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1|回复: 9
收起左侧

水乡乌镇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1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网底之蛙在 2005/12/22 09:13am 第 7 次编辑]

看见写乌镇的帖子不少,我再帖一篇散文助兴.
水乡乌镇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秋天,虽不如春天的风和日丽、草长莺飞;但也云淡霜白,秋高气爽,微带几分秋色,几分寒意。
  走进京杭大运河西侧的乌镇,竟是一方久违的世界:小桥流水,微波荡漾,时而空气中飘逸出一阵酒香,间或小河中驶过一只乌篷,桨声欸乃,吴语呢哝,仿佛眼前打开了一轴典型的水墨丹青的长卷,耳畔响起了一首宛如天籁的朦胧飘渺的江南丝竹,那乌镇的往事犹如一部部线装的唐诗宋词,在心底里斑斑点点浓浓淡淡地泛起。如此近距离般地亲近着江南的水乡,似乎进入了鲁迅笔下的故乡,但又不是,唯一相同的是:一个诞生了文艺革命的旗手——鲁迅,一个则用它清净灵澈的家乡之水,哺育出了一代文豪——茅盾。走进江南水乡,看着黛瓦灰墙,闻着泥土芬香,踏在青石板上,让人感悟着的,不仅仅是江南水乡乌镇深处的秋色与诗意,更是它那深厚凝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历尽沧桑后醉人的江南古韵。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此地为吴疆越界,唐咸通年间始正式称镇,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两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清朝文人施曾锡所作《双溪竹枝词》:“苕溪清远秀溪长,带水盈盈汇野矿,两岸一桥相隔住,乌程对过是桐乡。”正是当时乌青二镇地势的形象写照。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
  乌镇钟灵毓秀,素来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历史上曾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这里曾留有编《昭明文选》的梁昭明太子、《唐宋八大家文抄》编者茅坤的足迹,也留有一代文豪茅盾的身影。镇东的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时读书处,门两旁刻有:“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竞成”的对联,对茅盾的立志长才影响很大。
乌镇桥梁众多,自古就有“百步一桥”之说。但经过千百年来风风雨雨,目前镇内尚存古桥30多座,或石拱、或平铺、或雄伟、或轻巧,小桥流水就成了乌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同乌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样,镇内的古桥也处处体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桥上有桥联,桥联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古镇风景平添了许多情趣。“寒树烟中,尽乌戍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通济桥联”;“一渠翠染诗人袖,终古波清客子心”——翠波桥联”;“水隔一溪依依人影,塘开三里济济行踪。——荐馨桥联”。走在乌镇的古桥上,吟诵着清丽的桥联,眼前会浮现出古时来来往往的文人学士醉心于诗书的景象,倘没有如此的文化气息,如此的江南古韵,就不会有历史上64名进士、161名举人。江南水乡,人杰地灵,在这钟灵毓秀之地,诞生茅盾这样的大文豪也就不是稀罕之事。
   深屋曲巷,枕河十里尽人家。和许多江南水乡的古镇一样,乌镇水网密布,所有的街道和民居都沿溪、河而建,尤如东方的“维尼斯”。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乌镇特有的水阁。曾有人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览市河风光,午夜梦回,枕下流水潺潺,别有一番情趣。”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一文中如此描写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
  与水相依,一方水土养活了一方人。每天清晨,江南水乡的风情韵致就在镇内各个角落里的茶馆中慢慢展开,茶馆里的袅袅水烟和清新的空气相吞吐,是乌镇清晨独有的水墨画,接着,靓丽的村姑开始在河埠头忙忙碌碌,欸乃的桨声也时远时近,水墨画顿时变成一幅艳丽的水彩画、油墨画。
  幽静雅致的乌镇,还有一则铿锵激昂的传说。故事的主人公、唐朝将军乌赞,受朝廷之命讨伐叛军至乌镇时,不幸遭到叛军的暗算,连人带马跌入陷阱,被乱箭射死。援军将乌将军和他的坐骑青龙马一起埋葬在市河西岸,并在他的坟墓上种了一株银杏树。这棵象征精忠报国的银杏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仍巍然屹立在古镇上,见证着乌镇的一切。乌镇也因纪念乌大将军而得名。
    昭明银杏阅沧桑。乌镇在经历了历史上的风风雨雨后,仍保持着水乡古镇所有的特色。乌镇是美丽的,但这种美丽并非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浅薄;乌镇又是现代的,而这种现代又建立在传统之上。是江南美景和悠久文化的高度揉合。醉心于江南乌镇的美景中,诗绪涌动,用笔写下了《踏莎行》。
  黛瓦灰墙,深屋曲巷,小桥流水微波漾。枕河十里尽人家,夕阳影里村姑靓。   古韵江南,人杰名响,文坛泰斗千秋仰。昭明银杏阅沧桑,一声欸乃乌篷桨。 (用新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2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乡乌镇

  犹如打开一幅美丽的画卷,叫人流连;又如翻阅一部历史的长卷,令人惊叹。
  谢谢隐士优雅的散文,准确说是首次拜读。但作为乌镇,却是在文中再次故地神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3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乡乌镇

拜读先生美文,犹如再次游览千年的水乡---乌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3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乡乌镇

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的浙江乌镇,获得2005年度“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称号。江南人欢迎大家前往,我这篇文章权当作导游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5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乡乌镇

把它顶上来让流云看看.好让你喜欢乌镇,去实地感受一下乌镇的风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1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乡乌镇

借这个帖子,祝风火关东新年愉快.
祝网蛙、流云、梅影,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乡乌镇

谢谢古越先生,新的一年的头一天,我代蛙蛙,梅影祝先生新年快乐.开心,先生现在重任在身,可一定要常往关东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乡乌镇

下面引用由高山流云2006/01/01 09:07am 发表的内容:
谢谢古越先生,新的一年的头一天,我代蛙蛙,梅影祝先生新年快乐.开心,先生现在重任在身,可一定要常往关东来啊.
怎么会忘记流云呢?在下线前,有时还会往关东走一走,这不又来了吗?
祝流云开心,网蛙称心,梅影高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3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乡乌镇

下面引用由古越隐士2006/01/03 10:21pm 发表的内容:
怎么会忘记流云呢?在下线前,有时还会往关东走一走,这不又来了吗?
祝流云开心,网蛙称心,梅影高兴.
谢谢隐士老师,知隐士老师在那边忙,不过抽空的时候还是要多来关东坐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乡乌镇

“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乌镇名不虚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30 04:04 , Processed in 0.0878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