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1|回复: 4
收起左侧

七律·泉州咏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6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越隐士在 2005/11/09 01:58pm 第 1 次编辑]

七律·泉州咏怀
刺桐石笋阅沧桑,
闽越南音忆宋唐。
治兴开元塔双峙,  [拗句]
舟连非亚港惟昌。
安溪十里诗廊醉,
崇武三军勋业煌。
画舸穿莲花弄影,
鲤城月色又凝霜。
   
十多年前曾去过泉州,难以忘怀那里的风光。别人是拍照留念,我是作诗以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6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泉州咏怀

诗中多处引典,望大哥能有些注解,以辅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6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泉州咏怀

[这个贴子最后由风雪迎春在 2005/11/07 08:46pm 第 1 次编辑]

名胜风景还有历史人物好地方,只是不知好玩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泉州咏怀

下面引用由网底之蛙2005/11/06 09:19pm 发表的内容:
诗中多处引典,望大哥能有些注解,以辅阅读:)
  此诗,首联由看到石笋、听到南音而怀古,中间两联写史,尾联抒情,抒情的句子容易让人欣赏。但写史的句子,需要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细细品味。
    首联中的刺桐指泉州,因五代时环城植刺桐,自此泉州别称“刺桐”城,南音即南曲,源于古城泉州,流行与闽南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华裔住地,相传起于唐,被誉为东方古典音乐珍品.首联由视觉——看到石笋,听觉——听到南音而怀古,一下子把人带到了遥远的唐宋时代。这为“起”。
  颔联为“承”,写泉州历史上最盛的唐宋时代。泉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史载:唐开元六年(公元713)置治,(泉州最有名的开元双塔命名即有此意)开元十八年建城,宋元之间为世界著名的通商港口,船只往返与亚非各国而不绝,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所以说舟连非亚港惟(只,与独同义,但独为入声,用在这里出律)昌。颔联怀古,是律诗常见的写法。
  颈联为“转”,由怀古写到泉州的文治武功。泉州市安溪县有长达10多公里的花岗岩护栏,栏上精选、镌刻了先秦至近代6000多首古诗词,形成了独特的“十里诗廊”景观。是为文。明代时戚继光曾在此崇武古城训练军队,抗击倭寇,大振军威,是为武。颈联的“转”使怀古朝纵深发展,写厚了泉州的历史。
  尾联为“合”。鲤城也是泉州的别称,明代时泉州城有九门,传说小东门为鱼口,日出时如鲤鱼吐珠,故名。尾联选取“画舸穿莲花弄影”的意境,辅以“鲤城月色又凝霜”的特景,从怀古回到了现实,现实的泉州是如此的美丽和充满诗意。在此基础上抒情,也就容易理解了。
  怀古的诗,起、承、转、合颇为不易,这首诗能从小处着手起,大处着手承和转、再以写景抒情结(即合),思路清楚,表达手法多样。
  十多年前曾去过泉州,难以忘怀那里的风光。别人是拍照留念,我是作诗以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8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泉州咏怀

    感谢隐士大哥对这个帖悉心的注解,不仅让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帖子,而且获得了不少历史的知识,以及古诗词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0 17:30 , Processed in 0.0704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