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5|回复: 3
收起左侧

我读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31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铁马云雕在 2005/07/31 08:29pm 第 1 次编辑]

        
                  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蓬莱,殿名。唐自明皇尊玄元圣祖,朝献太清,颇以神仙为事。高宗时,改大明宫为蓬莱宫,已有慕仙之意。故此借周汉神仙事起兴,言唐天子坐蓬莱宫,正对终南山,而承露铜盘,竦立空中。承露,汉武帝作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号金茎露。金茎,铜柱。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汉武帝内传》:“七月七日西王母降,汉武帝夜忽见天西南如有白云起,俄顷王母至”。瑶池,据《神仙传》载:“王母所居宫阙,在昆仑之圃阆之苑,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左带瑶池,右环翠水”。瑶池在西极,故云西望;传说老子自洛阳而入函谷故云东来。“王母降”写成“降王母”,是求与“满函关”对偶(动宾对动宾)。 他在《长生殿·舞盘》中写道:“紫气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庭前降。”“东来紫气”即“紫气东来”,因声律关系,故颠倒用之。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云移”,指扇影之移望之如云。雉尾,以雉尾为扇也。“龙鳞”,指衮衣所绣之龙章。这是诗人回忆天宝十三载(754)因献《三大礼赋》而受唐玄宗召见一事。大意是,雉尾障扇像云一样缓缓移开,阳光环绕在衮(gǔn)袍(皇帝的礼服)的龙纹上,我终于看到了他那圣明的容颜。云移,形容雉尾扇打开时的样子。雉尾,指雉尾障扇。《唐会要》载:开元中,每月朔望,皇帝受朝于宣政殿。备有障扇,上将出,扇合;坐定,乃去扇。这一句充满了对皇帝的眷恋之情。也反映了杜诗的风格,始终把国家大事与个人私情交织在一起。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沧江”,泛称江,以江水呈青苍色,故称“沧江”。“一卧沧江”,语本谢安“高卧东山”,即不在朝为官之意。另一说,这句是指诗人卧病夔州说的。“一卧”之“卧”,指衰老多病、放废无成之意。“青琐”,汉末未央宫中宫门名,这里指唐朝宫门。“点朝班”,君主上朝前,先在殿前传点众臣,各依班站立。杜甫于至德二载(757)四月从长安逃往凤翔,拜左拾遗,八月即放归。次年随驾还长安,再任左拾遗,六月出为华州司功,在朝不过半年。“几回”,极言时间短促。
  第二首的“画省香炉违伏枕”和这一首的“几回青琐点朝班”,都表示诗人对自已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仕宦前途尚未能忘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31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五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尽忠之心,毅然言表,铁马评的还是精准滴。
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31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五

铁马辛苦了,写到第五了:))
没有看你的内容时,我先浏览了诗,诗中有“蓬莱宫阙”、“承露金茎”、“瑶池”、“王母”、“紫气东来”、“雉尾”、“龙鳞”、“圣言”等富丽堂皇的词,首先联想的就是杜甫此时应该是被朝廷重用了,虽然言语没有李白在被朝廷重用时显得那么喜悦,更没有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的喜不自禁,但是心中的喜悦也是不言而喻的,不同的语句中少了喜悦的放纵,所以诗显得平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五

不同的语句中少了喜悦的放纵,所以诗显得平实。有理。
不过从“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中不能看出,对年华的老去,老杜还是耿耿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4 20:15 , Processed in 0.0727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