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4-23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献给母亲节的礼物
[color=#A52A2A]
其实,我早就想写一篇关于中国高考的文章.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但每当想起当年的情景,我和妈妈都很感慨.
妈妈是中国高考制度坚决的贯彻执行者,造就了两个受益的子女.可我们一样对这种制度是痛恨的.痛恨之余,也不得不感激它,毕竟在这个制度的框架内,给农村孩子提供了鲤鱼跳龙门的机会,毕竟在当前教育资源短缺,特别是好的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大致地划出了一条相对公平的界限.即便给我个教育部长来做,我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个制度更平等的.
残酷在于,一次高考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尽管很多人不赞同这一说法,但却是事实.
我高中的同桌,是一位非常聪明也非常勤奋的男生.整个高中阶段,他的成绩一直比我好.直到最后每周一次的模拟考试都是这样.最多的一次,比我高出二十多分.
但是,高考时发挥失常,成绩下来,比我少了四十多分.第一志愿没被录取,录取到了二本的一所学校.因为他当时没有料到自己的分数比估的还差,所以二志愿报的很不慎重,专业也不是自己喜欢的.同学的父母大病一场,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
学了语言专业的同学,几年下来,感觉很蹉跎,也很看不起自己,当年的理科尖子一头扎进女生堆里学了文科,从此自暴自弃,现在的处境跟当年的设想相去很远.
父母对这种现实的残酷性,往往比孩子看的更清,剥夺孩子的一些自由,强加给他们一些压力,的确出于无奈.我可以肯定地说,每一个孩子到了初中高中阶段,对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趣都被折磨的荡然无存了.所以不存在用兴趣引导的问题.比的就是谁更有毅力谁更有信念.
把父母的信念灌输给孩子,帮助孩子确立起自己的信念,父母和孩子的信念结合在一起,会产生一种相互的责任,力量还是很大的.
当然我不赞成文章中那位母亲的做法,将来,我也不会用那种极端的做法来对待我的孩子.我会尽量在孩子的自由和约束两者之间取得均衡.
希望到那个时候,高考的现状会改变,上好大学不这么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