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9|回复: 15
收起左侧

桂林山水与五律二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5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越隐士在 2005/10/30 11:45am 第 6 次编辑]

    “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集“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是天下至美;可惜我没有去过。但我去过“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游览过风光秀丽的漓江。在被桂林和漓江醉倒的同时,我启动了尘封已久的笔墨,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影动游鱼戏,波明象鼻临。平畴飘玉带,芦笛逸清音。
  九马丹青画,一江烟雨琴。漓秋多胜景,夜月作诗吟。
  ——五律·桂林行(下平十二侵)


   

  峰倒碧波盈,漓江暮霭青。兴坪山似画,阳朔水如晶。
  玉璧江心映,船歌岸柳听。金秋渔火夜,百里尽蝉鸣。
  ——五律·漓江(进退格,下平九青,八庚)

   

把它帖到[徽山皖水],希望大家能喜欢。——古越隐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5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山水与五律二首

物境很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7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山水与五律二首

  看了,更喜欢第二首。
  第一首中有个别地方,我提点看法,与隐士大哥探讨。“平畴飘玉带,芦笛醉清音。”“平”句感觉不妥,此句如果是写平原上的一脉江水,那就准确了。“芦”句中“醉”也值得商榷,如改成“逸”是否好点?“烟雨琴”我认为“烟雨情”可能更好。
  第二首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0-27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山水与五律二首

    从字词中感觉确实美,有图片吗?饱饱眼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8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山水与五律二首

    下面引用由网底之蛙2005/10/27 01:25pm 发表的内容:
      看了,更喜欢第二首。
      第一首中有个别地方,我提点看法,与隐士大哥探讨。“平畴飘玉带,芦笛醉清音。”“平”句感觉不妥,此句如果是写平原上的一脉江水,那就准确了。“芦”句中“醉”也值得商榷,如 ...
        蛙蛙的意见有一定的道理,我对颔联也不太满意,原想用“象鼻饮玉水,芦笛奏清音”来构一律联,但无论按平水韵或新韵,都无法组成律联,只好放弃。改成“平畴飘玉带,芦笛醉清音。”平有平地而起的意思,但此意与飘相重,理解为平原,则与桂林地貌不符。“芦笛醉清音”与“一江烟雨琴”都从听觉上说,意重,也不好,现把它改为“秀峰飘玉带,芦笛醉春心”。春心谓动情,为“芦笛,(物象,实为桂林山水)而动,突出了桂林的美。“秀峰飘玉带”是指在两旁秀峰之间漂流着如织如带的美丽的漓江。
        蛙蛙认为”烟雨情”比“烟雨琴”可能更好,我不认同。一来,按平水韵是两个韵部,不能混用,用即出律,是诗家大忌。二来,用晴太平,缺少诗意。用“琴”比“情”更有意想不到的妙处。烟、雨是物象,加上“琴”就组成了意境,这句诗是说,无论是晴天(烟),还是雨天(雨),漓江美丽的风光都像用钢琴演奏出的交响乐那样美丽动听,用了通感的表现手法,从听觉上写出了漓江的秀美。与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有异曲同工之妙。
        涵馨要的图片可到红豆树下去找,是乐意斑竹传上来的,很配这两首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我不会贴图,希望斑竹把它帖在一楼,使它相得益彰。顺便把我修改过的诗句,也在一楼改一下。
        古越隐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8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山水与五律二首

    下面引用由网底之蛙2005/10/27 01:25pm 发表的内容:
      看了,更喜欢第二首。
      第一首中有个别地方,我提点看法,与隐士大哥探讨。“平畴飘玉带,芦笛醉清音。”“平”句感觉不妥,此句如果是写平原上的一脉江水,那就准确了。“芦”句中“醉”也值得商榷,如 ...
        蛙蛙的意见有一定的道理,我对颔联也不太满意,原想用“象鼻饮玉水,芦笛奏清音”来构一律联,但无论按平水韵或新韵,都无法组成律联,只好放弃。改成“平畴飘玉带,芦笛醉清音。”平有平地而起的意思,但此意与飘相重,理解为平原,则与桂林地貌不符。“芦笛醉清音”与“一江烟雨琴”都从听觉上说,意重,也不好,现把它改为“秀峰飘玉带,芦笛醉春心”。春心谓动情,为“芦笛,(物象,实为桂林山水)而动,突出了桂林的美。“秀峰飘玉带”是指在两旁秀峰之间漂流着如织如带的美丽的漓江。
        蛙蛙认为”烟雨情”比“烟雨琴”可能更好,我不认同。一来,按平水韵是两个韵部,不能混用,用即出律,是诗家大忌。二来,用晴太平,缺少诗意。用“琴”比“情”更有意想不到的妙处。烟、雨是物象,加上“琴”就组成了意境,这句诗是说,无论是晴天(烟),还是雨天(雨),漓江美丽的风光都像用钢琴演奏出的交响乐那样美丽动听,用了通感的表现手法,从听觉上写出了漓江的秀美。与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有异曲同工之妙。
        涵馨要的图片可到红豆树下去找,是乐意斑竹传上来的,很配这两首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我不会贴图,希望斑竹把它帖在一楼,使它相得益彰。顺便把我修改过的诗句,也在一楼改一下。
        改后的诗如下
    影动游鱼戏,波明象鼻临。秀峰飘玉带,芦笛醉春心。
    九马丹青画,一江烟雨琴。漓秋多胜景,夜月作诗吟。
    ——五律·桂林行(下平十二侵)
    峰倒碧波盈,漓江暮霭青。兴坪山似画,阳朔水如晶。
    玉璧江心映,船歌岸柳听。金秋渔火夜,百里尽蝉鸣。
    ——五律·漓江(进退格,下平九青,八庚)

        古越隐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8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山水与五律二首

    多谢隐士发了五律两首,凝月不善律诗,如今正好学习了。
    影动游鱼戏,波明象鼻临。平畴飘玉带,芦笛醉清音。
    九马丹青画,一江烟雨琴。漓秋多胜景,夜月作诗吟。
    凝月现在在外,先对第一首妄言几句:
    起句“影动游鱼戏”,五字虽然简短,给人好一幅画面!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浮动着暗色的影子,仔细一看,原来是悠闲自得的鱼在嬉戏。接着是“波明象鼻临”,凝月没有去过桂林,想象隐士所写应是象鼻山了。颔联“平畴飘玉带,芦笛醉清音”中有景有画有音,语句优美,意境同样是清和唯美。颈联“九马丹青画,一江烟雨琴”承接颔联描述,而增加了自己的体会。尾联“漓秋多胜景,夜月作诗吟”是综述加议论,同时点明了时间。全诗读来美丽和谐,清新自然。
    缺点凝月也妄谈一二:第一句的“影动游鱼戏”初读,凝月觉得不错,但是细品后觉得稍有不妥,因是起句,未能起到引领全诗,引人入胜。凝月没有去过桂林,也没有在夜晚欣赏鱼戏,所以对影动而生游鱼戏一说不加议论。后一句的象鼻浅见是最好弱化,凝月对漓江山水的名字不熟悉,不知道后面的句子中是否还有风景点的名字出现,所以有这样的说法。
    颔联和颈联所述风景优美,短短十四字凸现了桂林的地域特色,尤其是“一江烟雨琴”一句凝月非常欣赏。浅见如果这两联成为五绝比五律更出色,也更完整完美。不过我和呱呱的意见不同,因颔联中有清音,所以烟雨琴正好是诠释了清音,对于“醉”凝月考虑的是“做”,这样后面的“烟雨琴”突出了清音的幽韵,但是把芦笛和清音之间的关系改变了。
    以上不对处,还请隐士多多指正。
    第二首凝月明天再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8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山水与五律二首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越隐士在 2005/10/29 07:23am 第 3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5/10/28 06:22pm 发表的内容:
    多谢隐士发了五律两首,凝月不善律诗,如今正好学习了。
    影动游鱼戏,波明象鼻临。平畴飘玉带,芦笛醉清音。
    九马丹青画,一江烟雨琴。漓秋多胜景,夜月作诗吟。
    凝月现在在外,先对第一首妄言几句:
    ...
        感谢凝月点评,愿于凝月探讨。
        癸未年我去桂林,到过漓江,漓江的水很清,也不深,时可见有鱼在水,有人在水边捕鱼,便以写景的"影动游鱼戏"起兴,这毕竟在写桂林的水。这悠闲的画面现在也只有桂林才有。
       “波明象鼻临”是从古人“象鼻分明饮玉河”的诗句启发而来。桂林的象鼻山因山形酷似一头伸着鼻子汲饮漓水的巨象而得名,简称象山,长108米,宽100米,山体占地1.3万平方米。它神奇壮观、形神兼备,鼻脚之间造就的水月洞如同一轮临水皓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象鼻山是桂林城的象征,桂林的城徽。所以,“波明象鼻临”是写桂林不可缺少的一笔。
        原诗颔联是“平畴飘玉带,芦笛醉清音。”蛙舵说“平”句感觉不妥,此句如果是写平原上的一脉江水,那就准确了。“芦”句中“醉”也值得商榷,如改成“逸”是否好点?颔联本想用“象鼻饮玉水,芦笛奏清音”,但平仄不合律故放弃,现在想来还是改成“秀峰飘玉带,芦笛奏清音”为好。“秀峰飘玉带”容易理解,就是两旁青峰之间有一条美丽的漓江。芦笛是桂林又一名胜。芦笛岩位于桂林市区西北部,玲珑幽邃、壮观奇特。岩洞内最高处18米,最宽处93米,游程500多米,洞内的景物多姿多彩、千奇百怪,有从洞顶垂下的石乳,有从地上向上生长的石笋,还有石乳与石笋连接而成的石柱;那些被大自然雕琢成不同形状的,则被人们叫做石幔、石枝、石花、石瀑等;有些石头内空,敲打时会发出悦耳的声响,则根据其声音的高低,分别称做石琴、石鼓、石钟等。由这些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钟乳石构成了芦笛岩内的四个洞天:“石幔层林”、“天柱云山”、“水晶宫”和“曲径画廊”,而当游人置身于“狮岭朝霞”、“高峡飞瀑”、“塔松傲雪”等一个个神秘虚幻的景观时,仿佛是在神话世界里周游一般。芦笛岩是桂林众多奇妙岩洞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不愧为 “大自然艺术之宫”。“芦笛奏清音”能很好地表达出这一意境。颔联的芦笛岩未能与象鼻山构成一律联,至今仍感到遗憾。
        蛙蛙颈联的对句认为”烟雨情”比“烟雨琴”可能更好,我不认同。一来,按平水韵是两个韵部,不能混用,用即出律,是诗家大忌。二来,用晴太平,缺少诗意。用“琴”比“情”更有意想不到的妙处。烟、雨是物象,加上“琴”就组成了意境,这句诗是说,无论是晴天(烟),还是雨天(雨),漓江美丽的风光都像用钢琴演奏出的交响乐那样美丽动听,用了通感的表现手法,从听觉上写出了漓江的秀美。与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一句得到凝月的赏识很高兴。到这里写的均是白天的景。
        首联出句写水,对句写山。颔联写漓江与芦笛岩,颈联则用特景的手法,浓笔写漓江美丽。尾连借“夜月作诗吟”来说明桂林的美不仅感动了人,而且醉倒了天上美丽的月亮来收笔。起到奇峰突起的效果。
        与凝月探讨感到很高兴。
    改后的诗如下
      影动游鱼戏,波明象鼻临。秀峰飘玉带,芦笛奏清音。
      九马丹青画,一江烟雨琴。漓秋多胜景,夜月作诗吟。
      ——五律·桂林行(下平十二侵)


       

      峰倒碧波盈,漓江暮霭青。兴坪山似画,阳朔水如晶。
      玉璧江心映,船歌岸柳听。金秋渔火夜,百里尽蝉鸣。
      ——五律·漓江(进退格,下平九青,八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9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山水与五律二首

      我在原作中加入了图画,两首诗与两幅画配的很和谐.第一幅画很有"玉璧江心映,船歌岸柳听。金秋渔火夜,百里尽蝉鸣。"的意境,第二幅画则有"九马丹青画,一江烟雨琴。"的神韵,  
      你没有去过桂林,有了图片,可帮助你对此诗的理解。希望能看到你精彩的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9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山水与五律二首

    下面引用由古越隐士2005/10/29 04:21pm 发表的内容:
      我在原作中加入了图画,两首诗与两幅画配的很和谐.第一幅画很有"玉璧江心映,船歌岸柳听。金秋渔火夜,百里尽蝉鸣。"的意境,第二幅画则有"九马丹青画,一江烟雨琴。"的神韵,  
      你没 ...
    多谢隐士费心了,晚上凝月好好体悟.
    看了这样的美图,真是不胜感叹桂林的山水如此之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9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山水与五律二首

    下面引用由古越隐士2005/10/28 09:11pm 发表的内容:
    感谢凝月点评,愿于凝月探讨。
        癸未年我去桂林,到过漓江,漓江的水很清,也不深,时可见有鱼在水,有人在水边捕鱼,便以写景的"影动游鱼戏"起兴,这毕竟在写桂林的水。这悠闲的画面现在也只有桂林才有。
    ...
    个人感觉喜欢平畴,因为这里的平不是做平原理解,而是江面的平荡如镜,平畴给人的遐想也比秀峰要多,秀峰虽然不错,没有平畴中的意境和语境深远,这也许是凝月自己的错觉,但是诗词论的是心,凝月好说“唯心”这也就是诗词容易给人不同的感觉主要原因了,作为原创者自然是最终解释人,所以凝月只提自己的微薄看法,仅供参考。
    奏和醉相比,凝月觉得都没有更好突出芦笛岩深藏的美,从练字上需要多斟酌,杜甫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句,虽然难以达到,但是可以做为对自己的要求。
    好诗不厌改,欣赏隐士的谦虚和好学,这点值得凝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9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山水与五律二首

    峰倒碧波盈,漓江暮霭青。兴坪山似画,阳朔水如晶。
    玉璧江心映,船歌岸柳听。金秋渔火夜,百里尽蝉鸣。
    这首五律紧扣画面,首联点明时间“暮霭”,在描写的顺序上是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由看到听,情景交融,美不胜收。颔联和首联承接自然,颈联和尾联很有情致。
    山水景上隐士用的是错落法,使得展开上的层次感弱了,仅限于画面的本身。由山水图如何再深入一层,凝月也是困惑中,愿与隐士一起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9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山水与五律二首

    你的意见我会参考,其实,平畴也好,秀峰也好,我都不甚满意.等斟酌满意了,再帖到诗韵去,现在的诗韵,评论没有味道,还不如这里找一个懂文学的,进行探讨.另一首漓江写得如何,也想听听你的意见.蛙舵说,把它改成"芦笛逸清音",用"逸"如何?想听听你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30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山水与五律二首

    下面引用由古越隐士2005/10/29 09:32pm 发表的内容:
    你的意见我会参考,其实,平畴也好,秀峰也好,我都不甚满意.等斟酌满意了,再帖到诗韵去,现在的诗韵,评论没有味道,还不如这里找一个懂文学的,进行探讨.另一首漓江写得如何,也想听听你的意见.蛙舵说,把 ...
    细读了,呱呱的“逸”字和前文很合配,有内在的风秀之气。
    漓江一首我也写了几行,隐士可以翻到前页看。
    凝月喜欢诗词,但自忖也不是懂的人,看过你和呱呱的诗论,非常欣赏,愿与你们同学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0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山水与五律二首

    你的评析很好,给我的启发也很大,这一首诗也想听听你的意见.  
      峰倒碧波盈,漓江暮霭青。兴坪山似画,阳朔水如晶。
      玉璧江心映,船歌岸柳听。金秋渔火夜,百里尽蝉鸣。
      ——五律·漓江(进退格,下平九青,八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31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山水与五律二首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5/10/29 09:30pm 发表的内容:
    峰倒碧波盈,漓江暮霭青。兴坪山似画,阳朔水如晶。
    玉璧江心映,船歌岸柳听。金秋渔火夜,百里尽蝉鸣。
    这首五律紧扣画面,首联点明时间“暮霭”,在描写的顺序上是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由看到听,情景交融, ...
    凝月写得简单了,但是感觉都已在其中了:)
    隐士对诗的认真态度,凝月非常赞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8 08:21 , Processed in 0.0820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