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0|回复: 11
收起左侧

[转帖]千里暮云平 回望射雕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19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里暮云平  回望射雕处
——《射雕》编剧谈《射雕》


  史航(央视版《射雕》编剧之一)
  以前读香港的《电影双周刊》,主编罗维明说了几句有意思的话,大意是内地拍的是历史剧,我们拍的是古装剧,我们做不到那样,一瓢一碗都依样仿造,我们拍皇帝出巡也不过是十几二十人的场面,我们不懂得很多宫廷礼数,因为归根结底,谈历史他们是专家。这话听着很谦恭,其实再读下去,才发现这谦恭后面,有一点不卑不亢的自信。那就是相信那些下不了大工本,也经不起细考证的港产古装剧,虽然会被历史学家嗤之以鼻,却能够赢得更广泛的民意认同,不限地域时空。其实,这话也说得没错,《上海滩》、《射雕英雄传》,这样的港产剧,总是更多地占据了一代人的回忆。曾经听人笑谈当年香港电视剧的粗陋单调,舍不得花血本,头套乱糟糟,长剑轻飘飘,连追逐埋伏都永远是那同一片树林,好像总也绕不出去一样。其实,永远绕不出去的又岂止是那一片树林,还有我们那一段乱糟糟轻飘飘却也耗尽了全部血本的青春。我们对那些古代人物的服饰化妆不计较,对那些场景画面不计较,是因为计较着其他的方面,比如说人物是否打动我,情节是否吸引我……结果呢,结果就是感动过我们的剧集,留驻在我们的脑海,成为了我们的荧屏初恋——比如,1983年香港无线版的《射雕英雄传》。所以,内地这一版《射雕》,面对着一群真诚而保守的观众。但是这里的“保守”一词已非贬义,这种保守源于最深刻的认知和最缄默的守望,保的是岁月中的情怀,守的是初恋般的情愫,有错吗?绝对没错。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有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就像他们搞不懂沧海为什么要变成桑田,他们也搞不懂《射雕》为什么要重拍一遍。其实理由很简单,如果我们认同武侠故事所包孕的情操、信仰、牺牲观念、大义襟怀,那么每一代小孩子,都有权利在少年时光里,遭遇一两个能这样感动支撑他们的传奇,这传奇可以是新的阵容新的剪裁,只要还是旧日襟怀。香港的电视工作者通过84和94两版的《射雕》拍摄,阐述了他们对于那个大英雄时代的理解,内地的电视工作者,同样有权利沐浴在那片大漠西风与残照之下。作为制作者,如果总是在强调新版《射雕》画面的精美大气,武打的紧凑精彩,容易给人一种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不自信的感觉——而今天的武侠剧观众,恰恰对大制作、强宣传、高技术这些词汇有一种逆反性的排斥,他们更相信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反复强调的“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所以,作为参与《射雕》改编的编剧之一,更想谈一谈我和我的合作者们对人物的理解和塑造。郭靖在最后参与华山论剑之前,对该不该学武功产生了全面质疑,这种青春期的幻灭感,不比西毒欧阳锋在华山绝顶大吼“我是谁”,以哲学的名义精神分裂来得轻松。说得老派一点,《射雕》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在众多师友爱人的帮助下,寻找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过程。何谓“侠之大者”的领悟,是郭靖一生汲取不尽的精神力,在《神雕》中甚至可以借此感化桀骜不驯的杨过。也是这种精神力,感染着郭靖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在《神雕》中,可以看到一向遗世独立的黄药师,肯来主持抗击蒙古军队的“五行大阵”,可以看到一向智计百出的黄蓉,不藏奸不耍滑,陪丈夫守襄阳守到城破殉难。人家是少年子弟江湖老,他们是少年子弟襄阳老。她没有夫君那么高的襟怀境界,可她信任他的选择……理解了后面的《神雕》,我们才算做好了当《射雕》编剧的准备。新版《射雕》的结尾,不仅写到华山论剑,还写到郭靖行刺义兄拖雷,质问临终的成吉思汗,这不仅是为了尊重金庸原著的完整性,也是为了画一个完美的句号,让大家知道“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同样是出于对金庸原著和原意的理解,我和我的同事们开始描摹我们眺望的射雕身姿——黄蓉出场,是以小叫化面目示人,那时她打动郭靖,以及打动我们的,决不会是后来在她身上体现的智慧和忠诚,更多的还是“我没人管了,我没人要了”——那份临风无助的女儿心。郭靖从王府里一场恶战出来,给黄兄弟带的点心尽数压扁,她却哭着拿来吃,只因“从没人这么想着我”。初二的我读到这样段落,自有知己之感,那么如今创作时,我也不想丢弃这样的怦然心动。所以剧本中面对信守大漠婚约的郭靖,黄蓉说的是“蓉儿一生一世就是那样一个小叫化,谁对她好,她就指望着人家,缠着人家,拿人家的好心当自己的运气,也不管别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可是最后呢,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而桃花岛惊变之后,没机会撒娇求暖,只能着力挽回黄药师与郭靖关系的黄蓉,第二次以无助穿透了我们编剧的内心。至于杨康呢,忠于大金而不肯做宋人,到大金国都被攻陷的时候也没有改变,他贪恋已不仅仅是荣华富贵,还包括了一点点拯救江山的志向,他相信生我无恩养我有恩,不肯去杀完颜洪烈,这样的伦理选择起码可以商榷,却在一个大是大非的年代里被迫孤立、绝望,最后激发出人性的大奸大恶,他的个性悲剧,有两三分是要算在丘处机这个无力教化又无心包容的师父身上。母亲死后,杨康一生只遇到两个不催逼他不敌视他的人——穆念慈和郭靖,可他还是依次辜负伤害,这不全是人家的不幸,更是他自己断送了救赎的机会,至于穆念慈,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名叫杨过(郭靖起的)而不是像《倚天》里的纪晓芙那样,给女儿起名“杨不悔”,是她个人的矛盾和彷徨之处,细想也是让人难过的。洪七公游戏风尘练达潇洒,看破红尘补红尘,可是丐帮的繁文缛节他是又抵触又无奈,他与欧阳锋缠斗一生却并无恨意,他理解对方的不择手段既是本性使然亦是另含隐痛,所以海船上他可以与欧阳锋针锋相对,却也能看破成败,抽身退让,而且有一种“我们都老了”的真诚感喟。欧阳锋对欧阳克有着不能点破的骨肉深情,所以他会选在欧阳克潮水没顶听不到声音的时候,对他喃喃吐露自己与他的父子关系,他夺《九阴真经》也是为了最终传授克儿,克儿一死,他还依着好武称雄的惯性在修炼武功,却已经无人可托付传授,是这片精神空白而不是黄蓉的诡计让他最后成痴发狂。
  黄药师和欧阳锋一般的深情成癖,却比他更喜欢迁怒于人,所以,依次面对曲灵风的尸骨、陆乘风的断腿、梅超风的折腕,他是心中越来越苦涩的。我们特意写梅超风临终前不敢提重归师门,只求师父成全了小师妹和杀她丈夫的傻小子成亲——她已无心报仇,只想师父晚年能在桃花岛上看到小外孙绕膝承欢——这样的心思,让一生不肯服软不肯求人的黄药师终于瞪起眼睛——“九泉之下,见了玄风,你替我告诉他,东邪门下从来是六大弟子,一朝师徒,千载关连!”周伯通一生热爱三样东西,朋友、武功、恶作剧——朋友是用来切磋武功的,武功是用来完成恶作剧的,恶作剧是用来结交朋友的。他与郭靖结拜,旁人只当作笑话,连洪七公和黄药师都未必理解,倒是鲁钝的郭靖明白义兄是需要一个一辈子听他讲故事的朋友,拒绝长大的老顽童,与不肯随便长大的郭靖,是命中注定的兄弟。欧阳克学会痴情,学会保护自己爱而不爱自己的女性;完颜洪烈作为生逢末世的准英雄,也在揭示历史循环(蒙能灭金,亦能灭宋)的临终一刻焕发了尊严;而我最后想提及的,是一个记者朋友的问题——《射雕》之中,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侠士?当然是以柯镇恶为首的江南七怪,论戏份他们是当配角,论情怀他们是灵魂。他们武功不高,见识也浅,本不是大侠材料,他们是卖菜的贩马的砍柴的,是港片中所谓的“星斗市民”,他们对整个武林世界,是孩子们的景仰,他们也相信,江湖人标榜的大义,值得从一开始就信守奉行。想起来就是这样有点难过,他们像是一群小学生,来到高谈阔论的大学生课堂,认真地扫地,认真地擦桌子——他们认为天下侠义不分彼此,谁看见谁就去做了吧。大漠那十几年,他们怎么过的?我知道没人娶妻,他们的家小全在嘉兴呢,黄老邪只要一时兴起,就可以找上门去统统杀光,找他们的家一定很容易,街坊邻居都会很光荣地给外乡人指点那几位市井英雄的家宅……有几个大侠肯这样画地为牢,困守大漠,数尘埃,度春秋?丘处机这种豪杰道长,今天这里行侠,明天那边仗义,风头也出了,名胜也游了,朋友也会了,辈分也长了,让他困守大漠?他肯吗?未必!柯镇恶他们,就是为了一个长大以后还不知道会不会感恩的陌生孩子——他们不像丘处机,他们跟郭啸天连面都没见过,什么交情也没有——就这么大家伙的青春、事业、家庭、生意,全都扔在这片风沙里,细想着也是春秋之际的国士风采!国士无双,而今有七,仗义每多屠狗辈!他们的妻子如何度日,是否结伴过来看他们?是否像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一样,每年进行着悲壮孤凄之旅?写江南七怪,写得我自己最难过的情节,就是他们去给梅超风的新坟抓了几把土,不仅仅是人死为大入土为尊,还因为他们感佩这女人一生的不易(韩小莹说过,邪魔外道都是管自己快活的,人家活得那么苦,算哪门子邪魔外道?!)更是不希望与黄药师结成死结,因为他们的靖儿还要去当人家的女婿。连同死去的张阿生,他们是郭靖最初的师父,也是郭靖最后的楷模。郭靖在襄阳力战而死之际,天国之门开启,七位师父必在那里迎接着他们惟一的徒儿……作为一个中学开始在课桌下面偷看《射雕》小说的武侠迷,我很荣幸找到机会,向感动过自己的激扬文字致敬。

    《江南时报》 (2003年03月17日第二十一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千里暮云平 回望射雕处

没有分段  不好意思
史航,70年代生人(大概72,73年吧),编剧,中戏最受欢迎的老师
博览读书,过目不忘,因看<动物解放>,而改素食
见招拆招<记忆碎片<多次提及其人
我的偶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19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千里暮云平 回望射雕处

说得是啊
郭靖的本色,是平民英雄,这个底子,说到底,是江南七怪给他打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19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千里暮云平 回望射雕处

   理解很到位,是体贴之语。但他这样编剧,有一个问题。
   有很多话,是不要这样明白说出来的。
   比如黄蓉容那段台词,和韩小莹那句话,以及梅超风和黄药师的对话。
   不必这样明白样说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3 23:3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5-20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千里暮云平 回望射雕处

    下面引用由鸿渐2005/05/19 09:59pm 发表的内容:
    果真像报纸。。密密麻麻一片~`
    哈哈,是,鸿渐来得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20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千里暮云平 回望射雕处

    呵呵,
    他写话剧出身的,自然在台词上下足功夫
    当年轰动京城的<我爱某某某>,他是编剧之一,有空可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0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千里暮云平 回望射雕处

    我的意思是,到这几处台词是要写的,也是这个意思,但不是这么明白的,应该是表现,而不是一种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20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千里暮云平 回望射雕处

    明白点不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0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千里暮云平 回望射雕处

    :)我喜欢含而不露,有张力的语言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20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千里暮云平 回望射雕处

    上次说到笑不露齿,我对JOY说:牙露八颗为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2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千里暮云平 回望射雕处

    赫赫,我是两颗兔牙。。。。不能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千里暮云平 回望射雕处

    下面引用由未央歌2005/05/20 08:34pm 发表的内容:
    上次说到笑不露齿,我对JOY说:牙露八颗为宜
    赫赫,这个若能拿捏得恰到好处,是极有难度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6 11:43 , Processed in 0.07699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