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4|回复: 7
收起左侧

贺首届中国诗歌节开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欣闻首届“中国诗歌节”近日在安徽开幕,甚喜,然因俗务缠身,未能莅临,甚憾。喜憾交加,口占一首以贺之:
  
    阳春白雪抒清音,
    下里巴人唱金秋;
    一展歌喉五千年,
    华夏诗坛竟风流!
            2005-11-02-18:13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贺首届中国诗歌节开幕

    祝贺,建议帖主也发徽山皖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3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贺首届中国诗歌节开幕

    从诗的形式看,是绝句而非现代诗,从韵脚看,是律绝而非古绝,既然是律绝,口占也要遵守格律,而此诗出律颇多.
   阳春白雪抒清音,  平起式,尾三平,律诗大忌.
   下里巴人唱金秋;  按律,金出律
   一展歌喉五千年,  五千年出律,律绝,此出句的尾字应仄声.
   华夏诗坛竟风流!  夏,失粘,又是律绝大忌.诗坛,按律当仄.
   热爱诗歌的心情能理解,但既然是律绝,就忍不住说几句.妄言了,
附:律诗格律      
1、五言仄起式
(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五言平起式
(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如为七言绝句,则仄起式在句首加上平平,平起式在句首加上仄仄;如为律诗,格式重复,只是首联有押韵不押韵之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3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贺首届中国诗歌节开幕

    哈哈,候鸟常有涂鸦之作。一不小心,又被逮住了。准确说,候鸟这首诗还在打油,隐士大哥批评得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贺首届中国诗歌节开幕

下面引用由网底之蛙2005/11/03 12:11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候鸟常有涂鸦之作。一不小心,又被逮住了。准确说,候鸟这首诗还在打油,隐士大哥批评得对:)
哈哈哈。。。。。。谢谢蛙舵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贺首届中国诗歌节开幕

下面引用由古越隐士2005/11/03 07:29am 发表的内容:
从诗的形式看,是绝句而非现代诗,从韵脚看,是律绝而非古绝,既然是律绝,口占也要遵守格律,而此诗出律颇多.
   阳春白雪抒清音,  平起式,尾三平,律诗大忌.
   下里巴人唱金秋;  按律,金出律
   一展歌喉五千年,  ...
谢谢!于我心有戚戚焉!
虚心向楼上的学吾之所不足,是吾之所愿也。
致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3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贺首届中国诗歌节开幕

下面引用由天堂里的侯鸟2005/11/03 09:24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于我心有戚戚焉!
虚心向楼上的学吾之所不足,是吾之所愿也。
致谢!
候鸟的虚心好学谦虚很让人敬佩,谢谢你向朋友们介绍中国诗歌节,还望将诗歌节是的更多的作品让大家鉴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贺首届中国诗歌节开幕

下面引用由高山流云2005/11/03 11:33pm 发表的内容:
候鸟的虚心好学谦虚很让人敬佩,谢谢你向朋友们介绍中国诗歌节,还望将诗歌节是的更多的作品让大家鉴赏.
谢谢流云之谬褒,其实流云未能真正明白我言之焦点也。
我来唐宋,是因为在此聊天室的语言环境相对比较纯洁,仅此而已;而进关东,是被你邀来之后,见到蛙舵以负责之精神在管理它,所以我言了多次“谢谢蛙舵”,是谢蛙舵为之之精神!坦率地讲,在此唐宋里能入我眼者,也就那么几人。记得我也曾对你聊过“俯瞰唐宋尽鬼魅”之话,原因是在这里,只见继承,不见发展,大多是“卖臭豆腐”的。
在我心中,诗词格律与八股文在形式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从诗经开始,它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只是特定时期出现的一种形式,就像诗的发展到出现了词,又称为“诗余”一样。。。。。李白是不太讲究格律的一位诗人,可他的诗歌艺术达到了唐诗的颠峰,放眼在唐宋年代,以格律诗能带动文学发展而到达顶峰的有谁?或许有人会说,你有李白的才气,也可以不用讲究格律。同样反问一句:有了格律的技巧,你就能达到李白的高度?毛泽东也曾说过“。。。。。。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
把书本上的东西拿来授之于人的,我一向称之为“卖臭豆腐”。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什么都在变。文化,最终的目的不是继承,而是发展。在唐宋这里,模子有了,认真些,谁都可以作出砖来,没有了模子,能不能作出更好的砖呢?
从未见过有人在此聊过文学的如何发展,如何创新,实乃可悲。所以,少一些臭豆腐(因为这些东西可以在许多书上信手拈来,却没有新观点,新思维,新形式)而多一些探索,多一些发展,这才是我心所系也!也是我所希望与人探讨的!
我之观点,无需认可对错。
                                        2005-11-05-16:27分临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8 03:55 , Processed in 0.0779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