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4|回复: 14
收起左侧

众说纷纭的云南释名[推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1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南省名的起源,大致有四种观点:一是云山之南,二是彩云南现,三是云南之村,四是云岭之南。
    一、云山之南,梁代刘昭在注释《后汉书*郡国志》永昌郡云南县时,引《南中志》云:“县西北数十里有山,众山之中特高大,状如扶风太一,郁然高峻,与云气相连接,因视之不见,其山固冱寒,当五月盛暑不热。”这是云山之南论者的主要依据,他们认为此就是云山,云南县因位于其南,故名云南。《南中志》所述之山,有的指为点苍山,有的指为鸡足山,更有甚者竟指其为玉龙雪山。根据《华阳国志》记载:“云南郡,本云川地,有熊仓山。”熊仓山即点苍山,依据《南中志》所述山的方位与特征,史家多将其山指为点苍山,与《华阳国志》所载相吻合。
    其实,刘昭注引的《南中志》并没有说此山名为云山,也没有明确说云南县因位于云山之南而得名云南,他只是介绍了在汉代云南县的西北有着崇山峻岭,像陕西的终南山一样高大,与云气相接,炎夏冰雪不化。后人将其用来解释云南县之得名,显得十分牵强,而客观上只能说有这个可能,但不能绝对肯定就是因为云山之南而名云南。
    二、彩云南现。彩云南现之说由来已久,较早在元代就有传闻。元郭松年《大理行记》云:“云南州旧名镜州,州北龙兴和山忽五色云起,人以为祥,州居云之南,因改今名。”这里说的云南州,是元代所置,而早在其一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经有了云南之名,可见彩云南现之说大大晚于云南之名的出现。彩云南现之说十分优美,祥和,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三、云南之村 云南省有学者认为:云南一词是汉代河蛮语的汉译名称,今云南译古城村白族语称“无那因”,意即云南村,西汉设置的云南县治就在这里,故将“无那”汉译为“云南”作县名。此说有一定新意,值得注意。从汉代益州郡和永昌郡所属的二十几个地名看,多为当时的地名汉译名称,并没有真正的含义。那么,“无那因”,意即“云南村”也很有可能就是汉代云南县的原始地名。
    四、云岭之南 云岭是现代地理学名词,它的命名仅只有百年的历史。然而,在古籍中,云岭也曾出现过,据《资治通鉴》234卷记载:“韦臬复遗云南王书,欲与共袭吐蕃,驱之云岭之外。”其事在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这里所说的云岭,元胡三省指为点苍山,明顾祖禹指为玉龙山,今人又指为横断山脉。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由于南诏国土在云岭之南,所以被唐王朝封为云南王,又由于云南地区大部位于云岭之南,所以被元帝国命为云南省。
   
    以上四种观点都值得商榷。不过,还是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一是云南省的省名源于汉代的云南县之县名。从汉代的云南县名,经由云南郡名和云南地区名,逐步演化成元代的云南省名。
    二是云南县之得名,以上四种说法均有可能,但无史料依据不能确定,或者有新的说法出现,存以待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1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说纷纭的云南释名[推荐]

清影兄对云南真的有深厚的感情和了解啊,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彩云之南”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2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说纷纭的云南释名[推荐]

哥哥,你介绍的很全面啊,我听过的也是彩云之南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3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说纷纭的云南释名[推荐]

我听过几个,但是我喜欢彩云之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说纷纭的云南释名[推荐]

李白〖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韦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尹鹗〖菩萨蛮〗
陇云暗合秋天白,俯窗独坐窥烟陌。楼际角重吹,黄昏方醉归。
荒唐难共语,明日还应去。上马出门时,金鞭莫与伊。

张先〖菩萨蛮〗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
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王安石〖菩萨蛮〗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桥。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陈师道〖菩萨蛮〗
行云过尽星河烂,炉烟未断蛛丝满。想得两眉颦,停针忆远人。
河桥知有路,不解留郎住。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
辛弃疾〖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东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江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朱淑真〖菩萨蛮〗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暗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4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说纷纭的云南释名[推荐]

恩,我也喜歡彩雲之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4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说纷纭的云南释名[推荐]

这几首菩萨蛮最著名的当数李白和韦庄的,清影可知是为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4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说纷纭的云南释名[推荐]

我晕,本在发在《菩萨蛮》与云南的那个贴子的东东。不如怎么发到了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4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说纷纭的云南释名[推荐]

下面引用由清影2004/12/24 08:28pm 发表的内容:
我晕,本在发在《菩萨蛮》与云南的那个贴子的东东。不如怎么发到了这里。
呵呵,发在这里也不错,谢谢清影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4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说纷纭的云南释名[推荐]

    答江兄:你的问题提出来让感到不太好回答,主要是我的文学功底太浅,对诗词和诗人研究不深的缘故。所以只能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由于《菩萨蛮》词牌形成于唐初。李白的《菩萨蛮》可能流传最广,最早的一首《菩萨蛮》了,虽后人感觉与李白风格有所不同而凝为伪作,。但不管怎么说,李的这首词可谓是开创了《菩萨蛮》最好境界,诗词表达人的精神和灵魂,李白这首词虽然伤情,但不露哀怨,未有艳情之表述,表达了作者健康向上,豁达开朗精神品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4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说纷纭的云南释名[推荐]

  再观韦庄的这首词,除了象李白的词那样,少有艳情之表述。比其他的词更著名的在于不是他没有用平白的述事而是写意的泼墨,表达的是清新雅丽的诗风,更贴近大众。
  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8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说纷纭的云南释名[推荐]

恩!不錯彩雲之南好好哦!哥哥我一定學習一下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8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说纷纭的云南释名[推荐]

我在云南生活过几年 有很深的感情
 很怀念那段日子
希望斑竹多多受累
 办好她
有大理人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9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说纷纭的云南释名[推荐]

下面引用由柳生静云2005/01/08 11:47pm 发表的内容:
我在云南生活过几年 有很深的感情
 很怀念那段日子
希望斑竹多多受累
 办好她
...
欢迎到云南来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8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说纷纭的云南释名[推荐]

顶起来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2 00:51 , Processed in 0.0848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