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4-7-18 12:34 |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这个贴子最后由泥巴往事在 2004/08/27 00:13am 第 1 次编辑]
一\福州西湖
福州西湖位于福州市西北部湖滨路,处卧龙山下。西晋太康三年(282年)郡守严高所凿,方圆十数里。唐、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继位,在此建造亭、台、楼、榭、湖中设楼船,西湖遂成御花园。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福州知府赵汝愚又在湖上建登澜阁等建筑,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1828年)林则徐为湖岸砌石,文人雅士相继而至。因在福州之西,故名西湖。1914年辟为西湖公园。
西湖公园系三个小岛组成,分别由柳堤桥、飞虹桥、步云桥、北闸桥边接而成。犹如三块翠玉镶嵌在碧水之中。园内长堤卧波,垂柳夹道。悦虹桥东,有建于唐代的开化寺,现辟为园林花卉和工艺品展列所。寺后宛在堂为明代闽中诗人傅汝舟的别墅,取诗名“孤山宛在水中央”之意命名,现为傅汝舟纪念堂。过步云桥到荷亭,林则徐在此为北宋李纲建祠,并架屋三椽,植桂,取李纲晚年住年桂斋而名。斋旁建林则徐读书处。夏日观荷,秋则闻桂,风景优美,怡然自得。北闸桥又称玉带桥,连接窑角屿,此处为全省展览中心,省博物馆拥有展品达10万件之多。林则徐逝世140周年之际,立铜像于馆前草坪上,凭吊瞻仰之人,四时不
二\鼓山风景名胜区
鼓山,位于福州城区东部,是福建著名的风景游览区,古有“右旗(山)左鼓(山),全闽二绝”之誉。鼓山海拔969米,面积1890公顷。因主峰上有一巨石,形状象鼓而得名。鼓山游览包括鼓山、鼓山达摩十八景、鼓山白云洞、鼓岭、鳝溪、磨溪等。
在大顶峰西南侧海拔450米左右的山间盆地中,保存有1000多年历史的涌泉寺。该寺建筑规模宏伟,布局精巧,苍松翠柏掩映,层峦叠障环抱,有“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之妙,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鼓山风景区以涌泉寺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路,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5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2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观。此外,还有历代摩崖石刻多处。
鼓山达摩十八景位于鼓山涌泉寺之西,又称“十八洞景”。清朝道光年间诗人魏杰,根据这里的自然景物和民间传说,整理编写成十八景,刻于达摩洞外的一面岩壁上:达摩面壁、南极升天、山猿守峡、古鹤巢云、仙人巨迹、福寿泉图、蟠桃满坞、玉笋成林、蚁艇渡潮、渔灯普照、狮子戏球、金蟾出洞、伏虎驮经神龙听法、铠甲卸岩、慈航架壑、八仙岩洞、千佛梵宫。
三、涌泉寺
八闽第一名刹涌泉寺位于福州著名风景区鼓山海拔455米的山腰上,西临香炉峰,背枕白云峰。据《鼓山志》云:涌泉寺“其先为潭,毒龙居之,唐建中四年,从事裴胃请灵峤入山,育《华严》于潭旁,龙遂去不为害”。
现在人们都认为鼓山建寺在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开山祖师是由闽王王审知邀请的神晏国师。因此,最初的禅寺就叫“国师馆”。后因寺前有罗汉泉,泉水涌出地面,于后梁乾化五年(公元915年)改称为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到了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正式改名为“涌泉寺”,至今高悬于寺门雕梁之上的泥金匾额“涌泉寺”,还是清康熙皇帝玄烨的手笔。一千多年来,该寺曾两次毁于大火,一次是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被焚,宜德元年(公元1426年)重建。另一次是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焚毁,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重建。后经几度扩建修缮,才有今天的规模。
目前的涌泉寺,基本上保持了明朝嘉靖年间的布局,整座寺庙共有大小殿堂25座。巨柱耸立、飞檐凌空,占地25亩。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祖堂、禅堂、念佛堂、藏经殿、钟楼、鼓楼等。这些殿宇沿着山坡,层层升高,并且将周围的山泉古树、峭岩怪石巧妙地结合到布局之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艺术和佛教建筑的独特风格。由于布局的巧妙,加上历代僧众对树木的精心保护,使人产生“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的感觉。 鼓山涌泉寺共有25座 殿堂,宏模巨制,气派非凡,有"闽刹之冠"称誉.寺内藏经殿保存着近三万册古版佛教经书;树龄已逾千年的三棵铁树,年年开花,蔚为壮 观;寺前两座千佛陶塔,为千年古物,系我国珍贵历史文物,涌泉寺山门上悬挂的匾额"涌泉寺"三字,系清代康熙皇帝亲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