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5|回复: 7
收起左侧

[原创]子午谷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4 14:37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1-10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闻叶子君说子午峪景色秀丽,便于今日与苦竹相约,到此峪里探了个究竟,收获颇丰。闻山里乡亲讲,此处正是唐玄宗当年因安史之乱而仓皇逃亡的子午道,感慨:
       
                    古道闻子午,蜿蜒入西蜀。
                    玄宗仓惶处,玉环未曾睹。
                                            2005-11-9
    附:叶开心原玉:
       刚入秋,漫山的绿色仍未褪去,些许的林树已染上了秋色。一路走来,听山涧声犹如龙吟,观瀑布如倒挂的白练。奇峰峻岭,楼台,观,庙间或在不远的山峰上,遥遥相望。景色宜人!
       
                    山涧瀑如雪,远色望不绝。
                    风啸有龙声,林动惊飞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0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子午谷

    呵呵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1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子午谷

    欣赏!!谢谢天沐带来这么有意境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4 14:37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1 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子午谷

    不敢说意境,太实在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子午谷

    这个地方在那里啊
    请仔细的给我们介绍一下嘛  呵呵
    让我们长长见识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4 14:37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3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子午谷

    长安正南约二十公里,南子午镇。好象秦时就有了。
    顺便摘来我们社长的帖子及和诗:
       中国地图上,位于陕西省长安县南秦岭山中,便有一个子午,子午谷、子午道,都是指这个地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此地有这样的注解:『子午:褒中县,属汉中郡,为王莽所通。』柏杨版通鉴的说法是这样的:『子午谷长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陕西省长安县西南,南至石泉县;北方出口称子口,南方出口称午口;悬崖绝壁,栈道无数,极为险要。』  
      子午谷的险要,很大的原因在於秦岭,我们知道,秦岭又称为南山、秦山、终南山,山势西高东低,海拔位於2000米位以上,最高峰是太白山,海拔高达3767米,为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同时也是我国地理上的天然界线。东方朔亦称其「天下之阻也」,而子午谷位于其中,其山势之险峻,途径之恶劣可想而之了。    
      《汉书 王莽传》:『平帝元始五年(西元五年),秋,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
      《三秦记》:『长安正南山名秦领,谷名子午。』  
      《玉海》:『南山大谷凡六,子午居其一。』  
      《长安志》:『子午谷长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南口曰午。』   
       由《汉书 王莽传》我们可以知道,子午道通於西元五年,但王莽为何因「子孙瑞」而通子午道,却没有说明,其中缘由,只能靠自己想像了。  
       再从一些史闻中来看看:  
      (1)唐高祖武德元年,玄奘与兄行达长安,住庄严寺,又非本望,乃启兄曰:「此无法事,不可虚度,愿游蜀受业。」兄从之。于是经子午谷入汉川,逢空、景二师,停月余。据载,玄奘二人是以步行方式前进,一天最多不过行四五十里,之所以「停月余」,甚至二、三年后才到成都,个人看法是,除了「逢空、景二师」之外,子午谷之难行也是其由。 
      (2)唐朝的杨贵妃爱吃新鲜荔枝,而其来源,便是从蜀南涪州取道子午谷飞马运来,据说不三日便可到达长安·因此,当时这条路也称为荔枝路。 
      (3)桓温伐秦,亦是由子午谷而出。

    七绝 子午谷

    秋风古道辨当年,半是兴亡半可怜。
    子午谷中长恨事,犹听驰马荔枝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5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子午谷

    谢谢天沐的介绍,知道不少呢!!辛苦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子午谷

    子午谷大有来头,抽空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7 23:22 , Processed in 0.0725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