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7|回复: 2
收起左侧

[原创]新疆之旅十二天游记之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26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月二十八日星期四
    “铃……”  一阵悦耳的铃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抬眼一瞧,北京时间六点整。不情愿地睁开惺忪的睡眼,借着手机屏幕微弱的荧光起床,草草收拾了一下随身的物品,便出了度假村。
    屋外,晨星寥落、寒气逼人。虽然穿着羽绒衣,仍然禁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从白哈巴村到“喀纳斯”行程为18公里,必须乘坐景区内的“环保中巴”方能进入。为此,我们与老董约定,由他借着夜色的掩护,将我们悄悄地送到“喀纳斯”,两天以后在我们的下一站——“禾木村”等候我们。(自备车一律不准入内,在景区内的各个风景点之间游览,一概乘坐区间车,有关系者除外。)
    车行途中,突然发觉随身携带的相机不知去向,胡乱在各个口袋里摸索了一番,便寻不见、心中大骇。依稀记得昨晚是放在床头柜上的啊!莫非遗落在房间里了?正待招呼司机急速返回,车内传出一阵窃笑。原来是查房的服务员交给了同伴。哈哈!枉自被别人“恭维”成是一个处事“认真仔细的”人。
    “喀纳斯”自然景观保护区以喀纳斯湖为中心,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新疆惟一的集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址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于一身的景观地;它还是中国惟一的古北界西伯利亚动植物分布区;西伯利亚泰加林在中国惟一的“飞地”;中国惟一与三国接壤的自然景观区……。数个惟一,足见其光彩夺目。加之近年来“喀纳斯湖怪”之谜,“图瓦人”之谜和变色湖之谜的说法传的沸沸扬扬,又给“喀纳斯”蒙上了一层浓厚的神秘色彩。
    人说“喀纳斯”是新疆自然风景的王冠,其言毫不为过,而喀纳斯湖则是那王冠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
    和“博斯腾”峰下的天池一样,喀纳斯湖也是以高山雪水为源,由地质变动,淤塞而成。只是面积足足比天池大出十倍有余。其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1.6至2.9 千米,最大湖深188米,仅次于长白山天池(最深处312米)是我国内陆最深的高山湖泊之一。
    相信大部分人对喀纳斯湖的了解,都来自于传说中的“喀纳斯湖怪”,据说现身时,黑云密布、狂风大作、湖水滔天、船翻人亡。尤其是近几年,更是传的神乎其神。有说是几千万年以前留下来的恐龙遗族,也有说是湖中的大红鱼(巨型“哲罗鲑”)成精,更有人说是星球之外的生物在地球上找到了新家等等。(权威的说法应该是第二种,因为国家水下考察队曾经在湖水深处拍摄到一群十几米长的大红鱼)
    这就是令人梦魂萦绕的喀纳斯湖吗?“湖怪”在哪里?我倚着湖区游艇码头的木栏,借助专门为此携带的军用望远镜,从远到近仔细搜索着……。整个喀纳斯湖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一样,静静地躺在群山怀抱之中。湖面上除了几条游船和摩托艇外,连丝毫的涟漪都不曾见。或许是今天“湖怪”正歇着呢,看着我那执著认真的神态,同伴们发出一片嘘笑声。
    “湖怪”虽未见着,但是其风景之美,倒是所传非虚,令人赞叹不已。
    沿着湖畔木板铺成的小路,信步登上远处高坡,整个湖区风光尽收眼底。在湛蓝的晴空下,湖面当阳处,鳞波闪闪、眩目夺人;背阴的山影中,绿水荡漾、宛如碧玉。一条摩托艇高速驶来,把平静的水面划出一道帚形的白色浪花。山顶上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山麓处森林密布、草场繁茂。群山丛林倒映在湖中,携蓝天、白云、雪峰、与绿水浑然一体,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既有北国风光之雄浑,又具江南山水之娇秀。
    从这里继续上行,可以看见石壁上留有古人类凿刻的岩画,牛、马、羊、鹿等图案栩栩如生、清晰可辨。其中的一匹马,身驱画的相当夸张,不看边上的文字说明,一准会误以为是龙的图腾。我不由自嘲:“或许是今天基因变种了吧”。要知道几千年之前,这里可是冰天雪地。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人类能生存吗?再说,几千年过去,图案在裸露在旷野中,竟然未被完全风化,不得不怀疑有后人造假之嫌。
   “ 喀纳斯”景区的树种之繁多,往往是游客们容易疏忽的一大特色。。
   “喀纳斯”为寒温带高寒山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7月的平均气温15.9℃,无霜期80~108天,年均降水量1065.4毫米,空气温凉,非常适宜于“寒温带”林木的生长。这里是我国“寒温带”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挺拔的落叶松、苍劲的塔松、秀丽的冷杉、云杉以及婀娜多姿的欧洲山杨、“疣枝桦”等构成了植被的主体。经考查,“喀纳斯”已知的植物有83科298属798种,在林地中,森林覆盖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二。
     森林从山腰一直延伸到湖边,以原始西伯利亚泰加林的绿色为主色调,间杂着白桦树的黄色、以及欧洲山杨的红色,层林尽染、美不胜收。步入林间,只闻鸟雀婉啼、林涛阵阵。被风刮倒的大树,横卧林中,其根须相互缠绕,竟形成天然的盆景,之奇美,犹如天工之作。我们大口呼吸着林中略带松香味的空气,尽情地欢呼,放肆的吼叫,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慷慨恩赐。

    时间不容我们在此过久的逗留,喀纳斯河沿岸的更美的风光正在呼唤着我们……。
    喀纳斯河引湖水从湖东面倾泻而下,与布尔津河会合后,最终汇入“额尔济斯”河。沿河的神仙湾、月亮湾以及卧龙湾等各个景点,乘坐区间车可以到达,十分方便。其中月亮湾尤为出名。站在山腰公路边俯瞰:“喀纳斯河”沿着两面山峰削成的大峡谷奔腾而下,在“贾登峪”处突然拐了两个近90度的弯,仿佛是嫦娥仙子在此扭了一下纤腰,留下了一个类似于“霹雳闪电”的身影。河岸两旁,郁郁葱葱的冷杉凝成一片墨绿,几簇白桦黄叶不甘心被其湮没,顽强的伸出头来点缀其间,恰似绿色挂毯上盛开的朵朵黄花。走近河边,湍急的河水击打着卵石,激起洁白的浪花。哗哗的水流声,在山谷中经久不息的回荡,似琴声、似歌声、更是嫦娥仙子欢快的笑声。俯身掬起河水小饮,清新如琼浆玉液,虽是刺骨透凉,却是里外酣畅。随着天空上阳光间断抹过,云影随风而动,山水时暗时明,一只山鹰翱翔其间......面对着如此美景,能不让我们这些都市人久久陶醉在梦幻之中吗?
    元代“耶律楚材”有诗为证:“谁知西域逢佳景,始信东君不世情,圆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池平”。诗文虽美,却仍感到意犹未尽.。
   “ 喀纳斯”的景点尚有多处,例如登观鱼薹,赏“喀纳斯”湖变色之美。还可以乘马去深山中的姐妹湖、白湖、千湖以及友谊峰冰川等地。由于这些景点尚未开发,除了观鱼薹已经通车外,(另买40元车票)大多景点来回便是一天。受时间的限制,只好忍痛割弃。
    按照计划,我们将于明天抵达“禾木村”。此行,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最安全便捷的方案是出了“喀纳斯”景区后,租一辆车沿公路前往。整个行程为75公里,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另一种方案是在”喀纳斯”景区租用牧民的马匹,骑马与徒步并举,走丛林小路,翻越几座大山后到达。整个行程为35公里,时间大约为10个小时。这个方案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鞍马劳顿、辛苦异常。但据已经走过此路的旅行者介绍,该路段沿途风景之美,胜过“喀纳斯”数倍,足以弥补我们在此未能尽兴的遗憾。 这是一个有着巨大诱惑力的挑战。几经磋商,大家一致决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连几位女士也都表现出“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气概。
   
    晚饭时,我破例要了一瓶“喀纳斯”白酒为明天壮行。借着酒意,大伙纷纷豪言壮语,敢闯“威虎山”舍我其谁?数英雄何在?就看明天了……

雪峰丛林白云蓝天倒影在湖中

湖里的倒影蓝黄相映。

如此平静的喀纳斯湖,你会相信有湖怪出没吗

摩托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划出了帚形的波纹

树根形成的盆景,恰似天工

是马、是羊、还是龙?

喀纳斯河奔腾东去

沙洲的轮廓形似龙,就是卧龙湾的来历

太阳躲进云层,嫦娥趁机展开舞步

阳光下的月亮湾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4 10:2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7-3-26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新疆之旅十二天游记之五

    跟随老师的笔和摄相镜头游览美丽的喀纳斯的美景!深深地陶醉在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27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新疆之旅十二天游记之五

    跟随冰河老师的脚步做了一次文字旅游,景色之美,文笔之美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7 06:14 , Processed in 0.0741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