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9|回复: 6
收起左侧

从“朦胧”说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5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门虫在 2005/07/05 07:45pm 第 1 次编辑]


  这里我只想就我个人对新诗的一点体会来说说。就新诗来说,我所知道的所谓“朦胧诗”是从顾城与舒婷为代表,可我翻出顾城的诗来看,再跟现在的许多所谓的“诗”对比一下,一点也不“朦胧”。说起“朦胧”,或许可以追及到李商隐那儿,李商隐的《无题》就很朦胧,以致于后世的读者可以从他的文字里作出比其他诗人的诗更多可能的理解。起码可以说的是,朦胧,在李商隐那里还是一种美--不因朦胧而致晦涩、由晦涩而致无骨。其各种可能的理解本身不会损害诗的整体性,不会使文字“各自为政”,形同散沙。就这个意义来说,“朦胧”是好的,这或许也可以说是李商隐之所以还是诗人的原因吧。“朦胧”延到顾城这里,仍是承秉了主要的特点。且举个例子,顾城的诗《弧线》: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我对顾城的诗原先也没看的,就是因为人们说他“朦胧”的缘固。可现在看了一点,发觉比起现在很多人的诗来说,算是可爱多了。朦胧与隐晦差不多意思,程度更浅些,但与晦涩是两码事。在我看来,或许有不少人以为朦胧是与晦涩一码事,所以写出来的文字是实晦涩而非朦胧。顾城的这首诗是题体相彰,这与我所见过的诗也不大一样,题目有时候是必需精心设计的。就如这首,“弧线”,全诗就绕着题目展开。如果没有题目加以点化,这首诗就有沦为晦涩的可能。一节一个意象,但都以“弧线”为纽带。诗人在把主旨提到题目之后就退到诗的背后去了,诗的内容部分,完全以语言本身的能力向读者展示其意义。而这意义又是多向性的,这就是朦胧的主要特点。读者可以从各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节中自行体会。从这个角度来说,诗的朦胧特点使得文字与读者的互动性增强,就一般的古典文字来说,这是稍有不同的地方。而作为读者,诗虽然朦胧,但每一种解读都有确切意义的,能够在诗的整体意义框架内获得相对固定的位置。
  就顾城的现代诗之朦胧与李商隐古典诗之朦胧,我觉得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李诗之朦胧主要是后人对古典诗解读的方法造成的,即主要是结合诗的背景、生成环境时产生多向性理解;顾诗的朦胧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淡漠出这种模式,而是更多地倚赖文字意义组合产生出多向性。在我看来,这是现代诗在语言上的一个进步,是现代诗对汉语言表现能力的扩展。以此举例,我在论坛的一个flash中看过这么一句(不知谁写的):
像落叶撒手人寰
  当时一见之下,觉得猛地发寒,惊心动魄。对我来说,这样的文字效果并不多见。这句诗就是依靠文字意义重组才带来如此效果的。我以为新诗的贡献也当在于此,否则,也就是把古典诗转化成白文而已,说不上进步。对于这一点,五四时期的大多数新诗就是这样的--白话文新建伊始,对白话文字的重组能力尚未有深层发掘。
  中心意象的关联性。一首诗,如果能做到在看似散沙的意象集群中贯穿一个中心,在我看来,至少算是合格的诗。诗的整体性如果被纷杂的意象淹灭没顶,那就完全失败了。以北岛的一首诗《工作》来说:
与它的影子竞赛
鸟变成了回声
并非偶然,你
在风暴中选择职业
是飞艇里的词
古老的记忆中的

开窗的母亲
像旧书里的主人公
展开秋天的折扇
如此耀眼
你这不肖之子
用白云擦洗玻璃
擦洗玻璃中的自己
  这首诗中,第一节就峭拔古怪,诸多看似不相干的词汇经过诗人之手搓合到一处,就显示出它们重组的能力来了。总体来说,这首诗的文字应算是“隐晦”,第三节对我来说就很模糊,无法确切把握。这首诗的布局有点意思,也是“起承转合”。
  以上两首诗不算是新诗中非常好的,在我看来,至少是合格的,中等的。新诗对意象的运用更加自由,原因就在于新诗进一步解放的语言固有的联结。让语言充分自由重组是新诗的活力所在。当然,这是就积极的一面来说的。这对诗人的素质有非常高的要求。就消极的一面来说,这也使得新诗极容易堕入“晦涩”之中。对我来说,文字至于“晦涩”也就不算诗了。晦涩的文字的典型特征是“东一榔头西一耙”,诸多不相干的意象、语汇组合之后仍是互不相干。明明是气血亏虚,却还涂上一层白粉,说是为化妆之故。另,大多数新诗还有一个常见的毛病--散文化。把散文里原本一句的断成数句,其间丝毫没有跳跃感,就更不用节奏了。更有甚者,上下节之间也是这样。
  我个人认为,新诗同样要炼字炼意。字过平,看起来像白话,不堪咀嚼;意太散,东拉西扯,欲盖弥彰,不知所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5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朦胧”说起

对于新诗我读的少,也自我感觉写的不好,所以一直感到困惑,看了虫子的这篇帖子,感觉对我是有帮助的:)
一直觉得能写古诗词的人,对于诗的用字和节奏上是有感觉的,不知道这个观点对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6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朦胧”说起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6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朦胧”说起

才子好久不见了,偶素阿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7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朦胧”说起

哈哈~~~虫子古今通吃哦~~~~佩服~~~“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敬上月光酒一杯~~擦亮虫子幽幽发光的眼睛~~~~~~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3-8-6 09:54
  • 签到天数: 1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5-8-15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朦胧”说起

    下面引用由流浪之鸿2005/07/07 08:43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虫子古今通吃哦~~~~佩服~~~“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敬上月光酒一杯~~擦亮虫子幽幽发光的眼睛~~~~~~哈哈~~~~~~~~~~~~
    好喜欢顾城
    可惜了
    醉酒应该算是个小小的手术
    可以切除灵魂里面的一些东西
    他的那应该算是大手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4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朦胧”说起

    酒是好东西啊!
    古来圣贤皆寂寞,为有饮者留其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9 15:18 , Processed in 0.0735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