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邻家女孩
收起左侧

苏东坡逸闻趣事[转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6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逸闻趣事[转贴]

有没有苏小妹地逸闻趣事呀:)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6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逸闻趣事[转贴]

[这个贴子最后由凝月无语在 2006/02/26 04:20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鹰影2006/02/26 03:57pm 发表的内容:
有没有苏小妹地逸闻趣事呀:)问好
小妹才女,与少游的故事让人倾羡:)问鹰影好!
现帖几则流传最广的:
苏小妹三难新郎联
话说秦观中了进士,被苏小妹招为新郎,可是新婚之夜却进不了洞房。原来苏小妹虽然看了他的文章,却还不放心,硬要在新婚之夜当面试试。她出了三道题:第一题是“和绝句一首”,第二题是“猜四句诗中隐藏的四位古人名”,第三题是对个对子。她出的上联是:
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一看,心中暗想:我以为什么难题把我吓了一跳,这等题目哪费吹灰之力。一提笔就把绝句和四个名字写完了。旁边的丫鬟见他如此捷才,满心欢喜地道:“我家小姐吩咐,如相公三题皆中,她将用这玉盏亲斟三盏美酒,敬与相公,请进新房。如只中二题只能用这银盏饮盏解渴,待明日再来补考;三题只中其一,或俱未中,则叫小奴敬相公白水一盏,引到外书房苦读三月再考。万望相公小心。”
  秦少游吩咐大笑道:“三题已完其二。这对句更不在话下。不过我要出奇制胜,对得不巧不算本事。快请小姐准备美酒吧!”说着指指几上的玉盏,显得满不在乎的样子。
  可是仔细一想,这对子确不易对。“月亮怎么能推得出呢?”“只有闭门之后室内见不到月亮,才算推出去了。”下联要找类似的意境倒是难事。于是他在小庭院踱步沉思,不觉谯楼三鼓,仍不得对。不免心神慌乱,便喃喃自语。苏东坡听到动静,忙来打探。见此情景,便拾起一石子向院中大金鱼缸投去。这时秦少游正面朝鱼缸出神,忽见一石入缸,把缸中水底的天光月影冲成涟漪散开,顿时触景醒悟,回身写出下联:
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时,苏小妹满斟玉盏美酒,笑引少游双双入洞房。
 

秦少游反戏苏小妹
相传,苏小妹洞房之夜,三难新郎秦少游,已成千古佳话。然而秦少游进了洞房,口占一联反戏新娘之事,知者不多。这副对联是这样的:

微笑吹灯双得意;
含羞解带两痴情。
  这副对联中“微笑”、“含羞”将新郎与新娘的特殊心情表现出来。对仗甚工,也很切合当时的情景。
 

秦少游联求苏小妹
  秦观(公元1049-1100),字少游,江苏高邮人。北宋著名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传说苏东坡有个妹妹,名叫苏小妹,是个才华出众、相貌端丽的女子。因她名播京都,且风华正茂,许多人都希望得到她的爱情。所以,不少名门富户,纷纷托媒来求婚。
  秦观腹饱万言,眼空一世。他平生只敬服苏家父子,听得苏小妹正筹婚偶,便从家乡来到京城。他不相信一个闺中女子真有传说中那么高的才华,想找个机会亲自试一试。恰好探知苏小妹将到庙里敬香,就扮成一个游方道人,等候苏小妹的到来。
  苏小妹一下轿子,秦观就急忙跟上去,装作向她化缘,说出了一联: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苏小妹见这个年轻向她化缘,停步想给他一点布施,但细观其言行,觉得有点形迹可疑,于是改变了主意,边向大殿走去边应道: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秦观一听,对得不错,果真名不虚传。但他毫不放松,又追在后面再出一联: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苏小妹不屑回顾这个尾随而来的秦观,毫不迟疑地回答道: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这是秦观与苏小妹的第一次见面。他见苏小妹长得秀丽清雅,举止潇洒大方,刚才两副对联,对得又如此工整,心中顿生爱慕之情。
  当苏小妹上香完毕,准备上轿回家时,秦观急忙上前说道: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苏小妹越来越觉得这个道人不是正经人,心里有点厌烦,一边进轿子,一面应道:疯道人恁地贪痴,哪得随身金穴!
  经过再次接触,秦观决意向苏小妹求婚了。

苏小妹渐渐长大了,仍是十分顽皮。她的婚姻问题日益成为苏氏父子考虑的问题,苏小妹有才,人聪明,又不拘小节,顽皮甚至耍赖,长得又不是十分出众,要找到一个十分称心如意的人来做丈夫比较难。先是黄庭坚古道热肠把王安石的儿子王雱介绍给苏小妹,并乐颠颠地把王雱的得意之作拿来给苏小妹品评,苏小妹左看右看,最后告诉黄庭坚王雱的作品是:“新奇藻丽有余,含蓄雍容不足,难成大器。”黄庭坚还想争取,说是王雱绝顶颖慧,读书一遍就能了然于胸。这时一直坐在旁边默不作声的苏询冷冷他说:“这有什么可稀奇的,谁的儿子看书还要看两遍呢?”黄庭坚无话可说,实际上论家世,论相貌,论才气,王雱都足以与苏小妹比,可苏小妹就偏偏瞧不起人家。就在大家都为苏小妹的婚姻着急的时候,苏轼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秦观,秦少游。秦少游是今天江苏高邮人,出生在一个家道已中落的地主家庭,田园收入不足以自养。少年时期也曾在扬州、越州一带与一些歌妓,“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秦观在宋哲宗元丰五年和元丰八年两度入京应试失败,元祐五年他第三次进京,这次多亏了苏轼,得以及第并留京五年提任大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从此他和苏东坡的关系介于师友之间,秦少游也就经常出入苏家,青春年少的秦少游慢慢地引起了苏小妹的注意,那天她在哥哥那里看到了秦少游的诗文,发出由衷的赞叹,辽是十分少见的事,苏家父兄便心里有数,于是积极设法来促成这段婚姻。只要苏小妹这边没有意见,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自然是无话可说,于是苏门四学士之中的另一位黄庭坚作了个现成的媒人。由于秦少游尚无一官半职,而三苏已是声名赫赫,婚事自然在苏家主办。一般来说新婚之夜,新娘子都只会在羞涩、喜悦和焦急的等待中,坐以待毙式地等着新郎官去征服,可机灵古怪的苏小妹却别出心裁,在占尽了“地利”和“人和”的情况下,居然要新郎官解开她出的三个题目才准新郎官进洞房。
第一道诗谜是:
铜铁投烘冶,缕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第一句“铜铁投入烘炉中冶炼,就是“化”的意思。第二句缕蚁爬上雪白的粉墙含有“沿”的意思,“沿”与“缘”相通。第三句反过来看阴阳中只有一义,那就是“道”。第四句天地宇宙中间的,就只有“人”了。四句合起来就是“化缘道人”。秦少游略有思考便想通了此节,不禁哑然失声。原来当黄庭坚告诉秦少游,苏家准备把苏小妹嫁给他为妻时,他虽然当即应允,但想到传说中的苏小妹突额凹睛,风流少年秦少游对自己未来妻子的容貌着实放心不下,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苏小妹,由于理学盛行,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定婚之后更是不可能再见,又不好向别人打听,这一块心病着实越来越深,那天终于得知苏小妹要入庙进香还愿,秦少游计上心来,把自己打扮成“化缘道人”,先在庙门前等着,苏小妹的轿子一到,秦少游就上前去求道:“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苏小妹在轿子里立即拒绝:“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秦少游要的就是苏小妹的搭腔,立即说道:“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苏小妹就是好斗,不甘示弱,跟着说:“随道人口吐莲花,分文无舍。”边答边想,听这道人的口音甚是悦耳动听,年龄一定不大,就不知长得如何,从他化缘的语言看也颇多才思,苏小妹好奇心一起就忍不住掀开轿帘要看个究竟,秦少游要的就是苏小妹露出脸孔,如何肯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时机,赶紧走上一步,苏小妹豁然觉得这人就是秦少游,香也不愿进了,示意丫环转身就走,秦少游追着说:“小娘子一天欢喜,为何撤手宝山?”苏小妹心中烦恼,愤愤地答道:“疯道人恁地贪痴,那得随身金穴。”边说边一阵风似的起轿回府,秦少游终于见到苏小妹,觉得她还不算丑,特别是气质高华,清奇逼人,好不高兴,苏小妹回到家中却是越想越气,于是就有了洞房之夜的第一道难题,考一考秦少游,报一箭之仇。秦少游少年时期是在扬州等地歌妓场中混过的,在风月场中脸皮早已修炼得比牛皮还厚,想通了那一“诗谜”,提笔就回了一首:
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诗中每句句首的字合起来就是“化缘道人”,全诗也隐含着道歉的口气,苏小妹看了芳心窃喜,一喜丈夫才恩敏捷,二喜他终于向我认错。当即又传出一首诗谜,并声明全诗打四位历史人物,必须一一注明谜底。诗谜是:
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丝缕缝线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秦少游学富五车,想都未想就猜出:第一句强爷胜祖是孙权,第二句凿壁偷光的是孔明,第三句由丝缕缝线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自然就是“子思”,第四句老翁整天倚依门闾,自然是望,那就是大公望。秦少游顺利过关,这一场考试,对秦少游来讲就好象是行军打仗,每解一题就前进一步,这时已走到苏小妹的闺阁外面,苏家父子和众多的宾客都凝神静气等着那最后一道难题。闺房的窗户慢慢打开一道缝,露出苏小妹的纤纤素手,递出一张纸来,仆人马上接过递到秦少游手上,只见上面写道:
“双手推开窗前月,月明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苏轼在旁看了,暗暗发笑,伸出一个指头,指着“雨”字,秦少游心领神会,立马答出:
“一石击破水中天,天高气爽,明朝一定成霜。”
“今夜断然不雨”表面是接月明星稀而来,但实际隐含了“云雨交欢的意思,还有“雨”与“语”谐音,也就有今夜不和你说话的意思。秦少游以“明朝一定成霜”作答,“霜”与“双”谐音,既然成双就一定云雨。纸条一递进去,房门打开,苏小妹含笑和羞站在门边,秦少游欣然入内,自然是巫山梦里,云雨交欢。据传新婚之后不久,苏小妹再到庙里进香还愿,寺僧与苏家兄妹原就极熟,寺僧这时故意问苏小妹:“新婚滋味如何?”苏小妹笑而不答,但索纸笔挥洒数字,然后将纸条亲自粘贴在大钟里面,对寺僧说,欲知究竟,一看便晓。那和尚只好把光头伸进钟内,只见纸上写着:“如此这般。”乐得陪同来的秦少游哈哈大笑。
秦少游曾在歌妓堆中“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自有各种调动女人积极性的手段。秦少游会作词,他的词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宛转的语调表达感伤的情绪,词如其人,秦少游的这种气质也深受苏小妹的喜爱,可惜天妒其缘,婚后只有几年,苏小妹就撒手尘寰。当时秦少游在外做官,政治上失意,被贬在外,听到这一消息,悲痛地写下一首《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廓春寒退,花影乱,鸳声碎。飘零疏酒盔,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鸥鸳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某补续之,一和高兄之雅韵(为会员钓月提供)

与一老翁出偶得此文之续,如下. "待其二人欲要合枕,苏小妹道:"你需再续一对,方可."其对果绝,曰: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方是时,少游兄竟脱口而露,对曰: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二人大笑,遂合之.真乃一对绝配之才子佳人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2-26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逸闻趣事[转贴]

苏轼、苏小妹与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相善,暇时常去寺院与佛印谈古论今,弈棋联对,佛印和尚也常来拜访苏东坡。时间一长,苏小妹也与佛印混熟了。苏小妹常听哥哥夸奖佛印博学多才,才思敏捷,虽然表面没说,心中可不服,总想找机会难一难佛印。
    一天,苏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门口碰上了来拜访苏东坡的佛印。佛印彬彬有理地问:“轼兄在家吗?”小妹一见机会难得,对佛印的问话置之不理,却要佛印先对一副对子:
    [B]人曾是佛,人弗能成佛;[/B]
    此联是个很巧妙的拆字拼字联,“僧”是“人曾”相拼,“佛”是“人弗”相联而成,而其中又暗藏不恭。佛印闻言一愣,小妹却在一旁暗喜:“什么饱学之士,被我一难就难住了!”孰料佛印见小妹一脸得意神态,立即慧至心灵,脱口对道:
    [B]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B]
    竟然对得天衣无缝。小妹见没有难住佛印,便冲书房大喊一声:“哥哥,有客来访!”自己快步出门去了。
    一日,小妹身体不适,其兄正为她煎药,佛印正巧又来访苏东坡。东坡一见老友来访,非常高兴,就和佛印烹茗谈天,竟忘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小妹受了佛印上次之辱尚未泄恨,这次又见其兄重他而轻己,心里怨愤突生,就在床上高声念出一联:
    [B]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B]
    以“葫芦”而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大为不敬。苏东坡晓得小妹脾气,知道她又生气了,忙中断谈话去为她送药。一旁的佛印可苦了,既听了“骂声”,还要对下联。他知道上次得罪了她,这次可要对得雅些,但思来想去,一时难得佳对。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正要给小妹喂药,猛地触动灵感,立即对曰:
    [B]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B]
    苏小妹嫣然一笑,一口将药喝个精光。东坡见小妹消了气,也微笑着对佛印跷了跷大拇指,赞他对得妙。自此以后,小妹对佛印也有了好印象,深感佛印虽是个光头和尚,毕竟是满腹才华。一年中秋佳节,苏东坡邀请佛印来家饮酒赏月,小妹也在座相陪。三人饮到酣处,一起走到后花园池畔边饮边谈,但见一池碧水,两岸青草,清风徐拂,明月倒映,甚得意趣。小妹见池水清清,倒影幢幢,兀地有感,回头对佛印言道:“我有一联,不知师傅能对否?”佛印说:“试试看吧,请赐上联!”东坡也在一边连声催促。小妹不紧不慢地吟出上联:
    [B]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B]
    东坡一听也觉难对,内中既有数字,且波心的千佛乃渡江的五百罗汉及他们的倒影。佛印也在一旁沉思,无意间低头瞧见小妹的倒影清晰地映在池水中,顿开茅塞,随口对道:
    [B]一位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B]
    苏东坡闻言,拍手称好:“妙,妙极了!”小妹虽然三次都没有难倒佛印,却也真心佩服佛印的才华,大家从此成了好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5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逸闻趣事[转贴]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6/02/26 04:03pm 发表的内容:
小妹才女,与少游的故事让人倾羡:)问鹰影好!
现帖几则流传最广的:
苏小妹三难新郎联
话说秦观中了进士,被苏小妹招为新郎,可是新婚之夜却进不了洞房。原来苏小妹虽然看了他的文章,却还不放心,硬要在新婚 ...
嘿嘿,谢谢姐姐,果然有趣,果然调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7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逸闻趣事[转贴]

下面引用由鹰影2006/03/05 10:59am 发表的内容:
嘿嘿,谢谢姐姐,果然有趣,果然调皮:)
弟弟客气了:)初中时知道了苏小妹的趣闻轶事,佩服得不得了,那时也不自量力,居然也仿做连环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3-8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逸闻趣事[转贴]

    此帖楼主的用心及大家的回复,让我们也一次次见到了苏轼的生平轶事。欢迎大家有兴趣继续添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8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逸闻趣事[转贴]

    我亦添一个
    苏轼任职瓜洲时,写了一首小诗,表示自己官场失意,却依旧心态平和:“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然后让书童把诗送给江对岸的金山寺好友佛印和尚。佛印看后,在上面写了一个“屁”字,送还苏轼。苏轼勃然大怒,立即过江,找佛印理论。佛印道:“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屁’字,就轻易把你吹过江了呢?”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3-8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逸闻趣事[转贴]

    下面引用由鹰影2006/03/08 06:39pm 发表的内容:
    我亦添一个
    苏轼任职瓜洲时,写了一首小诗,表示自己官场失意,却依旧心态平和:“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然后让书童把诗送给江对岸的金山寺好友佛印和尚。佛印看后,在上面写了 ...
    欢迎鹰影,哈哈,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10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逸闻趣事[转贴]

    下面引用由鹰影2006/03/08 06:39pm 发表的内容:
    我亦添一个
    苏轼任职瓜洲时,写了一首小诗,表示自己官场失意,却依旧心态平和:“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然后让书童把诗送给江对岸的金山寺好友佛印和尚。佛印看后,在上面写了 ...
    拉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3-10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逸闻趣事[转贴]

    此帖我固顶吧,欢迎大家有兴趣继续添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3 00:07 , Processed in 0.0763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