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9|回复: 4
收起左侧

[分享]我们还能承担什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9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尺素几痕在 2005/08/30 07:42am 第 1 次编辑]

我们还能承担什么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使用“诘问”两个字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在我的观察形成的印象当中,不太容易碰上一个。在这儿我想提起一个人,屈原,这位曾经踟躇汩罗江畔、最终投身而入的男人,战国后期的伟大诗人。哦!您一下子记起来了,中学课本上就已经学过。您也许要问:都过去几百年了,还提他干嘛呢?
  屈原有篇赋叫做《天问》,意思是跟“诘问”差不多的,都有思考中的追问之意。不知道是古人的胆子比起我们来是太大了呢,还是现在的我们较起古人来胆子太小了,总之,我感觉到我们不如古人大胆地使用语言,更没有大胆地使用语言时的思想根基,这一思想根基越来越弱,使我们感觉不到它再有什么力量。追问源于深深的甚至是痛苦的思考,这种穷极洪荒、力撼乾坤的追问足以刺穿穹顶之上的蓝天,足以击碎现世世界皴裂的大地。没有了思考,没有了追问,我想问一声:我们还能承担什么?
  在《天问》中,屈原没有休止地画了一百七十多个富有探索力的问号,那弯弯曲曲的问号像细细的颈子承受着思考的沉重。两千多年来,历史的洪流也没能把这些问号拉直,它们仍状如铁钩。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这位广袖长袍的诗人很想力陈弊政,重振朗朗乾坤,而事实上左右掣肘,使他的宏愿不能得以实施。眼看国运一步步向着颓势发展,他的心都在疼痛。他的精神负担是非常沉重的。他极力想承担些什么。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名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主人公托马斯认为:思想并不能拯救生命。按托马斯的观点,不难理解为:思想有时会葬送生命。我想,屈原就是被他自己的思想葬送掉了。
  我想引用另一位捷克作家哈维尔的话说:“一个无权无势的个人敢于为真理而呐喊,并以自己个人的全部生命来支持自己的声音,……即使在今日世界,特别是在饱受烈风煎熬的前哨中仍然可能用个人经验和自然世界去对抗权力,揭穿它,……。”哈维尔把“承担”作为知识分子的职责,他把“勇气”作为知识分子的品格,他在直面世界的黑暗和直面自身的黑暗中获得道德上的自足。我想,屈原若九泉下有知,他会死而瞑目,他极力想承担什么的心愿已没有了种族之分,它扩展到了疆域的限制之外,它成了全世界民众不能推卸的责任。承担,代表着一种集体精神。
  我们不难看出,米兰·昆德拉是一位充满智慧的人,他采取的是冷眼看人间发生和发展的方式。他在观看自己祖国的时候也是如此。昆德拉流亡到西欧之后,再回头反观国内一切荒谬透顶的事件,反而有种距离当中的疏离感。昆德拉如一耄耋老人,看透了历史的风烟。历史已然如此。他得出结论是:不参与才是真正的参与。因而他有一种很强烈的置身于事外的态度。而哈维尔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被看作是贞 德、布鲁诺和甘地这一类的人。对外,他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理论,进行着“警戒的、深思的、专注的抗拒”;对内,他深入到心灵深处去,发掘出灵魂里崇高的因子,摒弃那些卑劣的因子。哈维尔坚持认为,心灵比智慧更加重要,承担比回避更加重要,参与比置身事外更加重要。哈维尔决不离开自己的祖国,他与自己的同胞共同承担历史的苦难。他觉得,只有承担了历史的苦难,才能拥有对祖国的未来发言的权利。
  如此看来,深知国家危难却乐于在惰性气体中沉沦的青年,我们还能承担什么?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锐气和惰性的斗争同样是激烈的。传统文化注重进取,但更讲中庸;要求建树,却反对新异;追求自由,但偏向无为。在这种缓进而速停、名哲乃保身的气氛中,锐气和惰性在天平上法码同等,甚至惰性时常占有优势,尤其倍受多数封建统治者的宠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太多的惰性,而惰性就这样一直积存下来。
  我们没有理由否认,当代人们的人格层面存在着某些盲点。这些盲点,人们在有意地回避,人们的眼睛怔怔地盯住灯红酒绿,昭示了人们心灵与精神的危机。自先秦以来,在中国的知识谱系中,一直异乎寻常地关心智慧问题而又异乎寻常地忽略心灵问题。在西方早我们几年的心理体验小说,为什么让中国的年轻人手不释卷?因为他们心灵若渴!在大环境中,心灵总是由来已久地被忽略,导致自己也不去认真地对待它,认清它。先秦诸子里,有一些生命哲学的成份顽强在存在着,就是庄周。其他诸子几乎都在讨论智慧的问题。在一个暴力泛滥的社会里,在一个没有自由的社会里,在一个压抑个性的社会里,如何运用智慧生存下来并且很好地生存下来,这需要极为发达的智慧。我们往往把精力集中到玩弄智慧与智慧的较量上,而无暇对心灵进行耕耘。在赤裸裸的搏斗中,“心灵”远远不是“智慧”的对手。“心灵”是非功利的,而“智慧”则是功利十足的。
  没有心灵来支撑的智慧是种什么样的智慧?请设想一下胸腔里没有心脏在跳动的会是什么?它只能是怪物,妖魅。这种智慧畸形发展的传统已经内化到我们的血液之中。我们脑海中便浮现一张张年轻稚嫩却极度冷漠的脸。
  哈维尔强调他的“心灵自足”,这是人格独立的起点。灵魂比智慧更重要。从自己的内心里生发出来的信仰,是坚不可摧的信仰。我们,是不是就缺乏这样一种信仰?生存往往是一个人的最高信仰,为了自我的生存可以放弃所有的原则和所有的承担,我们都在为自己而活。我们常常嘲笑这讥讽那,对世间的一切嗤之以鼻,却不敢像哈维尔、屈原一样“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由王朔热热闹闹炒作的话题很多,这位王先生狂傲地骂这个骂那个,无非是招揽众多对他注目的眼光。我都不好意思问他一声:他究竟承担起了哪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人格和精神资源的厚重与稀薄,是我们身上愈益表现的症候,它很可能由一疮疥引发绝症,使其“癌变”,并进一步转移,令我们病入膏盲,寿不终却不得不寝。放弃了承担的我们,就是在喃喃着这样的潜台词:我们要知行脱离,抛弃统一,我们不承担“社会良心”的角色,我们洋洋自得地以为这就是一种进步。仿佛我们才是真正地救世主,因为“怀才不遇”,才让我们“救世主”的角色无从扮演。
  责任感的丧失意味着尊严的丧失,责任感的丧失意味着灵魂的缺席,没有责任感也就没有了人格力量,没有责任感也就没有思想的穿透力。我们难道愿意成为一个被抽去灵魂的活尸?
  我们还能承担什么?这问号坠得我们脖子发酸,坠得我们不能再掉以轻心和漠然视之。纵使脖子细细的,也要把它从屈原的《天问》中捧一个过来,扛在我们窄窄的肩上。我们不能没有敢于承担的肩膀,不能没有一种不怕脱肤碾肉之磨砺的精神。
  有时,我们需要忘却一些无关紧要的记忆;而更多的时候,需用一生来谨记:我们还能承担什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9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我们还能承担什么

有时,我们需要忘却一些无关紧要的记忆;而更多的时候,需用一生来谨记:我们还能承担什么?
呵呵,这个就是尺素得诘问了吧,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9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我们还能承担什么

传统文化注重进取,但更讲中庸;要求建树,却反对新异;追求自由,但偏向无为。在这种缓进而速停、名哲乃保身的气氛中,锐气和惰性在天平上法码同等,甚至惰性时常占有优势,尤其倍受多数封建统治者的宠爱。
看妹妹的这个帖子,凝月要考虑的很多很多,人在世上,本身就是要去不断诘问自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1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我们还能承担什么

无论是有所知觉的我们,还是无所知觉的我们,都无不承载着--文化。数千年的文化。无论他是一种何等的文化,又或散发着何等的气息,你我都不自觉的承载 :)累了自然会想到休息。是谁在说人心不古?不正是你我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8-31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我们还能承担什么

    时刻警醒,才能更好。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9 19:22 , Processed in 0.0761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