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4|回复: 9
收起左侧

作品小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9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品小辑
●某日踏高秋
高风动寥阔,白日行中天。
芦草婆娑舞,轻羽漫翩翩。
涉水湿襟脚,荦石生苍藓。
欲寻野糜踪,细数兽迹前。
林深听叶落,日影似疏帘。
山空红尘远,水清落曲涧。
洗耳闻幽响,展目物华鲜。
携友问山来,书酒挂腰间。
莫道秋悲矣,正值高秋闲。

●静夜抒怀
夜深人物不相管,一卷诗书伴灯黄。
落笔皆为心中景,放歌自是曲衷肠。
闲来漫看中天月,愁驱解囊换酒觞。
白眼从它世人味,朱弦断柱子期亡。
邻人早堕虚幻境,孑影相邀起徬徨。
心事沉沉连广宇,物我分隔两茫茫。

●读风雪一箫诗后劝言
人生长离恨,物华自欣欣。
本是多情苦,何处觅山林?
山林泉水清,叶落心不竞。
采薇幽壑里,樵歌无世情。

●登高
天地展秋毫,白日行高迈。
我辈幸登临,微杳如尘埃。
江山应有待,苍茫为我开。
飞鸟翩天际,长风荡山海。
松鸣足底动,云出远岫白。
恍见千岑上,仙人语低回。
山水须长往,俗事莫萦怀。
处世心无愧,立身如松柏。
天光忽晻淡,音容杳难采。
乘兴从此逝,筑庐伴青苔。
敛迹青崖间,拟赋幽州台。

●望月寄远
月华净如练,冰鉴复团栾。
客子千山外,佳人天一方。
欲取一掬水,留月手中看。
盈盈手中月,恍恍离别颜。
面颜何憔悴,宛若秋后莲。
莲枯有深藕,藕断丝犹连。
愿借月一分,远寄心中言。
且慰闺中妇,此心比石坚。

●望月
素月何皎皎,山河千里明。
今夜人尽望,无处不关情。

●漫兴一首
太白笑孔丘,我辈复清狂。
羊公堕泪何清郁,至今惟见青苔张。
三千斗酒昔时乐,借得半百引流觞。
飘飘几欲游仙走,胁下忽生羽翼长。
凌凌太空俯尘凡,喧喧车马惟奔忙。
齐州九点迷烟里,世人碌碌散泥丸。
高柯冥冥揽烈风,矮木离离只求完。
歌几曲,付流云,流云为我见盘桓。
世人哪知放清声,嗤嗤更嘲尔清狂。
从此一去不思归,千崖万壑为屋房,
餐霞饮露星月裳。
君不见
自古清郁伤人心,惟有美酒展欢颜。
与其黄门空叹息,不如青春鼓瑟琴。
一洗万古沉着气,万岑氛氲宇宙新。
放马骑驴挥剑舞,不用绝路哭穷途。
武侯江心千古阵,如今只为游客愉。

●冬日怀友
挥手一别又经年,此心长向昔时颜。
竟夜痴言无倦意,彻晓星稀兴未阑。
巴山夜雨落何山,数友扬镳各分散。
昔人旧事犹在眼,而今消潜清夜长。
一截烟卷自明灭,几缕白丝入杳茫。
欲语无人相对坐,满绪书空滞笔端。
方寸微有人共赏,意气书生蹉跎漫。
挂帆五湖无舟楫,黄菊空老南山傍。
侧身长嗟天地远,草书斜行遗君看。

●快雨辞
瀚海欲干废舟楫,草木欲焚行人稀。
古有后羿射九乌,此时恨不骨当皮。
骤见层云如山涌,须臾白昼同日夕。
阵阵惊雷来天际,缕缕凉风起平地。
白水忽作倾盆注,千沟万渠变河溪。
远岚淡淡有无中,近禽溅溅上下啼。
旱魔俄顷贴伏首,人间转瞬焕生机。
且期天公多怜悯,长将细雨滋尘泥。

●清夜吟二首

夜风浸凉秋,客子复淹留。
沆瀣迷天地,清光细细流。
冰轮差未满,何处登高楼。

长夜何漫漫,飒飒唯秋声。
木叶经凉尽,客心近冬深。
家山益迢递,何日慰双亲?

●悲怀一首
数年归来人不见,但留黄草漫坟边。
天阴云湿浑欲雨,惊风暗暗掠人前。
低首无声心中泣,抬头止泪却看天。
彼时出门长叮嘱,今日温容浮心眼。
窄院庭前观嬉戏,村边逐步看玩泥。
小手意外留青肿,老泪浮眶盈欲滴。
少时不惜老人心,而今魂杳空流涕。
纸钱燃尽和风舞,茫茫远冈久伫立。
注:网上看文友一词有感。草诗一首。

●秋日漫兴
昨夜薄酒犹扶头,披衣出舍漫颠踣。
竟喜万丈晴光落,忽见千层远黛秋。
纤云散卷游空碧,山鸟琳琅出谷幽。
借问仙屐何处寻,托我高去凌九州。

●初读风雪一箫作品之印象
剑出鞘,复吹箫,剑芒吹雪箫声杳。
黯淡情怀箫声咽,淋漓醉舞剑气豪。
佳人身侧多缱绻,扁舟海湖任逍遥。
襟怀如雪玉山立,惊风骇雨出苍毫。
冷睨群雄皆沮丧,远袂绝尘岂蓬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27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10-10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小辑

    诗?俺不懂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0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小辑

    兄随笔散文脱俗清幽,诗作竟也是蕴精妙予其中,今有幸拜读意翔兄诗作,清清实有意外惊喜之感。
    大凡品诗,心不静,想来是不能悟得个中之情。意不专,想来亦只能捕风捉影。清适才从碌碌之事偶入此贴,细看深为喜爱个中词句,却只怕仍有怠慢之嫌。
    林深听叶落,日影似疏帘。 ——何等幽静,读之禁不住想起王摩诘诗画中的禅意。
    《静夜抒怀》尤其喜欢,细读了几遍,自在疏狂沧桑皆现。
    登高怀远,兄雅人善感,似起“箕山之志”了……
    余者如思远人“且慰闺中妇,此心比石坚。”,《清夜吟》、《冬日怀友》、《悲怀》等,如东坡所言:“言有尽而意无穷者……”
    《漫兴》、《读风雪一箫诗感》等,想起白石道人诗说有言:“波澜开合,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意境开阔,豪放,《急雨辞》更是泔畅淋漓,读之快意。
    清本不擅长于古诗词,今妄自说出心内感言,若有悖意翔兄诗之原意,还请见谅,不吝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0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小辑

    好久没来家乡分舵了。故将文字小辑一下,发到这里来。
    诚如清斋所言,“林深听叶落,日影似疏帘”确也是此诗中自己比较满意处。凝月也有说此作有一点像李白与王维的杂合,也是确语。合乎我目前的样子:有点疏狂,有点隐逸。且王维与李白的文字也是我最喜欢的。
    “书酒挂腰间”则约略有一点像李白的样子。也并非刻意,我一般在高秋时节登山,也总免不了带上一两书,若是有好友一起,便带上一两瓶酒。此作是最近的一篇。最早的是“漫兴一首”,到现在也有好几年了。乃是读了李白一首诗后写的。当时只觉胸中意气湍飞不可遏止,奋笔而行,现在想来,应是意外的文字,不可再现的了。
    “快雨辞”写于去年七八月间,易两稿才是现在这个样子。亦诚如清斋所说的,也算是我最有用心的一篇,在结构上为了保持气脉不伤,着实下了一番工夫。
    这些东西多半属即兴之作。
    “登高”一首,最满意句是“江山应有待,苍茫为我开。飞鸟翩天际,长风荡山海”,这两句是彼时立于山顶时所得,至今想来犹历然在眼。
    我写东西不苛求格律,要之,一字一句能确切表达当时的心境便以为佳。
    杜甫诗作数千首之多,大部分合乎格律。我以为囿于格律之下,类似的心境在表达上总有穷尽的时候。他后期所创“拗体”我想是他本人在摆脱束缚的一种努力。现在的大多数人我觉得有舍本逐末的样子。
    一般是境界未到,如果境界到了,不是说哪个字能易便易得了的。揣摩前人的心思,我觉得当是如此。
    文法万宗,蔽于法就有如三寸金莲,是无论如何也走不痛快的。
    东坡后期鄙弃自己的那些政论的文章,趋于陶潜,我想也是一个例子。
    太白天生不羁,不为所缚,那是他的幸事。后人往往以其为天才乃自欺自弃,我认为不是好事。格律就像衣服,合体就穿,不合体就丢掉,没什么可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0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小辑

    时时长葆一颗充满活力的心,不让她萎靡下去,这才是重要的。以法观文,文字就只有法了,以心察文,文字才会活。诗词并非走到穷途末路,只是有人要将它有意引到末路上去罢了。大俗大雅,象牙塔中的文字只是孤芳而已。相传白居易把诗念给老妇人听我想也是这理吧。文字好,关键是在“达”,不“达”就不是好文字。
    头脑中一大堆前人的东西充塞着,不能活用,充其量只是一本辞典,工夫花在文字上,也最多是个文字匠。
    眼下的文字匠气很浓,论坛里尤其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0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小辑

    其实这些话在论坛我也说了不少。我从不认为自己是高手,相反,对诗词终是外行。但这里自以为高手的人却不愿听得不同的话。
    呵呵。借这里又发一顿牢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小辑

    “人禀五行之秀,备七情之动,必有咏叹以通性灵,故阴惨阳舒,其途不一,安乐哀思,厥源数千。”
    ---李商隐《献相国京兆公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0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小辑

    [这个贴子最后由清斋闻涛语在 2004/10/10 10:52pm 第 1 次编辑]

    观意翔兄一番言词,各种杂思顿起。
    读《漫兴一首》当时确感觉太白之风颇重,浮于脑际的是太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襄阳歌》、《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襄阳歌》诗曰:“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少年读此诗,深为太白酒意深浓的率真烂漫与飞扬之意趣所倾倒。兄诗中“书酒挂腰间”之无拘无束确实有李氏遗风。清人潘德舆说:“长篇波澜贵层叠,尤贵陡变;贵陡变,尤贵自在。”做此长篇,能随着心境开合而使意境层层攀高,想来绝非易事。
    静观诗韵坛种种,格律确为长期争论之话题。意翔兄快人快语,直抒己见,清清佩服。
    《诗说》有一言,一直印象深刻:“意出于格,先得格也;格出于意,先得意也。吟咏情性,如印印泥,止乎礼,贵涵养也。”概因前人在此经验良多,浩浩历史烟海,能得于名传千古却是有限。
    至于杜诗,读过有限,只怕以偏概全,实在不敢妄自作评。《遯斋闲览》曰:"杜子美之诗,悲欢骄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故其诗有平淡简易者,有绵丽精确者,有严重威武若三军之帅者,有奋迅驰骤若泛驾以下原缺之马者。”前人评杜诗之辞不胜枚举,有赏亦有叹,读者不同观感各异。在此引一例:)
    兄有一言说得妙:“文字好,关键是在“达”,不“达”就不是好文字。”山谷黄鲁直《诗话》曰:“子美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後人读书少,故谓杜韩自作此语耳。古人之为文章,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陈言入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杜老却善将顽固之语化为直白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读了只是更觉亲切。
    “后人才不及古人,见古名大家亦有此作,遂遗其独到之处而专学此种,不复知诗之本意”——所谓“文字匠”大抵如王国维所言吧。
    目今看别人作诗,每每钦赏。几次提笔,写来终不成诗,想来需要学习的还是很多。暗盼假以时日亦能如意翔兄等前辈一般,写来洋洋洒洒,意趣飞扬——奈何个人性格,修养是否开阔对诗意境亦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1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小辑

    意翔GG真的很棒哦
    不过我不喜欢诗歌
    倒是喜欢随笔和散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1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小辑

    意翔作品,陆续读过一些,有些未读过。今有此小辑,读之亦是一快。
    “处世心无愧,立身如松柏”,当是人生写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2-21 23:42 , Processed in 0.08305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