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4|回复: 2
收起左侧

[转帖]湖南人的精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20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南人的精神
  
  陈独秀曾在《欢迎湖南人的精神》一文中写道:“湖南人的精神是什么?‘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在后来的半个多世纪里,湖南人也确实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这句话。
  湖南人的精神是什么?是屈原仰首问青天的神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范仲淹忧国忧民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谭嗣同的从容赴国难,“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毛泽东的豪情万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自强不息,上下求索,忍辱负重,坚韧执著,敢于牺牲,以天下为己任,以血色为旗帜,这便是湖南人异乎寻常的精神。
  湖南在远古时期属于楚国,称为南蛮,是中原文化的边缘地带,成为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区。宋元明清时期,湖南出现大批移民,作为中西部重要的过渡地区,湖南每每成为征服者或侵略者的战略和精神堡垒。原始顽强的地方文化与先进文明交融碰撞,开放自由的移民精神与反抗坚忍的民风交织在一起,加上山清水秀同时又山穷水恶的地理环境,共同孕育了湖南人复杂矛盾而独具特色的精神。
  湖南人嗜辣,有句话叫“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怕不辣”是他们的饮食天性,近百年来湖南人在中国政坛上那番火辣辣的性格,足以令世人折服。这种辣还形成了湖南人倔强坚毅,敢于说“不”,勇于奋斗,敢于牺牲的性格特点。
  清朝同治中兴三杰之一的曾国藩,受命办团练时,非要将清王朝传统绿营兵式的世袭制改为志愿兵式的雇佣制,如不按他的方式办,他宁愿解甲归田。曾国藩这种性格便是湖南人倔强脾气集中体现。
  毛泽东有句名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大革命失败后,他率领红军创建革命根据地时就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对待反动派一定要用强硬的军事斗争。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原本要反左,好让人们从浮夸风与共产风的狂热中冷静下来。可会上彭德怀提意见时大骂毛泽东的娘,毛被他的偏激所激怒,将反左会议改为反右,当即将彭大将军罢官撤职。两个人都很倔强,都只认为真理在自己这一边,结果酿成“庐山悲剧”。
  湖南人有关心天下大事的风尚,湖南人从小就潜移默化地受到“以天下为己任”的熏陶,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屈原曾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当秦军破楚,国家陷入灭亡的危机时,他便自沉于汨罗江。
  无独有偶,曾敲起《警世钟》的陈天华,为唤醒4万万同胞《猛回头》,只身投于日本大森海湾,这更是体现了湖南人忧国忧民的遗风。
  湖南是个鱼米之乡,有洞庭湖平原,有大片的水域,湘资沅澧,洞庭湖,同时又有大片的山区,西有武陵山,南有南岭,衡山,东有幕阜山罗霄山脉。湖南独特的地理地貌与气候条件,炼就了湖南人坚韧,反叛,不服输的革命精神。“七山二水一分田”,炎炎夏日,广大农民们还得泡在火烫的水田里“双抢”(抢收抢插)。这样艰苦的生存环境让人很难想象。南方年年涨洪水,湖南年年遭洪灾,电视里报道抗洪救灾,最先的必是湖南。面对这样的困难,湖南人却不以为然,“义愤填入膺,与天决雌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山水哺育了不同性格的湖南人:湘南人性格彪悍,勇猛,历史上有王船山,邓中夏,罗荣桓,夏明翰等著名人物;湘东人宗亲观念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王震,胡耀邦,谭震林等著名人物,是共和国有名的将军之乡;湘北人很会忍耐和明哲保身,最会经商,有左宗棠,郭嵩焘,任弼时,林伯渠等著名人物;湘西人纯朴憨厚,但也很固执,有贺龙,沈从文,周佛海等著名人物,湘中人性格倔强,好胜,近代的很多名人都出于此处,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黄兴,蔡锷及曾国藩等。
  湖南人的革命精神与传统的湖湘文化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伟人的榜样化作精神的源泉,继续滋养着一代代湖湘儿女,新时代的湖南人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有人说湖南人会种田会打仗,但不懂经济,朱镕基总理自90年代中期以来,实行宏观调控,发展市场经济,实现了中国经济第一次软着落。在经济特区深圳,湖南人三分天下有其二,还有句话称“海南是湖南人的天(当官的),四川人的地(打工的)”。有人说湖南人瘦小,缺乏力气,在悉尼第27届奥运会上,湖南人以7枚金牌名列全国之冠。有人说湖南科技落后,没有新成果,袁隆平院士不断打破他自己创造的水稻亩产最高纪录,用以解决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以国防科大为代表的一批高等学府,还创造了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工业机器人,磁悬浮等新科技成果。长江上的桥梁湘军,三峡大坝上的水电湘军,青藏线上的铁路湘军,以湖南卫视为标志的广电湘军,以湖南文艺出版社、岳麓出版社为代表的出版湘军,以《体坛周报》为新锐的报业湘军,湖南湘军早已征战天南海北,为全国人民所熟悉和推崇。来这里你将深刻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灿若星河的人才群体和热情诚恳的湖南人民。
  然而新湖南人也有种种保守的地方,湖南人认为最本分的人是种田人,勤勤恳恳种田,老老实实做人。因此,直到市场经济时代,湖南人还以农业大省作为骄傲的资本,邻省广东每年要从湖南运走大量鱼米、牲畜等,早就发展成为了著名的食品生产加工与贸易大省,而湖南的经济还在长时间原地踏步踏。对于这一切,湖南人既不嫉妒也不羡慕,更没意识到这是一种变相的殖民地化,而是心安理得地接受。经济实力落后,贸易不发达,进入新时代,不信邪、不服输的湖南人更是受到了深深的刺激和强烈的震撼。
  湖南人很喜欢逆向思维,湘方言中形容某人想法奇特,往往说:“这个人另外一条筋”。湖南人不抱团,喜欢单枪匹马闯天下,对事不对人,认理不认人,正直,讲究是非,帮忙帮得实在,不会虚与委蛇。
  但湖南人也很性急,毛躁,急功近利。湖南人常常讲一句话叫“冇噻起”,意思是不把任何东西放在眼里,足以表现出他们的自大与狂妄。湖南人好斗,“天下若乱湘必乱,湖南乱了天下乱”,外省人甚至把好斗的湖南人称为“湖南蛮子”。
  湖南人还很固执,“倔得屙牛屎”,没有得到验证的事,就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对于这一点,蔡元培说得很正恳,湖南人性质沈毅,守旧守得很凶,趋新也趋得很急,遇事能负责任,能“扎硬寨,打硬仗”的确是美德,但也有一部分人带点夸大,执拗的性格是不可不注意的。
  探究湖南人的精神源泉,不可忽视的一样东西是辣椒——这一湖南人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体。鲜红的颜色是湖南人鲜明的本色,辛辣的味道是湖南人火热的性格。全国有许多省的人民爱吃辣椒,但有酸的、麻的、咸的,辣的程度锐减,唯独湘辣回归了辣椒的本色,坦坦荡荡,无遮无拦,给人一往无前的感觉。火辣的性格,火辣的精神,毛泽东曾用一句话揭示了这一点,“不吃辣椒不革命”。
   从“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嗣同始”,到“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作为湖南人不禁感叹“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走进新时代,新的湖南人正继往开来,以新的湖南精神迎接更高更远的挑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20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精神

树立湖南形象
打造湖南品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20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湖南人的精神

树立湖南形象
打造湖南品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9 22:08 , Processed in 0.0885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