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82|回复: 18
收起左侧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6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天涯倦旅在 2006/04/27 06:35pm 第 5 次编辑]

[color=#DC143C]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楹联(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学艺术,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她以最精练的文字、最浓缩的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景区楹联就是景观文化内涵的高度概括与体现。如果把祖国秀美多姿的自然景观看作是一幅山水画卷,楹联就是题画诗。
巴山蜀水,沃野千里,人杰地灵,名胜璀璨。巴山蜀水的名胜之地,不但风景优美,而且还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墨宝——楹联,如能在游览时如细细品味,便会兴致无穷,既增加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
名胜与楹联,是景区文化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名胜对联,相得益彰。景为联添辉,联为景增色。从楹联中,也可看出巴山蜀水的深厚文化底蕴。
下面,就为你细细介绍一番:

[color=#008000]
返棹东来,看风景一新,从前碧玉深藏,仙客晚吟诗卷处;
凭栏北顾,正斗躔相映,定有朱衣暗点,何人先夺锦标归。
——洪锡爵:成都崇丽阁联
   
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
抚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成都崇丽阁联
诗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沈葆桢:成都武侯祠联
一侍二表三分鼎;
万古千秋五丈原。
——易顺鼎:成都武侯祠联
唯德与贤,可以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
如鱼得水,昭兹来许,一体君臣祭祀同。
——蒋攸銛:成都武侯祠联
文章与伊训说命相表里;
经济自清新寡欲中得来。
——陈矩:成都武侯祠联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刘咸荣:成都武侯祠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赵蕃:成都武侯祠联
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人。
——佚名:成都武侯祠联(一)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授;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佚名:成都武侯祠联(二)
草堂留百世;
诗圣著千秋。
——朱德:成都杜甫草堂联
自许诗成风雨惊,为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
莫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
——王闿运:成都杜甫草堂联
   
锦水春风公占却,
草堂人日我归来。
——何绍基:成都杜甫草堂联
吏情更觉沧州远;
诗卷长留天地间。
——吴裳:成都杜甫草堂联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蟠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顾复初:成都杜甫草堂联
忠爱托诗人,李谪仙差许齐名,奚屑三唐科第;
栖迟因地主,严节度颇称知己,尚留数亩湖山。
——陆玑:成都杜甫草堂联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
——陈毅:成都杜甫草堂联
旁人错比扬雄宅,
日暮聊为梁甫吟。
——佚名:成都杜甫草堂联
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巷;
大江横曲槛,剩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祠堂。
——伍生辉:成都薛涛井联
此间寻校书香冢白杨中,问他旧日风流,汲来古井余芬,一样渡名桃叶好;
西去接工部草堂秋水外,同是天涯沦落,自有浣笺留韵,不妨诗让杜陵多。
——成都薛涛井联
十字水中分岛屿;
数重花外见楼台。
——王瑶:成都百花潭联
山水之间有清契;
林亭以为无世情。
——林则徐:成都文殊院联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何绍基:成都吟诗楼联
夕阳红到枇杷,阅古今过客词人,苔荒洪度千年井;
春水绿生杨柳,绾多少离怀别绪,门泊东吴万里船。
——林思进:成都吟诗楼联
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
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顾复初:成都濯锦楼联
独坐黄昏谁是伴;
争教红粉不成灰。
——赵熙:成都清婉室联
一抔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崇实:成都刘备墓寝殿联
   
好容易搜出诗来,写点江山景物;
不得已推将天去,让他楼阁峥嵘。
——胡君复:重庆临江楼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戴火景:眉山三苏祠联
墨池烟润花间露,
茗鼎香浮竹外云。
——郭尚先:眉山三苏祠联
参谒觉殊迟,公昔辅宋摅忠,媲美韩欧,谨慕英风披大箸;
从戎嗟太早,我愿投戈讲艺,再携铅椠,来游此地拜先生。
——陈国栋:眉山三苏祠联
从岭海间拥节南来,每怀鹤观游踪,画图笠屐空千载;
向沙毂行驱车西去,喜挹蟆颐秀气,忠义文章萃一门。
——马维骐:眉山三苏祠联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天心原有属,任凭它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弟兄父子,依然风雨共名山
——杨庆远:眉山三苏祠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郭绍虞:眉山三苏祠联
五年间谪宦栖迟,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那得此清幽山水;
三苏中天才独绝,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还是公游戏文章。
——张之洞:题东坡故居
古墨尚存圣时石;
遥春如对蜀中山。
——俞樾:峨眉山馆联
双飞两虹影;
万古一牛心。
——刘光第:峨眉山牛心亭联
北斗七星三四点;
南山万寿十千年。
——赵熙:峨眉山寿星桥联
怖鸽钻天去;
香象渡河来。
——赵熙:峨眉山洗象池半岩花雨亭联
有天地便有此山,当白雪团空,谁将万丈毫光荡成大澥?
问菩萨并问诸天,自青莲归寂,可许千年秋月提上西皇?
——赵熙:峨眉山金顶联
天著霞衣迎日出;
峰腾云海占月浮
——赵朴初:峨眉山清音阁联
莲花石可为枕,翠竹峰可为屏,滚滚百道泉,到处尽空烟云色;
蒲公庵位于前,华严顶位于后,遥遥数千年,至今犹有汉唐风。
——佚名:峨眉山初殿联
踞峨岭最高峰,四大无遮,咋有恩光从北至;
分曹溪一滴水,上乘可往,何须亲派分南能。
——佚名:峨眉山华藏寺联
卧南浦云,咏西江月;
踏东山屐,开北海樽。
——夏金阳:峨眉山报国寺联
杏花疏雨,杨柳轻风,酒兴汹浓春色饱;
沫水澄波,峨眉滴翠,先人风物此间多。
——郭沫若:峨眉山报国寺联
黄金世界参龙藏;
白玉辉光照虎溪。
——赵贞洁:峨眉山虎溪桥联
云迷大壑觇龙气;
路转溪桥见虎踪。
——王士性:峨眉山虎浴桥联
山色溪声,领略几许禅机,过去未来现在;
花香鸟语,普示无边圆觉,碧莲白象青狮。
——王日曾:峨眉山伏虎寺联
佛祖以亿万年作昼,亿万年作夜;
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佚名:峨眉山洪椿坪联(一)
杯渡不惊鸥,趁当美奂宏开,要平分阁跨双桥,洞传九老;
锡飞常近鹤,但得洪椿掩映,又何必禅栖三竺,嘏祝五台。
——佚名:峨眉山洪椿坪联(二)
万户侯何足道哉,顾乌帽青鞋,难得津梁逢大佛;
三山神如或见之,间黄楼赤壁,何如乡郡挟飞仙。
——郭尚先:乐山凌云山东坡楼联
干青云而直上;
障百川以东之。
——佚名:乐山凌云寺联
江上此台高,问坡颍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
蜀中游迹遍,看嘉峨并秀,扁舟载酒我重来。
    ——何绍基:乐山东坡楼联
吾乡记苏子遗亭,当年薄宦勾留,客邸应添思蜀梦;
此地与眉山接壤,今日登楼载望,江干犹有读书声。
——周廷华:乐山东坡楼联
胜迹忆地朝,千古江山怀北固;
此楼贯西蜀,一帘风月属东坡。
——王郅:乐山东坡楼联
   
高斋既许陪云宿;
好句偏宜选竹题。
——赵蕃:乐山清音亭联
为问好游人,来何所闻,去何所见;
另有会心处,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赵蕃:泸州龙马潭联
风满廊,月满湖,载酒满壶,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频年几度此勾留,岂徒赤壁重游,霜高木落黄泥坂;
水如带,山如髻,轻舟如叶,半丘半壑,于此间得少佳趣。胜地千秋谁比并,好倩柳州作记,气迴天清钴姆潭。
——泸州龙马潭联
当年南渡何人,扼此老终身,不教与范、富齐勋,坐看淮甸烟尘,汴宫禾黍;
今日北冥多事,请先生复起,安得率刘、吴诸将,一赋楼船夜雪,铁马秋风。
——杨聪:绵竹张浚祠联
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
一万倾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曾国藩:四川新都桂湖联
[color=#000080]
最值得品味的是成都的崇丽阁联,崇丽阁又名望江楼,位于濯锦江畔,九眼桥边,高39米,共4 层,设计巧妙,碧瓦朱柱,雕梁画栋,雄伟壮观。登楼远眺,楼船栉比,碧水长流,锦江春色,尽收眼底。楼的两翼又有两座精致的楼阁,左名濯锦楼,两层三间,状如舟船;右为吟诗楼,四面敞开,三叠相依;一阁两楼与毗连的五云仙馆,构成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楼前一泓清水,四周回廊环绕。楼后还有一口古井,旁边立有碑石,上书“薛涛井”三字,相传薛涛用这古井里的水制作了一种红色的小笺,其色彩绚丽且又精致,世称“薛涛笺”。
相传楼成之日,蜀中名流纷纷云集,各显斐然文彩,为崇丽阁题诗留联,其中最长一联212字,由钟祖芬题。
上联: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露。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端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属谁家物?
下联: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声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批撒些闲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梯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color=#DC143C]
巴山蜀水的楹联还有许多,希望热爱巴山蜀水的网友随时把它补充进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谢谢先生,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7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先生费心了,我自作主张将字体改大了些.
这些都是我国古文化的精髓,谢谢先生让我们增长了这么多的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7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巴渝之宝
古文化之精
先生辛苦,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再补充一些资料,让此帖生辉.
1、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成都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
    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杜甫在成都寓居交游,赋诗题画,精彩之作层出不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四首(其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一家子春色。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忍痛告别成都。
     今日的杜甫草堂是经多次修复而成,面积240余亩,是成都游客最集中有观光胜地之一。草堂内楠木参天,梅竹成林,溪水婉蜒,桥亭相间,花径柴门,曲径通幽,园林格局典雅而幽美。建筑从正门始,依次递进是大庙、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其中大庙、柴门是杜诗中提到的草堂原有建筑,诗史堂正中是杜甫立像,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工部祠内供奉有杜甫画像,并有杜诗传人陆游、黄庭坚陪祀。
     1985年,杜甫草堂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2、武候祠  
  武候祠坐落于成都老南门外的武候大街,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
    武候祠始建于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李雄为纪念诸葛亮而建于少城。唐朝以前迁往成都南郊,与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为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候祠搬进汉昭烈庙内,以前后两大殿分祀刘备与诸葛亮,形成了君臣合庙的特有格局。现庙宇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今山东沂南人,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时他任蜀国丞相,业绩斐然,死后受到追思,不少地方均修建有武候祠祭祀他,成都武候祠是最负盛名的一处。
    武候祠占地370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一条中轴线贯穿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武候祠五重建筑。西侧是刘备陵园及其建筑,二门至刘备殿与东西廊,过厅至诸葛亮殿东西两厢房,形成两组四合建筑结构。轴线建筑两侧配有园林景点和附属建筑。
    进入大门,前方两侧为碑廊。西侧碑廊内陈列的是明碑,东侧碑廊内则是珍贵的唐碑,高367厘米,宽95厘米,由唐朝著名宰相斐度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勒石上碑,因文章、书法、镌刻都出自名家,被后世称为"三绝碑"。
    殿堂之中,陈列了41尊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均出自清代民间艺人之手。刘备殿下中供奉着3米高的蜀汉皇帝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东西偏殿供奉着大将关羽、张飞等人,殿侧两廊各有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坐像,阵容齐整,造型生动。诸葛亮殿内供祀着诸葛亮、诸葛瞻、诸葛尚祖孙三人的贴金泥塑像。诸葛亮羽扇纶巾,神态儒雅,一代名相风范。
    沿武候祠西侧廊前行,即可进入史称"惠陵"的刘备墓地。据《三国志》记载,此为刘备及甘、吴二夫合葬墓。墓封土高12米,周长180米,清代所制"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立于墓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3、望江楼
 
  望江楼座落在成都东门外锦江河畔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是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古迹和游览胜地,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薛涛一生爱竹,常以竹子"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的美德来激励自己,后人在园内遍植竹子以示敬意。园内名竹荟萃,有竹150余种,又称"竹子公园"、"锦城竹园"。
    薛涛(?──约834)字洪度,原籍长安,随父宦居蜀中,自幼聪颖好学,才智出众。父丧后,因家贫,十五岁编入乐籍。她能诗善文,又谙练音律,时称女校书。据记载,薛涛有诗五百首,与她同时的著名诗人元稹、杜枚、白居易等,都对十分推崇,并写诗互相唱和。薛涛曾写下许多优美的爱情诗篇,如《鸳鸯草》:“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可惜这些诗歌大多散失,流传至今仅存九十余首,《全唐诗》中有诗88首,清末有《洪度集》木刻单行本行世。薛涛晚年曾在住地碧鸡坊自制一种深红色小笺,世称“薛涛笺”,历代多有仿制。她死后葬于望江楼公园附近。
  园内的崇丽阁和濯锦楼枕江而立,是园里的主要建筑。
    薛涛塑像位于园中幽篁深处,1984年建成。塑像高3米,由汉白玉雕成,四周碧水环绕、地面绿草如茵。薛涛墓1994年10月恢复修建。由墓碑、墓体、墓基平台组成,墓碑上题有“唐女校书薛洪度墓”。墓四周由青砖砌成矮墙围护,配置有草坪、小桃花、翠竹。读竹苑1995年始建,为公园的品种竹区。苑内翠竹丛丛,叠石配景,汉白玉石碑上刻有薛涛和历史名人咏竹画竹的佳作,构成一幅幅的竹石图景,寓意深邃。
  薛涛一生有竹,赞颂竹“虚心能自持”,“苍苍劲节奇”。为纪念薛涛,后人在园中遍种各类佳竹,荟萃了国内外一百五十余种竹子,其中不少品种是很名贵的。这些竹子姿态万千,各有妙趣。如粉箪竹,通身粉白,好似冰肌玉骨的婷婷少女;人面竹,在接近根部的竹干上重重叠叠地布满奇节,就像一张张人的面孔;佛肚竹的节间光滑凸出,犹如笑罗汉的便便大腹。还有质地坚韧的方竹,躯干高大的鸡爪竹,飘逸潇洒的凤尾竹,文雅娟秀的观音竹……它们各逞丰姿,而又和谐相处,或互抱成丛,或交织成廊,或夹成浓荫幽径……人们把这幽篁如海,情趣无穷的园林,誉为“竹的公园”,中外游客、诗人常来此寻幽访古,流连凭吊。
    崇丽阁和濯锦楼枕江而立,是园里的主要建筑。崇丽阁矗立在锦江岸边,是一座高27.9米的木结构高大建筑,壮丽雄伟,是成都市的标志物。该楼建于清光绪十五年,共4层,朱柱碧瓦,宝顶鎏金,其名取义于晋代文学家左思《蜀都赋》中的"既丽且崇,实号成都"一句。古时成都人由水路远行,亲朋好友多在此送行,因此这里的建筑被称为望江楼,民间沿用至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7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好帖!问好楼主
看到巴渝的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9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好帖,欣赏后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ty06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5-1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4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转贴似乎不宜加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5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下面引用由寒小妹2006/05/04 11:49pm 发表的内容:
转贴似乎不宜加精.
这是转帖吗?转帖是说这个帖子是别人的.这个帖子是隐士花了大量的时间,经过辛苦收集而来的,辛苦收集后加以剪裁、取舍和编辑也是作者的创作和劳动,这与把别人的东西拿来(不指明是剽窃,指明共享是转帖),指明共享的转帖不同。
对精不精,隐士不加评论,这是茶楼的事,隐士发此帖只想给茶楼提供一下巴渝的文化底蕴,因为这是唐诗宋词的论坛,诗联和楹联能起到这样的作用。隐士出于对唐诗宋词论坛的热爱,也想对其他分舵提供这样的帖子,但从收集资料到甄别、取舍、选择,编辑,少则也须3、5天。有时一、二个星期还不够。所以这个想法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是不是转帖,隐士谈自己的看法——这就是把别人的帖子拿来,用自己的网名发表,并在主帖中要么写上原创者的名字,要么写上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5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下面引用由古越隐士2006/05/05 09:19am 发表的内容:
这是转帖吗?转帖是说这个帖子是别人的.这个帖子是隐士花了大量的时间,经过辛苦收集而来的,辛苦收集后加以剪裁、取舍和编辑也是作者的创作和劳动,这与把别人的东西拿来(不指明是剽窃,指明共享是转帖),指明 ...
同意先生的观点,可以看出先生的这个帖子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也是先生心血的结晶.并不是完全转自别人的.茶楼给这个帖子点精,是对贴自的内容和作者花费的经历而言的.所以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5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下面引用由古越隐士2006/05/05 09:19am 发表的内容:
这是转帖吗?转帖是说这个帖子是别人的.这个帖子是隐士花了大量的时间,经过辛苦收集而来的,辛苦收集后加以剪裁、取舍和编辑也是作者的创作和劳动,这与把别人的东西拿来(不指明是剽窃,指明共享是转帖),指明 ...
先生既是隐士,就更不需要为这点小事生气了,这个帖子的主题是楹联,可是楹联没有一幅是先生自己的,能说是原创吗?至于先生的劳动,这是有目共睹的,我从未否认这一点,但是相信这种汇总的帖子并不比任何普通的原创帖子耗费更多的劳动.
呵呵,一孔之见,管理论坛是你们的事,我只是旁观者说说自己的看法.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如果得罪了谁,先道个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5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这个贴子最后由柏拉图在 2006/05/05 02:30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寒小妹2006/05/05 01:23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既是隐士,就更不需要为这点小事生气了,这个帖子的主题是楹联,可是楹联没有一幅是先生自己的,能说是原创吗?至于先生的劳动,这是有目共睹的,我从未否认这一点,但是相信这种汇总的帖子并不比任何普通的原创帖子 ...
问好寒小妹:)
就象你说的此帖是先生辛苦的劳动,这是有目共睹,(我想你也明白这样的帖不是一般我们口中的转帖吧)而且此帖直接可以体现巴山蜀水的深厚文化底蕴,对于茶楼此帖当精!
如还有疑意,请你直接与我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11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成都望江楼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映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11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青城山前山天师洞三清大殿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王伯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17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下面引用由古钟残月2006/05/11 02:05am 发表的内容:
成都望江楼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映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谢古钟残月赐联,为此帖锦上添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20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蜀水名胜楹联集锦

下面引用由古越隐士2006/05/17 06:44pm 发表的内容:
谢古钟残月赐联,为此帖锦上添花。
先生过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0 05:23 , Processed in 0.1025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