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0|回复: 10
收起左侧

[原创]万松岭上蝶翩翩--万松书院游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9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倚东风在 2005/11/29 11:20am 第 3 次编辑]


  万松岭上,蝴蝶翩翩。万株苍松,郁郁苍苍。万松书院和梁祝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向人们述说着万松岭山里山外的深沉内涵。
书院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名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参政周木改辟为万松书院。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曾在此讲学。清康熙帝为书院题写“浙水敷文”匾额,遂改称为敷文书院。现遗址尚存有“万世师表”四字的牌坊一座和依稀可见“至圣先师孔子像”的石碑等物。
    今天下午,两个在外地当老师的朋友,趁到杭州开会的机会,约我到万松小聚,于是拍了些照片,与大家分享。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910533799.jpg
万松书院牌坊,下面的台阶被现代人冠名为状元路。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905314785.jpg
进入院门,首先看到的是许多人在表演《梁祝》,给人一种乱的感觉。开始的时候我自己背着摄影包,还认为没带相机。因此没拍照片。直到朋友问我,你背的什么?才知道带了相机了。唉,人老了,没办法!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905330985.jpg
哈哈,进得此门,便是现在颇有名气的“相亲角”,亏这些人想的出。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9053398.jpg
“相亲角”边的茶楼,成了专供相亲者喝茶的地方。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905347303.jpg
书院特色之品字形牌坊(色彩调的不错吧?)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8234440548.jpg
书院特色之品字形牌坊其一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8234448221.jpg
由义斋,是学生自习和住宿的地方。斋名取义于孟子“居仁由义,体用己全”句。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8234457601.jpg
居仁斋,也是学生自习和住宿的地方。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823456593.jpg
明道堂,是书院集授课的地方。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8234518238.jpg
大成殿。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8234542209.jpg
清康熙帝为书院题写“浙水敷文”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823455411.jpg
乾隆御笔题词。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8234612915.jpg
明道堂背面。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8234642496.jpg
毓秀阁,梁祝同窗共读的地方,一楼是书房。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8234710882.jpg
毓秀阁前的院子,还有养鱼的水池。大石头名为独立石。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8234749449.jpg
“万世师表”四字的牌坊和依稀可见“至圣先师孔子像”的石碑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823481430.jpg
据说梁祝每天坐在此巨石上苦读。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8234849882.jpg
夕阳下的观湖亭,好在我努力减了25斤(由原来的180,几乎是每一厘米的横切面是一斤,减到现在的155斤),不然我今天就爬不上去了。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9105222104.jpg
从山顶看书院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9105247371.jpg
浣云池,唐报恩寺旧景,因白居易赋《浣云池》诗而闻名。《浣云池》诗云:白云本无心,卷舒长自洁。影落一鉴空,可浣不可涅。鸢飞鱼跃间,上下俱澄澈。此意难与言,览之自怡悦。
又有大虾诗云:出岫入瑶林,池前晴复阴。莫言云可浣,此物本清心。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9105331498.jpg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惇实宋代著名思想家,理学的奠基人,其《爱莲说》一篇,其佳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烩炙人口。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823499917.jpg
双眼井,梁祝梁祝十八相送十八相送的第一站,也就是梁兄被祝英台骂为呆鹅的地方(男人多郁闷啊!)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90546932.jpg
观音堂,梁祝十八相送到此,祝英台请观音菩萨做媒。
http://bbs.cztv6.com/UploadFile/2005-11/2005112905414555.jpg
可汲亭,梁祝十八相送,在此“草桥结拜”。
下面我就不送下去了,哈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9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万松岭上蝶翩翩--万松书院游记

好久没有去或路过万松岭了,看倚兄的片片是焕然一新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9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万松岭上蝶翩翩--万松书院游记

下面引用由无极璇玑2005/11/29 02:00am 发表的内容:
好久没有去或路过万松岭了,看倚兄的片片是焕然一新的感觉。
我是经常路过,但是第一次进万松书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9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万松岭上蝶翩翩--万松书院游记

下面引用由倚东风2005/11/29 02:08am 发表的内容:
我是经常路过,但是第一次进万松书院。
    唉,我现在是步步为营,一步也不敢越雷池。红绿灯星云密布,监控器防不胜防,路上白箭头象张开虎口。
    星期天下午趁没事,我去滨江开发区车游,几个转弯后弄得差点迷了方向。嘿嘿~~还是玩电脑可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9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万松岭上蝶翩翩--万松书院游记

没去过遗憾!很喜欢它带有古典气息的清净幽雅的环境,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9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万松岭上蝶翩翩--万松书院游记

借了楼主的一些梅花的图片用,,嘿嘿,别告我剽窃啊
樱桃给您赔不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9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万松岭上蝶翩翩--万松书院游记

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9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万松岭上蝶翩翩--万松书院游记

有小舅舅在,不出门就可以见到许多美丽风景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6-9 11:56
  • 签到天数: 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5-11-29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万松岭上蝶翩翩--万松书院游记

    [这个贴子最后由青松咏梅在 2005/11/29 09:41pm 第 1 次编辑]

    东风兄好美的图片!欣赏了!
    请看梁祝的相关新闻!
    “梁祝故乡之争”上演“三国大战”  

       
    梁祝是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民间传说,其原发地在何处,宁波、宜兴等地各执一词。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祝”,流传甚广。眼下,“梁祝”发源地正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浙江鄞州和江苏宜兴两地申请后,山东济宁近日也加入进来。梁祝发源地到底在哪?三方各有说法。
      浙江:梁山伯为鄞州县令
      早在去年5月,浙江宁波召开的“梁祝国际文化研讨会”拉开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序幕,当时,政府官员将精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故事文集馈赠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同年12月,全国各地的梁祝文化研究者齐聚宁波,共同商讨梁祝申遗可行性报告。
      浙江宁波鄞州文联主席麻承照认为,北宋时,明州郡守李茂诚撰写了一篇《鄞州志》抄录下来:“义忠王庙,一名梁圣君庙,县西十六里接待寺西,祀东晋县令梁山伯等”。经专家考证,梁山伯原为鄞县县令,清正廉洁,辛劳过度,病死任上。当地专家组认为“梁祝”最原始的发源地在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一带。
      江苏:梁祝为宜兴人有记载
      去年12月底,一直处于低调的江苏宜兴也组织了“梁祝申遗”的领导班子,主要的负责人除了研究者之外还有当地的政府官员。
      宜兴的专家认为,梁祝故事的史实原地和民间传说的最早发源地为宜兴的祝陵,因此,宜兴方面将承办梁祝“申遗”事宜视作责无旁贷。
      去年4月,来自江苏学术界、史志界、旅游界的60多位专家教授会聚宜兴市善卷洞,与会专家认为:大量证据显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宜兴人氏。研究梁祝文化40多年的专家蒋尧民称,据宋咸淳《毗陵志》记载,在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的《善卷寺记》中就有关于梁祝是宜兴人的说法,比现在公认的公元550年梁元帝《金楼子》中的最早记载还早70年。
      山东:梁祝是孔孟故里人
      让江浙两地没想到的是,近日又杀出一个对手。山东济宁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济宁文物局副局长樊存常表示,他们协会正为梁祝申遗做积极准备。
      当地专家说,今年11月山东济宁“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出土,通过墓记碑的内容可以考证出梁祝是汉代孔孟故里人。
      去年3月,济宁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梁祝墓地进行勘探发掘,发现了汉代的画像石、陶器以及一些陪葬品,进一步证实了梁祝为孔孟故里汉代人。
      樊存常表示,明年2月,他们将组织对孔孟之乡的梁祝文化进行普查,同时重修梁祝墓,并要建一个梁祝文化公园。
      实质:为争投资环境
      在梁祝申遗之争前,江浙两地就去年10月的梁祝邮票的“发源地”也经历过一次争论。因为邮票首发的落地戳,意味着对当地是梁祝故事起源地的认可。
      无论是邮票发行地的争夺,还是申遗之争,实际上就是投资环境的竞争。对于这一点,宁波鄞州文联主席麻承照没有完全否认,“我们申遗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另外也想提高宁波的城市文化品牌”。
      山东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樊存常认为:“就梁祝申遗的事还是联合起来做更好,因为梁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不是为了将某一地的‘梁祝’保护起来,也不是为增强某一地的经济文化建设。”
      樊存常也承认:梁祝的故事流传的空间很大,已涉及十几个城市,梁祝的坟墓全国就有七处,读书处有三处,“梁山伯庙”有一处。由于年代久远,又缺乏权威的记载,究竟在哪儿并不能完全确定。
      据了解,明年3月,浙江宁波将举行一个“梁祝保护全国特别行动”,他们将组织民间文化专家到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等地采访,搜集全国各地的梁祝资料,为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9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万松岭上蝶翩翩--万松书院游记

    美呀```
    想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9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万松岭上蝶翩翩--万松书院游记

    问好东风兄,
    好地方,
    有机会要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6 02:10 , Processed in 0.0791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