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1|回复: 4
收起左侧

*^o^* ★ 吃在中原之——郑州名吃搜索 ★ *^o^*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5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在天水在瓶在 2004/07/08 02:29am 第 8 次编辑]


[ra]http://www.qpedu.cn/2003tscompu/xx/ya/teach/www/zl/images/渔舟唱晚-古筝曲.ram[/ra]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130.gif

豫菜
   河南省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从夏、商至北宋,许多朝代均建都河南,西有"九朝古都"洛阳,中有在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五次为都的郑州,东有"七朝古都"开封。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不仅为我们留下丰富的文物古迹,还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财富。豫菜就是其中之一。  
http://www.zhengzhou.org.cn/phpweb/Images/ly_yc_1.gif

    在河南省郑州市出土的历史文物中,有新石器时代早期使用的炊具,新密打虎亭的汉墓壁画中,有形象逼真的烹鱼、煮肉、杀鸡、宰鹅等图像, 我国烹调的始祖--伊尹就出生在河南,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宴会"钧台之享"即在河南举行。自周朝饮食制度已初步形成,到了"会寰宇之异味,悉在庖厨"的北宋时期,河南菜已发展成为色、香、味、形、皿五性俱全,具有宫庭风味之豫菜体系,以后豫菜逐渐传播到省外,在北京、天津、沈阳、上海、南京、西安、济南、兰州、昆明、哈尔滨等城市,均开设有豫菜饭庄。
http://www.zhengzhou.org.cn/phpweb/Images/ly_yc_2.gif

    在长期的烹饪实践中,河南的厨师们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在选料上,如"鲤吃一尺,鲫吃八寸","鸡吃谷熟,鱼吃十","鞭杆鳝鱼、马蹄鳖,每年吃在三四月"。在刀工上,豫菜有"切必整齐,片必均匀,解必过半,斩而不乱"的传统技艺,豫菜的厨切与众不同,它具有"前切后剁中间片,切背砸泥把捣蒜"一切多能的功用。另外,豫菜有长年配头,有大配头与小配头,素有看配头下菜的传统习惯。
http://www.zhengzhou.org.cn/phpweb/Images/ly_yc_3.gif

    "唱戏的腔,做菜的汤",这是河南的一句土话,它说明豫菜对于制汤是非常讲究的,豫菜在制汤上,分头汤、白汤、毛汤、清汤,制汤的原料,必须"两洗,两下锅,两次撇沫"。遇到需要高级清汤时,还要另加原料,进行套和追,使其达到:清则见底,浓则浮白,味道清醇,浓厚挂唇。
  豫菜的烹调方法,共有50余种。扒、烧、炸、熘、爆、炒、炝别有特色,葱椒炝和凹,独树一帜。其中扒菜更为独到,素有"扒菜不勾芡,汤汁自来黏"的美称。另外,河南爆菜时多用武火,热锅凉油,操作迅速,质地脆嫩,汁色乳白。"糖醋熘黄河鲤鱼焙面"、"炒三不粘"、"桂花皮丝"、"糖醋鲤鱼"等,这些历史悠久的豫菜名菜,至今仍名扬遐迩,为中外人士所赞扬。

http://www.zhengzhou.org.cn/phpweb/Images/ly_yc_4.gif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130.gif

合记羊肉烩面
    合记羊肉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1994年5月荣获“全国清真名牌风味食品”称号。1997年12月又摘取“中华名小吃”桂冠。
  合记的前身是老乡亲饭店。1953年李少卿等4人接营,因是合伙经营,易名合记饭店,1967年起专门经营羊肉烩面,改名为“合记烩面馆”,俗称合记。
  据说,合记羊肉烩面是飞机轰炸出来的美食。抗战时期,日军飞机经常空袭郑州。当时有一位名厨叫赵荣光,特别喜欢吃面食。飞机来了,赵师傅就去躲飞机,回来后,就把剩下的面条加点羊肉汤烩烩再吃。久而久之,赵师傅发现重新烩过的面也很好吃,就潜心研究,在里面放些盐、碱,使之更筋,做出的面别有一番风味,后来就成了风靡一时的风味美食。
  合记羊肉烩面,选用上好鲜羊肉,经反复浸泡后下锅,撇出血沫,放入全大料,将肉煮烂。另用精白面粉,兑入适量盐碱和成软面,经反复揉搓,使其筋韧。下面时,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薄条入锅,放上羊肉,配以黄花菜、木耳、水粉条。上桌时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其味更鲜。合记烩面严格操作规程,数十年来,坚持一碗一锅,从不懈怠, 深受食客青睐,成为郑州有口皆碑的佳肴。外地人也经常慕名前来品尝。受合记烩面的影响,经营羊肉烩面的国有、集体、个体饭店林林总总,遍全市的华冷巷,人称郑州为“烩面城”。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130.gif

葛记焖饼
   
    葛记焖饼是“京都老号”葛记坛子肉焖饼馆独家经营的一种风味食品。
  据《郑州饮食行业志》记载,葛记焖饼馆的创业人葛明惠先生,是清朝满族镶黄旗人,生于1882年,10岁进北京珂王府做事,他勤快好学,闲时常到王府膳食房帮厨,熟谙烹调技艺。当时,王府中有一种主食千层饼,还有一种菜肴名称坛子肉。有一天,王爷回到府中,感到腹中饥饿,葛明惠便用坛子肉为王爷焖了一盘饼,又用榨菜、芫荽沏了一碗汤,饼软肉香,清汤爽口,王爷大加赞赏。民国初年,战乱纷纷,葛明惠携两子来河南谋生。危难中想起被王爷赞赏的坛子肉焖饼,于是,经朋友帮忙在郑州火车站附近开了“坛子肉焖饼馆”,经多年苦心经营,遂使葛记焖饼成为闻名遐尔的风味小吃。
  葛记坛子肉焖饼是用饼和特制的坛子肉加青菜焖制而成。其饼是用软面烙成千层饼,放凉后切成帘子棍形备用;坛子肉选用带皮五花猪肉。切成2厘米见方的方块,先放入锅内添水煮开,撇去浮沫杂质,捞出肉装入坛内,下足八大料,外加香腐乳,倒入肉汤封口,大火烧开后,改用文火慢炖,炖到烂熟。开坛时浓香四溢,过往行人闻香止步,素有“开坛香”之美誉。焖饼时,锅内用青菜铺底,放上饼条和坛子肉,加高汤稍焖即成。其肉香味醇厚,肥而不腻,其饼柔软适口,老少皆宜。焖饼时配菜除用绿豆芽外,更多是用四季鲜菜,如蒜苔、小白菜、四季梅等。焖饼用的汤。除猪肉汤外,还用鸡汤、鸭骨汤。因此焖出的饼软香不腻,鲜美爽口。1995年,在郑州第四届美食月中荣获“中原名吃”之称号。1997年12月,在杭州全国首届名小吃认定,摘取“中华名小吃”桂冠。

http://travel.shangdu.com/zhuanti/yinshi/mingdian/img/gjmb.gif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130.gif

蔡记蒸饺
    蔡记蒸饺的创始人是河南长垣县蔡士俊先生。蔡老先生早年在北京皇宫里帮厨,辛亥革命之后,蔡士俊流落于北京街头,为了养家糊口,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北京前门外开一小饭馆,经营蒸饺、馄饨,生意倒还红火。几年后,蔡士俊携家眷辗转来至郑州。蔡士俊去世后,其子蔡永泉继续父业,并于1949年迁德化街继续经营,他不但完全掌握祖传技艺,而且坚持质量第一,薄利多销。因此,蔡记蒸饺、馄饨成为郑州有名的风味品种。近八十年来久卖不衰。
 
  蔡记蒸饺制作颇为讲究,肉馅剃好之后,要边打边加水,使肉馅打上劲,各种调料也要按一定比例,缺一不可,蒸饺皮用半死半烫面粉,经反复揉搓使面团筋韧,再擀成薄皮,装馅提成柳叶褶,使蒸饺形为弯月,所以蔡记蒸饺具有皮薄微黄,色泽光亮,馅饱透明、造型美观、灌汤流油的特点。由于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传统操作规程,群众对其质量有“出门百步外,余香留口中”之赞誉。1989年该店选派张玉枝等同志参加商业部馅食大赛时,摘取“金鼎奖”桂冠。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进入90年代后,蔡记蒸饺又有新的发展,研究开发出了虾仁、姜汁、芹香、木须等品种,现已形成独具一格的“蔡记蒸饺宴”。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130.gif

马豫兴桶子鸡

    “咸香爽脆,肥而不腻”是人们对马豫兴桶子鸡的评价。1989年获商业部“金鼎匀”。1994年11月在国家工商总局登记注册。1997年12月在杭州“首届全国名小吃认定”中摘取“中华名小吃”桂冠。
  相传,桶子鸡源于北宋都城(开封)市场上的囟鸡,宋室南迁后,流落至建康(今南京)的一户马姓人家,以经营此品为生。清代咸丰五年(1855),其后裔马有仁由南京重返开封故里,并带回一桶陈年老汤,创建马豫兴囟鸡店,售卖桶子鸡。1954年,随着河南省政府迁至郑州,马豫兴第五代传人马福林在郑州德化街开设“马豫兴鸡鸭店”,至此,马豫兴落户郑州。
  马豫兴桶子鸡之所以百年不衰,究其原因,是和选料严格、延用百年老汤、制作工艺精良分不开的。所选用的桶子鸡,必须是生长期在一年半以上,体重达到1.5公斤的全膘母鸡。操作中,宰杀、退毛精细,内脏由膀下取出,以保持鸡型完整。下锅囟制要根据鸡子大小,老嫩分别排列,掌握火候更要先出嫩的,后出老的。囟汤专用。所用葱、姜、花椒、大茴都要严格挑选,以保证味道纯正。就连出售桶子鸡,下刀时也按鸡子的不同部位分软边、硬边,用切、片、剁等不同刀法依次进行。无怪乎,人们食毕,其香味浓厚,余香久长,顿觉山珍海味与其相比也平淡无味。

    马豫兴桶子鸡是开封历史上独具一格的回族食品,久负盛名。据考,在北宋时期就有一家洒楼擅长烹制桶子鸡,后随宋室南迁,遂在南京开业,历数百年而不衰。清咸丰五年(1955年),桶子鸡创始人的后裔马有仁,重返故里开封,并带回一桶"陈年老汤"随在开封办起马豫兴桶子鸡店。
  马豫兴桶子鸡的制作十分讲究,原料采用三年以下,肉胰饱满,胸脯挂油、形体园美的优等肥嫩活母鸡。宰烫褪毛,配以五味佐料,用文火煨制而成。使蒸熟的桶子鸡,不迸口、不破皮、体形完美、色泽诱人、犹如生态。其味荷香扑鼻,食之咸香质脆,肥而不腻,愈嚼愈香、回味绵长。
  马豫兴桶子鸡自1982年以来年年夺魁地984年在商业部举办的评比中,又以总分第一获部级优质产品称号,夺得了"三边冠",最近,商业部又拨款50万元,以扩大马豫兴桶子鸡产量,还通过贷款等渠道筹集资金,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机械化能力的加工厂,每年可望生产桶子鸡百万余只。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130.gif

砂锅伊府面

    河南传统风味名吃,以汤鲜、面筋、营养丰富而享誉中原。
  相传唐朝邺城(今河南安阳)有位姓伊的将军,有一次,他回故里省亲,不料立足未定,皇帝便传来圣旨,令其还朝。伊家顾不得制办酒筵,家厨性急之下,将面粉用鸡蛋和成面块擀切成面条,下油锅烹炸,用当地一种砂锅,内添入高汤,汤开后加入海参、鱿鱼、猴头、蹄筋、玉兰片、海米、香菇、熟鸡丝、木耳等菜主、配料,并佐以大油、胡椒、辣椒油等,熟后端给伊将军品尝,即为将军接风,又为将军送行。由于用料考究,面条筋滑软嫩,汤鲜味美,受到将军大加赞赏。后此面传入民间,人们称谓“伊府面”。自1983年起,在二七路长春饭店设专店经营,后因城市改造一度销声匿迹。1995年郑州市饮食总公司挖掘整理后在郑州烤鸭店、豫顺楼饭庄经营。在1997年“全国大众化名优菜点与风味小吃联展联销月”中,受到消费者好评。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130.gif

郑州烤鸭
    郑州烤鸭店以经营荣获国家“金鼎奖”的郑州烤鸭和中国烹饪协会认定的中华名吃“葛记焖饼”、“蔡记蒸饺”、“三鲜伊府面”而享誉省会郑州。
  郑州烤鸭点主打名菜“郑州烤鸭”选材于北京填鸭。制成的烤鸭外观美观、红润油亮,具有外脆里嫩、肥而不腻、味道鲜美的特点。另外,该店还精心制作各种名肴大菜,包办酒席。名菜有:“玉珠双珍”、“雪山广海”、“铁锅蛋”、“芙蓉海参”、“清汤荷花”、“莲蓬鸡”等。

    豫顺楼饭庄是郑州饮食公司为振兴豫菜,重扬郑州历史名店——豫顺楼,于1999年10月兴办的。
  豫顺楼技术力量精湛,厨师长赵喜亮在第四届全国烹饪大赛中的“兰花鱼翅”“猴头羊素肚”两个热菜获得金牌,面点师魏秀文制作的“三鲜伊府面”套餐在第四届全国烹饪大赛中获套餐金牌,酱菜师毛山根制作的“五香肘花”在国内贸易部举办的联展联销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名菜”。该店的冷拼造型新颖、色彩绚丽,“孔雀开屏”“松鹤延年”等无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2/12_1807_130.gif


                                    资料来源:中国.郑州
                                   配    乐:古筝《渔舟唱晚》
                                   编辑整理:云在天水在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7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o^* ★ 吃在中原之——郑州名吃搜索 ★ *^o^*

河南的很多古迹也很有名,如嵩山少寺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24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o^* ★ 吃在中原之——郑州名吃搜索 ★ *^o^*

呵呵,总斑竹光临中原大地,幸甚至极!!
如有缘谋面,离人当用家乡最出名的羊肉烩面,胡辣汤,烙馍,七夕饺子,自酿白酒来慰劳斑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7-29 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o^* ★ 吃在中原之——郑州名吃搜索 ★ *^o^*


只有老大同志有得吃……
偶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0-25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o^* ★ 吃在中原之——郑州名吃搜索 ★ *^o^*

   
    以前有朋友问我河南有什么好吃的,我除了回答羊肉烩面羊外还是烩面,今天看了楼主

的贴才知原来老家还有那么多好吃的。以后谁在问我,我一定说的让他馋的口水满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2-22 15:09 , Processed in 0.0794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