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7|回复: 4
收起左侧

老家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3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朋友送了一点老家来的新茶,这时候就送到北京的成茶应该是明前茶了,清明前的茶我一般不太爱喝,因为味淡。这些年来,我喝茶象练武功一样,已经有了功底。喝就喝浓茶,就要那个苦味。余秋雨先生说文化是苦旅,我以喝茶为苦旅,以致于入口为苦,咽之则甘,唇齿间玩味的是别样感受。
    北京的马连道茶城,比起故乡那个以“买全国茶,卖全国茶”闻名的小镇,规模要大得多。而且在这两个地方看茶、选茶、品茶,感觉也不一样。毕竟一个是骑道的市场,撑着黄油布伞,当道喝茶的;一个是在大厦里,听着音乐,静坐喝茶的。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情趣。
    故乡的小镇以茶闻名的时候,在市镇设施上曾经有过一些动作,但因为种种原因,还是难脱小家子气,没有大动干戈。每次去都一样杂乱捅挤,晴天尘土、雨天泥泞。一位从小镇走出来的文人曾经为小镇的泥泞写过一篇文章,在当时反响很大。我倒以为,正因为爱那个地方才会为那个地方伤心和失望吧,否则既然远离了她,既然有过遗憾,就不必再去生许多感言。
    小镇以茶为主要经济活动,但是那儿没有茶农,多是茶商。故乡茶有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两种较为有名,西湖龙井和碧螺春产在浙江地界,离皖南已经有点距离。不知道浙皖两省虽然交界,但经济发展却不平衡,与黄山毛峰的西湖龙井的身价悬殊之间是不是有些关联。当然,茶就是茶,在土壤、在阳光雨水、在阴阳和时节,与经济是不搭界的。
    朋友送的新茶就是黄山毛峰,是正宗的老家茶了。我也很久没有喝过毛峰了,一直以喝龙井为主,习惯了龙井的精细。论口味龙井和毛峰都属江南的绿茶,很平和的那种,但龙井总是比毛峰更长一筹,从工艺上、从口感上。在故乡的时候喝毛峰不觉得特别,就象吃母亲做的菜,只是习惯,很日常;在北京喝毛峰,更对的是体验乡情,对着一杯老家茶,说说老家的人和事,茶就成了一种引子,成为对坐的话题。
    送茶人是老乡,来北京看病的。其实,对于许多被疾病困扰着的人来说,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大地方。有的时候明知道不一定会有多少希望,不试试总不死心。朴实的老家人会觉得给我们添麻烦了,其实我们也帮不了多大忙,就是去接个站,安排下吃住的地方,再领着去跑几家医院。我们不是医生,甚至不认识几个医生,太多的时候无力解决问题。有时候想想,小城市与大城市就是这种区别,一个亲和,一个高高在上。灰尘和泥泞都是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容,我们远离了那些,却不等于我们能够超脱在外,心底里最想亲近的还是熟悉却依稀的东西,比如故乡方言,家乡的风味菜。所以象我这样的人走到哪儿都难舍乡情,就算有的人和事不一定与自己有太大的关系,也会去关注,会有担忧,会生祝福。
    一个人无论走到哪儿,不能忘记自己来的地方。就算不会再去,也不再见,但仍然无法抹去痕迹。和那个在文字里表达对乡土失望的文人不同,我不会为故土的贫乏失望,不会为此离开她;而真的离开她以后,我会在我的文字里赞美她,牵挂她,也希望她越来越好。
    一杯黄山毛峰里,喝出最多的是乡情。人是家乡人,茶是家乡茶。黄山毛峰喝起来已经有些不对味了,朋友说是泡茶的水不同,所谓家乡茶还得家乡的水来泡,就象和朋友对面坐着,我才能说出地道的家乡方言一样,需要有引子的。说到引子,就想到招商引资,也许故乡小镇的发展,就需要这样的引子,引来资金、引来机遇。希望快一些、再快一些,尘土和泥泞渐渐消失,黄山毛峰能够成为名茶,乡亲们不再向往大城市。到那个时候,喝上一杯老家的茶,怕又是另外一种味道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1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家茶

呵呵~~好久不见姐姐了~~还好么?~~牵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1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家茶

明前茶,真是好东西,楼主喜欢苦的,大可不必喝陈茶,可以试试普洱,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3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家茶

喜欢这样的文章,不需要华丽的修饰,若芙蓉天然出雕饰。茶耐品,文字也是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6-15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家茶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6/06/03 01:49pm 发表的内容:
    喜欢这样的文章,不需要华丽的修饰,若芙蓉天然出雕饰。茶耐品,文字也是一样。
    千红的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9 08:24 , Processed in 0.0789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