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7|回复: 12
收起左侧

追忆富特文格勒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1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空谷清音在 2005/07/11 01:32am 第 2 次编辑]


追忆富特文格勒
富特文格勒,他是个能作曲的指挥家?亦或是一个能指挥的作曲家?对于听众,他是前者;对于富特文格勒自己,他是后者。他特别么?不特别,一点也不。因为这世上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说他特别,因为他不经意的一个齐奏能让在座的听众从椅背上跳起来。。。。。。
无论是听过他音乐会或唱片的人无不饱含深情地称他一声:大师。他是酒神式指挥经彪罗,尼基什一路的最后一位大师,亦是此系不可逾越的最后颠峰。或许他身后还有声名鼎盛的卡拉扬,或许明天也还会有无数蜚声海内外的大家。但他的风骨,他的神髓,他独一无二的日沐般的神启,已成永久的历史陈迹。1954年11月30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他走了,悄无声息的肺结核把他带走了。泰坦尼亚宫的柏林爱乐如往常一般的排练,噩耗却与音符有着同样的穿透力。有人说:“他走了,一个完美的世界走到了尽头!我再也不想搞音乐了,我想干点别的,与音乐完全无关的事情。。。”不少音乐家都附和着。当烙印,当完美被死神击碎的时候,等待着的只有崩溃!艺术尤其如此!
说到他的指挥风格,就不能不谈和他同时代的另一位大师--托斯卡尼尼。世上总有不少东西是对立的。有此必然有彼。近代哲学有经验派和唯理派之分,这与人的思维方式有关。下过国际象棋的人都知道,战术组合型选手与局面型选手有着天壤之别。两卡之争更是将其经典化了。在指挥上亦是如此,富特文格勒是主观即兴的典型代表,而托斯卡尼尼则是客观派的一代宗师。在音乐史上,20世纪真可谓指挥家的世纪,大师层出不穷,群星璀璨。但真正意义上的一代宗师,却只有这两位。客观派的指挥要求忠于原谱,对于乐谱完全忠诚,乐谱上的强弱,重音,休止等等一丝一毫都不能有误。时间节奏等等都必须有精确的把握。客观忠于原谱的大师一般都手式干净利落,精确老到。对于乐团排练要求异常严格。而主观即兴派却完全是另一种风格。特别是富特文格勒,他认为作曲家的意念不可能完全通过乐谱表达出来,这就需要第二力量,我们管他叫:诠释。对于前人风格的把握,对于此刻音效的理解,甚至是音乐会当时一念电闪,这些完全都是一个立体的概念。我们要把握的不光是乐谱,而是音乐。音乐是流动的艺术!
富特文格勒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位考古学家,慕尼黑大学教授。从小往来于哲学家与文人之间,深受希腊文化与德国古典文化的熏陶。而往来于商人与制片商之间的卡拉扬缺少的也许正是这样一种文化底蕴。他之所以能成为演绎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丰碑,不可逾越的神启。正因为他身上流着的是与他们同样的血。当时下的演绎者用气撼山河的技法诠释音乐时,他已是欧罗巴拥有真正贵族气质的最后一位指挥。他浑身上下都嗅得到古典的气息。他的指挥手式并不精确,有时甚至很模糊。但就是这样的一种手式,却建构了一代人的音乐希望。乐圣又回来了!曾有一次,他客座指挥一乐团,在一个小节的出音前下了十几下预拍。竟然有一位后排乐手高喊:“大师,勇敢点!”指挥是一件需要水乳交融的事情。富特文格勒预拍的暗示,在不熟悉他的乐团下,无法得到它该有的效果。相反柏林爱乐就完全不同了。一位鼓手回忆:一次客座指挥在排练,行进到一半时,突然间音色变得异常温暖柔和,变得非常的不一样,如受日沐一般。他看了看那位指挥,发现并没有什么不同。然后他发现大家的眼睛都盯在了同一个地方。他朝那个方向看去,只见过道上站着一个人——富特文格勒。。。。。。
富特文格勒的音乐会不是竞技场,而是圣餐。没能听他的音乐会是每一个爱乐者的遗憾,好在还有他的唱片得以弥补。在那黑暗的岁月,柏林的废墟上,他的音乐会是人们活下去的理由之一。他与托斯卡尼尼的那段历史公案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托老走了----在希莱姆的德国怎能上演贝多芬的音乐?富特文格勒留了下来----还有哪比希莱姆控制下的德国更需要贝多芬的音乐?走,只需要堂皇的正义感。留下来却更需要勇气!需要艺术的良心!他拒演法西斯党歌,他冒着生命危险和巨大的压力保护犹太音乐家。到头来,还要承担堂皇加之的罪责。他令人肃然起敬。他与梅纽因合作的D大令闻者老泪纵横。音乐只要是真诚的,它就有可感性,因为我们有听觉,我们不是聋子!若说这样的人文关怀是音符的伪装与欺骗,我坦然接受。我甚至对这样的“欺骗”满怀信仰!
音乐永不会抛弃我,他也从未抛弃过我。富老的魂灵在唱片中为人守望。1951年拜罗依特音乐节的圣典,肃穆感人,意念崇高。那样的《欢乐颂》能印烙你一辈子。第三乐章博大的感怀,无限延伸的宗教意象,神启般的予人光亮。他那不拘一格的长时间的休止是深刻领会了乐圣的意念。贝多芬曾说:“我在丰满而长时间持续的音响中纵情表达我在柔板中的情绪,这音响真正的活力源泉要榨取到最后一滴。”我可以想象当时在座的听众是如何噙着眼泪听完这场音乐会的。他知道何时让音符象流水一般的漫过平原,何时又漫过山川。几厘米的下棒,就可以是一场地震。一根手指的舒展,又将是一次何等温暖的日沐。。。。。。如果说在音乐中也有信仰的话,我信仰富特文格勒!因为只有他能带我去栖居着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魂灵的奥林匹斯山颠。。。。。。
万千气象出于音者十之七八,入于知音之耳者十之五六,流于文者十不留一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1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富特文格勒

清音总给这里带来清新之风,欣赏了,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富特文格勒

清音对音乐的痴迷与独到的见解~~精美的文字,总让月下佩服不已~~~~敬上月光酒~~~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1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富特文格勒

“万千气象出于音者十之七八,入于知音之耳者十之五六,流于文者十不留一也。。。。。。”
要不也不会有高山流水之叹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1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富特文格勒

下面引用由绿云清筝2005/07/11 12:08pm 发表的内容:
“万千气象出于音者十之七八,入于知音之耳者十之五六,流于文者十不留一也。。。。。。”
要不也不会有高山流水之叹耳~~~~~~~~
呵呵,该为此番言语点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7-12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富特文格勒

多谢楼上各位观帖。
此帖本应在2004年11月30日富特文格勒50周年祭的时候发的,竟然一拖至今。呵呵,他的东西,我就是再加千把字也写不完。
只可惜以前在此发的一个1951拜罗依特版的贝9链接已失效。不然应该添加在此,音乐本身比文字更有说服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2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富特文格勒

呵呵,清音的执着可推,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3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富特文格勒

清音的这个帖子带来得真是一股清风:)
在读诗品文之余,又领略了音乐,真是好享受。尤其是收尾的那句话“万千气象出于音者十之七八,入于知音之耳者十之五六,流于文者十不留一也。。。。。。 ”,不是真正喜欢音乐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同意信尊的说法,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3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富特文格勒

    富特文格勒是诠释贝多芬交响曲的一代宗师,可惜我没有收集到他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很是遗憾。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版本首选富特文格勒指挥拜罗伊特节日乐团、合唱团版,EMI,CD编号CDH7 69801-2,这是富特文格勒1951年7月的录音。这是贝九的最好阐释,它深刻地解释了贝九的内涵,后人无法企及(选自《音乐圣经》上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3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富特文格勒

下面引用由lawren142005/07/13 06:44am 发表的内容:
富特文格勒是诠释贝多芬交响曲的一代宗师,可惜我没有收集到他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很是遗憾。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版本首选富特文格勒指挥拜罗伊特节日乐团、合唱团版,EMI,CD编号CDH7 69801-2,这是富特文 ...
还以为你要带来欣赏的连接呢?遗憾了:(
也祝贺你在这里找到了和你一起论音乐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富特文格勒

Beethoven: Symphonie No.3 "Eroica", op.55
Furtwangler / Wiener Philharmoniker
1.allegro_con_brio:
http://www.iceme.net/soft/music/beethoven3,furt1944/01-allegro_con_brio.mp3
2.marcia_funebre.adagio_assai:
http://www.iceme.net/soft/music/beethoven3,furt1944/02-marcia_funebre.adagio_assai.mp3
3.scherzo.allegro_vivace:
http://www.iceme.net/soft/music/beethoven3,furt1944/03-scherzo.allegro_vivace.mp3
4.finale.allegro_molto:
http://www.iceme.net/soft/music/beethoven3,furt1944/04-finale.allegro_molto.mp3
这是富特文格勒所有<贝3英雄>中最著名的版本,由于富特文格勒的生活年代原因,没有活到立体声和数字录音的时代,所以唱片录音都是单声道。所以音质不免粗糙,只有细听才能发现其中不同寻常处,特别是第2乐章葬礼进行曲那欲哭无泪的苍凉,深刻的力度,强劲的意念,都刻画精到。维也纳爱乐的辉煌的铜管部在此也更体现其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7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富特文格勒

再进来佩服一下清音的执着,多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7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富特文格勒

厚积而薄发,这样知性文字,得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06:59 , Processed in 0.0938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