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9|回复: 7
收起左侧

[原创]天堂之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2-19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流浪之鸿在 2005/02/19 04:00pm 第 5 次编辑]


天堂之路


  一个去过丽江古城的朋友这样问道:“一切似乎与800年前没有两样。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丽江古城抵御了现代文明的诱惑?又是什么力量维护了古城建筑的长久生命?”其实每一个去过丽江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产生。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然而,去过苏州的朋友回来说:“很失望,苏州已非原貌。哪符天堂之名?”听说要再造一个苏州,但再造之苏州还为苏州么?一代人怀疑一切,摧毁一切,然后再想恢复了那原本优秀者的全貌,可能么?真能丝毫不差地再造一个,恐怕也不该算成原作吧?最多可称之为克隆而已。那么,连城墙都没有的丽江,又是凭借什么力量使自己永葆了这天堂般的容颜?
  如果我告诉你是一个民族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的力量,你信么?这个答案,我是在东巴村和“东巴万神园”找到的。
  玉水寨东巴村有世世代代纳西人心中的神泉、古城的生命之源——三叠水源。三叠水源是玉龙雪山脚下最大的泉水。顺着水流往源头走,不用抬头,远处的玉龙群山就云遮雾绕地闯进你的视野,不容你有半点的犹疑。那么威武雄壮,那么霸气凛然。与此同时,心灵里油然而生的是一种如蝼蚁般的渺小感。一个同行的朋友不无感慨地说:“唉,在山的面前,我才真正地感到自己的弱小,就像这脚下的一粒微尘。”其实,在山的面前,人类微若尘埃,而在大自然的眼里,即便是一座令人仰止、不可攀越的高山,又何尝不是沙砾一颗?世间一切,无论高大也好,渺小也罢,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可妄自菲薄。万物平等,本就应该彼此尊重,彼此互爱,和睦相处,香格里拉才不会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梦。我停下匆匆的脚步,满怀虔诚地向默默无语的玉龙雪山奉上自己最崇高的注目礼。云雾飘渺的山脚下宽阔的草甸上,一个牧人赶着他的羊走进山的怀里,小羊欢快的叫声像诚挚的问候。我想,雪山有情,定在用她温柔的目光注视着牧人和小羊的快乐,如同我们无私的母亲一般。
  古老的木屋,古老的纺车;褪色的东巴春联,清晰明了的《玉水寨东巴冬季作息时间表》,仿佛陌生而又熟悉的记忆。“早:7:30起床……”信仰,哪怕在朔风刺骨的冬季,也如此一丝不苟地执著着。这样的信念是属于神的使者,凡人如何可以做到?
  据说,东巴是智慧的化身,是人与神、鬼、祖先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在老东巴的家里,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正在昏黄的灯光下,认真恭敬地书写东巴文的祝福笺。老东巴夫人坐在自家高高的炕上,拿着长长的烟杆悠闲地抽着烟。看见我们进去,她微笑着向我们点头。这是一张多么令人难忘的面容!健康,祥和,慈爱,充实,恬淡。她让每一个看见她的人都油然而生一种宁静与平和的心态。而这一切非人力所为,那是源自性灵深处的人格魅力之光,并且,只有远离浮躁的现代文明,远离利欲滚滚的都市社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持守一颗知足的心,才会滋润出如此遗世独立如仙的风骨。无怪乎很多艺术家都不辞艰辛地逃离喧嚣的大都市,到享尽清风明月精华的远山旷野寻觅艺术的灵感。
  老东巴夫人慈爱而熟悉的笑容,让我极自然又必然地想起记忆中的老祖母那从不曾忘记的面庞。尽管,已跟老祖母在不同的两个世界,像两条永远不能相会的平行线地走了几十个春秋,但我至今仍记得在山脚下午后的竹林盘里,她不顾我们的苦苦哀求,一定要小表兄把捉来的小麻雀放回鸟巢的情景;也还记得她把兜里唯一的一元钱放到我手里,让我送给那个瞎眼的拉二胡的老人,当我远远地把钱扔到老人面前的碗边的时候,原本疼爱我的祖母生气了,硬是逼着我把钱捡起来,恭恭敬敬地放进老人盛钱的旧瓷碗里。看见我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她轻轻地擦去我脸上的泪珠,严肃而又温和地说:“小鸿,即便他是一个讨饭的,但他也是一个人啊!你不该高高在上地觉得自己是在给他施恩,你只是在帮助一个遇到困难的人,就像你平时扶奶奶过马路一样。每个人都会需要别人这样或那样的帮助。只要你能够,就一定要去做。”
  所有的人都被老东巴夫人祥和的微笑感动了,不由自主地举起相机,同她合影留念。我也敞开了灵魂的镜头,把祖母一样慈祥的老东巴夫人悄悄珍藏在心灵的泉源里。我深信,在人生苦旅中的困惑和挣扎之时,在现实与心灵的天人交战之际,这份大山滋润的爱的泉水,一定会越过茫茫时空指引我听从心灵的选择,做爱的天使。
  告别老东巴夫人出来,在刚才牧人走过的草甸上,一个石砌的祭风台沉重而寂寥地吸引了我的目光。记得丽江的黑龙潭就有纳西族人祭天、祭风、祭署(自然神)的广场。当时从纳西姑娘小张那儿了解到:祭风是为殉情的青年男女举行的一种超度仪式,以使死者的灵魂不会变成像风一样四处游荡的孤魂野鬼。注目祭台上五彩的经幡在风中飘动,我怀着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走上前去,为风中不再飘零的无数勇敢地追求真爱的魂灵们,捧上一个来自远方的游子最真挚的祝福和由衷的敬意。走近了,看见祭台前的石碑上刻着一份简介,才又发现祭风仪式最初的本意:原来,当村人们因生活所需而要砍伐树木时,村里的最高领导者会事先到森林里去选择那些适合的树,在上面写好伐木者的名字,然后,大家聚集在祭风台前,祈祷并感谢森林之神的馈赠,请求被伐树神的原谅。及至后来(我想应该是汉文化的封建“礼教”侵入纳西文化的时候),祭风仪式才又用来祭奠那些像树一样中途夭折,不属于自然死亡的殉情者。
  望着祭风台高高的石阶背负着一片苍苍莽莽的林海,我的心里涌起一阵深深的感动,为纳西人对一棵树的尊重和感谢而发自肺腑地感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身边响彻的都是英雄们豪迈的誓言:“我们要战胜大自然,让它为人类服务”,“我们又征服了一座高山……”。但在这一瞬间,我胸中被英雄们大无畏的吼声所激发的万丈豪情,在这遍地如风的灵魂们温柔的禅语中渐渐平静下来。是的,我们应该学会伏下自以为高贵的身躯,去感谢和尊重路边的一朵不知名的小野花给我们的鼻息送来的那一缕馨香;我们应该学会低下自认为聪明的头颅,去学习一株小草一只小虫所带给我们的大自然对生命的箴言。一位朋友曾经这样告诉我:“科学是双刃剑,能使人建功立业,亦能割伤人类自己……”其实,先进的科学应该是大自然的守护神,而不应该是利欲和贪念的帮凶,去砸断生命环索上一环紧扣一环的生物链,给所有的生命带来灭顶之灾。学会感谢,学会尊重,恐怕才是我们今天对所有生命体最凝重而庄严的承诺!这一点上,纳西族的先民们以灵魂为祭台,把大自然的生存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个体生活,天人合一地融汇在每一个纳西人的日常生活里,所以,这里才有香格里拉,所以,这里才有丽江古城八百年不变的青春容颜。
  带着一种对生命最透彻的感悟,我走出玉水寨。不大功夫,就远远地看见空旷的草甸上立着许多人一样的物体。原来,那是东巴万神园的众神们在远山和苍穹下无言地迎接我们呢。没想到,在这里,我又一次触摸到纳西人灵魂中对大自然的守护神力。
  走过矗立苍穹的两根神柱,我们踏上了一条木板铺就的环行路。“跟着导游走,你可千万别回头,在天堂之路上,人不可以走回头路的。”听了纳西姑娘小张谆谆的告诫,我们不由喏喏前行。一幅宽六米、长二百四十米的“天堂之路”巨幅布画,五彩斑斓地顺坡铺展,一头向着玉龙雪山主峰,一头向着丽江盆地,上接天界,下牵人寰。环行的木板路顺画而铺,按“地狱——人间——天堂”依次往上走。一路走,一路看,其中的一幅画面使我深深地震撼于神的威灵:图上画着一个人正被扔进一条被污染的河流里,据说,他生前因为往河里乱倒污秽的东西,所以,他将自食其恶果。
  其实,人本身就有一种发自天性的、对冥冥中我们不可捉摸的另类精神和灵魂的敬畏。我去过高塔尖尖的教堂听牧师布道,也去过山寺道观烧香膜拜,然而没有一次是如此轻松地走进一群神的中间。往往,我们总会被告诫“举头三尺有神明”,在阴暗森严的殿堂里,一定得心无邪,情无嗔。于是,游魂样走在居高临下的神灵们的众目睽睽中,心惊胆颤,唯恐思想里的某些不洁之欲望,一不留神就溜进地知我知天知的心魄,亵渎了神灵,降罪于自己六根不净的肉身凡体。但这里不同,没有金碧辉煌的高堂殿宇,没有盛气凌人的神像瞠目瞪眼。广袤的高天,辽阔的大地,是万神园众神们净修的圣地。任何一个凡人,都可以心平气和地走进去,跟他们平等地对话,倚靠在它们日晒雨淋得黝黑的身躯上,聆听神的声音沿他们木制的肌肤,向我们诠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进步相依相存的微妙之处。一个朋友曾说:一个有磐石般坚定的信仰的民族才是充满希望充满爱的民族。当他说这话时,我们不置可否。但丽江的妩媚证实了眼前的这幅图画,在强加于人们意识中的宗教理念所产生的无以抗拒的力量。我在想,对无视自然法则的英雄们,是不是也该以强制的办法,把这样的审判图深深地烙在他们的灵魂里?
  丽江古城的居民们世世代代就被训导不得往水里吐口水,扔杂物脏物,不然会生病;如果砍伐了水源的树木,家里就会爬进毒蛇等可怕的东西。他们用水十分讲究,严格遵守“三眼井”原则,泉水喷涌的第一眼井供饮用;下游第二眼井为洗菜;再下游第三眼井洗衣服,严格分开,从不乱用。同时,每年农历的二三月间,纳西人都要在树木茂密的水源地举行祭署仪式。据东巴经书记载:人类和署神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父母去世后,署占了九成的天和地,还用自然灾害报复人类,人类无法生存,就告到东巴什罗那儿,东巴什罗派大鹏神鸟把署神抓来进行调解。署神向东巴教祖诉苦:人类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对我的兽、蛇、蛙等子民滥捕乱杀,还污染水源,我忍无可忍才报复人类的。教祖想想也是,于是作了仲裁:署让出一部分天地给人类,人类不能过分索取自然,不得污染水源,还需通过祭署活动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纳西先祖们把通过对自身的反省,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升到宗教的高度,以信仰的形式来强化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这不能不体现出了他们的一种深谋远虑的大智慧。所以,宗教恐怕也是一种历史的沟通,是教化人行、规范人性的强制性措施的最原始的第一步。
  后来,又看见另一幅图上画着,几个人正毫不留情地用力耕犁着一个人的长舌头,听说,他生前总爱说三道四,搬弄是非,因此,他得为自己不负责的言行接受如此严重的惩罚。这使我再一次想到了那些以泄私情,对自己的言行缺乏责任感的写者。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而一个写作者肩上责任就更重,因为他还得为自己的读者群负责。并非是为了教化,而是应该让人们看到花的娇艳,草的柔美,给人以美,以善,以博爱,净化人的心魂。这个世界因高速的发展,已经使很多的灵魂浮躁得超越了极限,如果一个写作者再火上浇油,结果会怎样?
  虽然,我也是一个无神论者,但在大研镇的一口井和玉水寨人面蛇身蛙头的守护神面前喝下的那口清泉水,的的确确是甜甜的怡人心脾。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恐怕在某种程度上,信仰也有决定命运的神力吧?纳西人把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自身一言一行的责任感升华到宗教信仰中,使其高度偶像化。尽管这样的保护意识源于一种极其虔诚的宗教膜拜,但只要它是有益于自然、社会、世间万物,能净化人的性灵,使其达至真、善、美的崇高境界,作为我个人来说是可以理解并乐意接受的。一位哲人不是曾经说过“只要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么?
  高天流云带走了心灵的喧哗,只留下天堂般的宁静一片。
  汽车在众神们的嘱托中再次上路。一群牛潇潇洒洒地走在路中央,开车的师傅并不摁喇叭,只让车跟在牛群后面优哉游哉,万物有灵,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都是神灵呵。车上的我们也心如止水,一任无羁的目光在牛群、神像和铺满鲜花的旷野走向明澈的蓝天,神驰云贵高原的苍穹万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2-19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天堂之路

[这个贴子最后由流浪之鸿在 2005/02/19 03:50pm 第 1 次编辑]

呵呵~~~不好意思~~原以为可以把《天雨流芳》以分段的形式放在这里,结果论坛还是不允许,真是奇怪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2-19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天堂之路

[这个贴子最后由流浪之鸿在 2005/02/19 03:51pm 第 1 次编辑]

唯有敬上月光酒一杯了~~~~~~~~~~~愿彩云之南的香格里拉美丽永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2-19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天堂之路

这篇虽然不是灌水,我还是把它顶出来大家看看,呵呵虽然长了点。我是全看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2-20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天堂之路

"我们应该学会伏下自以为高贵的身躯,去感谢和尊重路边的一朵不知名的小野花给我们的鼻息送来的那一缕馨香;我们应该学会低下自认为聪明的头颅,去学习一株小草一只小虫所带给我们的大自然对生命的箴言。"
读月下姐姐的文字,总会经历一次灵魂的洗涤.前两天忙着张罗灌水活动,没有细读,所以便没有回帖.江城对每篇帖子必会认真细读后才会回帖,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8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天堂之路

美文!心灵鸡汤,享受!
与姐姐痛饮月光酒!灵泉仙乳,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10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天堂之路

敬礼!
校长带阿拉去天堂之路。
听说随旅游的发展三眼井也被污染了,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10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天堂之路

特别喜欢这样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6 15:47 , Processed in 0.0765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