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5|回复: 6
收起左侧

[原创]网站阅读:悠然醒转的旧体诗词(2)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诗词有关的网站很多。这里我要举的例子是《唐诗宋词》网站,网站建于2001年,注册人数29507人,至今人气兴旺,同时在线峰值总在两百人以上。网站最重要的论坛是诗韵论坛,也就是原创旧体诗词的论坛。另外有一些相关的辅助设置,比如个人诗词文集,藏经阁,等等。诗韵论坛发言的程序是,一人发主题帖子,写诗或作词,众人跟帖评点。参与论坛的人,一般都会既发贴也跟帖,形成一个互动的创作和鉴赏群体。每人每天的主题帖子限三个。论坛版主很负责任,超过了三帖,或不是原创旧体诗词的帖子,一律删除。
   首先要举的一个例子是江湖闲人(注册日期: 2005/03/08)在2005年3月15日发的一组七律,或许,这个帖子及相关的回复,能让我们迅速进入角色。
                              秋思三首
    癸酉年秋,余别故里,独往江城求学。山高水远,气象萧条,每有故园之思,或登高望远,或流连湖畔,乃作秋思数篇,以畅幽怀。有友人,好音律,乃为之谱曲,每相聚畅饮,辄歌“玉笛一声家万里”,辗转悱恻,心潮起伏,以至潸然泪下。今择其三,与诸君赏玩,兼怀当年。
                 玉笛一声家万里,江城草木尽先秋。
                 寒山寂寂苍天老,别梦悠悠楚客愁。
                 晓起登临增怅望,晚来风雨动离忧。
                 乡心无限无人解,频倚阑干涕泗流。
                 风卷残云白日曛,黄花落尽一登临。
                 江流寒水惊余岁,鸦带斜阳入野村。
                 客里相逢难举酒,尊前欲语已沾襟。
                 浮生常恨别离事,人境飘蓬老病身。
                 落木萧萧秋意阑,满城烟雨菊花寒。
                 故园秋晚人何在,驿路风多客未还。
                 去日难留空逝水,浮生无奈自凭栏。
                 征程未尽归程远,望断天涯无数山。
     江湖闲人是大家公认诗感很好的一位。这个帖子被点为精品,大致可以说明诗韵论坛的审美标准。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诗韵论坛上,怎样的旧体诗词会吸引读者的目光。这三首七律,老到圆熟,格律精纯,写得很“象”,但也未见得特别高明。清末的退休官吏自费印行的诗集,水平也多有达到这个程度的。如果放在那时,比较之下这几首或许还嫌“太熟”。但正如前面所说,几十年来,由于旧体诗词创作太久太久都是一种民间个人行为,少有比较参照,结果出现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所谓诗词,和古典诗词的格律、气韵、意境,其实已经相差很远,相比之下,倒是圆熟的极少,生涩的极多。这样圆熟精纯的七律,因为久违了,所以就能给读者惊喜。这是当下的旧体诗词一种特殊的陌生化效果。也就是说,本来是过于“熟”的诗,但是和论坛上大多数人很业余的水平相比,就显得鹤立鸡群,反而有了新鲜感,并作为一种审美标准,悄然影响着其他的创作者。至少很多人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旧体诗词在网络复活以后,自然而然树立起来的一个标准,就是要象古典诗词。这并非是哪位版主的硬性规定,实在是因为有论坛以后,众多诗词纷纷涌现,“象”与“不象”,高下立现,因此自然出现了这种审美取向。这个标准看似模糊,其实很严苛,要“象”,对今人来说,其实很不容易的。和千年来的唐诗宋词传统比,这样的诗是“习套”,但在几十年暌违之后,“习套”再次浮出水面的时候,倒又是一番迷人的风景了。同时,因为要“象”,所以对格律要求得很严,这大概也是旧体诗词在网络复活后的一大取向和特点。
     我们来看对这个帖子的回复。夜饮东坡说:“闲人兄的这几首诗颇有老杜风味,佩服。‘晓起登临增怅望,晚来风雨动离忧’,这一句特别好。” 独沉醉说:“小弟不才,同意东坡兄的,有点老杜风味。” 梅如筠说:“好诗。愚以为深得老杜风韵。尤其是喜欢这句‘征程未尽归程远,望断天涯无数山’,写尽游子心境。”大家纷纷认为诗好,有老杜风韵,评价是很高的,是否如此且不去追究,至少可以看出“象”是大家公认的价值取向。
    版主的回复较深刻些,不一味说好话,我们可以看到除圆熟外,也还有其它的标准。如竟日寻春说:“秋思,悲苦得很,为什么悲苦?主要意旨不明确。感觉颔颈二联错置未开,都有点浮与空叹。第一首对仗二联就有愁、怅、忧字,太紧了。窃以为对仗处一虚一实比较好。 明显学杜甫风格,象,这是好的方面。少陵的精髓处还要细研。” 惊鸿客说:“每首都不错,有功底。非要挑毛病的话,就是眼熟处有几个呀。” 门虫说:“尤喜‘晓起’一联。稍嫌第一首几乎句句苦语且直露,不若后两首来得蕴籍些。外行人胡说的。诸位看过便是。”
     从这几个回帖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鉴赏的术语,什么“浮”,“紧”,“虚”,“实”,“蕴藉”,“眼熟”。在诗韵论坛,会发现,跟贴的人常常把这样的字眼挂在嘴边,最常见的还有“生了”,“涩了”,“熟了”——实在很有意思。论坛创造出的虚幻空间,俨然真是曲水流觞、兰亭雅集了,大家也都自觉地运用着诗话词话的语言,营造一个古典审美的环境。其实对这些字眼的把握和理解,几乎是各不相同的。然而,其自觉和天真,却令人动容。
    而且,看了上面几个回帖,还可发现,圆熟,“象”,也还不是唯一的标准。读者(其实也是潜在的作者)的要求还真不少,比如,情感要真切,格调要蕴藉,而且既不能太“生”,又不能太“熟”,审美标准其实还蛮高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6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网站阅读:悠然醒转的旧体诗词(2)

此第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6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网站阅读:悠然醒转的旧体诗词(2)

这是第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6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网站阅读:悠然醒转的旧体诗词(2)

所言皆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3 23:3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6-16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网站阅读:悠然醒转的旧体诗词(2)

    下面引用由未央歌2005/06/16 11:10am 发表的内容:
    所言皆是
    恩,悠然醒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6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网站阅读:悠然醒转的旧体诗词(2)

    处今世思古意出古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6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网站阅读:悠然醒转的旧体诗词(2)

    细细的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22:11 , Processed in 0.0780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