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56|回复: 15
收起左侧

[转帖]湖南人的性格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20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我和大家拿出来讨论的题目是:“也谈湖南人的性格。”之所以来谈这一个题目,主要的原因是,首先我想在座的绝大多数也是湖南人,即使不是湖南人,但是你到湖南来求学,当然希望更多的了解湖南,了解湖南人的性格。当然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我之所以来讲它,倒不是希望从表彰先贤来抬高湖南人或拔高自己,而是因为对其它地方的人我知之不多,或许对于湖南人的性格我才有那么一点发言权,反正题目是“也谈湖南人”,你谈他谈大家谈,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中间肯定会有不同的见解,既然是“也谈”肯定不是正谈,即使我有荒谬错漏之处,诸位肯定能宽容。
  
  一、选取这一题目的原因
  我选取这一个题目的第二个理由是:我觉得性格实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西方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哲人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你的兴趣就是你的方向,你的爱好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格就是你的命运。”性格对于一个人的成败得失非常重要,那么放大来说,一个民族的民族性、一个国家的国民性则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它决定了这个民族是否可以兴盛、兴盛了之后是否可能长久,失败了之后是否可以再次站起来。
  我记得在二战后一个西方记者曾讲述过这么一件事情,二战日本投降之后,他到日本人的营地去采访,他本以为可以看到原来不可一世的日本人在这个时候的沮丧,暴怒和混乱,但是他没有,他看到的是,日本人一言不发的在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肃然而井井有条,特别令他惊讶的是,在一个草地上,一个妇女把一块小黑板挂在一棵小树上,一群孩子围着她,正在学习日文。这位记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千万不要轻视日本人,日本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民族。”确实,日本在战败投降之后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一蹶不振,他们默默无言的投入到重建之中,在战后仅用了二十多年就恢复了国力,创造了举世震惊的“日本神话”。今天我们可以鄙夷日本人,但是我们或许更可以思考一下,从敌人那里我们能学到点什么。此外还有俄罗斯,前苏联倒了之后,俄罗斯实力衰减得非常厉害,但是有远见的国际战略家谁也不会怀疑这一点,那就是俄罗斯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崛起。但是我们谁也不会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阿拉伯那些暴富的石油大亨们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然而,中华文明几千年以来毕竟薪水相传,生生不息,至今仍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其中必有伟大的精神在支撑着它。那么这种精神就恰恰是我们寻找的火种,那么这种精神在哪里?它不在三坟五典,不在四库全书,而在于民间,在全国各地最朴实的人民中间,湖南人就是其中之一。
  
  二、湖南人在近代的崛起
  接下来我要谈一谈湖南,湖南自古为中原文明所不齿,视为“南蛮”,即王化不至之所,翻开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湖南也罕以名传,三国时有一蒋琬,唐以来开科三百年,湖南无一人中举(人称天荒),直至唐宣宗大中四年,即805年,才有一个叫刘蜕的人才第一个中了进士,当时湖南人都额手称庆,谓之“破天荒”,刘蜕因此被称为“破天荒进士”,当时荆南节度使崔铉为了表彰他,特赠送钱17万贯,称之为“破天荒钱”。但是刘蜕之后湖南人又似乎复归于重寂,罕有名人。诚如杨毓麟所言:“咸(丰)同(治)之前,湖南人碌碌无足轻重于天下”。
  但是近代以来形势突变,曾有人言,“一部近代史有半部是湖南人写就。”确实如此,绝非大话。在近代,湖南的人才形成了一个令人惊异的“井喷”效应,前后形成了几个极为壮观的人才群体。魏源是近代最伟大的思想启蒙家之一;太平天国时期,“中兴将相,十九湖湘”,曾国藩、左宗棠都是国之大材;在洋务运动中有曾左;收复新疆的有左宗棠;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是湖南湘阴的郭嵩焘、从俄国人口中虎口索食的有曾纪泽;戊戌维新时期喋血维新的谭嗣同。黄兴“无公即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蔡锷在全国复辟逆流滚滚之时,提三千铁骑,以西南边陲奋起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这期间出的人才之多、人才之伟实在令世人震惊。
  另外在抗日战争时期,湖南也成为了日寇不可逾越的险阻,前后拖住日寇侵略的步伐长达七年之久。日本人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不久,从1937年11月24日就对开始长沙发动第一次空袭,1938年10月25日,日寇侵占武汉后立即向湖南进犯,前后经历了四次长沙会战,直到1944年6月18日黄昏才攻陷长沙,1944年8月8日才攻陷衡阳,湖南拖住日本人的进攻长达七年之久。如果抗日战争中湖南战场没有拖住日本人,日本就可以很快打通大陆交通线,我们的补给为之断,而日寇之补给却得以打通,日寇可以进一步进攻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国民政府就真是退无可退了,其后果不堪设想。而当初国民政府对湖南能守这么长时间根本没有考虑,一个最明显的证明就是1938年“文夕大火”。“文夕大火”为什么会发生,因为当时蒋介石给当时的湖南省政府主席下了一个命令,“长沙若不守,务必将全城焚毁。”这就证明,当时国民政府根本没有想到湖南战场居然可以拖那么长的时间,当然也更没有想到,可以取得那么辉煌的战果。即使在长沙会战进行当中,最高指挥机构还曾命令弃守长沙,是当时的第九战区的司令长官薛岳立下了军令状,当局才报着试一试的心理准许守长沙的。而在抗战后期,1945年4月开始的湘西会战则是中国抗战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起点,成为扭转战局的转折点,湘西的崇山峻岭成为了埋葬日军的坟墓。
  纵观中国近代史,哪一件大事没有湖南人的身影,又哪一件大事湖南人没有起重要作用,当然不止近代史,现代史也是如此,自建国以来,最高核心领导层一直有湖南人。
  当然我们要注意的两个事实是:一、湖南人的崛起是在近代才崛起的,在古代一直无足轻重于天下;其次,湖南人的崛起是在整个中华民族文明走向衰落的大背景下崛起的。那么问题就在于,为什么湖南在古代默默无名,而在近代才崛起,为什么中华民族在近代面临东西方列强侵略时节节败退而湖南这一区域文明的地位却反而凸显出来?
  我们可以来推究一下其中的原由。政治上可以成为崛起的理由吗?不能,湖南自古以来政治地位一直不高,即使长沙被封为王都,也是那些没有地位的王爷(如长沙定王系汉景帝一贵妃之奴婢所生)。有清一代,直到1664年才“两湖分藩”,1723年(雍正元年)才“两湖分闱”。经济上可以成为崛起的理由吗?显然也不能,左宗棠曾说过,湖南全省财赋“至全盛时,才敌苏松一大县。”那么文化就成为唯一的理由了,可以说,湖南人在近现代的崛起,是因为文化上的原因才使湖南人其颖毕现。而文化是一种积淀,一种熏陶,一种内在的东西,它的个体外化就是性格,推广而言就是一种区域性格。
  其次,湖南人在近代的崛起是在中华民族在近代整体的衰落作为背景的。我们常常讲乾隆后期中国开始积贫积弱,其实这种讲法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个人有这么一种看法,中国之积贫与积弱的过程并不是同步的,乾隆后期直至鸦片战争我国并没有贫困,当时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倒是外国人还把大量的黄金白银往中国送,因为他们大量需要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物品。为什么我们将银元称为银洋,因为它们有很大一部分主要来自国外,(其中有一部分来自墨西哥,上面还刻着一只鹰,老百姓又将此种银元称为“鹰元”)。鸦片战争为什么爆发,主要还是因为中英之间贸易顺差逆差问题,中国人很少需要他们的商品,贸易顺差长期居高不下,英国在殖民地掠夺的白花花的白银都哗哗的往中国流,英国于是非常卑鄙的利用鸦片来平衡贸易进行掠夺。至于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内外战争不断,战争赔款,战争消耗,外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大量掠夺中国的白银,中国才开始积贫。但是中国之积弱却也并不起于康乾之后,我个人认为中国(指当时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夷夏之辩”观念中以中原汉族作为正统,其他都是落后的“四夷”的观念)之积弱实际上开始于宋,这有两个表征:第一,在宋明之后,各有一个少数民族,前所未有的建立了全国性的统一的大王朝(元和清,这里所蕴含的不是大汉族主义,而是在当时人心目中的固有的汉族中心主义和被视为正统的中原汉族文明看来,确实是中原汉族文明的衰落,这从当时许多文人骚客的辞赋中可以看出来)。第二,宋、明两个汉族中央政权一直比较衰弱,我们或许可以认为宋代的文化政策比较宽容,文化比较发达,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此时期,作为中央政权统治力量的衰落,主要表现在政治和军事上。中国古代讲究“天子守在四夷”,重视对藩属国的控制,这是一个王朝是否强大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在此时期,中央政权在对外战争中一直处于守势,如果说北宋是因为执行 “虚外重内”的政策的话,那么南宋确实是一个偏安于一隅,苟延残喘的政权,而明朝也是一个积弱的政权,倭寇开始侵袭沿海,关外有女真,北方有北元势力时刻进行侵扰,日本开始和中国争夺朝鲜的藩属权,南方弃置交趾,整体上是疲于应付,更不敢主动出击,处于守势。
  当然会有同学会有疑问,你说宋开始积弱,那么元朝出击一直到多瑙河畔,欧洲人称之为“黄祸”,元代的疆域是中国历代最为广大的。而清代尚有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这恰恰就是问题之所在。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和建立清的满族,当时都被正统汉族文明所鄙视,认为是“不沾王化之蛮夷”,但是蛮夷却击败了正统的华夏王族,蛮夷却前所未有的建立了全国性的中央政权,这说明了什么?这恰恰说明了作为正统的中原汉族文明已经衰落,为什么会衰落,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个人认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兴起并相继成为统治思想是思想上的根由。
  中华文明以整体而言,是一种静的文明,侧重于静的一面,如顺从、消极、退让、世故、内敛。特别是在宋明两代以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兴起,将伦理道德进一步规范甚至僵化,成为束缚人们的枷锁,不敢越雷池半步,从而加剧这一特点。程朱理学将儒家思想伦理化,日常化,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严重束缚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士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枷锁,成为桎梏。而陆王心学则使人们更加走向唯心主义,走向主观,在思维方向更加倾向于内问,凡有事则内省于心,完全坠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沼。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合理的成分。但是这种学说一旦成为统治思想其危害是非常大的,在政治上表现为墨守陈规,反对变革;经济上则表现为农未商末,重农轻工;军事上则表现为闭关自守,将技术改进视“奇技淫巧”,细枝末节,不屑一顾。(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最后却被外国人以坚船利炮叩开了大门,进而逼迫中国签署一个又一个的屈辱条约,而当时中国却仍从冷兵器为主。)文化上表现为重义理、考据、词章 、训诂,“寻章摘句老雕虫,”不注重国计民生,与八股结合后流毒更巨。所以整体而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促退大于促进。
  一句话,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两把刀,阉割了中华民族,使中华民族失去去了雄性,失去了血性,变得阳刚不足,阴柔太盛,消极退让,不思进取。(静的文明和动的文明,动的文明更适应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弱肉强食的时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一种文明,一旦失去了雄性,失去了血性就将丧失其进取的一面,就将丧失其创新的一面,就不会改革,不会开拓,当然这种文明必将衰落,我们放眼世界文明,可以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我们看今天美国的文化,好莱坞多“硬汉”,个人英雄主义,我们看《指环王》等片子,那里面充满了阳刚之气,令人振奋。而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戏曲中的最核心正面主角大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优柔寡断的文弱书生,面对种种非难不是站出来奋起抗争而是逆来顺受。这种人物又怎么能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直至今日,我们舞台形象中受追捧的仍然是苏有朋,林志颖之流笑得比女孩子还甜,脸比女孩子还白,一集电视剧要深情的说“我真的好爱好爱你”七八回的一类近于人妖的东西。
  而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近代湖南人,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这一群人他们的性格与作为整体的国民性有鲜明的不同点。他们表现出了更多的雄性和血性。
  当然,在正式展开对湖南人性格的论述之前,我觉得有必要提醒自己注意这三个不良的倾向:第一,要客观、不可以过分的吹嘘湖南人性格的优点而对其原由缺点视而不见;第二,要公正,不能以贬低其它地方的人来抬高湖南人。我看到网上的帖子:广东人说,湖南人怎么啦,湖南人都跑到广东来打工。浙江人说,现在打工的人都选择长三角了,广东的区位优势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山东人说,你们浙江千山千水千才子,不如我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山西人说,山西宰相山东将,你们山东的都是莽大汉,还要我们山西人来指挥。陕西人就说,宰相有什么稀奇,我们陕西还出了多少皇帝呢·····这种地域偏见和地域优越论是没有价值的。性格各有所长,爱国不分先后,在近代,多少仁人志士为国而抛头颅、洒热血,不止湖南人;第三,要全面、要把近代史上作为精英阶层的那一批湖南人与作为整体的湖南人区分开来,要把近代湖南人与现代湖南人区分开来。当然,人总是有倾向的,要完全避免也十分困难,假如在下面的论述中有所表露,还请见谅。
  
  三、湖南人的性格的几个特征
  当然,要总结出近代湖南人的性格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有些东西你想起来非常清楚,但是当你要将其总结成条条时,你会觉得非常困难。更何况总结出的这种性格应当于其他地域的人的性格截然不同,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湖南人生活的环境与其他的地方并无根本区别,总会大同小异。所以只能是这些性格特征在湖南人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而已。我认为,湖南人的性格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
  一、不怕死、勇敢、剽悍。湖南人的性格的剽悍,在各地的方志和其他地方来湘的名人信札、日记中记载的非常多。湘军起家时就是以不怕死、勇敢、剽悍而著称,曾国藩“扎硬寨,打死战”。此处列举一些例子。
  二、不怕难、坚韧。湖南人比较倔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曾经有这么一种说法,世界上有三大种群的人最为倔强,英国的爱尔兰人、德国的普鲁士人,再就是中国的湖南人。曾国藩在和太平军的战争中前十年基本上以失败居多,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典故,“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同盟会的革命同仁都整天唉声叹气,黄兴一人默默的独自一人擦枪不已,我们看一看黄兴的革命经历也是屡仆屡起,非常坚韧。
  四、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那一群人具有普遍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当然,在中国近代史上,当国难当头的时候,全国多少仁人志士志愿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绝大多数人都是爱国的,但是,湖南人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谭嗣同在戊戌维新失败后,他本来可以不死,日本大使馆愿意救援,但是他认为“不有生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不足以昭后起。”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在英国海滨城市利物浦的公共墓地里,一座外形状如利剑欲刺苍穹的陵墓中,长眠着一位中国人。杨毓麟平素不主张自杀,认为“厌世派之拔刀自刎,投江自杀,亦是放弃责任,亏损人道者。吾人当以公道正义,完全享受正义;不然,则当以苦战奋斗,完全恢复自由。舍此二事以外,皆非正当行为。”但是当他在英国听到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忧愤不已,毅然蹈海自尽。此外还有陈天华,当时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对中国留学生的言行进行屈辱性的限制,本来日本“上野樱花浪漫的时节,望去却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是标志极了。”但是陈天华蹈海自尽,表示抗议。当然会有人会说,人死了有什么用,但是,此种因为爱国连命都可以不要的精神,又岂是一般的人可以做得到。更何况就是在当时,当两位烈士以身殉国的消息传到国内的时候,又激发了多少人为国慷慨赴死的豪情,他们的死也并没有白死。
  五、不信邪,爱憎非常分明,侠义情怀浓重。湖南人的个性基本上都非常鲜明,爱憎分明,敢说、敢做。当太平军势如破竹,满清政府豢养了多年的八旗和绿营一击即溃,甚至不击即溃时,曾国藩带着湘乡一群农民和其转战十余年。沙俄在西北进行讹诈,天山南北即将成为其口中之食时,左宗棠毅然以将近七十古稀之年,带着一副棺材千里远征,曾纪泽据理力争于前,左宗棠带棺远征于后,终于在沙俄虎口索食,收回伊犁。辛亥革命之后,装备精良的北洋军兵临城下,其他军队或作壁上观,或游离反复时,黄兴领一旅湖南兵与其相持数日。在袁世凯称帝之后,复辟之逆流全国滚滚,蔡鄂手中仅三千兵,以西北边陲之地,为四万万人争人格。建国之后,抗美援朝战争,毛主席提出:“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强大的美国人第一次尝试了失败的滋味。文革之后,国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胡耀邦主持了拨乱反正的工作,当时他提出:“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90年代,中国经济出现严重问题,政治领域腐败非常严重,朱镕基准备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自己。当日本人进犯湖南时,很少出现那种几个日本兵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占领一个村庄的情形,当地的农民都拿起锄头,鸟铳来抗日。日寇占领湖南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种一触即溃和不触即溃的情形在湖南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这几种精神恰恰就是成就大事业,挽救大危难所必需,而恰恰也就是当时中国所普遍缺少,正因为如此,才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等说法。
  钱钟书先生也曾说:“中国有三个半人,两广人算一个,浙江人算一个,湖南人算一个,山东人算半个,而湖南人的影响似乎更深远一些。”梁启超先生也曾对湖南人的精神人加推崇,在《湖南广东情形》一文中,认为将湖南人之能力精神与广东人之财力精神结合起来可以成大了;而中共的首任总书记陈独秀更是在1920年的《新青年》上撰文大声疾呼《欢迎湖南人的精神》。就连日本人在经历了三次长沙会战的惨败后也承认,“要想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湖南。”
  
  四、关于湖南人性格的成因的几种说法
  那么湖南此种烈性,血性甚至野蛮的性格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自近代湖南人崛起以来,许多人对此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如下几个观点。
  1、血缘血型说(移民杂交);古代属三苗之地,后来外地人多次移民至此,大规模的移民入湘有四次,我们最熟悉的的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所以我们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毛泽东祖先毛太华就是从江西吉安迁到湖南的。湖南人被比作一种动物——骡子,除了是形容湖南人的倔强之外,还有一个意思可能就是说湖南人是移民杂交的后裔,因为骡子是马和驴子杂交之后的品种,身形若马,其声若驴。另外日本人在湖南吃了几次大亏之后,也开始研究湖南人,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湖南人的血型特点和日本人非常象,也是以A型血为主,湖南人中A型血的比例在全国是最多的。
  2、地缘风水说;持此韩愈可能是首作俑者,“湖南多石山,少土山。”韩愈认为,“南方之山,巍然高而大者以百数,独衡为宗。衡之南八九百里,地益高,水益峻,水清而益驶,其最高而横绝南北岭这,中州清淑之气于是乎穷,气之所穷,盛而不过,必蜿决兴,意必有魁奇忠信材德之民生其间。”所以人多清俊。这种说法自韩愈后陆续有人续持此议。(自古风水皆然,为何独近代卓异?)
  3、食辣说;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可能是出自毛主席,他多次说:“湖南人爱吃辣椒会革命。”宋祖英的一首《辣妹子》在唱遍大江南北之后,湘菜也让国人尝到了这种辣。但是地球上有一个辣带(包括湖南、江西、贵州、四川,再往两边延伸国外有墨西哥,北非等地,与湖南基本在统一纬度);中国有嗜辣椒的群体,陕西、四川、重庆、湖南、贵州、江西等地的人相当多数都喜欢吃辣椒,形成了食辣椒的地带,简称“辣带”。当然,其它省市也有吃辣椒的群体,但广泛的程度不及陕、川、渝、湘、黔、赣。在辣带区域内,不知何许人玩汉字组合游戏,把“不”、“怕”、 “辣”三个字颠来倒去,组成了“怕不辣”、“不怕辣”、“辣不怕”几个词组。“**人怕不辣”、“**人辣不怕”、“**人不怕辣”等等,竟成了这些地区打嘴皮仗的一个内容。在海外,也有报道说举行过吃辣椒比赛,墨西哥也喜欢食辣,墨西哥曾有这样的赛事。另外记得1999年6月29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报道过:印度有人一次吃了178只鲜辣椒,创造了新纪录。看来食辣也并非湖南人所独好。
  4、地理气候说;湖南南、西、东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夏季凉爽的南风吹不进来,洞庭湖的水蒸气郁积不能排泄,使湖南夏季非常热,长沙被称为四大火炉之一。而冬季恰好相反,寒冷的冷空气直接吹进来,洞庭湖的湿气郁积其中,更加显得寒冷,从而影响了湖南人爱憎分明,敢爱敢恨。当然地理气候肯定有影响,你说人时刻身处其中,岂能不受影响。(其他比如日本、韩国的悲剧情结,爱尔兰忧郁的风笛,北欧文化中的宗教潜质,非洲人的庸懒。)但不是绝对的,湖南自古地理气候皆然,并非近代才如此。
  5、湖湘文化陶冶说。宋胡安国和胡宏父子开创了湖湘学派,提倡经世致用,开了一种新的学风。王夫之、曾国藩、蔡锷乃至毛泽东等人都和岳麓书院有一定的渊源。文化的陶冶才能成为最主要的原因。
  
  五、关于湖南人的性格形成原因的几个思考
  第一、首先我们要考虑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古代湖南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是否真的“寂寂无名、无足轻重于天下”?
  我们以前总是认为湖南在古代地位低下,甚至有一个历史学家还说“几千年文明史,基本可以将湖南两个字抹掉。”但是越来越多的考古成果证明,我们应当来重新评估中国古文明的区域发源,重新定位长江流域以及湖南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地位。
  十大考古成果质疑湖南的古代地位的现有评估。
  1、澧县的彭头山文化遗址,距今约8000年,出土了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还出土了大量相关的石陶器,这证明湖南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并且此处出土的稻谷和大米的数量超过了国内此前发现的总和。
  2、还是在澧县,城头山遗址,距今15000年左右,发掘了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古城址,因此被称为“中国第一城。”并且在城头山城址的东墙下,发现了6500年以前的水稻田及其配套灌溉设施遗址,这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陶渊明《桃花源记》。是否可能真的存在一个相对独立,不为人知的远古文明。)
  3、在宁乡黄材、月山等地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青铜在古代是“国之重器”,非祀与戎不用。其大小、规格、品类、花纹都有严格的限制。而在宁乡一发掘就是国宝级的,最著名的比如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等。其中一次出土大铜绕8件,最重的达220多公斤,最轻的也有50公斤,每个有现代音阶1-3声,组合起来,还能演奏现代音乐。他们铸造的时间比著名的湖北曾候乙编钟要早1000余年。殷墟中也有出土,但是不成系列,数量非常少,也只有20厘米左右高。(青铜器的铸造在古代属于高科技,难度相当于我们造“神六”。)
  4、现藏于美国纽约博物馆的原出土于长沙市南郊子弹库楚墓的战国帛书和帛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部先秦文献实物,开始使用毛笔和彩墨书写。
  5、2002年6月,在龙山县里耶的一口古井中出土了3.6万余片秦简,数量超过目前国内出土秦简的数量总和,其书写体介于篆书与隶书之间,其时间起于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开始有“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等乘法口诀的记载。
  6、1972年-1974年,长沙东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素纱禅衣、彗星图和女尸。衣长:128,袖长:190厘米。而重仅49克。彗星图是世界上最早的。
  7、1996年,走马楼古井群中发掘吴简17万余片,这是我国出土吴简最多的一次。
  此外,我国第一把钢剑出土于长沙东郊的杨家山,我国的第一支毛笔,第一张地图,第一个青铜兵器皆出土于湖南。
  这些出土的文物以大量实物证明湖南在古代并非“寂寂无足轻重于天下”,而在这个地方应该曾经存在有一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是又为经籍不载、史籍不传,这又是什么原因。我们是否应当做更多的工作来还历史以真相。最近对于宁乡炭河里古文化遗址的发掘和考古论证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但是如果将区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宏观探究也许更有价值,也更科学。
  第二、对湖南人性格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湖湘文化,但此种文化要与湖湘学派是相区别。
  首先我们要区分湖湘文化与湖湘学派。我们目前对湖湘文化的理解就是胡安国、胡宏父子开创了湖湘学派后,这个学派提倡经世致用等思想,以后逐渐融合其他各派思想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我们都在做湖湘文化是“道南正脉”的文章,(王闿运“吾道南来,本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尽是湘水余波。”)但是湖湘学派是理学的一支,在张栻死后,湖湘学派的弟子非归程朱一派,即归浙东永康陈亮、永嘉叶适事功学派,湖湘学派几成解体。另外,在近代以来,理学已经成为一种阻碍事务发展的思想,他又怎么能够作为崛起的湖南人的指导思想呢?湖湘学派的影响是否有高估的嫌疑?
  从实际来看,在近现代史上崛起的湖南人中间,到底有多少受到湖湘学派理学思想的影响。曾国藩受其影响较为明显,但是其他的人呢?左宗棠、郭嵩焘受理学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后起的黄兴、蔡锷、宋教仁、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则站到了传统理学统治思想的反面,号召人们来推翻他的统治。那么又怎么能说湖南人在近代的崛起是因为我们目前所理解的湖湘学派所主导下的湖湘文化熏陶而至呢?更何况作为基础和主体的,起了决定作用的,起于陇亩的广大湖南中下层农民和手工业者受湖湘学派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恐怕谁也不敢肯定吧。
  所以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导致近代湖南人这种卓异的性格形成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湖湘学派对湖南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湖湘文化是否就起源于湖湘学派。我认为我们研究湖湘文化不应局限于湖湘学派,对湖湘学派的影响不宜作过高的评价。
  我认为湖湘文化应当是:湖湘文化是一种贬斥文化,是一种另类的文化,不同于作为正统的中原文化。(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在《近百年湖南学风》中对此曾有论述)
  湖南在古代被视为卑湿之地,又是王化不至之所,是流放贬官谪吏的理想场所。湖南株洲茶陵县是炎帝陵的所在。炎帝的部落本在中原,但是和黄帝争天下失利后,一路凄凄惶惶来到湖南,殁于一个当时的穷乡僻壤(即今天的茶陵)。 “长太息余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自沉于汨罗江,还有贬斥到长沙的贾谊,贬斥到巴陵郡的滕子京,以及在湘江上颠沛流离的杜甫,以及王昌龄、刘禹锡、柳宗元、杨万里、姜夔、韩愈、辛弃疾等等许多不得志的迁客骚人都在湖南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恰恰这些人在民间都具有及其重要的影响,一直到今天。比如每年五月五划龙舟的习惯都被保存下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直到今天都在影响湖南人。
  湖南在古代被往往被边缘化,湖南人往往具有叛逆精神,但是恰恰就是这种边缘化的文化保所受传统文化对人思想的禁锢相对不深,存了中国文化中最鲜活的一面。(因此胡宏和胡安国创立的湖湘学派不能视为湖湘文化的源头,至少不能视为唯一的源头。在民间,对广大民众激励最大的是屈原、贾谊等人。(在近代不能忽视王夫之和魏源的影响)。)
  第三、湖南教育的发达尤其是前近代和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湖南人才的形成,整合了湖南人的性格。
  湖南虽然经济捉襟见肘,但是湖南人对教育的向来比较重视,宋代全国四大书院岳麓、白鹿洞、石鼓、嵩阳等,湖南占了两个,即长沙岳麓书院和衡阳石鼓书院。
  清代雍正元年两湖分闱,进一步促进了湖南教育的发展,在两湖分闱之前,湖南士子要到湖北去参考,其中要经历洞庭湖,洞庭湖波涛阻隔,在交通工具落后的古代无异于天堑,一个文弱书生要先经历了洞庭湖大风大浪的“考试”之后才能参加省一级的考试,获得晋升之阶。(杨昌济的外祖父向肇昆就是在赴湖北考试途中为洞庭湖的大风所惊吓而死)。这就使许多湖南士子裹足不前,严重的影响了湖南人才的成长和成名。两湖分闱之后,议定湖南中式49名,湖北50名,湖南副榜9人,湖北10人,武举各25人。就此之后,湖南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成倍的增加。(当初湖南在长沙设立贡院,最初设计了8000个考棚,以为足够了,但是第一次开考就来了一万多人,不得不临时增加考棚。)
  在湖南的民间亦有重视教育的特点,即所谓“耕读传家”传统,即使家境贫寒,送子女读书也是全力以赴。至近代,湖南教育在全国都是领先的。时务学堂的开办,各种学堂的兴起,留学生的大量增加,(当时湖南的日本留学生是全国最多的。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对湖南人的思想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湖南经济并不发达,但是湖南的学堂数目在全国排第二位。毛泽东、蔡锷、刘少奇等都是出生在偏僻小山村的农民子弟,但是他们可以到省城接受比较好的教育。随着湖南教育的发展,湖南到了不出人才都难的境地。
  4、近代“湘军”的崛起是湖南人崛起的契机,凸显了湖南人性格。
  湖南人才群体的出现与清末镇压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不可分的,当然这是一场统治阶级镇压农民的战争,但是湖南人的崛起与此却密不可分。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在谈及曾国藩时,时任大学士的祁隽藻曾对咸丰帝说:“曾国藩不过是一在籍待郎,犹匹夫耳。”那么依次类推的话,左宗棠不过是一落第举人,更犹匹夫耳。(确实左宗棠虽有大材,但是长期沉郁于幕僚,当时一个永州镇总兵樊燮对其进行诬陷就差点要了他的命。)倘若不是太平天国运动清廷需要利用湘军,恐怕他们也是一辈子难有出头之日。在近代,若无曾左,又怎么会有湘军的崛起,若无湘军,又怎么会有其后湖南人才群体的崛起。(当时单湘乡一地的二品以上的就有2000多个。)随着湖南在全国的地位就今非昔比,进而激发更多的湖南人奋发图强,终于一发而不可收。
  
  六、湖南人性格的缺点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湖南人性格的缺陷,在近代,湖南人的性格也体现出非常明显的缺陷。
  比如:第一、容易走极端,有时非常保守,有时过于激进。在洋务运动中,湖南表现得非常沉寂,(湖南是全国最后一个架设电线的省份,曾国藩灵柩回湘遭到非议等)。有时过于激进,甚至发展称为个人英雄主义,不能容纳不同意见。(毛泽东就是一个典型)。
  第二、重视政治、军事而不重视经济。湖南有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是很少有杰出的资本家。王夫之也持重农主义,轻视商业。不重利,洋务运动中,曾国藩和左宗棠等办了很多洋务企业,天山南北都遍栽 “左公柳”,织呢局都办到了兰州,“引得春风渡玉关”,但是没有将任何一个企业办到湖南本地。建国之后,“一五”、“二五”计划长沙没有一个项目。
  等等
  
  七、呼唤湖南人的精神,铸造新的民族精神
  我们今天来谈湖南人的性格绝对不是想借“祖先”来光耀门庭,也不是区域文化优越论作祟,而是我们今天确实必须重视民族性和国民性的陶铸。
  那么回过头来看一看今天,或许我们会多一份担心和忧虑,直到今天,我们的国民性怎么样?我们的民族性怎么样?以前无数的人拷问过我们的灵魂,梁启超提出过“新民”;鲁迅提出过“救救孩子”,改造国民性;柏扬批判过“丑陋的中国人”。时至今日,我们发现,我们的国民性如此之探摆不定,哈日之后是哈韩,韩流滚滚之后不知身归何处,贪婪、庸惰、畏缩、凶残,虚伪……中国人丑陋依旧,一个荒唐、幼稚的***居然也可以使那么多的人为之痴迷。
  一个没有国民性的国家和民族犹如一个没有脊柱的人,他始终站不起来,一个没有良好国民性的国家和民族是一位泥足巨人,站起来了也必将倒下去,倒下去就很难再站起来。
  1920年,陈独秀曾经在《新青年》上大声疾呼“欢迎湖南人的精神”,那么时至今日,湖南人的精神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埋头苦干的人,所以我们需要发扬湖南人的精神;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敢说敢做,敢于承担起民族和国家责任的人,所以我们需要发扬湖南人的精神;
  因为这个时代需要能够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甚至叛逆精神的人,所以我们需要发扬湖南人的精神。
  德国以普鲁士民族坚韧、顽强、奋进的精神为原型,铸造了伟大的德意志精神,德国在世界上站了起来。
  日本以萨摩、土佐等藩武士的精神为原型铸造了举世为之侧目的大和民族精神,日本在世界上站了起来。
  美国以坚韧、顽强、进取、节制的清教徒精神为原型铸造了伟大的美利坚民族精神,美国在世界上站了起来。
  ……
  当今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时,我们同样需要铸造伟大的国民性和民族性,这就需要我们发扬包括湖南在内的全国各个地方优异的精神,将其熔铸成崭新的民族之魂,铸造伟大的国民性,将中华民族的发展置于长久、健康、稳定的基础之上。对此,我们学历史的人责无旁贷,继希望于将来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21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性格

历史系的毕业论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22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性格

“湖南自古为中原文明所不齿,视为“南蛮””——被视为“南蛮”的是湖南人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22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性格

密密麻麻的字,真的是湖南人的精神呢!霸得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7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性格

下面引用由依·依2006/05/22 10:56am 发表的内容:
“湖南自古为中原文明所不齿,视为“南蛮””——被视为“南蛮”的是湖南人么?
你讀過歷史沒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8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性格

....楼上怎么说话呢...
怎么说呢...这些说的毕竟只是过去式~可正在进行的呢?不想多说~~送四个字给那些人~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我最了解的群体)不堪入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8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性格

下面引用由hlde2006/07/08 00:38am 发表的内容:
....楼上怎么说话呢...
怎么说呢...这些说的毕竟只是过去式~可正在进行的呢?不想多说~~送四个字给那些人~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我最了解的群体)不堪入目......
古代什么時候湖南被稱為南蠻的﹐我真不知道﹐請賜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8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性格

南蛮虽然不是全指湖南人.但湖南人确实也包括在内!!虽然不是全部
南蛮是泛指~~没有具体界限吧~~至少现在已经没法确定界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10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性格

文章烟波浩淼,看得我是云里雾里。我先来回答依依的问题吧?
“湖南自古为中原文明所不齿,视为“南蛮””——被视为“南蛮”的是湖南人么?
我们先来说说湖南的历史,在几千年以前,中原文明就曾经影响过湖南,最早典籍上记载黄帝曾对湖南的部分地区进行征伐“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拔山通道,未尝宁居。。。南至于江,登熊、湘。”——《史记。五帝本记》地理志曰湘山在长沙益阳县。在尧舜禹的时代,熊罴祖孙三代是盘踞在湖南这个边远地区的恶人,熊姓也是湖南最为古老显赫的姓氏。
秦朝置长沙郡,秦汉之际吴芮作为百越君长率领两千士兵随刘邦入关,攻取咸阳。鸿门宴后项羽掌握政权,封吴芮为长沙王。等刘邦做了皇帝,项羽封的王全部不算,惟独保留了长沙王的封建。
当时长沙国领长沙、桂林、南海、象郡。仅两万户,是全国食邑最少的王。“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高祖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虽独长沙异姓。。吴、淮南、长沙无南边郡。。。。《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景帝时,汉境北至燕、代,燕、代之北未列为郡。吴、长沙之国,南至岭南;”也正是由于长沙王国家太小,所以避免了封国被废的命运(当时萧何同志作为国务院总理,拥有一万八千户食邑)。
其后直至王莽时期,长沙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长沙国,秦郡,高帝五年为国。莽曰填蛮。属荆州。户四万三千四百七十,口二十三万五千八百二十五。县十三:临湘,罗,连道,益阳,攸,湘南,昭陵,茶陵。。《汉书。地理志》”
上文可见,在汉以前的历史中,湖南的南部一直是蛮荒的,但是北部一直受中原文明的深厚影响,政治经济与文化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想想这么多的出土文物吧)。
直到解放以前在湖南的南部,比如吉首就一直存在当地汉人与“不肯归化”的生苗之间的战争。这些战争的遗址包括凤凰古城与黄丝桥古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10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性格

近段多事,好些日子没来,冷落了诸位朋友,依依致歉先!
先谢谢小径的解惑;
再回 silveryy 朋友,依依于历史的确是生疏的,所以才有疑问。欢迎新朋友,怠慢之处,莫怪~
再问小老乡好~
(另:依依删除了小径前一个花花字的回帖,望海涵~~~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10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性格

历史系的毕业论文?
该文章很有看头,湖南人了不起,就是不怕死,不怕辣。是中华文化变异的精华。不知燕子的性格辣不辣?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1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性格

下面引用由silveryy2006/07/07 07:40pm 发表的内容:
你讀過歷史沒有﹖
这位...估计....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6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性格

楼主对历史很有研究,说的也对,做为一个湖南人很想把过去那种精神发扬下去,找到我们身上不足的地方。我在广州呆了那么长的时间也真的有很多人还是看不起我们湖南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16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性格

下面引用由文曲星2006/08/06 07:15pm 发表的内容:
楼主对历史很有研究,说的也对,做为一个湖南人很想把过去那种精神发扬下去,找到我们身上不足的地方。我在广州呆了那么长的时间也真的有很多人还是看不起我们湖南人的。
只要作到自己不贬低自己~自信的人才会成功.至于那些因为地方不同就看不起其他人的人...就象楼上所说的那类广州人...我一向无视....他们也没资格和我交流与合作,和那些人一起是不会有前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23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性格

巍巍中华,王礼之邦,野火湖湘,霸蛮之荒。心忧天下,敢为人先。魂牵家国,不甘人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9-2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性格

"无湘不成军",由此可见湖南人的勇敢耐挫的精神.
还有不服的,请看看近代湖南人才辈出,这还是有代表性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9 06:18 , Processed in 0.0936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