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6|回复: 5
收起左侧

[原创]网站阅读:悠然醒转的旧体诗词(3)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6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有一个词在评论中出现频率特别高,几乎也成了术语,这就是“性情中人”。现实中人们也说这个词,但频繁程度绝对比不上这里。这四个字俨然是大家互赠的封号,但凡诗词梗概多气一点,或是伤怀一点,或是不羁一点,或是诗不怎样而情感真挚,都奉上“性情中人”帽子一顶。如昨天前度周郎刚帖出一首《七律·伤情》,出生在82年的 jerry821101 大概是觉得没有别的话好说,立刻奉上“性情中人”四字。虽则令人忍俊不禁,也可以感受到古典诗词熏陶出来的那种精神和情感取向,思之也令人动容。在诗韵论坛上,“性情中人”是由衷的赞扬,仿佛人们对诗词的期望就是:引领大家都成为性情中人。
   下面这个贴,大概可以说明论坛对“性情中人”的激赏。这是卷帘人(注册日期: 2005/03/06)于2005年3月14日发的一首古乐府体诗。
                         忆昔寄江湖闲人
    我与江湖闲人,半年未见,相约唐宋论坛,又得重逢。回忆多年至交,真觉人生得此知己,无憾矣,遂成此篇,寄江湖闲人。
                  初识江湖客,豆蔻二月香,——(1)
                  懵懂少更事,唯敬君子行。
                  遂以涂鸦笔,和君华彩章,
                  一和成知己,意气转飞扬。
                  君怀多磊落,词韵自铿锵,
                  言笑既诙谐,妙语解愁肠。
                  我思祖母悲,日夜伴我旁,——(2)
                  我为情所困,良言劝有方。
                  偶得题帕句,劳君久珍藏,——(3)
                  诗酒常欢会,年华亦流芳。
                  昔我于归日,君言为催妆,——(4)
                  催妆袖千金,如嫁姊妹行。
                  平生少昆仲,至此无感伤,
                  千金何足道,感君故意长。                   。
                  当君结褵日,我独在他乡,——(5)
                  殷殷嘱夫婿,为君累十觞。
                  登高望江城,依稀月如霜,
                  敛衽拜兄嫂,遥遥祝安康。
                  相知逾十载,倏忽若流光,
                  还盼君行远,大道连康庄。
                  红尘多契阔,岁月本沧桑,
                  若共知己老,沧桑又何妨!
(1)初识江湖闲人,我十五不足,十四有余,故云“豆蔻二月”,偶得君词,和之,蒙不弃,遂定交。
(2)我大二之时,祖母去世,甚为悲痛,且初尝人生恐惧,食不甘味,郁郁寡欢,江湖兄一周之内,凡几至也,陪伴至晚方归其学校,且遗我《浮生六记》,君渊博诙谐,解我愁肠。且大二时我与青梅竹马之男友几经周折,终不能再续前缘,甚为消沉,君教以乒乓纸牌之戏,又良言开解,挚情高义,铭感于心。
(3)大学时沉溺女红,尝以红枫叶绣白丝帕,戏仿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句题诗其上,以遗君,风雅之事,无他意也,君雅爱之,珍藏甚久。
(4)我为人妇,新婚之日,君袖出千金,为我催妆,千金之厚,如嫁姊妹礼。我为独女,无兄弟,常感孤寂,至此无此叹也。中心感之,何敢忘之!
(5)去岁值君新婚之日,我负笈沪上,未能回江城观礼。唯遣夫婿,为君道贺。我则独上高楼,望月怀人,遥祝兄嫂喜乐安康。
    此帖一经发出,大受欢迎,回复足有14页之多,共有163条,多是感喟诗中的深情厚谊。当然,话说回来,首先还是因为这首诗写得古雅,很有乐府风,吸引了大家眼球,然后才会有连篇累牍的跟帖。夜饮东坡说:“好篇,看君此作,引得万千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铁马云雕说:“读罢兴叹良久,君得诗和雅趣,岂我辈弄章摘句可比耶?景仰之,珍惜之。”绿蚁说:“卷帘君妙句连连,闲人兄豁达解人,感二位高义,容若梁汾之谊,想亦如此,诚乃诗坛一佳话矣!可喜可贺!” 等等。后来,铁马云雕又回了一篇洋洋上千字的跟贴,说是“再三读了楼主的帖,很想借此机会来谈谈本人近期以来读帖的一点感受。”他的感受就是:诗要有真性情,才能感人肺腑。
     人们渴望“真性情”,多半也是由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当论坛各位互赞“性情中人”或自许“性情中人”的时候,也就体会到了旧体诗词创作和鉴赏带来精神满足。论坛上,大家都是一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磊落模样,个个号称“不羁”、“疏狂”,互称“兄台”,自谦“在下”,引典故,打机锋,俯仰今古,指点世事,信手拈来种种古典文化审美元素,雍容揖让,侃侃而谈,仿佛都穿戴着古人衣冠。假想中的古典情怀、古典人格审美、古典人际关系在这里得到了充分而真切的张扬。
    顺便说明,论坛基本分成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三个年龄层次。也许是生活压力更大吧,自命“性情中人”的那一群,主要来自60、70年代一群。他们的诗词也合律,但他们不大谈论格律,而多谈诗的气势、意境、情感,接着就感时伤怀,显然是把诗词当人生的寄托和安慰。比如卷帘人这帖,引得看官感慨连连,而那些感慨的看官,就多属这个年龄层次。如箫女,动容不已,喟叹再三;如一梦残生,病中看帖,想起自身际遇,感慨万千。
    而刚念大一的内圣外王,就不觉得诗有什么好,他还嘲笑众多的跟帖:“太多,数量上无可匹敌,我并不是说多不好。比如说明朝时戚继光和俞大酉在战略上的分歧吧,足以证明数量的优势。”回帖不忘显示一下自己史学专业的优势,也着实可爱。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网站阅读:悠然醒转的旧体诗词(3)

此第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16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网站阅读:悠然醒转的旧体诗词(3)

第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3 23:3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6-16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网站阅读:悠然醒转的旧体诗词(3)

    下面引用由卷帘人2005/06/16 09:44am 发表的内容:
    第三
    看完三篇,不会写却喜欢感触,呵呵,,小草犹绿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6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网站阅读:悠然醒转的旧体诗词(3)

    呵呵~~~~~~~~~~~~~~
    性情~~~~~~~的确是心向往之。
    不过诗韵论坛上有真性情的诗词也并不多见,还不如去看稼轩长短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6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网站阅读:悠然醒转的旧体诗词(3)

    已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22:09 , Processed in 0.0715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