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3|回复: 5
收起左侧

[灌水]对口相声《砸诗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4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口相声 砸诗论
对口相声 砸诗论

甲:您认识我吗?
乙:恕我眼拙,不认识您。您是——
甲:我是一位墨客啊。
乙:哦!失敬失敬,原来您是磨客,敢问您家里用的是水磨啊还是驴拉的磨呢?
甲:我家里还没驴呢,是用手推的。。。。。。谁么呀!您瞅我这么斯文倜傥,能是开磨坊的吗?
乙(背)就这模样还斯文倜傥呢。。。。。。那您是。。。。。。
甲:我乃是文人墨客!
乙:文人。。。原来是位书生,失敬失敬!
甲(愤怒地):笃!不得无礼!
乙:我怎么无礼了?
甲:某虽不才,胸怀锦绣,腹有璇玑,知三坟,解五典,习五经,通六艺,有包吐天下之才,安邦定国之策,下马写露布,上朝作典章,纳千古文华之秀,集万代才子之长,纵颜回再世,亚圣重生,不过如此耳——这样的饱学之士,焉能以书生二字目之!
乙:哎哟我的妈呀,也没把他憋死。。。。。是我的不是了,得罪得罪。
甲:算了,我是何等身份,岂能和凡俗之辈一般见识!
乙:您瞧瞧。。。这么问您吧,您这么大学问,最擅长的是哪一门?
甲:我是大到兵书战策,小到诗词歌赋,无所不会,无所不精。
乙:大的咱也不敢问您,您就谈谈诗吧,这个我想和您讨教讨教。
甲:说道诗,古往今来,多少徒有虚名之辈,写了许多不通的东西,误人千载,流毒无穷啊,他们还这么大名气,其实诗词好不好看的是真才实学,名气不能说明问题,孔子曰:包子有肉不在摺儿上!我这么大学问,从来不让人知道!
乙:这还不让人知道呢!听您一说,这古代诗篇中错误不少啊!
甲:可不是,所以近来我正准备写一部《砸诗论》,把那些流传下来的谬误,好好说道说道。
乙:这个应该。哎,您能把您的大作介绍介绍吗?
甲:这样吧,你随便说一首唐诗,我来砸一砸。
乙:好。我说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这个可是名人名篇啊。
甲:句句都有毛病!
乙:怎么见得句句都有毛病?
甲:头一句毛病就不小:俗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黄河之水怎么流到白云中间了?还“远上”?
乙:咳!这个是打比方,说在远远望去,黄河之水好像和白云汇作一处一般。。。
甲:别说远远望去,就算坐上汽车,出东胜、过河套、下壶口、三门、洛口菏泽到东营,这黄河也还是在云彩下面吧。
乙:这。。。这是诗意。。。
甲:是诗意为先呢还是科学为先?
乙:这。。。当然是科学为先了。
甲:这不结了?其实只要改一个字:把“上”改成“下”。。。
乙:黄河远下白云间???这。。。
甲:这就叫一字为师!第二句也不妥,一片孤城,既是孤城,何来一片?既是一片,如何还是孤城?说!
乙:这个。。。。。。依着您呢?
甲:改叫一座孤城万仞山,就差不多了;下面也有毛病,下面两句是。。。是什么来着?
乙:不会背啊!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这个。。。
甲:这个与理不合啊,你想想:这个春风如果从来没渡过玉门关,这羌笛怎么知道杨柳是什么色儿呢?
乙:咳!这只不过是一种寄兴之手法。。。
甲:手法重要还是道理重要?圣人云:非理勿闻,非理勿言,非理勿视,非理勿听。。。。。。
乙:是这个非礼嘛!。。。您说说怎么改吧!
甲:改作“羌笛如知怨杨柳,春风早渡玉门关”。
乙:您别说,还真有些道理。
甲:什么话!我这么大学问,岂止一些道理而已!
乙:那我再问问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吧,这可是千古绝唱!
甲:有毛病!
乙:我还没说就开砸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怎么样!
甲:呀呀呸!如此错误百出之庸作,也能称得上绝唱!这个王。。。王什么来着?
乙:连这个都不知道还砸呢。。。王之涣。
甲:。。。反正就是他吧,实在是恬不知耻!就拿他第一句来说吧,夕阳是什么色儿的?
乙:这个,白日啊!
甲:说你没学问吧,想当年庄子鼓盆而歌曰:“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
乙:这是庄子唱的吗?
甲:这个不管,反正夕阳是红色的,所以这句要改成“人言白日依山尽”,别人说的,错了也不关我什么事儿!
乙:责任倒分得清楚。
甲:黄河入海流这一句。。。
乙:没错?
甲:也错!黄河冬天要封冻啊,近来由于水土流失,河床时常断流,试问冰冻之川,断流之水,如何入海“流”乎?
乙:甭乎了,说怎么改就得了!
甲:改“也道黄河入海流”,就是别人的事儿,不是我的事儿了。
乙:好吗!这后两句——
甲:后两句嘛,哈哈哈哈——
乙:不错。
甲:大错!
乙:大错您乐什么呀。
甲:这个人眼有其极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不过是泛称;杜甫一览众山小,不过是虚数,这个“千里”之数,他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有何凭证?甭说更上一层楼,就是更上28层,也看不了千里吧!不信您试试?
乙:不试!那么?
甲:改成“枉自欲穷千里目,可怜更上一层楼”
乙:好嘛!白爬了,什么没看见!这么看来您真的有学问,我能向您请教真是三生有幸啊。
甲(得意地):哪里哪里~
乙:真好比“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啊。。。
甲:等等等等,你这是什么诗,如此不通!
乙:大水词儿也砸呀。。。这是说人生四大奇遇啊。
甲:含混之至!久?什么是久?“一刻之别如三秋”,一刻钟是久;“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一天也是久;“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是久;“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一万年也是久,您这个久旱,是旱多久呢?
乙:这个~您爱旱多久旱多久吧!
甲:可改为“万年久旱逢甘雨”,第二句“他乡问故知”也不好,除了本乡就是他乡,试问我背着磨好的豆腐去镇里,碰上我们街边儿老二了,这样也叫奇遇?
乙(偷偷地):还是开磨坊的——那您说怎么改?
甲:改作“千里他乡遇故知”就奇了。
乙:是是是。。。哎,这个本来还有两奇,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甲:这个洞房花烛的确是挺美的~~·
乙:那就没错儿了?
甲:怎么没错儿?洞房花烛美倒是美,不过只要不是特殊情况,人人都有一回啊,向你这样二婚的,还不止一回呢。
乙:。。。谁啊?
甲:如果改作“方丈洞房花烛夜”就奇了。
乙:好嘛!崩问了,第四句一定是改成“道人金榜题名时”了?
甲:大家看看,学问人有教无类,像这位这样的资质,在我的循循善诱下也能学问见长!
乙:就这个呀!
甲:这样吧,孺子可教,我就收你这个徒弟,你交些束修来就算礼成了。
乙:凭什么呀。。。还束修。。。
甲:束修就是咸肉,你给我们家送个电磨也行啊。
乙:这个。。。不忙谈这些,您呢,先看看我自己写的一首诗,砸得合理,我就拜,甭说电磨,再加两头驴都成。
甲:你还会写诗?不急,你说说我听听,待我慢慢地砸来~~
乙:要开唱啊!听好了,题目叫作“送友人”:风吟离别声声慢,。。。
甲:等等,这个不对了啊,这个风刮起来,应该是一阵紧似一阵,怎么会声声慢?应该在后面加上“不能”两字!
乙:。。。第二句是秋染吴山点点愁。。。
甲:等等,这个也不对了啊,吴山点点愁怎么非得是秋天才能染?
乙:是说秋天叶色枯黄,好像人的愁容一般。
甲:愁了就得这个色儿?上次你媳妇儿不让你进门儿,你愁成那样,怎么也没变这色儿呢?
乙:谁呀。。。那?
甲:在后面加上两个字:也许,就通了,也就是说,你媳妇儿把你愁成这样,你的脸色儿也许黄,也许不黄!
乙:什么话!第三句“满目萧萧人已远”。。。
甲:胡说!你朋友走了没有?
乙:走了啊?
甲:走了还送?听得见吗?
乙:那没走呢?
甲:没走你说“已远”?不诚实,无操守,孔子曰:什么东西!
乙:哪儿跟哪儿呀!那怎么改?
甲:在后面加上“之前”就真实了,下一句!
乙:。。。一轮明月照苏州!
甲:浅薄!幼稚!浅薄而幼稚!
乙:又怎么了?这句没什么呀?
甲:这个月亮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它围绕地球运行,照耀世界各地,古人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怎么可能仅仅照苏州?这样没学问、没教养。孔子曰:林子再大,也没见过这路鸟儿!
乙:这是孔子说的吗!那依着您?
甲:在后面加上“等处”就合理了。
乙:合着我这诗让您一改,成了“风吟离别声声慢不能,秋染吴山点点愁也许;满目萧萧人已远之前,一轮明月照苏州等处”?
甲:长学问吧!
乙:什么乱七八糟的。。。。。。
甲:那个电磨的事儿。。。?
乙:电磨的事儿先别忙,我且问问您:合着就您这么大学问,怎么不见您的大作啊?
甲:你是问我的大作?
乙:是啊?
甲:要不我说你笨呢。。。。。。你是当真不知?
乙:当真不知。
甲:果然不知?
乙:果然不知。
甲:。。。。。。我要自己会写,费这个劲儿砸什么诗啊!
乙:。。。。。你啊!

(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6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对口相声《砸诗论》

歪批“三国”的翻版,暴笑!
又见水木,甚喜:)先拜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8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对口相声《砸诗论》

呵呵,谢水木的相声,很喜欢啊,以后再有一定要记得给偶们看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11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对口相声《砸诗论》

水木以后写滴诗俺来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1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对口相声《砸诗论》

俺先砸你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9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对口相声《砸诗论》

挺有意思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3 07:24 , Processed in 0.0784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