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9|回复: 12
收起左侧

[转帖]“林荫道”还是“林阴道”?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7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王佩
  有一家报纸转载了一张图片,标题是“影星乌玛?瑟曼与富翁男友林荫道上缠绵”,报纸印出来,编辑部一片哗然,原来标题被校对改成了“影星乌玛?瑟曼与富翁男友林阴道上缠绵”。编后会上,有编辑大声朗读道:“影星乌玛?瑟曼与富翁男友林,阴道上缠绵。”

  校对改得并没有错,他们是照章办事,其依据的是1985年出台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该表是这样规定的――“荫”通读为“yin(去声)”,“树荫”、“林荫道”应作“树阴”、“林阴道”。也就是说,“荫”字在读“yin(阴平)”时,都要写成“阴”;只有用在读“yin(去声)”的时候,才写成“荫”。
  《审音表》在施行过程中,遭到了人们的质疑。如果这么改,那一些涉“荫”的地名、人名、专有名词怎么办?北京有个柳荫街,济南有个槐荫区,戏曲有出《槐荫记》,还有不少名叫“荫南”的人,难不成都要统统改成“阴”,或者改读“yin(去声)”吗?还有成语“绿树成荫”,难道也要写成“绿树成阴”?
  面对这些质疑,语言专家后来做出了妥协,凡是这些专有名词中的“荫”字,都依然保留。如此说来,“阴”就对应着两个繁体字:“陰”和“蔭”。简体字“荫”,只出现在专有名词和“荫庇”、“荫凉”等少量词语之中。
  《审音表》并非没有依据。《说文解字》中说:“阴,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段玉裁解释说:“闇,闭门也,闭门则为幽暗。”也就是说,“阴”可以解释为“阳光照不到的幽暗之处”。古代汉语里,“陰”、“蔭”二字经常互通和混用,周邦彥的词中就有“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的句子。
  “荫”字,《说文》中解释:“艸阴地,从艸,从阴。”“艸”即“草”,也就是“草木覆盖荫庇土地” 的意思。这时,应读去声。不过刀来后来,“荫”已经流变为“树木的阴影”的意思。陶渊明《饮酒诗》中写道:“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由此可见,“林阴”替代“林荫”虽有依据,但还应照顾人们长久的语言习惯。否则,人们用起来别扭,而且还会闹出“与富翁男友林阴道上缠绵”之类尴尬的误会。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7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林荫道”还是“林阴道”?

“林荫道”为何成了“林阴道”
    在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视部1985年12月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下简称为《审音表》)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规定:荫yìn(统读)(“树~” /“林~道”应作“树阴”、 “林阴道”)然而,翻开《现代汉语词典》,“ 荫”却仍然有yìn和yīn两个读音,1499页的“荫”是这么解释的:yīn,树阴:绿树成~。另在799页“林”字下有“林阴道”的词条。记者颇有些不解: 既然能写做“绿树成荫”,怎么就不能写“林荫道”呢?
  为此记者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请教多年从事《现 代汉语词典》编写、修订工作的研究员晁继周先生。他笑着说:“这是我们的 无奈之举,因为《审音表》有法规的性质,必须执行,但这一条的处理我们认为不对,所以在编词典时有所保留。”
  接着,他给笔者看了他作的一个统计,即1986年4月12日至2004年5月31日 《人民日报》“树荫”、“绿荫” “林荫道”、、“绿树成荫”4个词语的分布 情况:“树荫”253次,“树阴”13次“绿荫”698次,“绿阴”21次“林荫道”131次,“林阴道”3次“绿树成荫”442次,“绿树成阴”9次他说,这还不排除作者本来写做“荫”而被编辑为
执行“标准”而改作“阴”的。长达18年之久,《审音表》关于“荫”字读音 和用法的规定基本上没有被执行,是十几亿使用汉语汉字的人应该受到指责, 还是少数制定标准的专家和官员应该进行反思呢?答案不言自明。
  人民日报一位老编辑说,将“树荫”改为“树阴”,老百姓不接受。“阴” 字在老百姓眼里不吉利,“阴险”、“阴谋”、“阴间”等都是这个“阴”; 而“荫”是一个很美好的字,有草头,容易引起“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美好联想。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报纸编校质量评审委员会副主 任厉兵先生说,确定一个汉字的功用,不能只看到眼前某几个用例,需要全面 考察。“荫(荫)”在古籍中很早就用做“草木之阴”,按照《集韵》的反切,今天就读yīn。后来,“荫(荫)”又陆续构成了许多词语(荫蔽、绿荫、林
荫道、浓荫、绿树成荫等)。《审音表》采用同音归并,试图消除一字多音现 象,便于人们学习和掌握,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在处理时,没能认真考察,兼 顾古今。因此,取消“荫”字阴平一读,是失当的。北京有柳荫街,山东济南市有槐荫区,总不能改用“阴”或者改读yìn吧。我相信,国家语委将会恢复“
荫”的阴平一读的。 用字用词最终要跟着老百姓走。 “佣人”和“用人”(仆人之意)也是令记者及同事感到困惑的两个词。 记者请教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润陆先生,他认为应该是“佣人”。当记者告诉他《现代汉语词典》1518页写做“用人”时,这位主编过《现代汉语》 教材的知名学者颇有些吃惊。不过,在翻看了词典之后,他说:“《现代汉语词典》这么规定还是有它的道理。‘佣’当仆人讲读yōng,这个字是从‘用’ 字分化出来的。为了区别,就加了一个‘亻’。” 晁继周先生解释道,“用人”作仆人讲,早期的国语词典就有,《现代汉
语词典》只是将这个用法延续下来了。当然,根据“从俗”的原则,以后也有可能改过来。因为用字用词最终是要跟着老百姓走的,像《现代汉语词典》上 的“荨”字就有两个音,“荨麻”(一种植物)的“荨”念qián,而荨麻疹(一种皮肤病)的“荨”却念xún。荨麻疹和荨麻其实是有联系的,可是医生、 病人都这么叫,词典就改了。足见约定俗成力量之大。
  北京大学西班牙语教授赵德明先生说,大量的语言现象说明,说话、书写 在前,规范在后。大家都这么说、都这么写,语委还未开会,那怎么办?拉美 在19世纪末就碰到这样的问题:是按西班牙皇家学院的规定说话和写文章,还是按拉美当地人改造、丰富和发展了的西班牙语说话和写文章?当然是后者。 老百姓才不管西班牙皇家学院的规定呢!
  人民日报校对组王领娣女士和鄂岳先生说,人民日报基本上是用“林荫道”而不用“林阴道”,用“佣人”而不用“用人”,因为这是习惯用法,大家容易接受。
  晁继周等学者说,编词典,人民群众的语言基础永远是第一位的,规范标准只是对约定俗成结果的确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7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林荫道”还是“林阴道”?

前两天,我在女儿的本子上看见她的语文老师写了“林阴道”,于是就在旁边写了“林荫道”,然后划了个问好。翻她的语文书,赫然看见“林阴道”三字,于是怀着好奇的心理查了《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因为版本教旧,都没有答案。我相信的是“林荫道”为正确,但是因为课本白纸黑字是“林阴道”,我那时又不在网上,所以发短信询问了几个朋友,回答有认可我的,也有认为是可以通用的。第二天,我在单位的同事帮助下,在2002修正版《现代汉语词典》里,终于得见“林阴道”三字,自此只有承认我错了。昨天晚上,我母亲回来,告诉我女儿的语文老师因为我写了“林阴道?”而大发脾气,认为我对她不尊重。想起来,真是好笑。今日于是在网络里专门搜索了“林阴道”和“林荫道”,于是查到了以上的两篇文章,对于“林荫道”如今改成“林阴道”,我觉得实在是不可取,但是专家这么认定了,我也就遵从。但是从心而论,希望规范汉语的时候,能够更多的从字意去考虑字的准确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17 21:2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2-17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林荫道”还是“林阴道”?

    语言规范是大事情。中国的语言本是复杂,只能愿错误越少越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7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林荫道”还是“林阴道”?

    是的,语言规范是大事情,如何达成共识也是专家一项长期不懈的事情。如“林荫道”还是“林阴道”,我想对我这辈有不同见者,但是到了我女儿,是不会有这样的分歧了。现在突然觉得秦始皇真是伟大,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17 21:2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2-17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林荫道”还是“林阴道”?

    所以我觉得从有利于社会整体的发展方向来看,当年规定普通话为标准而使入声字消失也不是一件很坏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7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林荫道”还是“林阴道”?

    入声是消失了,可是还有向你我一样痴心于诗词的人,不觉又捡起了束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17 21:2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2-17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林荫道”还是“林阴道”?

    若是痴心于的话,那入声就是一种自得其乐,然后若有几个同道更是不亦乐乎的情趣了。所以这束缚实在算不得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7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林荫道”还是“林阴道”?

    好个自得其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21 10:23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12-17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林荫道”还是“林阴道”?


    旧貌“变脸”展新容
    ──略说新版《现汉》对异形词的规范
    人民教育出版社审读室 谭桂声
      
    将新版《现代汉语词典》(2005 年 6 月第 5 版,简称新版《现汉》)与旧版(指 1996 年 7 月修订第 3 版、2002 年 5 月增补第 4 版。后者除了增补了部分词语、修改了极个别的文字之外,与修订第 3 版无别)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它在异形词(包括异形短语。下同)规范方面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变化之大,面貌之新,说是“变脸”,并不为过。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新版《现汉》对异形词的规范。
    第三种情况,对学界颇有争议、公众倾向明显、影响较大的个别异形词,未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或国家试行标准。这有“回到过去”与“原地踏步”两种做法。
    先说“回到过去”。旧版《现汉》只收“绿阴”“树阴”“树阴凉儿”“林阴道”而不收“绿荫”“树荫”“树荫凉儿”“林荫道”。其根据是 l985 年 12 月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的规定:“荫”统读 yìn,“树荫”“林荫道”等应写作“树阴”“林阴道”等。这一规定不仅对“荫”的读音和义项作了调整,而且还涉及词形的改动。据此,“绿荫”“树荫”“树荫凉儿”“林荫道”“绿树成荫”等词语中的“荫”应一律改为“阴”。而新版《现汉》却与之相反,全面恢复了“荫”字在“树荫”一义上的传统用法:不仅增收了“绿荫”“树荫”“树荫凉儿”“林荫道” 4 个词条,而且将其作为推荐词形;同时将《现汉》第 4 版的“荫”字头释义中的“树阴:绿树成荫”,回归为第 3 版释义中的“树荫:绿树成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8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林荫道”还是“林阴道”?

    谢枫景转来这篇文字。
    汉语的歧字歧音歧异如何完备任重道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2-18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林荫道”还是“林阴道”?

    原来是这样?我又了解了一些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8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林荫道”还是“林阴道”?

    凝月在研究小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3 00:21 , Processed in 0.0835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