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78|回复: 1
收起左侧

[转帖]介绍燕赵文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25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燕赵文化”这个命题之所以成立,是因为燕赵区域自古以来都存在的“慷慨悲歌、好气任侠”的精神传统,这是为燕赵所独有、而为其他区域所不具备的。
《史记·刺客列传》和古小说《燕丹子》中说荆轲刺秦王时,与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别,高渐离击筑,荆轲作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称荆轲为变徵之声,复为羽声,悲歌慷慨,士皆 … 目发上冲冠。这是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第一次概括。汉末曹魏时,曹操等人以邺都为活动中心,诗风、雄峻古朴,慷慨多气,钟嵘《诗品》评论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唐代诗人元稹说:“建安以后天下文人遭逢兵战,曹氏父子于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这是燕赵文化第二次被称作慷慨悲歌。唐后期藩镇割据,“河朔三镇”雄踞北方,韩愈作《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这是燕赵文化第三次被人称为慷慨悲歌。
可见燕赵地区文学艺术最主要的风格就是慷慨悲歌,慷慨悲歌就是燕赵悲歌,它是为燕赵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象。直到清代,这种文风仍然受到人们的敬重,遗风逸响,千载不绝。东晋南朝诗人左思、陶渊明、庾信,唐代诗人骆宾王都有咏荆轲的诗,金代词人蔡松年、蔡珪、赵秉文、元好问等更是异峰独起,作品悲壮苍凉,慷慨低回。而清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陈维崧,尤其对燕昭王、乐毅、燕丹、荆轲、高渐离等往事屡屡吟咏,有“铅筑无成,不信道,英雄竟死”,“欲倩燕姬,低弹赵瑟,一醉平生足”,“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等名句。庾信诗称“声烦《广陵散》,杵急《渔阳掺》”,王骥德则称元曲“南词主激越,北曲主慷慨;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可见慷慨悲歌在艺术上也有体现。
富足的地方产生富足的文化,如所谓大国之风;卑弱的地方产生卑弱的文化,如燕赵悲歌。燕赵悲歌是怎样产生的?作者认为,在燕太子丹和荆轲之间有一种契合,二人的地位、作用不同,而又缺一不可。宋代袁褧《风窗小牍》说:“有燕丹而后有荆轲也。”燕丹的精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完成了燕地文化由苦寒、局促、卑弱而产生出的激变,就形成和升华了慷慨悲歌的文化风格。袁褧说:“秦威太赫,燕怨太激,威怨相轧,所为白虹贯日,和歌变徵。”可谓能理解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的真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26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介绍燕赵文化

读过了很好,明知有死无生,慷慨前行,燕赵浩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4 12:22 , Processed in 0.0691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