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6|回复: 5
收起左侧

[转帖]于坚先生的大言不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5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坚先生,你是怎样坚持良知和尊严的?
  
  1月13日,所谓的“云南王” 于坚接受了天涯社区的在线访谈,在访谈中,于坚先生大言不惭的宣称:“诗人已经完全取代了历史上士大夫的位置,就像摩西一样,坚持着汉语的诗性以及真正知识分子的良知与尊严。”按照这种想法,那大约中国的诗人还要带领民众这群迷失在苦难中的羔羊走出埃及了。由于我实在不知道哪位诗人一直在“坚持着汉语的诗性以及真正知识分子的良知与尊严”,于是发言相问他“是否言过其实?我想请教于坚先生,您认为有哪些诗人达到了这一点?他们能承担着怎样的中国命运?怎样维护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尊严?”
    
  于坚先生含糊其词,用了一句说书人的话说:“有诗为证:舅舅……”可是我读不懂,虽然大小念过几年书,但是号称坚持“民间写作”的于坚先生的诗我实在看不出诗性以及良知和尊严。我满怀疑惑的又问:“据说您一直坚持民间写作的立场,不知道这个民间有无具体所指?欧阳江河在《1989年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中说:“为群众写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您怎样看?”这回他沉默了。我猜测他可能认为由于我连他的诗也读不懂,是不用再理会的了。这样又去坚持他的良知和尊严了。
    
  在我看来,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的诗人已经集体死亡。它第一步偏离了政治,第二步偏离了文学,第三步偏离了生活。到了九十年代后期,一部分诗人开始了生殖器之旅,更多的诗人则为了混饭吃,转行写散文了,在睡觉前业余作诗。一个在中国文学世界中更在人们生活中消失的群体是怎样取代士大夫的位置,坚持良知和尊严的?我想请问,你们,所谓的诗人,当这个民族每日被苦难充斥的时候,你们在哪里?我想我们需要清楚于坚等人的意思,他说“我只有如此:才可以重建历史。我在重建历史。它是一个场。进入其中你可以重返中国历史的噩梦。我表达了存在。”为民族立史,这是一种多大的梦想啊,他们希图建立杜甫的功业,可惜尔等永远不能清楚,究竟这位民族诗人流的是怎样苦难的血,怎样为了拯救和慈悲,与苦难站在时间的边缘。王家卫的《东邪西毒》被译为“时间之灰”,我相信,只有杜甫这样的诗人,悲悯的眼光跨越了时间,才是真正保持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尊严。而你们,这群妄想的人们,是根本就不配说这样的话。
    
  我很难相信,在现在的时代,有人声称自己坚持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尊严,恕我冒昧,我必须说,没有人配这样说话。因为近乎所有的良知和尊严在这个时代都是不完整的,割裂的,沮丧的,可怜巴巴的。汉语,这门古老的艺术,已经濒临死亡,因为它不再是表述性的,不在是优雅的,更丧失了诗性,我一直怀疑,于坚先生所说的中国诗人保持的诗性,它在哪里?中国真正的诗人,不显现在这个国度,他们或者死去,或者在国外流亡,或者在国内流亡。他们坚持自己的良知和尊严,坚持汉语的诗性,是因为他们坚持的悲壮,在和汉语和良知和尊严一起沦亡。他们头戴桂冠,无人所知。
    
  于坚先生,我真的想问您,您真的认为写几首几乎无人闻问的不痛不痒的诗就是保持了“真正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尊严”了么?
  
  附>>于坚的诗
    
    258
    (测量)
    
    20米×48米
    占地960平米
    这是您的公寓
    23米×51米
    占地117、3平米
    这是您的套间
    6、5米×4、2米
    占地27、3平米
    这是您的客厅
    5、6米×3、4米
    占地19平米
    这是您的卧室
    2、1米×1、8米
    占地3、8平米
    这是您的厨房
    1、 6米×1、1米
    占地1、76平米
    这是您的卫生间
    1、 4米×1、8米
    占地2、8平米
    这是您的床位
    1、 6米×0、5米×2
    占地1、6平米
    这是太太和您
    本人
    0、 2×0、3米
    占地0、06平米
    先生,这是……测量员停顿了一下
    您的盒子。
  
    舅舅
    
    星期二 大街畅通的上午 
    菊花 如期出现在郊区的几个公园
    舅舅不能再去看了 去年在黑龙潭的树下 
    我帮他把风吹掉的灰呢帽 拣起来
    他的腰已经失效 我母亲
    那个70岁的妹妹
    坐在石凳上为她哥哥削宝珠梨
    现在他躺在火葬场的大厅里 
    一个玻璃罩子下面
    眼睛飞走了 留下两个空掉的鸟巢
    嘴唇下沉 牙齿停靠在最后一站
    他位居中央 大人物的位置
    他是怎么爬进去的 哦
    死神仁慈 不再计较尊卑
    七十三年中 也就是这半个小时
    然后他就灰飞烟灭 不在了
    算是不错 许多人曝尸荒野 
    没有一个显贵在场 都是些没有发言权的
    老百姓 心脏干旱的姨妈 摇摇欲坠的姐夫
    生锈的妹妹 如释重负的儿媳妇 老儿子
    不知所措 感情麻木 半截香烟熄灭在嘴边
    已故妻子那边的亲人 不远不近 站在一旁
    一群老鸽子围着遗体鞠躬 绕着走一圈 就结束了
    无神论时代的葬礼 没有牧师 道士 
    通常都是有关部门致悼词 
    他的领导者没有到场 来过一个电话 
    说是 要开会 亲属们临时让长女
    说两句 女人只是哽咽着 拼命揉眼睛
    讲不出话 这一项空缺 令我们这些亲人
    必须自己为他的一生 找个说法 在心里 
    那个早晨 武成路的铺子 刚刚开门 
    他出现在世界上 经过米店 去裁缝铺
    黄金少年郎 身高一米八 相貌英武
    垂杨系马 高楼猜拳
    多少淑女被惊动 垂下眼帘 
    过后又回头瞟一眼 都想嫁他
    也曾藏在人群后面 窥视市长的车队
    生出过彼可取而代也的念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于坚先生的大言不惭

我想请问,你们,所谓的诗人,当这个民族每日被苦难充斥的时候,你们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5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于坚先生的大言不惭

问的好!所谓的诗人,讽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于坚先生的大言不惭

这次访谈我也参加了,我想我不会忘了我的那次遭遇于坚,有时间整理一下,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于坚先生的大言不惭

   呵呵~~偶要先问帖子是石头写的吗?然后再做评论了。
   偶奏补一点便于大家参考吧。
   于坚,1954年8月8号生于昆明,12岁文革爆发辍学,16岁进工厂做工,80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曾与韩东一起创办最有影响的民间诗刊《他们》,是第三代诗歌重要代表诗人。他提出的怎样拒绝引喻,注重诗歌的日常口语化和生命经验,对八十年代以来的诗歌潮流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其代表作《零档案》发表后,在70年代以来汉语诗歌潮流当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并被改编为诗剧在14个国家上演,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台湾创世纪四十年诗歌奖等,并多次应邀出访欧洲举办诗歌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2-6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于坚先生的大言不惭

下面引用由若有若无2006/01/25 08:18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偶要先问帖子是石头写的吗?
这篇文章是转贴,不是我的原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7 13:01 , Processed in 0.0726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