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5|回复: 8
收起左侧

茶马古道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1-23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雾山在 2005/11/23 01:03pm 第 1 次编辑]

    http://tour.scol.com.cn/html/2005/08/pic/001010002_515195_1.jpg
    古道雾乡
      在康定有一条一千多年前遗留下来的古老石路,这条路曾经是连接藏区和汉区的贸易通道,藏民们将自己的牛养、马匹、药材、毛皮通过这条崎岖石路运送到祖国内地,以换取内地的茶叶、盐、丝绸和其它物资。用马换茶叶的交易叫做“茶马互市”,这条穿越横断山脉的历史道路故称“茶马古道”。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地势最高最险的文明文化传播的古道,是一条用人和马的脚力踩出的、用血肉之躯铺就的古道;它是一条藏汉民族文化传播的大走廊、是中华民族悠久团结的历史见证。
      “茶马古道”绵延四千余公里,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两条主要线路,一条从云南西双版纳产茶地为起点,经大理、丽江到西藏昌都至拉萨,再经过拉萨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和印度。另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理塘、巴塘、昌都、拉萨到达尼泊尔和印度。“茶马古道”同丝绸之路一样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曾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又是一条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华夏文明和印度文明的一座历史桥梁。
      “茶马古道”,这条神秘而古老的道路,繁衍了举世闻名的康定城,如今康定已成为了祖国的西陲重镇。随着康定旅游业的蓬勃兴起,这条已逐渐被历史所淹没的古道,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它的追寻,在这条有着历史意义的古镇上一定还有许许多多股金之迷有待于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http://tour.scol.com.cn/html/2005/08/pic/001010002_515195_2.jpg
    丽江古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马古道

      维系汉藏民族交融的千年茶马古道为何至今仍能找到多处保存完好的路段,千百年来历经无数人踩马踏的古道为何至今依然坚固如昔?专家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一段茶马古道上的意外发现揭开了谜底——科学、负责的施工让茶马古道亘古永存。
      据茶马古道研究专家、泸定县政协主席孙光骏介绍,去年10月他带领一支考察组,在崇山峻岭间考察一段茶马古道遗迹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因山洪冲毁而形成的截面,截面的构造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千年茶马古道的路面下不是单纯的泥土,而是厚厚一层碎石。这种构造是怎么形成的,所有人疑惑不解。
      孙光骏专门邀请地质专家对截面进行了测量,最后揭晓了答案:原来,为了应付山洪、泥石流经常冲毁路基,古人在修路时特意把路基向深处挖了1.5米,然后向其中填入掺有大量碎石块、鹅卵石的黏土,以确保道路的坚固持久,道路两边砌有路肩,路面几乎全用花岗石铺成,道路最宽处达到了4米。
      专家认为,古人这种修路方式足见筑路时考虑长远、对待“工程”认真负责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千年茶马古道能够保存下来。“与现在动辄反复维修的‘豆腐渣’工程相比,经过精心修筑的茶马古道足以让他们汗颜,先人的敬业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孙光骏感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马古道

    http://tour.scol.com.cn/html/2005/08/pic/001010002_515195_3.jpg
    圣湖---纳木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马古道


    http://tour.scol.com.cn/html/2005/08/pic/001010002_515195_5.jpg

    西藏圣地---波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马古道


    http://tour.scol.com.cn/html/2005/08/pic/001010002_515195_6.jpg
    神秘的梅里雪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马古道

    http://tour.scol.com.cn/html/2005/08/pic/001010002_515195_7.jpg
    西藏江南---林芝
    大名鼎鼎了,真是不如一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与茶文化传播

      中国茶文化渊源流长,它随着茶饮的普及扩展,不断地浸润着人们美好的心灵。随着历史的脚步,中华茶文化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地不断传播于中华大地各族人民,并披泽海外,闻名于世。
      在茶叶历史上,茶叶文化由内地向边疆各族的传播,主要是由于两个特定的茶政内容而发生的,这就是“榷茶”和“茶马互市”(也称茶马交易)。
      “榷茶”的意思,就是茶叶专卖,这是一项政府对茶叶买卖的专控制度。“榷茶”,最早起于唐代。
      到了宋初,由于国用欠丰,极需增加茶税收入,其次,也为革除唐朝以来茶叶自由经营收取税制的积弊,便开始逐步推出了榷茶制度和边茶的茶马互市两项重要的国策。
      1、茶马交易
      茶马交易,最初见于唐代。但未成定制。就是在宋朝初年,内地向边疆少数民族购买马匹,主要还是用铜钱。但是这些地区的牧民则将卖马的铜钱渐渐用来铸造兵器。因此,宋朝政府从国家安全和货币尊严考虑,在太平兴国八年,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来进行物物交换,为了使边贸有序进行,还专门设立了茶马司,茶马司的职责是"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宋史·职官志》)
      在茶马互市的政策确立之后,宋朝于今晋、陕、甘、川等地广开马市大量换取吐蕃、回纥、党项等族的优良马匹,用以保卫边疆。到南宋时,茶马互市的机构,相对固定为四川五场、甘肃三场八个地方。四川五场主要用来与西南少数民族交易,甘肃三场均用来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易。元朝不缺马匹,因而边茶主要以银两和土货交易。到了明代初年,茶马互市再度恢复,一直沿用到清代中期,才渐渐废止。
      2、茶入吐蕃
      茶入吐蕃的最早记载是在唐代。唐代对吐蕃影响汉族政权的因素一直非常重视,因为与吐蕃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丝绸之路的正常贸易,包括长安到西域的路线,及由四川到云南直至境外的路线和区域。因为这些路线和区域都在吐蕃的控制和影响之下。
      唐代的文成公主进藏,就是出于安边的目的,于此同时,也将当时先进的物质文明带到了那片苍古的高原。据《西藏日记》记载,文成公主随带物品中就有茶叶和茶种,吐蕃的饮茶习俗也因此得到推广和发展。到了中唐的时候,朝廷使节到吐蕃时,看到当地首领家中已有不少诸如寿州、舒州、顾渚等地的名茶。中唐以后,茶马交易使吐蕃与中原的关系更为密切。
      3、茶入回纥
      回纥是唐代西北地区的一个游牧少数民族,唐代时,回纥的商业活动能力很强,长期在长安的就有上千人,回纥与唐的关系较为平和,唐宪宗把女儿太和公主嫁到回纥,玄宗又封裴罗为怀仁可汗。
      《新唐书·陆羽传》中载:"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回纥将马匹换来的茶叶等,除了饮用外,还用一部分茶叶与土耳其等阿拉伯国家进行交易,从中获取可观的利润。
      4、茶入西夏和辽
      西夏王国建立于宋初,成为西北地区一支强大的势力。西夏国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由羌族的一支发展而成的党项族。宋朝初期,向党项族购买马匹,是以铜钱支付,而党项族则利用铜钱来铸造兵器,这对宋朝来讲无疑具有潜在的威胁性,因此,在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宋朝就用茶叶等物品来与之作物物交易。
      至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不久便发动了对宋战争,双方损失巨大,不得已而重新修和。但宋王朝的政策软弱,有妥协之意。元昊虽向宋称臣,但宋送给夏的岁币茶叶等,则大大增加,赠茶由原来的数千斤,上涨到数万斤乃至数十万斤之多。
      北宋时期,在与西夏周旋的同时,宋朝还要应付东北的契丹国的侵犯。916年阿保机称帝,建契丹国后,以武力夺得幽云十六州,继而改国号称辽。辽军的侵略野心不断扩大,1044年,突进到澶州城下,宋朝急忙组织阻击,双方均未取得战果,对峙不久,双方议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议和结果是,辽撤兵,宋供岁币入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此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朝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
      5、茶入金
      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称帝,改名旻,国号大金。1125年10月,下诏攻宋。1126年金兵逼至黄河北岸,同年闰十一月,京师被攻破,金提出苛刻议和条件,宋钦宗入金营求和,金又迫使宋徽宋皇子、贵妃等赴金营。最后掠虏徽、钦二宗及后妃宗室等北撤,北宋自此结束。
      金朝以武力不断胁迫宋朝的同时,也不断地从宋人那里取得饮茶之法,而且饮茶之风日甚一日。茶饮地位不断提高,如《松漠记闻》载,女真人婚嫁时,酒宴之后,"富者遍建茗,留上客数人啜之,或以粗者煮乳酪"。同时,汉族饮茶文化在金朝文人中的影响也很深,如党怀英所作的《青玉案》词中,对茶文化的内蕴有很准确的把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5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马古道

    呵呵,秋叶孤陋寡闻,以前都没听说过茶马古道呢,谢谢云斑斑贴出来,让姐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2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马古道

    哪里有人,那里就有路。---所以云雾山的云雾茶享誉全国挖。好象还走向了世界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3 08:40 , Processed in 0.0821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