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19|回复: 16
收起左侧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7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宋绍兴年间的某一天清晨,江苏吴江垂虹桥上,早起的人们依然匆匆来往。不知道谁第一个发现桥身侧壁多了一些字,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首《洞仙歌》:
飞架压水,虹影澄清晓。桔里渔村半烟草。叹今来古往,物换人非,天地里,惟有江山不老。    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认云屏烟嶂,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这首词意境高远,气势豪迈,没有注明是谁写的,大家又想不清是怎么写上去的,一时间,各种猜测纷纷而起。桥边酒肆里的小二凑热闹说:“昨天晚上有个的道装摸样的人在我们店里喝酒,晕哟,喝到好晚,害得我们都不能打烊,说不定是他醉醺醺地出去写的。”“休得胡言!”马上就有人打断小二的话头,“肉眼凡胎,怎么识得仙人。”于是关于吕洞宾下凡的故事在水乡传开了。
故事传到宋孝宗那里,孝宗看了看说:“朕看这不是吕神仙写的,倒象是一个福建书生的大作。”众大臣当时就傻了,请皇上明示。孝宗说:“你们看,这首词的上片用韵‘晓’、‘草’、‘老’,下片用‘帽’、‘过’、‘锁’、‘老’,其中‘过’和‘锁’是福建口音,朕才判断是福建书生所作。”
皇上圣明呀,后来经查实,果然是福建晋江人林外所作。
(二)
这则词话在宋杨湜《古今词话》有记载,王国维正是通过这首词来证明“此《古今词话》非彼《古今词话》”。
而也许因为皇上说过那样的话,所以《钦定词谱》中在林外的《洞仙歌》后注云:“盖古以鱼、虞、萧、肴、豪、歌、麻、尤八韵为角声,皆可通转。”搞得大家糊里糊涂,《广韵》中麻韵不是独用的吗?《水平韵》中歌韵不是独用的吗?怎么可以“通转”的呢?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通转”的?可不可以请“皇上明示”。
(三)
林外可不管这些,这个福建书生热闹了水乡,搅和了格律翩翩离去。其实他也没走远,又到杭州刷了一回“大字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脍炙人口的《题临安邸》最新考证是林外而不是林升所作。林升这个人生平不详,什么原因?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人。林外写在墙头的诗题名有些潦草,“外”字和“升”字形状颇似,草书起来几无分别,所以当时人看错了,以讹传讹至今。(赫赫,现在终于真相大白,也请大家转告《长河如烟》的作者夏坚勇。)
这首诗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一回林外却不像在吴江垂虹桥上题《洞仙歌》那样,而是潇潇洒洒地题上了“林外”二字,不让人想起“杀人者武松”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8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第一遍读,是把它当成简单的故事在读,读完有点晕,不是很明白。
第二遍读时还是有点晕,但是能看出此帖的用意,虽然还不是太明白。
还是再读个三遍来回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下面引用由无尘秋水2004/12/28 10:30am 发表的内容:
第一遍读,是把它当成简单的故事在读,读完有点晕,不是很明白。
第二遍读时还是有点晕,但是能看出此帖的用意,虽然还不是太明白。
还是再读个三遍来回复吧~~~~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不用这么认真吧,我也经不起这样看呀。
秋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8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呵呵,七月好:)
七月此话,倒象是红楼中那道人所说的:“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我自己琢磨就是,我觉得好就是好,我觉得值得看就是值得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8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下面引用由无尘秋水2004/12/28 10:40am 发表的内容:
呵呵,七月好:)
七月此话,倒象是红楼中那道人所说的:“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我自己琢磨就是,我觉得好就是好,我觉得值得看就是值得看~~~~
我原来是不肯写这些字的,也不太愿意说人家已经说过的话。这些东西已经写成了书,有兴趣的可以慢慢看,没有兴趣的不看也就罢了,用不着搬出来在这里占个位置。
现在的想法有点不一样,在这里看了好多贴子,但凡和“学问”沾点边的都有点“吓人”的意思。所以我想慢慢把以前看过的一些东西整理一下,希望让大家觉得还有点意思,不是那个乏味就好了。
当然也可以混贴,可以看看权限设在“发贴量1000以上”的人才能看的贴子是如何的精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8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我喜欢的,没觉得乏味,倒是比那些教材要生趣许多~~
这就是现在所说的“新兴教育”,快乐学习~~~~
“温故而知新”,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8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我也來讀讀,我就在吳江呢,呵呵,更要好好學習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4-12-28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和,我也是和秋水一般,昨晚看了一次,今天凌晨又看了一次,这次是第三次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8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说你好就是好不好也好
    说不好就不好好也不好
    横批:纯属灌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8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这林外除了《洞仙歌》,可还有一些其他的词?
    是不是其他的词和《题临安邸》一样,还有待考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8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下面引用由第九流2004/12/28 01:55pm 发表的内容:
    说你好就是好不好也好
    说不好就不好好也不好
    横批:纯属灌水
    呵呵,调皮~~~
    灌吧,水乡不怕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3 23:3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12-28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在字聊里和七月说的不多,却很喜欢读他写的东西,就如看七月的羽毛,洁白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8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下面引用由无尘秋水2004/12/28 03:55pm 发表的内容:
    这林外除了《洞仙歌》,可还有一些其他的词?
    是不是其他的词和《题临安邸》一样,还有待考证?
    是的,其它的统统要考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8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下面引用由七月在野2004/12/28 10:54am 发表的内容:
    我原来是不肯写这些字的,也不太愿意说人家已经说过的话。这些东西已经写成了书,有兴趣的可以慢慢看,没有兴趣的不看也就罢了,用不着搬出来在这里占个位置。
    现在的想法有点不一样,在这里看了好多贴子,但凡 ...
    看了七月的帖子才知道,原来那写“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是林外而非林升。也是有趣~:)
    花了好长时间打回帖,想写一个“他乡才子在江南”之类的主题,谁知字敲着敲着就跑题了。干脆另发一帖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31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这个福建书生有意思,又让江南热闹了一回。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3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谁说福建不在江南?问野君好(有点省略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4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话]福建书生在水乡

    呵呵,看了这个帖子,想起的是苏轼的一首诗的最后一句了:“只缘身在此山中”。故事中的人和事是否属实如今不好考究,但是做学问需要的就是这样严谨的态度。
    七月兄,好久不见,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9-10 18:39 , Processed in 0.0826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