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8|回复: 19
收起左侧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7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无尘秋水在 2004/10/21 08:59am 第 2 次编辑]



中国诗的历史和音乐一样源远流长,诗作浩如烟海。
与音乐如鱼水密不可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它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史记·孔子世家》中就有:“诗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之说。
所谓“皆弦歌之”,便是一边抚琴一边吟唱。
在这个帖子中,我会把有关琴的诗词抄录给各位朋友,
让我们一道来品味它的简洁朴素、清新流畅和含蓄深远。
同时,也热切地期盼您的参与。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行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梦寐求之。
求之不得,梦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这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诗经·常棣》(摘句)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357.gif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4-10-17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这丫头去烧火,真的是浪费人才^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7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江南水乡,美文几卷,文采夺锦,乐不思蜀,流连往返。
    喜欢小语,五色笔端,常显缜密,才思隽秀。
    吟风斑竹,性情温和,颇为人道。一丝一毫,怡然自得。
    烧火丫头,无尘秋水,端茶倒水,丝竹案牍,风声雨声,其乐融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7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秋水觉得题目不是尽人意,想修改得更完美一点,可是我一时也想不出来~~~
    吟风,小语,无语,红尘,斋主,烟雨潮,还有其他的朋友可否帮忙想一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真可以跟杨门排风媲美呢    一武一文
    蝴蝶恋花美
    雨落鱼戏水
    桃花乱纷飞
    雁子久徘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4-10-17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让我帮你排版个文字什么的我在行,让我题题目,呵呵,我闪,各位贤能上吧^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7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谢谢青青,清茶一盏,略表敬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7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下面引用由吟风听月2004/10/17 11:31am 发表的内容:
    让我帮你排版个文字什么的我在行,让我题题目,呵呵,我闪,各位贤能上吧^_^
    呵呵,从吟风老师这已经学了好多,感激还来不及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7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读了,我喜欢的写琴的诗有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7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那,铁马斑竹,可不可以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7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这个贴子最后由烟雨潮在 2004/10/17 01:31pm 第 7 次编辑]

    创意不错,版排的有点乱,也许我的屏是1024*768,四句可回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7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确实如此,我重新编辑下,谢谢烟雨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7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经过烟兄一指点,果然帖子顺眼了不少,再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7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已阅,学习过了,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7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诗经中各篇都可合乐而唱,有时真是向往,不知这一首首来自两三千年前的诗作合乐而歌时是何等悠扬……
    最想听的还是那几句“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20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哈哈,又来一只会欣赏妙文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0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小语采撷的这句话,也是秋水深深喜欢的~~~
    问好江南闲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20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偶来晚了。。。欣赏。。。
    另,秋水,如果只是谈诗经里的琴,是否不应该说是“琴的诗词”,而应该是“琴的诗”?
    其实,关于琴,红尘印象最深的不是诗经,而是李白的那首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寥寥20个字,意境悠远,回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1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红尘,你来啦!
    恩,听完你的话我决定把题目改一字,“情”换做“琴”
    诗琴画意话诗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22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琴画意话诗经 高山流水留知音

    下面引用由无尘秋水2004/10/21 08:39am 发表的内容:
    红尘,你来啦!
    恩,听完你的话我决定把题目改一字,“情”换做“琴”
    诗琴画意话诗经
    呵呵,好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2-22 15:30 , Processed in 0.0863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