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9|回复: 3
收起左侧

正在逐渐被边缘化的南粤文化——粤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4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西娜在 2006/01/27 11:34pm 第 8 次编辑]


关于粤曲文化
   
   广东粤曲,曲清新柔丽,是中国曲艺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用广州方言演唱,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广州方言区域,并流传到东南亚、北美等粤籍华侨及华人聚居的地区。
  粤曲源自粤剧清唱。约于清道光年间,有以清唱粤剧为业的八音班,他们用粤剧的剧本,用粤剧的曲调,用粤剧的“戏棚官话”分脚色演唱。以后又出现了穿街过巷卖唱的女盲艺人,被人们称作“瞽姬”、“师娘”。她们每人都要掌握不同脚色的唱腔,一人演唱多个脚色,较之“八音班”在歌唱技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这种演唱盛行了60多年,在粤曲史上称为“师娘时期”。她们主要演唱的曲目有《百里奚会妻》、《黛玉葬花》、《弃楚归汉》等“八大名曲”。
  民国以后,在茶楼歌台上逐渐出现了明目女子演唱粤曲,人们呼她们为“女伶”。她们改“戏棚官话”为广州方言,改假嗓为真嗓,并划分为大喉、平喉(此为男角专用腔)、子喉(为女角专用腔)3种唱法,粤曲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女伶时期”。
  近百年来,粤曲紧跟时代而发展,它善于吸收,能够兼融并蓄,不断丰富,不断创新,拓宽了唱腔音乐,如将粤剧的“梆、簧”,广东的曲艺龙舟、南音、粤讴、木鱼歌,乃至广东音乐(包括杂曲小调或器乐曲)均拿来填词演唱。伴奏除高胡、扬琴为主奏乐器外,还加入了萨克管、小提琴、电子琴等等。粤曲脱胎于粤剧,它和粤剧在唱腔音乐方面长期存在着互相吸收、互相融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粤曲和粤剧至今仍基本唱着相同的腔调。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粤曲备受摧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粤曲逐步得到恢复。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采取繁荣创作、培养接班人以及大力推动群众性粤曲演唱活动等措施,使粤曲从80年代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今广州各街道多有民间私伙局(粤曲爱好者自娱自乐的组织形式。),经常聚会演唱。
----明月点评:粤曲作为极其具有南粤特色文化艺术,由于粤语的局限性,只能在粤语地区流行。粤曲目前处于不景气的状态。现在南粤地区的年青人,追求时尚,崇尚西方文化,要in,要coo1,几乎将广东特有的传统文化都忘掉了。目前,南粤粤曲爱好者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的广东原居民。但是,专业的粤曲大师还是有的,这也是值得南粤庆幸的事情吧~


[ra]http://www.nhyz.org/zdk/qita/yinyue/2.MP3[/ra]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4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逐渐被边缘化的南粤文化——粤曲

粤剧是有南粤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至今还有很多人喜欢并传唱,
可惜不懂这个,楼主应该会唱这个吧,什么时候放上来听听^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7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逐渐被边缘化的南粤文化——粤曲

明月兄,我也不能把这个粤曲编辑成功,而且也找不到相同的粤曲替换。
好像是它的网址的问题,要先在临时文件夹中打开才能播放,所以想听的朋友就把网址复制直接听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逐渐被边缘化的南粤文化——粤曲

谢谢西娜哈~~  新年好啊~
《帝女花》不错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7 20:11 , Processed in 0.0898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