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7|回复: 2
收起左侧

[原创] 都柏林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6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未央歌在 2005/05/26 01:00pm 第 1 次编辑]


                               都柏林人

   
    有的作家终身都只在表现一个主题——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所有的小说里都有以故土都柏林为背景。与后期《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夜》大量运用意识流手法不同,在他首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在十五篇短篇小说中,一言一行都在都柏林这个城市的眼皮底下发生。
  
    通过作者眼中的都柏林,我们看到《一朵浮云》从伦敦回到都柏林的朋友带给小职员小钱德勒的震动,而他的一丝幻想最后回归为现实生活。《无独有偶》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中法林敦三个生活层面——在上司面前,在朋友面前,在孩子面前不同的表现,《土》中厨娘玛丽亚一个快活的晚上,《悲痛的往事》詹姆斯.达菲一场行而上的恋爱;《两个浪子》中一个晚上的两个浪子行径;《死者》在一场热闹的舞会后对一位为爱情死去少年的追忆。形形色色的都柏林人—— 懵懂的少年、世俗的母亲、私奔的少女、混市的浪子、挣扎的小职员、神父、政治家等组成了一副副逼真的世态画。
  
    乔伊斯说:“我的目标是要为祖国写一章精神史。我选择都柏林作为背景,因为在我看来,这城市乃是麻痹的中心,对于冷漠的公众,我试图从四个方面描述这种麻痹:童年、少年、成年以及社会生活。”“我侧身其中,却不是他们中的一个”(拜伦语),詹姆斯.乔伊斯忠实地呈现了这座城市最真实的生活画面。那些人物内心起波澜,也曾试图改变,却总是要回归现实,象那个决意私奔的少女,最终的一刻还是退缩了。
  
    与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相似,作者因为对都柏林人麻木的生活状态不满,终生在异乡度过。可是笔下却离不了都柏林这座城市和都柏林人,何尝不是一种眷恋呢?王安忆在游历都柏林的文章中写道:“这样一些无辜的人,老老实实地度着日月,从宗教里找寻简单的信念,防止生出不切实的奢望。你可以说他们没有理想,可他们另有些美德:守职、忍耐、诚实。因此,乔伊斯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尽管发着‘这城市是麻痹的中心’的判词,笔下却流露出温情。”
  

    乔伊斯笔下的都柏林人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期,可生活在今天我们发现这些人物就在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一副副世态画,并不因时间、空间的跨度而有所改变,而无数类似的“都柏林人”还是这般生活着。

                                 未央歌.乌鲁木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6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都柏林人

一篇都没看过,不回复了。
看到你笔锋的犀利,直戳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26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都柏林人

从《都柏林人》到《芬内根的守灵》,我们看到的是逐渐庸碌下去的人类
《尤利西斯》则更是彻头彻尾对英雄主义的反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9 07:17 , Processed in 0.0694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