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6|回复: 8
收起左侧

[原创]五月晋中行之古民居篇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8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星飞鹭白在 2005/06/08 02:10pm 第 5 次编辑]


       http://bbs.xiaoi.com/upload/sf_200472305046.gif

山西是我国保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著名学者梁思成称之为“全国古建筑的宝库”。在这座宝库中,最难能可贵的是有一批建于明清时期至今保存完好的民居大院,如祁县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常家大院,太谷县的曹家大院,以及近几年才发现的规模宏大后来居上的灵石县王家大院等。这些古民居以独特的形态镶嵌在晋中这片黄土高原上,见证着昔日晋商的兴衰史,亦成为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古代汉民俗文化的缩影。
   此次晋中之行,由于时间关系,仅用一天的时间看了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大院即: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走马观花的穿行在这些深宅大院中,不断感叹着古代人们的勤劳与智慧,再次领略了宏大精致的古民间建筑的无穷魅力。

       http://bbs.xiaoi.com/upload/sf_200472305046.gif

一,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灵石县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是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的宅院,为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现已开放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和孝义祠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45000平方米。
   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东西对应依山势而建,中间用一桥相连。大小院落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连接,多为布局有序方正端庄的四合院式。木雕,砖雕,石雕,匾额,盈联随处可见,画梁雕栋,品类繁多,制作精美。
   
下图为王家大院高家崖建筑群的主门——东堡门。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jpg
高家崖院内的主街道。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1.jpg
高家崖院落之一。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2.jpg
高家崖院落之二。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3.jpg
院落的后院东西厢房二楼多为绣楼。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4.jpg
绣楼室内一角。可以想见昔日大家闺秀封闭而优裕的生活。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5.jpg
凝瑞居又称府第门院,分前院,中院,后院,是王家大院高家崖部分的代表院落之一。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6.jpg
府第门除迎接贵宾或举办婚丧大事外,一般不开放,平时进出多走侧门。门内通道长而曲折,行走其间大有曲径通幽之感。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7.jpg
雕刻精美剔透的房门帘架。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8.jpg
窑洞式门窗的雕花窗棂。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9.jpg
石雕“吴牛喘月”。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10.jpg
精美的柱础石。简直就是一件石雕艺术品。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11.jpg
错落有致的院落群。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12.jpg
连接高家崖与红门堡两大古建筑群的石桥,桥的另一端通向红门堡的侧门。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13.jpg
红门堡的堡墙似城墙,最高处达28米。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14.jpg
红门堡内的主干道,路面用大块河卵石依山势铺筑,不仅是大院内唯一的人行通道,而且还有排洪功能。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21.jpg
红门堡内的“树德院”。此院是王氏十六世孙中宪大夫王中辉及其子奉直大夫王文山的宅第,一家三代显赫官场,因此,这是一座官式系列住宅。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23.jpg
“树德院”内的前堂大厅。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24.jpg
造型优美,雕刻极精的雀替。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25.jpg
集多种雕刻技法于一体的垂花门木雕。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26.jpg
小巧精致的柱顶石。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27.jpg
鼓型柱础石。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28.jpg
门石石雕。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29.jpg
精巧灵动的石雕小品。造型玲珑清秀,工艺精湛细腻,令人把玩不尽。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30.jpg
圆形石雕照壁。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31.jpg
巨型砖雕“麒麟”。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32.jpg
屋脊一角。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33.jpg
院落之间的小巷。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34.jpg
气势宏伟的红门堡大门。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35.jpg

   二,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东北12公里处的乔家堡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又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由6个大院,19个小院,313间房屋组成,占地8724。8平方米。乔家大院比王家大院开发的早,又因曾作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外景地而著名。
下图为乔家大院的大门,据传,上面的“福种琅环”匾额是慈禧所赐。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36.jpg
乔家大院院落之一的“退思”门。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37.jpg
乔家大院院落之一。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38.jpg
院落之二。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39.jpg
垂花门厅。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40.jpg
精美繁复的门楣雕饰。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41.jpg
院落一角。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42.jpg
《大红灯笼高高挂》主要在此院中拍摄。这个场景经常在电影中出现。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43.jpg
室内陈列的服饰。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44.jpg
乔家人乘坐的马车。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45.jpg
乔家大院内连接各院落的主通道。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6963_46.jpg

http://bbs.xiaoi.com/upload/sf_200472424653.gif

http://www.yuandi.com/wysc/xiantiao/xt5/train.gif

[sound]http://www.rdzn.net/midi/wav2/gzgsls.wav[/sound]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9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月晋中行之古民居篇

  记得看过美国传记作家罗比·尤恩森写过这样一段文字,从网上搜了出来,与大家共享:
  宋霭龄第一次跟随孔祥熙回山西老家时,“据她所知,那里的生活是艰苦的,原始的,但她完全想错了。当她坐着一乘由十六个农民抬着的轿子,进入孔祥熙的故乡山西省太谷县时,她惊异地发现了一种前所未闻的最奢侈生活……仅在这个院子中服侍她的佣人仆役就有七十多人。这样的事并不仅仅发生在孔祥熙一个家族之中,这座县城中许多商人家族都过着同样的日子……当时一些重要的银行家住在太谷,这里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0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月晋中行之古民居篇

下面引用由一羁红尘2005/06/09 06:54am 发表的内容:
  记得看过美国传记作家罗比·尤恩森写过这样一段文字,从网上搜了出来,与大家共享:
  宋霭龄第一次跟随孔祥熙回山西老家时,“据她所知,那里的生活是艰苦的,原始的,但她完全想错了。当她坐着一乘由十 ...
是啊,在中国近代史上,晋商的地位是突出的,他们的商业活动遍及全国甚至对外经贸。手中有了钱,就在老家大兴土木,建起了一片片豪宅大院,过起优裕奢侈的生活,这与那片黄土地的大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在当时,晋中一带就是富商大贾比较集中的地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月晋中行之古民居篇

很想跟随小白哥哥一起去晋中一游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0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月晋中行之古民居篇

下面引用由红了樱桃2005/06/10 02:49pm 发表的内容:
很想跟随小白哥哥一起去晋中一游呢!
好啊,下次一定带MM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1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月晋中行之古民居篇

我可从来是喜欢把棒槌当成真的呢,哥哥,别允诺太多的空头支票啊,到时可就无法兑现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1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月晋中行之古民居篇

羡慕白哥走南闯北滴逍遥哇。。。。。。
以前俺师父贴了图片时候,俺觉得文字方面太少,,,,呵呵,这次白哥也是哇,,,有偷懒嫌疑诶:)
古民居可能也就是在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才能保护的挺好,现在好多地方都是仿古新建的,远远看上去还行,近看一点意思都没,,呵呵可能是心理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月晋中行之古民居篇

下面引用由山东方言2005/06/11 08:57am 发表的内容:
羡慕白哥走南闯北滴逍遥哇。。。。。。
以前俺师父贴了图片时候,俺觉得文字方面太少,,,,呵呵,这次白哥也是哇,,,有偷懒嫌疑诶:)
古民居可能也就是在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才能保护的挺好,现在好多地方都是 ...
建议方言去看看心理医生为好,不,是去找个那,,shou 医,呵呵,别生气,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2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月晋中行之古民居篇

下面引用由山东方言2005/06/11 08:57am 发表的内容:
羡慕白哥走南闯北滴逍遥哇。。。。。。
以前俺师父贴了图片时候,俺觉得文字方面太少,,,,呵呵,这次白哥也是哇,,,有偷懒嫌疑诶:)
古民居可能也就是在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才能保护的挺好,现在好多地方都是 ...
俺的“偷懒理论”是:让大家多看照片,自己去体会。。。比文字的描述更能身临其境。。。呵呵。
方言说的对,仿古作旧的永远没有古建筑独有的神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22:21 , Processed in 0.0764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