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4|回复: 2
收起左侧

《石头不砸人网友佳作集》续篇之十三——说《乡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2-5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如下:
    [color=#0000ff]
      晚来踱步最从容,吆喝一声江水空。
      惊起鹧鸪三四五,撞飞八九杏花红。

      在未选入的作品中,也有一首像这样的,大抵可以称之为数字诗。稍不同的是,另一首中用的均是“一”数,这里则是串数,一、三、四、五、八、九。前人有一首类似的数字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所引的这首,算是把数字用齐了,除了开头的“一去”稍稍点到人之外,其余纯是客观之笔,客观得似乎不带一丝情感到里面。但诗的妙处也在这里,全靠“一去”提契全诗,诸景穿掇便显出诗外之人的欣赏趣味来了。前人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风流即字外的感发,可以从品味的过程中得以体认。而最著名的掇景古典文字莫过于马致远的秋思,他则是在结末点醒前文。作者的这首亦不同,这里是即景,全靠“惊起”、“撞飞”来点醒,以策第二句的那声吆喝。没有这四字,那声吆喝便全无可着处,间架便有断的嫌疑。
      再从马致远的秋思与这首引申一下,可以发现,即便同样是掇景,也有实与虚的区别,秋思中的诸景可以说是虚景,是先有内,再借景形于外,诸景可以不是目前所得,却接得恰到好处。这首则是可以说是实景,是先有外,再有内。当中的感发次序不一样。也可见,诗笔可造景也可摹景,关键还是穿掇的工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6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不砸人网友佳作集》续篇之十三——说《乡间》

    童年的经验,总是会在需要的时候浮现出来。鹧鸪,杏花……穿过车龙马水的喧嚣,在永不睡眠的霓虹灯上若隐若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18 20:57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2-6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不砸人网友佳作集》续篇之十三——说《乡间》

    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1 06:44 , Processed in 0.0973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