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3|回复: 2
收起左侧

[转帖]黔城文学纶贯(二)——作者:心照不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1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除了流寓文学以外,作为本土文学的作品出现,则是在明朝以后。这里我们来看看明清以后黔城文学的著作目录。
                    著作正辑:
明朝著作:
    杨世忠著《碔砆集》
    危楷著《怀古堂集》八卷
    唐有瑞著《观澜隖诗文集》
    邱式耜著《月瀑园诗文集》
      ——以上诸书,《湖南通志》有载
   
    附录:宋崇简辑《嘉忠录》一卷。湛若水序:“吾同举进士者三百人,不朽者惟马君思聪、宋君以方,皆死於宸濠之乱。以方,字义卿,湖广靖州人。先二十年,泊鄱阳湖,梦神曰:‘帝命汝作靖州城隍及为瑞州知府’。瑞,古靖州地也。治瑞甚理,坐是忤濠。濠执付南昌狱。明日濠反,贼胁之从。义卿曰:‘吾有死耳’。至鄱阳湖,望康郎山,曰:‘吾得死所矣’。遂奋骂,投水而死。事闻,赠光禄寺卿。廕其子崇学入监读书,其次子崇简从予游。集诸名公文人之赞颂,为《嘉忠录》一卷,请序其端。”(按:宋光禄,旧《黔阳县志•选举》、《黔阳县志•列传》,俱载为黔阳县人)
清朝著作:
    向文焕著《孤云亭文集》二卷、《孤云亭诗集》二卷
   
    向文煥,字亦庵,黔陽山門人。明末孝廉。贵州湄潭县令。幼孤貧,嗜文學。得煙溪南明招撫使邱式耔助以良田三十畝,遂家於煙溪,築孤雲亭。詩文卓然成一家,生性孤傲,不隨流俗。明亡後,絕意仕途,隱居煙溪。康熙初,安徽霍丘蓉園張扶翼任黔陽知縣,請其出山,輔助治理縣事。喜遊山水,訪寺僧,《游蟠龍山記》、《遊赤寶山記》、《複修株山碧泉庵記》、《複修龍標山普明禪寺記》、《複修托口歸化寺記》等散文、遊記作品,風格清新。詩作《宿僧房》、《香爐岩》等以及《黔陽八景》系列,膾炙人口,流傳至今。其五言詩成就最高。有《孤雲亭》四卷,版存湖南出版社、湖南圖書館。
    黄飞远著《椒麓堂集》六卷
    周尚义著《怀古堂诗文集》
    龚明远著《荫嘉园小稿》
      ——以上诸书,《湖南通志》有载
   
    唐廷佐著《直方堂文集》
    危元福著《浙溪诗文存稿》
    邱开来著《湘渔诗存》四卷、《揖山草堂文集》四卷、《揖山草堂诗集》十二卷。黄本骥《题遗稿诗》云:“憾翁不我见,我来公已亡。相距仅半载,宛如隔沧桑。文孙抱遗著,珍重逾球琅。示我揖山稿,读竟神飞扬。布帛被冻体,菽粟充饥肠。所言有至理,不为雕琢伤。忆我初到日,照眼书炜煌。圣经百五字,高揭明伦堂。楷法效颜柳,余子谁颉頏。想见落笔时,意趣何轩昂。温公家人卦,南轩问政章。此书堪鼎峙,经笥腾奇光。胡不寿之石,椎拓遍四方。诗书一艺耳,未足窥翁藏。烟溪有遗宅,山水高且长。招翁翁不至,古木森苍苍”。
    邱开阳著《爱护堂诗集》、《古松园诗草》四卷
    邱开儒著《竹荫轩续集》。黄本骥序:“述斋,吾学中老友也。余在长沙时,久闻其名,与哲兄觉吾埒及。秉铎来黔,觉吾已仙逝。幸以沆瀣之谊得交述斋,且读其旧刻《竹荫轩诗集》,知其沉浸於六义者深矣,果不愧为觉吾难弟。余得以交述斋者,续未逮之交觉吾虽逝,揖山堂之言论丰采,犹不啻晨夕相接也。惜述斋以老懒不能常游城市,与所距烟溪仅十余里而足音跫然,仍不能衔杯煮茗畅谈。其诗境之所独造,与家学之所力承,正惴惴焉以失交觉吾者,又将失交述斋为惧。适其从子文英持《竹荫轩续集》属为择存,检阅数过,见其年愈老而兴愈遒,较之旧刻,益臻精邃。因思诗人心力所至,自知最明,无待旁观为之审定。余尝为其先世玉玱隐君所闢之“月沛园”辑有《诗文钞》行世,前二卷多寓贤名笔,后一卷则邱宗人之已往者,咸在而以觉吾终焉。他日觉吾而主是园坛坫者,非述斋其谁属?因书数语於简末,以见余与述斋交,即与觉吾交,且与玉玱以下诸先德,亦无不推怀送抱,神交於二百余年之间,不仅以得见《竹荫轩诗集》为幸也。”
    向文经著《焚余诗草》
    危人敬著《醉石山房诗集》四卷
    危人伟著《耆龄唱和诗集》
    谢宗倜著《醉花窗诗稿》四卷。
    谢德树著《桃觞集咏》一卷。
    谢祖乾著《龙标耆旧文集》、《龙标耆旧诗集》、《颐楼文草》、《颐楼诗草》、《兰圃诗画》、《画兰百咏》、《芝玉草堂读书录》、《味兰轩诗抄》、《三代遗咏》、《苏园杂记》。
             著作别集:
宋朝著作:单炜著《绛贴评》二十卷。
清朝著作:粟养元著《了元集》、《牧牛颂》
    杨景行著《陆子撮要》二卷、《愿体集》二卷(易燮尧序)
    邱开来著《临池心解》二卷、《湘渔诗话》四卷。黄本骥序:
    危人伟著《字辩》八卷
    谢光篪著《诗书经解》、《耕经堂诗》、《古文辞》等。
   
             著作寓集:
明朝著作:
    周广著《沅芷集》见周广谪官竹寨时作《玉岩集》
清朝著作:
    张扶翼著《望山堂集》
    袁淑先著《龙标芳躅吟》。向达礼序:
    曾钰著《芙蓉楼诗集》
    王金策著《湘帆纪程》
    龙光甸著《字学举隅》、《芙蓉楼落成集咏》、《邱园落成集咏》三卷
    黄本骥辑《月瀑园诗文抄》三卷。龙光甸序:
    黄本骥著《龙瑞堂集咏》、《龙标节孝录》、《三长物斋丛书》
    胡钦华著《沅江集》、《茗柯堂集》
    李显谷著《卧云山房随笔》
             修普明寺记
                    四川保宁知府  杨正苾撰
    盖闻法门不二,瘦清净以镇三摩;象教惟严,重布施而崇六度。均关释典,并耀桑窥。独造为难,兼工尤妙。
    龙标山者,吾黔镇邑之胜地也。孤峦直逼鹫峰,四面均回雉堞。夜郎西去,杨花咏自青莲;大家东征,竹笋歌从工部。古贤赞颂,邑史昭垂。自梁隋作邑以命名,暨宋代因山而立刹。迨入国朝,旋更兴废。
    苗讧于正统己巳,而焰烬无遗;工续于成化壬辰,而琳宫再葺。绀殿倚孤岑而独耸;禅房环左侧以旁罗。城邑巨观,山川胜概。顾历年既久,古制渐湮;鼠牙雀角,频肆侵陵。凌风震雨,更增剥落。莲台无恙,而金碧渐至销沉;龙藏空存,而埃壒侵为漫漶。矧山房丈室,各营构以增新;独宝殿香坛,日萧疏而就废。金仙畴倚,缁众同嗟。
    高足素云,姓蒋氏,名仁绘。胸填贝叶,舌绽莲花。永夜翻经,依稀点石;清坛演法,仿佛雨花。红尘久隔山樊,素业直窥彼岸。睠思净土,锐意庄严。罔千善信之檀施,独结人天之胜果。褭蹄广设,鸠僝惟勤。虽虹梁鳌柱旧贯堪仍,而碧瓦朱甍新规顿饬。絫甓以崇垣墉,遴林而缮庭扉。暎日窗棂,哗然流赭;凌风榱栋,伟矣蜚虹。玉毫肉髻,联宝盖以陆离;胜鬘香花,掩金幢而璀璨。大士之阶级益辟,应真之色相增妍。且也侧开斗室,式演跏趺。更简沙弥,专供洒扫。经制靡缺,规模一新。信法界之伟观,俨双林之再造矣。夫马鸣龙树善持正法,而精舍无闻;掬水翻金大辟丛林,而面壁未着。
    若素云者,守空净则倏然苾刍;葺空宇则居然檀越。道法两证,性行双修。倘积累无遗纤悉,尽除有漏之因;迨功行遍满三千,便订无生之理。万缘屏息,四众皈依。宜勒贞珉,用志不恒。辞曰:
       天造龙标,奠镇邑土;空王台殿,照耀前箓。
       金粟宝坊,践更百六;增修鼎革,法流是属。
       矫矫白足,气茂三明。上方未葺,营精靡宁。
       秽彼阿堵,藐若微尘。殚金饬工,美矣奂轮。
       彼都人士,匪惜涓滴。未损钱刀,未损庾粒。
       爱莫助之,坐观底债。栴檀梵呗,钦崇靡斁。
       布金胜事,聚杀宿因。以慧修慧,从明入明。
       辟此净界,广度迷津。刊石图徽,永镇山门。
        ——明崇祯乙亥岁戊子月吉日
            四川保宁知府  杨正苾撰
    杨正苾(1553—1639),黔阳黔城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进士。万历三十九年(1611)辛亥,任石臣举同知时,呈奏请宽释被陕西税监梁永诬陷而入狱的麻阳籍官员满朝荐。旋升四川省保宁府知府(府治阆中),清廉正直,不循私情。后告老还乡,隐居黔阳。崇祯四年(1631),素云仁绘禅师新修龙标山普明寺,增建殿堂楼阁。杨正苾为撰《修普明寺碑记》。
  灵隐印文禅师(1625—1667),四川梁平人,俗姓王。住湖南洪江回龙禅院时,僧俗亦多请他说法,并广事布施,可见其受人尊崇及影响之大。上堂,问:“去岁黔风,今年楚水。黔风楚水即不问,如何是回龙彻底一句?”师云:“洪江渡口露长舌,绿水矶头显法身。”进云:“四海盛空,是甚么人底境界?”师云:“待碧嵓尖点头,即向汝道。”僧便喝,师便打。乃云:“昨日上堂打葛藤,今日升座葛藤打。有人会得个中意,脱体风流任潇洒。所以昔日庞居士,为人风流脱洒。将百万家财,倾向湘江,学出世法。逢人便解,夸经卖弄。只道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今日祥宇张居士,舍赀财,诣回龙,营斋供众,而请山僧激扬个事,甚超出庞公一头地也。然虽如是,犹与他知心不知己、知己不知心。”蓦拈拄杖,召众云:“且道那里是他知心不知己、知己不知心处?试辨别看!若辨别得出,释迦不先,弥勒不后。脱或未然,道业未成空白首,大千无处着羞惭。”
  
    康熙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寂于贵阳大兴禅寺。世寿四十三,僧腊一十七。梅溪福度禅师为师举办圆寂法会。康熙七年,密印真传禅师派弟子照俸赴贵阳取舍利回湘,在会同若水旗山永兴禅寺,造立塔院。康熙八年,梅溪福度禅师前来旗山,清明扫塔。康熙三十七年戊寅,梅溪福度禅师汇集刊行《灵隐印文禅师语录》三卷,随《嘉兴大藏经》流通。
  
    灵隐印文禅师在湘西的时候,作了许多的七绝、五绝;七律、五律等诗偈,且很有造诣。
  
     壬寅冬洪江示虎山杨居士
         善势潕阳名海宇,掀腾百亿作金汤。
         频提祖意君知否,漫负三年选佛场。
        龙标山送梅山张居士之长安
       舟去秦川过鄂州,轻桡摇动洞庭秋。
         不忘潕水投机处,载月归来乐自由。
    宿黔阳蟠龙山长嵌寺为苍璧明睿禅人
      獹寺依云宿,秋山放月迟。
      灯传三世焰,桂发万年支。
      午夜留分韵,凌晨起别思。
      长嵌诗几句,莫负白头丝。
      清明过虎山精舍访独拙禅师兼呈于明府
             (明)黄述臣  黔阳人
          新火朝烟湿,春山薄雾遮。
          未过彭泽宰,先访远公家。
          短鬓簪杨柳,荒园看菜花。
          当年同醉处,犹是旧烟霞。
    注:虎山精舍,即虎山庵。在黔城东郊三里虎山下。有清泉,有古树。始建年代不详。明季,独拙禅师住持此处时,得邑绅黄述臣捐资复修。
      七绝·黔阳十景
        (明)巡道  陈士本  延陵人
             钟鼓岩
         双峰耦立映霞明,拊石能兼金革声。
         若向谯楼争画角,一时清响震山城。
        
              果老岩
         曾记郊禖稷所钟,移将武敏作仙踪。
         应知不向红尘步,踏破峰头石几重。
              龙标耸翠
         龙标高峙五溪中,二水遥来绕泮宫。
         山翠夺将螺黛色,千秋佳气郁城东。

              赤宝清流
         列嶂天开蕴异灵,沉沉碧水浸山青。
         有时蜿琰腾龟采,掩映南城作画屏。

              虎山夜月
         怪岫狰狞石势雄,尝疑白额啸天风。
         更从五夜凭虚望,万壑松声吼月中。

              狮滩渔网
         只说狻猊不易逢,何当付石幻晶宫?
         多因网集澄潭下,惊起青狮白浪中。

              龙井晨光
         石窟涓涓涌碧泉,一泓清澈静涵天。
         朝来光焰腾千尺,疑是蛟螭喷紫烟。

              柳溪烟雨
         大角摇摇势蜿蜒,绿杨含雨复含烟。
         沿溪再种夭桃树,久少游人上画船。
              金斗斜阳
         金斗何年浪得名,岚清雾白总无情。
         一时返照匀黄色,却讶仙丹点化成。
              牛坡樵唱
         弯弯山麓曲成阿,灌木菁葱袅薜萝。
         樵子不须频扣角,白云深处任高歌。
    在黔城本土文学领域里,有三大家族比较有成就,即是黔城危家、株山谢家、烟溪邱家。
    黔城危家,以明朝危楷为代表,著《怀古堂集》八卷。清朝以危人敬、危人伟、危元福为代表。危人敬著《醉石山房诗集》四卷。危人伟著《耆龄唱和诗集》,著《字辩》八卷,危元福著《浙溪诗文存稿》。
    烟溪邱家,以明朝邱式耔、邱式耘、邱式耜兄弟为代表。邱式耔以《自祭文》著称。邱式耜著《月瀑园诗文集》。
      《浪雪斋》
             黔阳  邱士琳撰
    开轩何有雪,寒辉因水生。意中明月到,池上晚风轻。
    盛夏余冬景,幽居冷宦情。闲来读庄子,冰雪满怀清。

   邱士琳,字玉玱,崇祯时贡生。以县令需次,里居烟溪。藏书课子,辟地种花,构“月沛园”。有毓庵堂、雕虎堂;有戛玉轩、醉石轩、浪雪轩;有醒岩楼;有鹤胫桥;有宝鸭泉;有玉岚庵、少陵斋、仙月亭、醒庄、花雨廊、银螺径诸胜。邱士琳为吟社主人,极一时文酒之乐。自其子以殉节,著名益重。
         《月沛园记》
               西黔  孙光南撰
    月沛园,据烟溪之胜,邱君玉玱实为之。一径缘山,循花而入,饶虬杉龙松。长风四击,松杉之警耳,以涛而夜响为最。此月瀑园所由名也。
    寻园者,先得“毓庵堂”。堂尽而轩盘。积数十步,为“戛玉”,修竹拂其檐,作铮铮声。轩以内画其脊,而三分之“醉石”,为戛玉所负中。不六七武,而致甚幽。启旁扉,拗入环栏,所得更豁,以“浪雪”颜之。三轩而处一室,戛玉面山以岚韵;醉石面山以花韵;浪雪面池以水韵。入醉石者,忘其自戛玉来。坐浪雪,亦不知醉石也。
    凭轩右盼,宛在水中央。棱嶒孤峙,傲若不与三轩相及者,则“仙月亭”也。月岂有仙凡?亭四面皆水,凉飔袭之,月以水倍清。憩其中,有人世方蓬之想矣。曲而桥,皆青白石,不“浪雪”,即“仙月”,不可得也。
    自“仙月”凌桥西睇,层楼俯映,波光鳞鳞。若可就掬者,“醒岩”也。主人好楼居,值烟霞作障,以佛语醒之。间集一二名僧,叩却《楞严》奥义耳。然在“仙月”不可得。
    “醒岩”自“浪雪”而左,过“鹤胫桥”,穿“花雨廊”。环池,渐登“宝鸭”,泉络其坳。玉玱谓予:“相传白鹤二浮沉其间,或隐或见”。予谓:“泉清且甘,何必以二鹤重?虽然神物诚有之,且不时露,为奇造化之媚人也。以偶然正不待常常见之也”。曲栏覆井,飞檐四垂,敞其中,使沆瀣之气,不隔坊署。灵螭羽化,盖以龙象擊目,而易尘缠。即复阿堵人鸟不得换肠以应也。
    由“宝鸭”傍阑东上,石磴萦之,杉竹相函。盘旋作迳,白甓甃而深曲之。榜曰:“银螺”。中蹲石,如浮屠,镌“佛青崖”三字,凸出甓间。盖故纾其道,使游人蚁身而穴入之。当叹园主人不疏情於风月也。
    迳左级而登,为“玉岚庵”,据势最高,遥峰献翠,如执笏而揖。主人厌田舍声,则庵以居。虽素狎不得辄入矣。
    迳以右路而旋其踪,不数武,复坌而右。危桥架之,侧入画檐。先登楼而后及地,仰视其楹,则向之“醒岩”也。幻其面,遂作异图,则盘迳之力耳。
    左迳而上,则“雕虎堂”,为读书、作文之地。堂以后,复室之,曰“醒庄”、为“阕者居”、为“标霞”、“元芝”,是诸郎分肄地。
    “雕虎”前楹,绕阑左曲三四折,为“少陵斋”。斋仅方丈,百花拥围,,当名香競发,以工部诸诗醉之,人快而花亦快。向平婚嫁已毕,此乐自天来,恐难为俗人言也。
    由“玉岚”下瞯“雕虎”,由“雕虎”下瞯“醒岩”,如亭、如轩、如堂,皆若与隔境人谈隔境事者,则地势为之,而人巧给之也。
    ——大明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二月撰
    按:孙光南,西黔解元,旧佚其字号里贯。
    邱式耔(1621—1649),字祈年,化名邱良玉。明末县诸生,黔阳县双溪镇烟溪村人。
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张献忠陷常德,辰、沅两州惊恐。邱式耔组织团练保卫家园,张献忠部不敢南下。辰、沅两州得保。
    崇祯十七年(1641),清军进入北京后,分兵南进。明辰州总兵徐淮纠合辰、沅两州上层人物策划降清。邱式耔得知愤极,遂离家北上雍州,结识金新安、姜大同、金玉章等,乘“临危勿苟,同舟共济”之义组成“雍州临济会”,聚众起义反清。
    顺治元年(1644),张献忠自武昌发兵,经岳州攻长沙陷常德,辰、沅两州复忧。
    顺治三年(1646)八月,清廷以恭顺王孔有德为平南大将军,偕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续顺公沈志祥、固山额真金砺、梅勒章京屯泰领兵往征湖广、两广。
    顺治四年(1647)丁亥三月,孔有德率领的清军由岳州进兵长沙,明督师何腾蛟、巡抚章旷与总兵王进才等闻风而逃,浏阳总兵董英以城投降。清军占领长沙后南下衡州,明总兵黄朝宣投降。何腾蛟、章旷等人一味奔窜,势同瓦解。同月,清军乘秋高气爽进攻武冈、永州。当孔有德部向武冈进逼时,刘承胤部将陈友龙等迎战,“承胤驰令禁友龙不得战,又不发救兵,友龙败还。恭顺离武冈山三十里下营,承允轻骑出降”。他向孔有德表示愿意献上永历皇帝作进见礼。孔有德怀疑其中有诈,没有立即答应。刘承胤为了表示自己真心投降,一面下令将武冈城门严密看管,防止永历帝出逃;一面自己剃头再次前往清军营中接洽投降。武冈城中的永历帝和他的一小批亲信见清军迫近,刘承胤行踪诡秘,感到情况不妙,请出刘承胤的母亲和兄弟刘承永,要求移跸靖州。在刘母出面干预下,才开了城门,永历帝和少数朝臣带着宫眷匆忙出城逃难,象征皇帝威严的仪仗乘舆等都来不及收拾,全部丢弃在武冈。出城二十里,朱由榔想到靖州是刘承胤军队的控制区,立刻吩咐:“靖州不可往,当从间道走广西。”于是,另寻小路直奔广西。到达广西古泥时,有总兵侯性接驾,朱由榔才放了心,在侯性护送下到达柳州。刘承胤降清后,清兵随即占领武冈。孔有德发现永历帝已经逃走,立即派护军统领线国安带领一千名骑兵追往靖州。线国安部攻克靖州,生擒了明总兵肖旷等,却没有抓到永历帝。吴炳被俘后自缢;吏部尚书李若星、兵部尚书傅作霖不屈被杀;偏沅巡抚傅上瑞等投降。孔有德等部清军这次进兵湖南,除了郝摇旗在桂阳、张先璧在沅州稍事抵抗外,南明将领非降即逃。
    邱式耔化名邱良玉,潜回黔阳,散家财、募志士,赴靖州得明守将陈友龙配合,成立“靖州临济会”,与雍州互为呼应,拟东下迎击清军。此时,湖广各时守将大部降清,清军精锐力量亦抵达沅湘。清廷特派专使至黔阳捕拿邱式耔及其家属,两度扑空,便将邱式耔密友瞿某族人及邱姓家族人百余杀害。是时,“靖州临济会”势单力孤,处境困难,邱式耔根据当时情况,一面嘱陈友龙假降惑敌,一面兼程面见桂王永历帝,面陈反清策。大臣瞿式耜、吕大器器重邱式耔,奏授翰林,以面桂王。邱式耔坚辞,乃改授招抚使。不久,雍州义军失败,金新安、姜大同等阵亡。邱式耔获悉,悲愤以极,以七昼夜时间返回靖州,毅然与陈友龙树帜誓师,从者万数。
    顺治六年(1649),明降将徐淮留任清辰州总兵,佯称愿接受招抚反正,函请邱式耔赴辰州面商。徐与式耔素相识,邱式耔信以为真,独赴辰州,遭徐淮囚禁,旋解送武昌。当式耔囚禁武昌时,“临济”党人用重金买通狱吏,谋乘隙纵逃,事泄,防范加严,复谋劫狱,邱式耔知事不可成,遂秘密递出早已扬言不走的《自祭文》,表示以身殉明的决心。不久被杀害于武昌鹦鹉州。邱式耔死后,沅湘“临济”党人将邱式耔生前衣冠送回黔阳,在烟溪厚营衣冠冢,表示“哀矜”。邱式耔诗文俱佳,琴箫皆擅,马术、剑术都很出名。现在保存下来的作品只有他在临终前所作《自祭文》。
         《自祭文》
    谨以汨罗之水、首阳之蕨,致於大明招抚使邱君式耔之神,曰:“我与尔生长龙标之烟溪,分别武昌之江夏。呜呼!人生离别固有,若是其仓猝者乎?呜呼!人生离别固有,若是其从容者乎?
    惟昔未有我,先有尔;一有我,尔体我。我与尔相附而不相离者,三十年於兹矣。独奈赋性愚朴,以致今世遂忘前世事,故嘱尔后世莫忘今世事。
    家传清白,世受国恩,与尔共之,未尝离也。琴书一筴,弧矢四方,与尔共之,未尝悖也。事亲、从兄、和妻、信友,与尔共之,未尝负也。
    只因王气偶歇,元元降割;庸臣误国,神州陆沉。雍州金新安,与民如死;姜大同、金玉章,孤军倡义;以及楚、鲁、吴、越间,槊鸣马怒者,不可尽数。无奈王师远隔,援兵莫及,悉遭惨屠。嗟乎!未尝不昼若我而梦劳尔也。
    顷自王师东下,未忍杀戮,希以三寸舌拯救时弊。孰知齐城未下,而郦叟就烹。身作俘囚,竟与尔永别乎?
    一别之后,尔且毋归,直至承天凤阳、紫金、西山诸陵,见二祖列宗於地下,诉败亡非桀、纣之君。转由邹鲁,谒孔孟之灵,谢枉读诗书之责。然后返二酉,归故里,送梦於老母,告以尔我分别状,亦母甚悲痛激切,有伤母心。其兄弟妻孥,烦尔转达,无须缱绻也。於是上朝金阕,下达微忱,阴护王师,再图恢复,则果哉其无忘今世事矣。独恨我躯微弱,无握拳透爪之能;所赖尔气浩大,有贯日回天之力。
    我入地而骨香泉石,尔归天而气壮山河。我言我行,尔且记之;我水我薇,尔歆尝之。至于老母、少妇,自有明主、达臣之矜恤;仁兄、义弟之孝友,不烦内顾也。我方诵《正气歌》、鼓嵇生琴,与尔唱《阳关》一曲,可否?
    ——南明永历三年 龙标烟溪邱式耔撰
   
             邱式耔传
   邱式耔,字祈年,黔阳名诸生也。世继饶寀。其大父朝立,明神宗朝,为南直隶兴化县丞,有惠政。解组归,训课子弟,勉以忠孝大义。以故邱之族,式其教。云:“胜国之末,东北蹂躏於贼,燕京不守,闯贼僭窃。弘光帝即位於江宁,檄告天下:忠义之士所在,击贼立功。”时邱式耔年三十,拊膺涕泣,慨然以国事自任。
    癸未,张献忠破常德,辰郡震恐。式耔曰:“神州之地,独此东南一隅耳。当勿令贼逾尺寸土。”于是辰之豪杰,倡议团练,为守御计。献贼卒不敢窥辰郡,式耔之力居多。
    本朝定鼎,闯贼授首,弘光力不能支。又以将相不协,寻自溃。是时,湖南诸郡,尚未入本朝版图。滇黔楚粤文武官民拥戴桂藩,改元永历,即帝位,徙都於黔省。式耔徒步行在,献恢复策。帝纳其言,授“翰林院待诏”持节招抚诸贼,谕以图功赦罪。式耔入贼中时,诸贼各拥其众,彼此不相下。式耔晓之以义,曰:“诸将军世受明恩,今国势穷蹙,若此尚尔跋扈,自相雄长,欲何为乎?若亟湔洗前愆,听今皇帝约束,戮力同心,规图恢复,千秋万世,忠义之名,垂於不朽。不犹愈於互相戕杀,甘作蜉蝣,生死朝暮间乎?”贼众皆泣下,投戈而诺。胜国之势,自是稍振。
    会李阁部若符驻黔阳,调度诸军。式耔奉檄下辰州。本朝总镇徐公勇,明之旧将也。式耔单骑至军中,长揖语国事。徐曰:“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天命有归。明之君臣虽收合余烬,亦苟延旦夕耳。何若为吾向导,进取滇黔,功成上闻,腰间佩斗大印,不庸愈乎?”式耔厉声曰:“士各有志,此岂吾所忍闻!”徐怒其不逊,系之军,命卒看守。适两军方相持,徐虑有变,械送武昌。俄大兵取黔阳,阁部不屈,死。当事并以式耔事闻奉。世祖章皇帝谕曰:“永历非逆主,式耔非叛臣。著鞍马护送原籍归田可也。”於戏大哉。绮言如天之覆,如地之载,区区不识时务之书生,视之直太仓中一粟耳。时旨犹未下,当事恐其摇惑军心,而式耔亦不欲一息偷生,为文自祭,载《邱氏家乘》。至今读之,凛凛有生气。当事竟以之置重典。临刑之际,颜色不变,武昌数十万众,无问官民贤愚,靡不叹息泣下。少顷,邸报至,乃知圣恩之宽大若此云。式耔无子,一女适王金元,以苦节著。
    逸史氏曰:“邱先生一书生耳,非若雍齿之拥重权,信国之系重望,乃徒步诣行在献策,招抚偏安之业,几於一振。卒以天命已去,时不可为。而先生遂以身殉矣。非不知明运日蹙,游说无功,良以忠义所激,死生成败,有所不暇顾耳。伟哉!烈丈夫也!
                                           清康熙六年     武陵杨农畯撰
    杨农畯,武陵人。崇祯间,由举人官知县,世乱还乡。张献忠屠常德,辰郡独安。乃避寇入黔阳,居邱氏“月沛园”之“雕虎堂”。与士琳隐君子讲学,凡数年。后士琳仲子式耔殉节武昌,杨农畯为作《邱式耔传》。
    邱式耘,士琳隐君子之叔子,为邑贡生。乐善好施,文朋酒友皆喜之。邑名士向文焕初居山门,贫甚。邱式耘为构屋,并赠腴田十八亩,向文焕遂隐於此以终。山阴胡钦华,宦云南归,流寓黔阳,居邑之“金箔园”。爱烟溪“月沛园”之胜,与邱式耘昆季为文酒交。南明四川巡按钱邦芑因永历帝逃入缅甸,相从不及,遂削发贵州修文三潮水,法名大错禅师。后应衡山王夫之请,延修《浯溪志》,后又修《宝庆府志》。尝游黔阳,侨居僧寮、道院间,瓢笠游山,踪迹几遍。住龙标山普明寺时,闻烟溪“月沛园”之胜,慕邱式耔殉节事,亟访其居,吊之。邱式耘款待甚殷,因与邱式耘相交甚睦。
    邱式耜,士琳隐君子之季子,为邑诸生。性诚朴,笃於孝友。年十七,游大江南北。所至,交其贤豪。载书万卷归。键户下帷,益肆力於古。所居“月沛园”,奄有“金粟”、“寒山”诸胜。日与其兄式耒、式耔、式耘相切劘故,皆知名士。式耜秉家法,以礼自持,言动为后进矜式。里中才俊师事之。著有《月沛园文集》行世。
    与烟溪邱家相往来的文人中,有著名的钱邦芑、山阴胡钦华、西黔孙光南、武陵杨农畯、黔阳向文焕等人。
    胡钦华,山阴人。宦云南归,流寓黔阳,居邑之“金箔园”。爱烟溪“月沛园”之胜,与园主邱式耘贡生昆季为文酒交。著有《沅江集》、《茗柯堂集》。
    钱邦芑(1600—1673),字开少,丹徒人。隆武中,上书言事,授御史。阁臣熊开元请改兵部司务;上重违开元意,命以司务得非时言事。寻复授御史。隆武丙戌(1646)六月,元子诞生;进诸臣爵,大赦。永历帝立,以御史巡按四川。永历六年壬辰(1652年)受任抚黔。永历八年甲午(1654)二月二十三日为邦芑诞辰,同人酿酒,可望使者复至;山阴胡凫奄在座赋诗,有“酒中寒食雨中天,此日衔杯却惘然!痛哭花前莫相讶,不如往泛五湖船”之句,邦芑乃在修文三潮水祝发为僧,号大错和尚。“知今是而昨非”。遂改寺名“知非寺”。当年寺前竖月石雕碑坊,额刻“知非禅林”四字,并镌石联一副:“举足宜行中正路;入门俱是过来人。”孙可望怒不已,拘于大兴寺。钱邦芑在知非寺住不多久便移居湄潭西来庵,旋迁余庆之蒲村。从此以后,隐居僻处,纵情山水,以诗文自娱。尝游黔阳,侨居僧寮、道院间,瓢笠游山,踪迹几遍。游历黔阳蟠龙山、龙标山、烟溪月怖园时,有诗作咏。住龙标山普明寺时,闻烟溪“月沛园”之胜,慕邱式耔殉节事,亟访其居,吊之。邱式耘款待甚殷,因与邱式耘相交甚睦。
    向文焕,字亦庵,黔阳山门人。明末孝廉,官贵州湄潭县令。幼孤贫,嗜文学。绩学淹贯,贤俊皆为倾倒。性崖异不谐俗。身经乱离,时平,无复有仕进意。惟肆力於诗歌古文。自明中叶后,俗学浸淫,以襞積剽窃为能事,又矫入於凄清幽冷。有识者目为“文妖”、“诗魔”。向文焕生长楚西,凡所述作,多冲和恬适之响,骎骎窥见古人堂奥。诗稍阑入竟陵窠臼,而五字清而能腴,似亦厌弃其旧学而欲跳脱之者。诗文卓然成一家,盖此法中豪杰士也。所著《孤云亭》四卷行世。
    初住山门,得烟溪邱式耘助以良田十八亩,遂家于烟溪,筑孤云亭。康熙初,安徽霍丘蓉园张扶翼任黔阳知县,请其出山,辅助治理县事。喜游山水,访寺僧,《游蟠龙山记》、《游赤宝山记》、《复修株山碧泉庵记》、《复修龙标山普明禅寺记》、《复修托口归化寺记》等散文、游记作品,风格清新。诗作《宿僧房》、《香炉岩》等以及《黔阳八景》系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其五言诗成就最高。有《孤云亭》四卷,版存湖南出版社、湖南图书馆。
        重修东岳庙募序
         (向文焕撰)
    余自弟亡后,孤幼满前。而少侄松龄复多病,因拜东寺僧古清为师,谓托其名于空门,仗诸佛慈悲哀悯幼孤,而解厄益算也。
   
    礼佛罢,古清延方丈啜茗闲话。忽有老僧持此册向前作礼。余同学瞿子信、唐子让、危算之,皆在坐,识其为东岳庙住持。闻之东岳注生,老僧无心而作缘,岂予侄益算之征耶?夫天下有情之事,恒在两不相意之中。予为益算谋,而注生之籍不期而自至。
   
    老僧为衣食谋,安知黄金布地、香饭宝衣,岂无不期而自至者乎?则随心所愿,我知其必有合者。凡诸布施之解厄益算,若烛照数计而龟卜矣。
诸同学是余言,因书于册,以告夫布施者。
     《游蟠龙山记》
        ——向文焕撰
   
    己酉暮秋,向子亦庵将游蟠龙,与廖子长公、黄子子铉、向子复旦、吉水欧阳孝先,出安远门。始命舟,王子敢臣从后至,遂与诸游人会于岸次。
   
    既登舟,自潕水渡龙阳洲,溯渠江舟行。步步望山,瓮城沿岸,窍石嵌空,水激有声。乃涉浅濑达岸。
   
    舍舟,穿径入平畴,数百亩阡陌交通。缘细路行数百步,略不经意,田尽,山渐合。壁皆赤色,额曰:“天台进步”。缘溪行,溪中一石,截流而峙。王子指曰:“石中空,旁入,可容数人。”舍之不顾,折而入,度石砌。砌下隙处,仿佛若水门。王子曰:“是李湾潭先生渡仙桥。”水失故道,桥遂湮。石磴磷磷。梯而上,茅舍数椽。篱外垂杨袅袅,为王子庄。游人小憩,出故道,踰峻阪。王子在前遥呼,众愕然。乃从庄后出其径前也。诣游人岸,帻跻磴道。数百尺遥,见石洞间,薜萝倒挂。王子曰:“洞中有石床,壁间字皆篆籀。”荒径云封,不可往,遂不往。
   
    度危岭,小憩。复梯磴数百尺,杉松塞覆,细磴曲折,清凉沁人肌骨。去真武殿,仅咫尺路。不欲即至,故纡以拗之。诸游人憩树下。
   
    有顷,蚁行历曲磴。一僧貌甚癯,补衲石上。桔柚离离,遂造殿。游人先后至。小憩,入后阁。阁奉佛,半在岩下,气阴森。坐久,淡人思虑。石壁有诗,点画断缺,不可读,遂出。步檐石壁,嶙峋百寻,色赤甚。仰见吕祖像立石龛,龛架空,垂壁外,若将飞去。游人欲上,斗绝不可攀。然必欲从他道穷之。右壁镌张容园先生诗。读毕,渡危桥,过补衲石。左穿修竹,岩下丹灶石床。王子曰:“明代宗时,宦者年七十,祝髪,坐石床三年,无履迹。将乱,辞去,莫知所终。”出,折下曲磴旁,得石径,略之。
   
    傍林,转小径。路如带,细草青青。复得磴道。舍之,取径,看泉。泉之名曰“杜香”。上多杜蘅芳草也。掬饮,寒香沁骨。泉旁细花,红白数点。山半有岩,涌出向空。游人争欲往。王子止之。返向所舍蹬道,蹑而登。不尽百级而憩。人各据一磴。
   
    有顷,陟岭。岭穷,磴亦穷。西瞰金斗山,若在足底。潭水渊然可掬。南绕山后,或降或升,遂至绝顶。一石如车轮,苔藓斑驳。去山根万尺,目眩心悸。
   
    孝先立石上瞰之。无论城闉,烟火千家。大角、紫霄、皆在指顾。两江水,如白气一缕。近俯,阡陌、屋舍俨然。身在秋色中,众人争以秋色献。顷之,云自山谷中出。微风荡之,片片飘忽树间。向子欢然曰:“秋山宜淡,霜林、黄叶,正须白云点缀。”乃返磴穷处,诸子盟曰:“必踞盘龙岩始快!”遂踊跃披榛,往踰小峰。
   
    草树蓊郁,松径滑,履不能着,搜奇良苦矣!乃猿引,穿松径入,石阪荒寂。有龛垂垂将坠。王子曰:“是向所仰吕祖像也。”众喜甚,出不意,乃大呼噪。逼前下瞰,心魂肃肃。昔亭其上,今破瓦断椽无存,亭亦废。至此,游人意颇足。向子曰:“向所略石径,当一往,以了此游。”诸子许之。于是返石径。
   
    临錾谷,危甚。蚁而渡,足所著处,目即注之。窦间积泉,落叶如游鱼。屏息,不得转眸。既渡,得平山,上可结茅斋数楹。隙处,多香饵草,香特异。复旦拔数百本,命从人肩之。再返佛阁,足与心目俱劳,遂命觞。
   
    久之,谋归。便觅向路。王子邀入庄,设鸡黍蔬果杂陈。廖子纵饮。诸子惧舟危,饮不欲多。辞出,返山口。牧童四五,折树枝成屋,拾败叶以代陶瓦。
    至江岸,乃返棹,渠水流急。向所望窍石,目不睱接。徐棹入潕水,逥望山际,瞑色黯淡,不能辨。是日,意各有余。黄子订再游,许之。
      ——康熙八年己酉冬月
        新修钟楼记
          ——贵州湄潭县令 向文焕  黔阳孝廉
    雪舫和尚重修钟楼,太守卢公、军府林公暨二县大夫,乐其年谷之丰而勤,工作适际乎此时也,可不劳而集事,咸出金佐之。
    黄子于元以其事语蒋子义生,义生喟然曰:“斯楼,吾先世与有力焉。其间修而坏,坏而复修历数传,而子若孙克继之迄于今。盖瓦欂栌之坚固者,采椽藻梲之赤白鲜丽者,皆腐黑而挠倾不有以补葺之。非先世所望于后人,非先世所望于后人,非后人所以承先志也。我安能刺其责哉?”于是毅然任之,以告诸族人及其亲戚交游,乃遂迄厥工。
    余闻而叹曰:“今人席先世之绪余拥赀巨万,守其庐、世其土田,而能不败坏者,十不得一焉。席先世之绪余拥赀巨万,守其庐、世其土田,而能不忍其弟兄之饥寒,周其所识之贫乏者,百不得一焉。若义生能读先人之书,守先人之业,而又出其赀财,百里重妍而来修举废坠,以无忘先世功,义生盖有三善焉。席先志,孝也;轻赀财,义也;乐为善,仁也。一举而三善”。
    备太守诸公,咸乐斯楼之有成也,乃属余记之。
      ——时康熙十一年秋八月也
            修碧泉庵记
               向文焕撰
   
    吾龙标多佳山水,凡前人疏剔而得者,皆灵奇绝特。然或在穷崖,人迹罕到,而境连城郭阡陌交通,则惟清水塘胜。
   
    塘方盈亩,渊静澄彻。朱鳞金鳍,出没其间;虾、蚌、蟹、螯、鳅、鳖之属,水族之众,不可胜纪。古柏、青桐、苍藤、樛干,覆荫其上。夏则清凉,冬则温燠。水之利岁,旱灌千亩,不见其竭;霪雨经旬,不见其盈。水之中,石骨粼粼,岩穴窅冥,莫知底止,疑有蛟龙灵怪之物潜伏其下。
   
    昔人建真武殿,塑像与龟蛇,镇之官亭、驿路,野店、花村、茶肆、酒帘,居然山市。平时冠盖游屐相望不绝,上官贵客车马经临,邑宰张筵多宴于此。三四十年间,沧桑屡变,雕甍朱槛,倾圯零落。绿水青苔,无复酒楼歌馆矣。夫盛衰相倚,否泰相寻。年来劫运渐回,烽火不惊,耕桑如故。
   
    学佛人某乞余文募而新之,稍易殿制。制甚狭,殿以内仅余礼拜之地。有僧明世者,父子皆学佛人也。拓其前,作小阁以奉韦驮尊者,因以垣闬闳于左。易卑隘而为崇闳。去雕饰而尚朴素。数十年荒翳之区,殿庑垣墉,崭然一新。荆莽丛秽,刬削芟除。一泓清浅,咫尺金汤。山市、花村,风景依旧。坐茂树之清荫,濯涟漪之芳洁,易有德之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亨屯济蹇,即以是挽回气运,奚不可也。
   
    工既毕,僧请记之,遂书于石。
         《赤宝山记》
              向文焕撰
   
    自黔江渡南岸,循江而下,数百步,得“梅花径”。去径碧梯数武,怪石怒起,若狮象搏立。梅花坞缘径附石,尽梅花。直上数百尺,为第—峰。
   
    俯江峭削,芳草名花,皆缘壁下上。上稍平,则紫竹、黄杨、兰、桂、栝、柏之属,参差秀郁。踰阪数折,为“螺山”。蘼芜荫翳,顶如青螺。稍纡,为帝宫废址。苍烟杳霭,有暗淡色。缘径行,得“斗山”,状如覆斗;又面西与金斗相望,故名。山后为平台。
   
    自第一峰,径路峻折,至此气象稍舒。侧下略东,为“翠云坪”、为“翠云峰”。修竹美箭,空翠森秀,而断云栖之。其下深窈杳冥,为“琴涧”。涧水曲屈,达于江声,泠泠然可听。由翠云坪,渡枫香岭。青枫、乌桕,疏落可数。细草、杂树,皆能花。蜿蜒而登,得小径。藤萝覆结如亭。亭之名曰:“翠微”。其下多薇蕨,青翠可茹。稍曲而东折,而西上,纡余千尺,天风冥冥,始达白云峰也。
   
    峰势峻绝,众鸟飞鸣其下。俯视白云,去来空际。上平舒,可五六丈。其前为盘谷。窈窕盘纡,树色青葱可掬。昔有鹤巢其巅峰,时引众子回翔其上。背负大壑,深可二千丈。下多良田、美树,壑中时作江涛声。度危岭,面西稍低,为“香藤峰”。古藤覆径,花时能香也,为“萝月峰”。夜月萝径,踈踈也。又西跌,为“岚峰”。芳草薜萝,烟岚迭翠也。又西折,则境绝矣。
   
    自岚峰落而东,曰“回峰”。谓香藤、萝月、岚峰,皆迤逦而西,此独东也。与第一峰近,若接襟带。回望白云峰,恍然天际。
   
    自白云峰东下,逶迤而北,为峰五。曰“观澜峰”,东观狮水,洄澜下折也;曰“芙蓉峰”,峰势秀如芙蓉也;迭前而奔,曰“待月峰”、曰“先月峰”,北临大江,而东,则月先之前,既得月,而次则略待之也;间四峰而低,其中曰“乳峰”,峰微起,如乳也。五峰都无树木,惟芳草鲜美耳。山之峰十二。得小山二、径一、坞一、废址一、台一、坪一、涧一、岭一、亭一、谷一、大壑一。而十二峰之胜,白云领其要焉,势为之也。山之胜,宜春夏,幽芳繁阴,杜宇、黄鹂也;宜秋,红叶潇潇,白实离离也;又宜冬,梅花畹荪,刻露清芬也;登山而游,宜雪,又宜月。雪则极目千里,乾坤一气;月则四顾寂寥,万山尽碧,长空无垠,江流有声也。二者月较幽,山势俨然,面城郭。
   
    邑侯霍邱张公爱其气严而体舒,增植花卉为堂于署之西。偏望之,名其堂曰“望山”云。
    ——康熙十一年岁次壬子
        《募修玄灵观序》
             向文焕撰
    释老二氏之教,亦有裨于治理,故佛刹观宇,多与学宫争其瑰丽。而玄灵观居西城,颇静而幽。
    予尝与都人士游息其中。及通籍,每意观里桃花年年无恙,古柏青桐,亦不改清阴待我也。沧桑后,学宫之地,鞠为茂草。上方钟鼓,阒不闻声。所谓玄灵观者,则砖瓦毁缺,榱桷挠倾,蓁莽荒秽,又甚焉。
    康熙改元,岁功既登,精舍回廊,渐次修复。明年春,盲僧湛然,曳杖踵予门而告曰:“观不修且坏,乞文劝之。”噫!亦奇矣!
    夫湛然者,盲而学佛者也。佛与老,道不同,何以动于中而慨然任之?夫好善,美名也。汲汲者,岂艳其名乎?
    佛者,性淡泊,吾知必不艳其名。墨子,佛氏之徒也;杨子,老氏之徒也。逃墨于杨,岂慕其道将迁其业乎?盲者,心专一,吾知必不迁其业。何居乎?其故可思矣!夫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道之不同,又奚足病乎?且夫老氏之学,贵乎清净,今天下厌烦乐简之民,得其道、闲其性、安其情,其亦庶乎?可大冶矣!此湛然之意也。
    诚如是,固足以动人好善之心,予何不可乐劝之。
    嗟乎!学宫之地,鞠为茂草久矣!亦有动于中,而慨然任之者乎?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2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黔城文学纶贯(二)——作者:心照不宣

依依还是象小猫一样脚步轻悄,来去无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2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黔城文学纶贯(二)——作者:心照不宣

下面引用由水镜2005/12/22 10:18am 发表的内容:
依依还是象小猫一样脚步轻悄,来去无声
呵呵,以后脚步放重一点,来时再弄喇叭高呼,可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2 20:22 , Processed in 0.0788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