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57|回复: 9
收起左侧

[唐诗鉴赏]绵绵乡愁意无穷—读崔颢《黄鹤楼》有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雨滴在 2005/06/02 11:23pm 第 2 次编辑]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754),一生仕途坎坷,长期漂泊羁旅。一日,他登上黄鹤楼,看眼前鹤去楼空,望天际悠悠白云,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觉慨然于岁月不再,人世茫茫,写下了这首为严羽高评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的千古名作《黄鹤楼》。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诗中“黄鹤”所指甚明,除了实体“仙鹤”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即“一切”之意。“不复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如果说这个词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那么“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加催生了浓浓的乡愁。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些二句描述了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极富人情味:艳阳高照,碧空如洗。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伫立在眼前。和煦的阳光洒满江面,温暖着亲人。依稀间,鹦鹉洲上的芳草丛中走来一身正气、击鼓骂曹的祢衡,他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正是无数浪迹天涯的游子浸满血泪的无私付出,才构筑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诗作具有的浓郁民歌风味,景到言到情到,语如联珠,自然天成,对仗工整,音律谐美,文采飞扬。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把乡愁情怀抒发得波澜壮阔、豪迈昂扬,使得本篇的韵味和风骨跨上了同类诗作的峰巅,成为被后人推为唐朝七律诗中的第一佳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绵绵乡愁意无穷—读崔颢《黄鹤楼》有感

[这个贴子最后由铁马云雕在 2005/06/02 12:08pm 第 1 次编辑]

·这首诗在格律上也有特点。前半首散调变格,后半首整饬归正。律诗,最忌重复,而此诗前四句却三用“黄鹤”、两用“空”,竟无拖沓之感。律诗也最重平仄对仗,而此诗的颔联出句却连用仄声,对句连用平声,“空悠悠”,三平调煞尾。且似对非对。然而却琅琅上口,铿锵有力,与合律的作用一样。究其原因,在于直抒胸臆,通脱自然,所以能文气纵贯始终,一气呵成。沈德潜评曰“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写法与此诗相似。“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纪昀说,“此诗不可及者,在意境宽然有余。偶尔得之,自成绝调。然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再一临摹,便成窠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绵绵乡愁意无穷—读崔颢《黄鹤楼》有感

下面引用由铁马云雕2005/06/02 11:54am 发表的内容:
·这首诗在格律上也有特点。前半首散调变格,后半首整饬归正。律诗,最忌重复,而此诗前四句却三用“黄鹤”、两用“空”,竟无拖沓之感。律诗也最重平仄对仗,而此诗的颔联出句却连用仄声,对句连用平声,“空悠 ...
经铁马一提,果然有些相似
重字,且三连平,却通脱自然,也许就是所谓的浑然天成吧,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3 23:3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6-2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绵绵乡愁意无穷—读崔颢《黄鹤楼》有感

    下面引用由空谷清音2005/06/02 09:52pm 发表的内容:
    经铁马一提,果然有些相似
    重字,且三连平,却通脱自然,也许就是所谓的浑然天成吧,呵呵
    呵呵,是呀,等着看更多的东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3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绵绵乡愁意无穷—读崔颢《黄鹤楼》有感

    下面引用由铁马云雕2005/06/02 11:54am 发表的内容:
    ·这首诗在格律上也有特点。前半首散调变格,后半首整饬归正。律诗,最忌重复,而此诗前四句却三用“黄鹤”、两用“空”,竟无拖沓之感。律诗也最重平仄对仗,而此诗的颔联出句却连用仄声,对句连用平声,“空悠 ...
    铁斑一席话,加深了雨滴粗浅的理解,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5-6-3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绵绵乡愁意无穷—读崔颢《黄鹤楼》有感

    雨滴和铁马教授多多学习^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3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绵绵乡愁意无穷—读崔颢《黄鹤楼》有感

    讼诗谈词,不子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境遇,心绪,难免有失偏颇。就句而论多得今人意而失古人心。老鹤有时间把这首名作赏析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3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绵绵乡愁意无穷—读崔颢《黄鹤楼》有感

    下面引用由吟风听月2005/06/03 10:48pm 发表的内容:
    雨滴和铁马教授多多学习^_^
    铁斑是教授啊,失敬!看来雨滴真是来对了地方!得找个机会再拜一良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5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绵绵乡愁意无穷—读崔颢《黄鹤楼》有感

    喜欢~~敬佩~~~敬上月光酒一杯~~~什么时候我才能变得如此有学问哦~~~唉~~悲哀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6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绵绵乡愁意无穷—读崔颢《黄鹤楼》有感

    呤诗谈诗,切不可以现人的思想观念来对古人的诗进行理解,这样做是会出偏的,也是对古典文学研究最为忌讳的,对这首诗应深入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特有的处境以及诗人在当时哲学理念来理解与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22:30 , Processed in 0.0808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