别是萧珊的去世,巴金经历了终身难忘的迫害、凌辱。因此“四人帮”垮台后他的反思如巨涛翻滚,迫不及待地要以文字形式a发泄出来。

于是在“文革”之后,巴金用了8年时间写了150篇《随想录》,计有42万字。巴金说:“五集《随想录》主要是我一生的总结,一生的收支总账。”学术界认为这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是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它的价值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作品的本身和文学范畴。

4 六年夙愿终成真:巴金与现代文学馆的故事
病中的巴金老人哭了,他在晚年最大的愿望———建立一所中国现代文学馆终于成为了现实。23日,中国文学界的名家和著名作家的后代家人几百人聚集一堂,庄严地宣告,作为中国20世纪文学的精华总库、作家作品宝库,中国现代文学馆诞生了。

坐落在北京正北部朝阳区安苑东路的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是一组蓝顶红砖的园林式建筑。日前竣工开放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由国家投资1.5亿元。随后还将有总面积1.6万平方米的第二三期工程。

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舒乙介绍说,世界上一些国家也有文学馆、作家纪念馆,但规模都不大,综合性的文学馆目前还很少见。“中国现代文学馆三期工程完工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文学馆”。

根据巴金先生的建议新建的现代文学馆,集文学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和文学交流活动中心于一体,既服务于专家学者,又面向大众,突破了老馆仅供研究的单一功能。

现代文学馆的收藏不分政治观点、艺术流派和风格,凡是20世纪以来的新文学资料都在征集收藏之列,包括港台澳及海外华文作品和资料。文学馆现共有藏品30余万件,其中书籍17万多册,杂志9万多册,报纸142种,以及照片、书信、录音带等资料2万多件。其中包括55位作家的文库。此外,文学馆还藏有1.1万件作家手稿,是目前中国最大、最权威的作家手稿库。

这座现代文学馆的建成,是巴金先生多年来的心愿。6年前倡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巴金先生,在而后的梦中常常看到人们在新馆门口进进出出,醒来后还笑出声来。
6年后的今天,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开馆。但巴金先生没能如期前来,他现在肺部感染,高烧不退,已有半月之久。

言不成声,手不能写,行不能走,但96岁的巴金眼睛还好,思维还清晰。日前,他收到了中国作协报告新馆一切准备就绪的来信,还有专门为他录制的长达7个小时的文学馆录像。

不知道心中的笑有没有声音。6年前的一个梦想,变成了6年后的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文学馆,其间,巴金致信江泽民总书记,呼吁社会各界,为文学奔走操劳。他说,建设现代文学馆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件大事,这比写5本、10本创作回忆录还重要。

他还先后6次认真听取中国现代文学馆建设情况的汇报,十分关注工程的进展,为文学馆建设排忧解难。每次听完汇报,都要道一声“拜托了!”据说,去年,巴金先生重病期间,见到中国作家协会送去的基建竣工剪彩的图片,他先是笑了,而后,流下了眼泪。而今,和巴金一同呼吁建设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冰心先生已经去世,但巴金、冰心梦想中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却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实居所。据知,巴金先生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书籍7700多册,稿费约25万。

宝库的门是巴金老人的手引领着人们推开的。这位九旬老人的手模被制成了门柄,上面还铸有巴金的印章。巴金先生有70年创作生涯,他多次说,他是为中国人写作的。他写作是因为他有感情,对祖国和人民有太多的爱。在门口的一块巨石屏风上,巴金先生告诉人们:我们有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学宝库,多少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支持我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

文学馆的大墙上,东南西北各有一块馆名题字,正门南门是江泽民主席的题字,东面是巴金先生的题字,北面是冰心先生的题字,西面是叶圣陶先生的题字。这些已逝的和在世的文学老人,把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点缀得群星璀璨。

这些照彻人心灵的大师们如今还和我们在一起。他们铸铜的、汉白玉的、钢铁焊接的雕像,就分散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园林4处。其中,巴金先生散步沉思的青铜雕塑最是动人。

http://bbs.shiandci.net/cgi-bin/lb5000/topic.cgi?forum=21&topic=1190&show=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6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金留给了我们什么? 

嗯,这应该算是有意义的吧?应该不会遭到被删的命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金留给了我们什么? 

只知道 家春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6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金留给了我们什么? 

偶也只知道<<家>><<春>><<秋>>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0-26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金留给了我们什么? 

    “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巴金
    值得尊敬的巴金老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金留给了我们什么? 

    下面引用由半生缘2005/10/26 03:11pm 发表的内容:
    嗯,这应该算是有意义的吧?应该不会遭到被删的命运吧?
    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金留给了我们什么? 

    早上好!楼上各位朋友! 半生缘  玉面飞龙  金如意   风舞等兄弟姐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7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金留给了我们什么? 


    好帖
    很好帖
    确实好帖
    少见的好帖
    真 *** 好帖
    难得一见的好帖
    千年等一回的好帖
    好得不能再好的好帖
    惊天地且泣鬼神的好帖
    让人阅毕击掌三叹的好帖
    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好帖
    让人奔走相告曰须阅读的好帖
    让斑竹看后决定加精固顶的好帖
    让人看后在各论坛纷纷转贴的好帖
    让人看后连成人网站都没兴趣的好帖
    让人看完后就要往上顶往死锒サ暮锰?
    让人不间断地在各种场合重复引用的好帖
    让人一见面就问你看过某某好帖没有的好帖
    让人半夜上厕所都要打开电脑再看一遍的好帖
    让个读过后都下载在硬盘里详细研究欣赏的好帖
    让人走路吃饭睡觉干什么事连做梦都梦到它的好帖
    让人翻译成36种不同外语流传国内外世界各地的好帖
    让人纷纷唱道过年过节不送礼要送就送某某帖子的好帖
    让国家领导人命令将该帖刻在纯金版上当国礼送人的好帖
    让网络上纷纷冒出该帖的真人版卡通版搞笑版成人版的好帖
    让人在公共厕所里不再乱涂乱化而是纷纷对它引经据典的好帖
    让某位想成名的少女向媒体说她与该帖作者发生过性关系的好帖
    让人根据它写成小说又被不同导演拍成48个不同版本的电影的好帖
    让某名导演跟据此帖改拍的电影在奥斯卡上一连拿了11个奖项的好帖
    让人大代表们看完后联名要求根据该帖的内容对宪法做适当修改的好帖
    让人为了谁是它的原始作者纷纷地闹上法院打官司要争得它的版权的好帖
    让各大学府纷纷邀请该帖作者去就如何发表优秀网络文学为题目演讲的好帖
    让人为了该帖而成立了各种学会来研究并为不同的理解争得眼红脖子粗的好帖
    让美国警察于今后逮捕人说你有权保持沉默还有权阅读某某帖子要不要啊的好帖
    让本拉登躲在山洞里还命令他手下冒着被美军发现的危险去上网下载来阅读的好帖
    让萨达姆被捕时被发现他随身携带的除了一把手枪之外还有的就是它的复印件的好帖
    让比尔盖茨在懂事会上发给与会者人手一份该帖命令仔细阅读后才讨论其他事宜的好帖
    让诺贝儿奖理事会破天荒地因该帖的出现而开会讨论一直决定今后设立最佳帖子奖的好帖
    让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将它译成宇宙语由中国神州六号升空后不断播放看有没有外星人的好帖
    让人看完后ie锁死连瑞星诺顿都没法修复只好格式化硬盘重装启动后主页显示的还是它的好帖
    真是好帖子啊
    阁下  字迹工整,
        文笔极佳,
        才思敏捷,
        过目不忘,
        十年寒窗,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文武双全,
        雄韬伟略,
        谈吐不凡,
        谈笑风声,
        高谈阔论,
        眉飞色舞,
        运筹帷幄,
        言简意赅,
        完美无缺,
        一针见血,
        远见卓识,
        义正词严,
        一气呵成,
        大显神通,
        出口成章,
        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
        万古流芳,
        一本正经,
        一箭双雕,
        长篇大论,
        功德无量,
        力排众议,
        力挽狂澜,
        气贯长虹,
        气势磅礴,
        气吞山河,
        坚韧不拔,
        身体力行,
        空前绝后,
        视死如归,
        英姿焕发,
        奉公守法,
        艰苦奋斗,
        忠贞不渝,
        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
        一尘不染,
        一鸣惊人,
        叱诧风云,
        排山倒海,
        惊涛骇浪,
        雷霆万钧,
        惊心动魄,
        横扫千军,
        惊天动地,
        见缝插针,
        无孔不入,
        千篇一律,
        口诛笔伐,
        文从字顺,
        十全十美,
        无懈可击,
        无与伦比,
        励精图治,
        壮志凌云,
        高瞻远瞩,
        忍辱负重,
        盖世无双,
        龙飞凤舞,
        一丝不苟,
        身兼数职,
        日理万机,
        明察秋毫,
        英明果断,
        分身有术,
        孜孜不倦,
        吾等楷模
        …………
        在下对你的景仰之情有如滔滔长江之水,
        连绵不绝
        ……
        又如黄河泛滥,
        一发不可收拾
        ……
        嘿嘿
        惊天地!
        泣鬼神!
        感人肺腑!
        感人落泪!
        i 服了 u!
        长江后浪退前浪,
        灌水英雄代代出
        ……
        
        好贴。。。
        又见好帖。。。
        
        又见不是一般的好贴。。。
        
        好贴不是别的。。。
        
        好贴就是好贴。。。
        
        好是好贴的好。。。
        
        贴是好贴的帖。。。
        
        好贴不是别的。。。
        
        好贴就是好贴。。。
        
        曾经有人问我。。。楼主的帖子算不算好贴。。。我没有回答。。。因为我想起了一位传说中的大师---古龙先生的一段话:“。。。天涯远不远?。。。天涯其实一点也不远。。。因为人已经在天涯。。。天涯还远吗。。。”
        
        好帖啊。。。
        难得一见的好贴。。。
        楼主的文章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
        图文并茂。。。嬉笑怒骂。。。
        指点系词。。。激扬文字。。。
        带给我们的仅仅是视觉上的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7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金留给了我们什么? 

    喜欢他
    读书的时候就喜欢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7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金留给了我们什么? 


    精神/思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8 01:13 , Processed in 0.0859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